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一八七七新紀元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五章 恩人、妙臣與干臣(下) 文 / 楚連鋮

    光緒難以掩飾激動的心思,胃口大開,讓一旁伺候著的小太監們目瞪口呆,從未見過小皇帝如此吃相,卻又見另一位皇上帶來的年輕大人亦是風捲殘雲,如同餓死鬼一般,皇上與兩位心腹大臣均沒有張口說話,臨了,那年輕的劉大人與皇上齊呼飽哉!

    劉摩又被光緒留在宮中議事,劉摩建議瓊州設省之後,尋找機會向法國開戰,或借越南人之名開戰,爭取速戰速決,為朝廷爭取對敵主動的態勢。

    光緒雖年不過十六,卻也非頭腦簡單之人,慈禧太后調教出來的娃子又豈是簡單之輩。光緒被劉摩說得熱血沸騰,恨不能御駕親征蕩平蠻夷,但戰事一起,不論錢糧軍械,都是令他犯難之處,現在三司衙門被慈禧一手把控,哪有那麼容易的事情。

    劉摩大包大攬地道:「皇上盡可放心,屬下在美利堅遊學數載,略有薄資,微臣願帶頭號召地方士紳捐銀練兵,無需朝廷一絲一毫。」

    光緒點點頭,略作沉思,翁同龢道:「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吾皇切不可輕易開戰。」

    李鴻藻插嘴道:「叔平所言我不能苟同,《史記-武帝本紀》有載,當年漢武帝劉徹初登大寶,朝廷虎符由竇太后所掌,漢武帝為天下蒼生而計,派屬下持尚方寶劍平定嶺南叛亂,一仗成名,四方信服,竇太后也甘心讓權。若是牧平此次能能威震東南,與吾皇助力甚巨。」

    光緒見兩個心腹拌嘴,心頭有些焦躁,劉摩面含微笑道:「下官知道二位大人所慮何事,無非是太后掣肘與洋人強橫罷了,若是如此,皇上何時才能執掌天下?所以微臣建議,由微臣上書請示,在瓊州編練新軍,待成軍之後當即開進邊界,若洋人挑釁,我等奮勇抵禦,若事有可為必乘勝追擊,若事不可為,固守邊疆亦不再話下。敗了,皇上大可申斥微臣,或將微臣削職,勝了,微臣不求封賞,只求皇上千秋萬代。」

    按照劉摩的想法,瓊州變省,再名正言順地佔了越北,自己的戰略空間將大為提升,於將來發展提速,至於失敗,劉摩真沒有想過,即便到了萬難的地步,除了蘭芳還有美國、德國可去。

    而翁同龢卻一直對劉摩急吼吼地求戰心存疑慮,雖說劉摩處處為光緒著想,總有個巨大的問號在他的腦海中盤旋,百思不得其解,或許翁同龢還沒有跳出封建的桎梏,根本沒有想到劉摩敢起兵造反。

    光緒對早日立威立政迫不及待,雙手連連搓動道:「愛卿速速回去,寫一份折子來,朕再行商議。」

    「遮——微臣告退!」劉摩緩步離去,走到門外差點笑出聲來,面露得意地隨著小太監穿樓閣走御道,小太監亦是個有眼力勁的人,知道劉摩已經成了皇上身邊的紅人,再三奉承,害得劉摩不得不在出宮的時候賞下一個大大的紅包。

    劉摩回到客棧,迂思回慮良久,結合目下東南行事,劉摩緩筆書寫奏折,奏折中劉摩請求有四。

    一,瓊州建省,仍歸兩廣總督所轄;

    二,申請將福建船政學堂及水師轉移至瓊州。因為中法合約簽訂之後,南洋水師主力艦隊全部被抽調至北洋,只剩下一具空殼,劉摩需要名正言順辦理海軍,剛好從南洋水師這個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水師下手;

    三,申辦瓊州武備學堂,效仿天津武備學堂。雖然劉摩在瓊州秘密辦理軍校,但那是一家之所,若是得到光緒的允許,劉摩堂而皇之辦起軍校,便能公開面對全國招生。劉摩在奏折中也一再強調,強軍必須先有良將;

    四,需要修建一條自邊境至三亞的鐵路,以方便瓊州各地兵員調動。

    劉摩寫完奏折,看著自己被父親劉松齡調教出來的書法十分滿意,正待喚來武阿牛交待事務,侍衛長羅青龍來報:御廚安四帶著數名太監來訪。劉摩捏捏下巴,迎了出去。

    安四見到恩人立馬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口中大叫道:「劉恩公啊,虧您出的點子,讓太后十分滿意,還賞了我個七品小官。」

