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望族千金

第一卷 第一百十一章 文 / 梅子青

    阮家祖籍陳留郡,自前朝出了一個狀元後,儼然有望族之勢,以書香門第自居(望族千金111章節)。

    不過,其後世子孫雖勤於經學,到底不曾再恢復昔日的榮耀。高祖登基至今,阮家日漸淪為二流世家,而今家族裡官位最高的卻是鴻臚寺卿——阮誡。

    當年,邵家三夫人顧氏還只是個新婦。

    三夫人之父素來不喜仕途,恰逢兒子,也就是三夫人的兄長高中探花,便生出告老還鄉的心思。

    顧老爺為人風流蘊藉,早有此心,只是看在兒女尚未成才的份上勉強忍耐著。如今長子揚名,顧家有後,無需憂慮;二則父子同朝為官,對兒子仕途不利,索性一封奏折遞了上去,甚至都沒與家人商議。

    他原以為兒子會入翰林,留在京城,兄妹二人相互照應扶持著(望族千金111章節)。不料,他才辭官不久,顧少爺竟被任了外官,倒害得女兒孤身一人嫁在京城。

    好在顧家親眷至交頗多,相互間時常走動,而且女兒嫁的又是國公府第,好歹不會被人欺負了去。

    其中,顧夫人的娘家親表姐崔氏是阮家當家夫人,正逢阮老爺陞官,闔家進京。顧夫人暗暗欣喜,臨行前少不得要鄭重托付表姐一場,請她多多看顧三夫人。

    阮老爺好容易從外官升了京官,心下正躊躇著初來咋到的,沒個至親可倚靠,不敢貿然行事,唯恐惹到了不該惹的人。

    顧夫人的到來,可不是瞌睡了遞上枕頭嘛!

    崔夫人當即大喜,滿口應承。日後,常以這個為由,頻頻拜訪邵家,一來二去的。真如親戚一般走動起來。阮老爺夫妻俱是能說會道善鑽營的人,慢慢也得了老國公爺和國公夫人的賞識,並不低看了他們。

    阮家索性趁熱打鐵。托人去探邵家口風,欲要把幼女許給當時還不滿五歲的邵家八少爺邵槿。

    當時,三夫人之夫是國公府世子。而邵槿不過一個不能襲爵的小孩。國公夫妻只盼著他平平安安長大成人,將來能輔助兄長一臂之力。並不打算替他弄個門第太高的媳婦來家。

    阮家身份低些,但也是名門望族,書香後代。兼那阮家女孩略比邵槿大了一歲,卻是極其懂事的,頗招人喜歡。

    邵阮兩家的親事至此定下。

    誰知,不到一年,邵柏戰死。三夫人生了個女兒。

    國公夫人經歷了長子夭亡,次子戰死的打擊,身體徹底垮了,堪堪半載仙逝。

    邵槿一躍成為了國公府世子(望族千金第一百十一章內容)。為此,阮家很是興奮了一段時日,當初為了攀附邵家定下的親事,竟然使家中出了個未來的國公夫人,這不是時來運轉嘛。

    一時間,京裡奉承阮家的人多了不少。

    邵槿身份不同以往,國公爺一個戰場上拚殺過來的人倒是沒想太多。壓根沒考慮過悔婚的事。

    奈何,婚事最終還是沒有成功。

    八年前,北部的韃靼進犯邊疆數城,一度直逼中原地帶。老國公奉命。攜了邵槿領兵出征,一去整年。

    正在這個時候,皇后娘娘時隔多年再次有孕。既要憂心國事,又要掛心父兄安危,還要打理偌大個後宮,精神著實不濟,身子越發虛弱下去。

    待到皇子出世,皇后娘娘卻病倒了,太醫院的人是束手無策,眼看著皇后娘娘的一日不如一日。

    好在老國公凱旋而歸,大振朝綱,皇后娘娘略略開解些。只不過,國公爺年紀大了,年輕時各處征戰落下了不少病根,此番辛勞成疾,加上風寒侵體,病情來勢洶洶。

    而叫百官意外的是,如此大功,聖上居然沒有對邵家大加封賞。尤其叫人想不到的是,聖上到了這個年紀,才得了個皇子,又是皇后嫡出,卻沒有即刻立為太子,這不是很詭異的事嘛。

