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一八七七新紀元

大道小說網 第十二章 呂梁霧(五) 文 / 楚連鋮

    張宗禹不由得陷入沉思之中,一名僧人過來道:「師傅,寺中已備好齋飯。」此時天色漸晚,張宗禹點頭道,「你帶諸位施主前去用齋。桂兒,你今夜就陪著小施主吧!」說完自顧自回了禪室。

    邵重光守在禪室門外,見到張宗禹正待匯報已備好人手時,張宗禹擺擺手道:「重光,為師再想想。」踏進禪房坐到禪床上,張宗禹不停撥弄手中的佛珠,喃喃自語,「小康、大同、英吉利、滿清韃虜……」

    張宗禹自捻軍起事失敗後,藏於呂梁山中,一邊聯繫舊部,一邊思考捻軍乃至整個華夏敗落的原因。當年捻軍曾與左宗棠組建的中法洋槍隊交戰,洋人火器的凶悍令他依舊記憶猶新,一排排遠距離的子彈如同一道難以穿越的雨牆,不知有多少兄弟倒在了血泊中。「幾千名英國人就能把中國打得體無完膚!」這個劉摩的話沒有錯,想當年李秀成率三十萬大軍,硬是沒有撼動只有數千名洋人把守的上海,即使捻軍起事成功,打倒滿清建立一個新的朝廷,但洋人還是一個邁不過的門檻。吾輩當何去何從?

    再起事,已經沒有過多的力量可供驅使,老百姓只要有口飯吃,誰都不願跟著自己瞎折騰。想想自己折騰了十幾年,還不是被滿清韃子逼得不得不落髮出家,難道真要這般了此一生?不甘心哪……

    轉過頭再說劉摩,當他滿頭大汗口乾舌燥地講完,張宗禹讓張桂夜裡陪著他,心頭的大石轟然落地,這是張宗禹給他的承諾:有些事情就咱倆知道,只要你不說,天下依舊太平。原本擔心見不到明天的太陽的神經全部舒展開來。

    吃過晚飯,劉摩讓王捕頭找來一些木條竹子,將木條紮成一張大網,竹子劈成兩半,掏去中間的竹節綁在木網的下方。張桂不解地問道:「你做的是窗戶?怎麼還用竹子扣在下面?」劉摩哈哈一笑,道,「等到了半夜你就知道了。」劉摩讓王捕頭安排人手觀察,只要起霧立刻稟報。

    夜幕悄然降臨,晶瑩的星星在無際的灰濛濛的天宇中閃爍著動人的光芒。草叢中、樹隙間不斷傳出蟲鳴鳥叫,劉摩聽在耳中覺得說不出的舒暢,本想和張桂下象棋,卻找不到棋盤棋子,只得在桌子上畫上幾條線,教張桂下五子棋,二人玩得不亦樂乎,不時傳出陣陣笑聲。

    不知何時,張宗禹停留在窗外注視著玩耍的二人,目光中露出慈愛與愜意。劉摩瞟眼瞧見,忙站起來恭敬地道:「大師!」張桂也連忙站起身來。

    張宗禹笑道:「難得小施主與桂兒如此投緣,不如你二人結為異姓兄弟如何?」

    劉摩聞言大喜,道:「大師的提議太妙了,桂兄弟,你意下如何?」張桂已然樂不可支。當下在院中涼亭外擺起了香案,祭天地、發重誓,「大哥!」「兄弟!」二人開懷大笑。

    待儀式結束,張宗禹與劉摩在涼亭中又聊了一陣,從曾國藩到洋務運動,從天津教案到廣州的租界,再到對世界未來的展望。張宗禹對劉摩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見解大為讚歎,劉摩也是難得遇到一個這樣的忘年交知音。此時已是夜深,張桂在似懂非懂中哈欠連連,張宗禹和劉摩興致正濃,打發張桂先回房休息。張宗禹感慨道:「小施主聰穎豁達,見識過人,貧僧與你的幾次交談真是不枉此生啊!」

