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紅樓夢林黛玉續傳—水潤珠華

第一卷 一百二十一 拜北府王爺真情露 偵故人紫銘身世迷 (4) 文 / 冰絡

    康王長歎,道:「她是前朝之遺脈【紅樓夢林黛玉續傳—水潤珠華(三部曲)121章節】。」見水溶平靜如水,無絲毫驚奇,道:「北王不震驚?」水溶道:「前朝已亡百年有餘,我朝已奠鼎盛之基,即便是前朝遺脈又如何?」康王道:「我身為宗室之族,又娶皇太后之侄女為王妃,無論為我為她,為她家族安危都不能不慎而又慎。」水溶道:「康王顧及得有理。」康王道:「我識她之時,並不知她是前朝余遺,她亦不知我是本朝王爺。我以玉珮為定,她識得是宮中之物,才曝露身份,念及她家族安危,才作罷。」

    水溶道:「康王回京之後,再未見她?」康王爺輕輕地搖搖頭。水溶問道:「昨日康王見紫銘……」康王爺道:「我可斷定紫銘乃她女兒。」水溶道:「為何?」康王道:「太像了,紫銘身上處處都有她的影子,而紫銘又知道她身上的印記。」「印記?」

    康王道:「她之間有紫紅胎記。」水溶恍然,怪不得昨日他與紫銘都未明說,女子身上印記的確難以於外人啟齒。想是紫銘從小母乳,雖是孩提,經常見到,潛意識之間也有印象,對康王道:「康王懷疑紫銘是你女兒?」康王道:「從時間算有此可能。只是不知她後來可許過人家。」水溶道:「這要察訪才知。」康王道:「邊防萬里,如何察訪?派人前去,又怕惹人懷疑,為其家帶去災禍。」水溶道:「水洛在塞上,年前年後就要回京,讓他在那裡尋訪也便宜些。」康王站起來,舉起酒杯敬水溶道:「如此說來,謝過北王爺。」水溶起身謝道:「康王何須如此客氣?這不僅是王爺之事,也是我北王府之事。」兩人飲盡杯中酒,坐了下來。康王爺道:「關於她身世,我王妃亦是不知。」水溶道:「不勞康王吩咐,水溶自知輕重。」

    兩人這才推杯換盞真正飲起酒來。席間康王說了前朝皇子在圍宮慌亂之際逃出皇城躲在民間,後又化姓為「舒」,逃到邊城躲避追捕,在那裡娶妻生子,鄰里亦不知其是前朝皇嗣,其血脈真相只在子嗣間承傳。水洛去訪也不要驚動地方鄰里,不要驚嚇其家,只宜密訪。

    水溶從康王府回櫟園,與黛玉說了與康王飲酒所談,只是沒有言明紫銘母親是前朝皇室。到內書房給水洛寫了信,說了紫銘與康王爺之間的玉珮連結,讓水洛察訪邊城一「舒」姓女子——名叫舒瑤的情況及下落。寫完信,漆封好了,命人叫來展平讓他親自帶人快馬加鞭趕往邊塞將此信送交水洛。

    時近中午,銀灰的天空飄起了雪霰,猶如撒鹽空中,迷迷漫漫。紫銘在棲梧園托著香腮發怔,絮兒為她拿來手爐,道:「姑娘這是怎麼了,幾天不出門,憋悶出病來。無事也到別處走走。王妃讓楚姑娘住進了梨雪園,二姑娘、三姑娘、小郡主都在那兒,姑娘也去瞧瞧。畢竟也算喬遷,大家都去喜慶、熱鬧些。」紫銘道:「世子也在那裡?」絮兒道:「這可不知。聽說一早賈府就派人來邀請王妃過府說有事相商。世子跟去了也未可知。姑娘去看看不就知道了。昨晚衛姑娘來,姑娘也無心招呼,今日也應該去賠賠情。」紫銘沒有閒心聽她嘮叨,想著自從王妃問她母親身上胎記之後就再也沒提這件事。康王爺、康王妃大張旗鼓的來問,就這樣不了了之了?她本沒把尋親之事放在心上,這事一鬧,讓她想起母親來。母親死時,她是三歲、四歲還是五歲?母親的模樣是那樣模糊,可是小小的臉蛋貼在母親的胸前,那柔軟厚實的溫暖卻隱現在記憶中,不時總有一小片紫紅在腦海中渲起,那是母親的胎記嗎?母親是康王爺的那個女人嗎?她沒有想自己會是康王爺的什麼人,她不想成為別人的什麼人。她只想能看到他,成了北王世子的靈岳與她若即若離,不像在崑崙山上那樣親近、熱絡、兩小無猜。是大了,還是這裡是王府而不是崑崙之故?她對自己的想法不是很明確,只是覺得不像在崑崙那樣與靈岳說笑自如,言行無忌。靈岳也不在只是面對她,而是面對這些兄弟姊妹。在這中間,沒有顯出對她特別的好來,因而不暢意。

    紫銘心緒無聊,絮兒往香爐裡加了把香,楚憐卿打著傘從外面進來,絮兒忙迎上去,道:「這下雪的天,姑娘怎麼一個人,滑摔了可不是玩的。」楚憐卿抖了抖傘上的雪水,立在門邊,道:「往日山間野裡,哪天不走個幾回,滑不摔的。」紫銘也站起來讓座,問道:「詠詞怎麼沒跟了來?」憐卿道:「我讓她到小郡主那兒去送東西了。」絮兒捧了熱茶道:「姑娘去去寒氣,這還是王妃賞賜的,說是南邊最好的碧螺春,都是采的茶葉尖最嫩的部分,鮮著呢。」憐卿道:「謝姑娘的茶。」絮兒道:「我家姑娘這幾日不自在,姑娘遷到梨雪園也沒去看看,姑娘莫怪。」憐卿道:「說的哪裡話來,王妃打發我到梨雪園,不過是讓我孝期方便罷了,等過了孝期,我還是要回到王妃身邊去服侍的。」絮兒道:「姑娘快別說這樣的話了,姑娘要做奴婢,王妃斷不會答應。怎麼說姑娘也是昭王妃的女兒。」

    憐卿聽到「昭王妃」三字,臉色抖變,絮兒見她臉色大變,知道碰到她痛處,訥訥著無言挽回。紫銘是個不善言辭的,亦不知如何打破尷尬之局。憐卿垂淚道:「家門不幸,父遭冤難,母為申冤,於人。如今父冤可雪,而母辱何滌?我母失節,作為女兒,自要分其榮恥。卑微之身,穢垢之譽,能為王府奴婢已屬萬幸。一報王妃之恩,二謀容身之地,而王妃見棄,如之奈何?」絮兒道:「昭王妃拚死鳴冤,志節可嘉。那日王爺、王妃說起這事時還連連稱讚,當時我們和姑娘都在的,王爺還說,節烈女子,萬世可表。王妃吟了一首詩,那詩怎麼說的了?」

    華語第一言情小說站——為您提供最優質的言情小說在線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