    很快,流言傳了出來,皆以為是邵家功高蓋主,引起了聖上的猜忌,若是料想不差的話,邵家或許會就此敗落下去。

    皇后重病,國公重病,倘若這兩人……那邵家……

    然而,真正成為大家茶餘飯後談資的不是這些,而是那邵世子回京後兩個月,國公府傳出世子通房為其生了個女兒的傳聞。

    一下子,京城嘩變(望族千金111章節)。

    要知道,這一年裡,邵槿可是在外領兵的,如何能帶了丫鬟同去呢?這個罪名,可大可小,皆在聖上一念之間。

    結果,聖上沒有處置他,同時,更沒有論功行賞。

    阮家登時急了,生怕沒藉著邵家的勢上去,反被他們牽連,成日憂心忡忡。

    隨後,老國公果真病逝了,邵槿要守孝三年。

    本來,邵阮兩家預計是在出征那一年完婚的,後來因戰事耽擱了,這再一守孝,邵槿還罷了,阮家女孩兒可拖不起。等到出了孝,阮小姐已經是十九的芳齡了。

    阮家看勢頭不好,生出悔婚之意,一咬牙,藉著守孝與庶長女的出生為借口,要求退婚。邵槿絲毫沒有為難他們,當即同意了。

    為此,阮家已經有些年不踏邵家的大門了,現在忽然來看三夫人,不由叫人心生疑惑、鄙夷。

    阮家的確是失策了。

    後來,皇后娘娘竟然奇跡般的好轉了,而邵家也沒被聖上厭棄。相反,邵槿出孝後,一下贏得了聖上的信任。

    要說這幾年裡朝堂發生了什麼大事沒有,只有聖上兄長——五皇子,因暗中謀劃,招兵買馬,意在帝位而被圈禁了起來。

    間或有一絲夕陽越過樹叢,投射在邵槿光潔的額頭上,好似一道凜冽的寒光,在古井深潭般的雕像上,劃下幽深的綠芒。

    三夫人收回視線,自嘲的笑:「八弟若是心下不痛快,只管與我說,到底這一切,全是因我而起的。要不是我,阮家焉能……」

    「嫂子過慮了,」邵槿毅然打斷她的話,沉聲道:「這與嫂子無干(望族千金111章節)。退婚是我自願的,何況事情過去了這些年,我早就不放在心上了。」

    如阮家那樣趨炎附勢、踩低捧高的親家,不要也罷!

    「既如此,這兩年,你究竟是怎生想得?論理,我不該問這話,只是你也清楚,我雖為你嫂子,情分與母子無異……你至今未娶,大家都極為掛心。」她把大家兩個字咬得很重。

    除了家人,餘下的,無非是那些與當年的阮家類似的,意圖攀附邵家的人。

    邵槿愈加煩悶,最近,他的終身大事每每經人提起,偏偏他身為當事人,該說的不能說,不願說的非說不可。

    他的唇角抿了抿,讓人生出無限涼薄之意。

    「此事……暫緩些日子吧。待到韓王的親事定下,再議不遲。」

    韓王是先皇第十一子,亦是最小的皇子。因他生母早逝,一直養在太后娘娘膝下,與聖上打小和睦。他的性子又散漫,於朝政全無興趣,倒愛遊山玩水,一年有半年時間不在京城。

    三年前,聖上封他為親王,便開始替他物色王妃。

    他卻一口推了,生怕多個人拘束著他,不得自在。一拖又是兩年,眼下他年紀也不小了,聖上只得命皇后娘娘先給他瞧個貌美柔順的側妃,照料他日常起居,免得下人不經心,把個王府弄得烏煙瘴氣的。

    邵槿這樣說,顯然是推脫之意了。

    三夫人不由輕笑了出聲:「韓王殿下比你還小幾歲呢,如何能比得?不為別的,便是為了咱們家的香火,你也該把此事放在心上,細細想一想。

    只要你瞧得上的,儘管和皇后娘娘求去,再無不准的(望族千金111章節)。」

    聞言,邵槿唯有低頭苦笑。他瞧得上什麼呀,那些大家閨秀,一個個養在深閨,他上哪兒瞧去?何況,他又不是登徒浪子,好色之徒,成親不過是為了家族大業,而非兒女私情。

    想到這,眼前忽然浮現出那片滴著露水的爛漫桃花,還有那個讓他對自己產生了懷疑的女子。

    他……真有那麼不堪?

    三夫人眼尖,一眼看出他神色恍惚,情思不屬,不由暗暗驚異:莫非,果真看上了誰家的小姐?

    她細細回想著那些與邵家交好的人家的小姐,畢竟除了極為至親的,邵槿是看不到別人家的女孩兒的。

    她頓覺瞭然,含笑讚道:「陳小姐身為國公府大小姐,卻不是那等盛氣凌人的,性子磊落不拘小節,我心下是十分喜歡的。」

    邵槿正想心事,對她的話順耳一聽,半晌發現她的視線探究地盯著自己打量,才微覺不對,很快回道:「我沒個嫡親妹妹,常拿她當親妹妹待。」

    他的話,使得三夫人呆愣了片刻,怔了好久才反應過來。

    不是陳小姐,那還能是誰?

    也不知為什麼,現在每次提到這個問題,邵槿總感到心裡悶悶的不暢快,有一種壓抑的惆悵,迷茫的惘然。

    三夫人見他不肯多說,不好一味逼迫著,只得說了些家中閒事。

    又坐了一盞茶功夫,邵槿眼看天色不早,隨意尋了個由頭告辭了,獨留下倚著石桌發呆的三夫人。

    他迎著晚霞遠去的挺拔身影,鍍了層淺淺的金光,颯颯如風,清冷似松。(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