    劉摩謙遜地道:「大師也是胸懷錦繡,一付忠義愛民的古道熱腸,晚輩也是深深佩服。」

    張宗禹莞爾一笑,道:「好了,你我二人就不必相互吹捧了。前段時間四川的一位老友寫信與我,勸我何時了卻人間事,來共山中聽雨眠。我思量過些時日便到四川去拜訪舊友,桂兒幼小,不堪跋山涉水,我想將桂兒托付與你,不知小施主意下如何?」

    劉摩面露不捨之意,心中卻是狂喜,這些如同不定時炸彈的和尚越是遠離自己越好!當下道:「大師儘管放心,我與桂兄弟情同手足,定當好好照顧他。」

    「唔,如此甚好。桂兒的父親曾是我的手足兄弟,被清狗所害,桂兒母親早逝,只得由我撫養。山中清苦,還好桂兒自幼聰慧過人,惹人喜愛,但總不能讓它陪我青燈古佛終老一生,幸而遇到小施主,真是幸甚。」張宗禹說得劉摩頻頻點頭,又問道,「不知小施主將來志向如何?」

    劉摩沉吟一陣道:「革華夏之弊,強華夏之民,復漢唐之威,立華夏於不敗之地。」

    「好,好,好!」張宗禹連聲道好,「貧僧相信小施主定能實現心中宏願。時辰不早了,你我先休息吧!」

    「大師請!」

    劉摩回到屋中坐在床上瞇了一會,窗外傳來輕呼聲:「劉少爺,劉少爺!」劉摩睜開惺忪的眼睛,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走到窗邊問道,「什麼事?」「劉少爺,起霧啦!」「真的!好!」劉摩快步走出房間,外面果然上起了大霧。

    層層疊疊如夢似幻的濃霧好像一件紗布,將萬物包裹其中,微風拂過,又似飄舞的綢帶,纏繞著樹木房屋。劉摩讓王捕頭帶人將木網豎立在院中,打著燈籠凝視等待,木網上吸附的霧水越來越多,漸漸形成水珠滴落下來,慢慢地匯成了涓涓細流,劉摩看向涓涓而淌的水流欣喜若狂,摟住王捕頭跳著大叫道:「我成功了!我成功了!」隨後讓所有捕快起身扎制木網。

    眾人的喧鬧驚醒了寺中的和尚,張宗禹步入院中問正在指揮扎網的劉摩道:「小施主求到水了?」劉摩興奮地連連點頭,將張宗禹帶到聚霧化水的木網處,張宗禹藉著燈光看到順著竹筒緩緩流下的細流,頓時目瞪口呆,過了一陣方才道,「小施主真是天資聰穎,智慧過人啊!」當下命寺中的和尚幫忙扎網取水,又想起邵重光的住處有漁網,問劉摩得到肯定的回答後,吩咐僧人去找邵重光。

    當邵重光見到木網聚集的水流,亦是呆若木雞。這一夜,好不熱鬧。

    一聲雞鳴打破了呂梁山夜的沉寂,似火的旭日冉冉升起,緩慢而有力地驅散了山中的濃霧。繁忙了一夜的人們終於停息下來,流光寺中木網林立,水缸水盆全部裝得滿滿當當,王捕頭咂嘴道:「劉少爺真是神啊!龍王爺都得聽他的!」引得眾人哄堂大笑。劉摩吩咐兩名捕快乘騾馬回朔平府,讓老爹至少派一千人帶工具到山上取水,打了幾聲哈欠頂著雙紅紅的眼睛向張宗禹告罪回房休息。

    張宗禹將卲重光叫到禪房中,吩咐收拾收拾準備去四川,將張桂留在劉摩身邊,卲重光詫異地問道:「師傅,您放心將小師弟安置在劉家?」張宗禹點點頭道,「我觀劉摩此子不可估量,先是學武以求自保,破了我的奪城之計,再者求水救得一府之民,年紀雖小但天資非同凡人,面對洋人淡然自若,殺伐決斷,其志不小啊!莫不是古之聖人亦是如此?桂兒與他在一起,我放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