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涼州虎兕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三章 默契 文 / 岑雲

    湟中的兩萬大軍終於出現在狄道城下,將不大的城池圍得水洩不通。旌旗招展之下,多的是披髮左衽,面目猙獰的羌胡人,嚇得城頭上李相如心中顫顫。城下如潮的吶喊聲中,狄道城死一般的寂靜。

    「看來,李相如是給咱們嚇壞了。」李文侯盯著城頭看了許久,連個人影都不見;「老邊,你說狄道城裡的官軍是不是都嚇跑了,怎麼一個兵都不見?」

    老邊打量著高聳的城牆,隨口答道:「跑是跑不了,不過是躲在城垛後邊,不敢露頭罷了。」為了一壯聲勢,老邊事先便有安排,將北宮伯玉和李文侯麾下最精銳的一萬老卒調出來擺在城下。如今看來,果然鎮住了狄道城中的李相如。

    「老邊,你說現在要是揮兵攻城,有沒有機會拿下來?」北宮伯玉頗有些熱切地問道;看了狄道城中的情景,北宮伯玉確實有些動心了。

    老邊搖了搖頭,有些遺憾地說道:「機會是有,不過破城的把握不大,不值得冒險。李相如膽子小,所以更會著緊城防,狄道城未必如我們所見這般鬆懈。」

    北宮伯玉緊緊盯著城頭,依然有些不甘。老邊勸道:「伯玉,狄道城早晚是咱們囊中之物,現在無須多想;眼下要緊的,還是去見一見隴西諸部的首領們。」

    一旁的韓遂接口道:「聽說最近半個月,冀城中派出不少信使,往來於諸部之間,似乎急於拉攏各部,卻不知成效如何?」

    「蓋勳他想什麼呢?」李文侯不以為然地一撇嘴,「隴西郡的首領恨不得將泠征扒皮拆骨,蓋勳想憑幾句話就拉攏他們,做夢去吧。」

    「好啊,他們越恨泠征,就應該越感激咱們;不是伯玉殺了泠征,他們眼下還是階下囚,說不定連身家性命都不得保全。」老邊欣然道,「蓋勳派人,我們也派人,派人去河關、枹罕,甚至臨洮,邀請各部首領相聚狄道城下,就說,我老邊請客,邀他們赴宴。」

    韓遂亦微笑道:「只是不知,能來幾個?」

    「我不貪多,三停之中,能來一停就好。」老邊朗聲一笑,說不出的自信——他也確實有理由自信。

    應邀而來的隴西部落首領人數,大大超出了老邊的期望。自臨洮以北,幾乎所有部落大豪都接受了邀請,一齊往狄道城趕來。消息只用了一天就傳到冀城,令夏育、蓋勳二人大驚失色。

    老邊是什麼人?他是湟中叛軍的首領,是涼州眼下最大的反賊之一。原本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偏偏卻有這麼多人應邀而至,說明了什麼?雖然尚未真正舉兵,但是隴西羌胡諸部真正的態度不言自明。

    隴西郡已經危如累卵。

    夏育被迫整兵出戰;他必須在隴西諸部真正舉兵之前,挽回事態。蓋勳搜盡漢陽城中的糧草,又咬緊牙關從守城的郡兵中抽調出四千人,補進夏育軍中,而留守的兵力,已然不足三千。

    夏育對此表示擔憂時,蓋勳決然道:「若護羌能勝,冀城雖空無一人,亦安如泰山;若護羌不能勝,則涼州局勢糜爛矣,屆時群盜紛起,憑一座孤城,數千烏合之眾,又能守得幾日?」夏育一時為之動容。

    二人深知其時局勢已到得失交關之際,一心只顧大局,竟然將涼州刺史左昌拋在一旁不理。不過左昌此刻也是自身難保;蓋勳彈劾奏疏終於引起朝廷正視,下詔免了左昌官職,接任的新刺史已然在路。朝廷邸報先一步到來,冀城之中,再無人理睬左昌,只憑著蓋勳隨心所欲。

    夏育草草整編了補進來的四千漢陽兵,便即啟程西進。合計一萬兩千人馬,軍容整肅,論軍資器械,更不是湟中叛軍可比。在蓋勳想來,即便人數不及叛軍,但實力卻不弱幾分,勝算應在五五之數。

    臨出發時,卻又收到李相如發來新的書函;原來老邊匯聚諸部首領,在狄道城下大張旗鼓,擺宴待客;而後發一封勸降書入城,勸告李相如道:「如今隴西諸部會盟城下,數日之間,十萬大軍可坐待立至;李太守乃涼州才俊,必能深通時勢,早降免禍。」到了最後,還給了李相如一個承諾:「縱然太守抱忠君之意,心懷不貳,亦當為滿城生民計;若能開城,邊某必當遣人相送,歸於朝廷,三軍人等一毫不敢有所犯——此言天日可鑒。」

    這話什麼意思呢?就是嚇唬他李相如,你給我睜大眼珠子看清楚了,我已經和隴西諸部會盟了,用不了幾天,十萬大軍兵臨城下。識時務者為俊傑,你給我早早投降。如果你不想背上投降叛賊的名聲,也可以,你就帶著兵馬離開,將城池讓出來,我保證不傷害你們,以禮相送。

    如果說開頭叫李相如投降還讓對方有些不能接受的話,老邊在最後提出的建議,就真正讓李相如動心了。不過李相如也不是那種沒腦子的蠢貨,此前既然已經把夏育當做擋箭牌豎起來了,眼下又豈能不好好再利用一次?

    於是,又一封求援書緊趕慢趕,在護羌營出兵之前,送到了夏育的手中。

    可是夏育已經懶得再和李相如廢話了。三兩下撕碎了書信,大手一揮,一萬兩千將士魚貫出營,踏上了老邊為他們選定的道路。

    狄道城下,老邊得到護羌營大舉出擊的消息,微微一笑,先打發無關的諸部首領離開,隨即拔營而起,大軍一路向東,朝著護羌營的大軍迎了上去。

    狄道城中的李相如眼睜睜看著湟中大軍從容離去,卻絲毫不敢亂動。雖然老邊說的隴西諸部會盟純粹是唬人,但是這幾日間,河關宋建卻實實在在領著全族五千人馬來與老邊匯合。湟中大軍東去,狄道城下,便只剩下宋建的人馬在監視著李相如。

    兩支大軍相向而行,越走越近。當雙方斥候在夕陽下相遇時,兩軍的中軍相隔五十里,老邊和夏育不約而同地停下了腳步,開始有條不紊地做大戰前的準備;其間沒有任何的試探。或許在老邊和夏育眼裡,兩人之間已是熟稔之極,根本不需要做那些無聊的舉動,徒然折損兵力。

    兩軍大營之中,兩位老朋友同時都在注視著地圖。他們都是涼州本地人,又在涼州征戰多年,涼州的地理風貌早已爛熟於心,看一看名字,就能想起那裡的地形。地圖上,就在兩個大營之間,一個叫畜官亭的地方幾乎同時映入兩位主帥的眼簾。

    就是那裡,明日的決戰之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