    劉摩哈哈大笑,扶起安四道:「我這只不過出了個小主意,都是鄉里鄉親的不要見外,再說了,伺候好聖母皇太后是你的本份,皇太后開心天下臣民則歡心,這也是我這個做臣子應該為太后解憂的事情。」

    安四站起身來連聲道謝,正欲介紹身邊的太監,領頭的太監擺擺手道:「咱家乃是太后身邊李蓮英,太后有幾句話要我問劉總兵,劉總兵大可站著回答,不必下跪了。」

    這就是李蓮英?劉摩看向這位白白淨淨、意氣驕橫的大太監,拱手道:「還請公公問來。」

    「太后問了,是天上的玉皇大帝大還是西天的佛爺爺大?」

    劉摩心頭暗自冷笑,淨拿我當孩子耍了,次奧!畢恭畢敬地答道:「自然是佛爺爺大。」

    「太后聽說劉總兵在海外獲取巨資,富可敵國,」李蓮英說到這裡讓劉摩心裡咯登一下,乖乖,你要錢用不著這麼直接吧!李蓮英繼續說道,「現如今哀家準備頤養天年,要花費銀兩修建頤和園,只可惜各地都要將養生息,哀家不忍百姓受苦,不知劉總兵能否孝敬些銀子?」

    劉摩恨不能將李蓮英那張嘴臉暴揍一頓,既然知道百姓受苦還修你娘的銀子幹嘛?這慈禧就是婊子立牌坊,裡面外面都要舒服。當下道:「微臣願意。」

    「那不知劉總兵能出多少?」

    「這——」劉摩暗地計算,出多了感覺不舒服,出少了,感覺拿不出手,到底給多少?

    李蓮英見劉摩躊躇,悄聲附在劉摩耳邊道:「巡撫一百五十萬兩,提督一百萬兩,臬台、藩司、按察使皆八十萬兩。」

    劉摩苦笑一聲,看來人家是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啊!轉睛問道:「那敢問李公公,兩廣總督價值多少?」

    李蓮英看向劉摩,目光中精彩萬分,看來人家家底厚實,瞧不上這些巡撫以下的官職,笑吟吟地道:「這個劉大人暫時就別想了,總督之職非是名臣宿將不能擔當。」

    「在下說笑呢!」劉摩打個哈哈道,「卑職正在請示皇上,瓊州是否可效仿台灣建省,還請李公公在太后面前美言幾句,在下願出兩百萬兩孝敬太后,日後自然不斷。」

    「好!」李蓮英讚歎一聲,「那不知劉總兵何時能備齊孝敬?」

    「請公公稍候片刻!青龍!」

    「是!」

    「去我的行李中取兩百萬銀票與李公公。」

    「是!」

    不到片刻,羅青龍便取來銀票,李蓮英再次瞠目結舌,沒想到劉摩出手如此闊綽,二百萬兩那是多大的手筆,人家隨隨便便就拿了出來,看來劉摩富可敵國一點不假啊!他那裡知道,劉摩進京途中,上海中特公司緊急調運一千萬兩到京師,就是為了劉摩活動所需。

    劉摩分外塞上一萬兩的銀票道:「李公公,這都是給大伙喝茶的,還請公公笑納。」

    「好說好說!」李蓮英連誇劉摩有眼力勁,笑容可掬地告辭而去。

    劉摩一路送出門外,安四正待告辭離去,劉摩叫住他詢問一番,這才知道安四被慈禧封為御膳房七品掌勺官,並負責御膳食材的供應核查。劉摩靈機一動,對安四道:「安四,雖說本官家大業大,但這每一份銀子都是辛辛苦苦賺來的,你幫本官一回如何?」

    安四笑呵呵地道:「大人儘管吩咐便是。」

    劉摩道:「其實很簡單,這家順泰酒樓是本官的產業,今後御膳房所用豬肉可否能全部讓順泰酒樓承辦?」

    安四頗有些為難,豬肉一直是宮裡御膳的主菜,每天消耗巨大,一直都是御膳房首領太監邱公公的親戚在採買,若是自己橫插一道,只怕有傷和氣,可自己大話已經說了出去,真恨不能給自己的大嘴巴子一巴掌。

    劉摩見安四為難,笑道:「我知道宮裡那些事情,這樣吧,你回去跟御膳房的首領太監打聲招呼,只要他採買我們的豬肉,每個月可以從順泰酒樓支取五百兩銀子。」

    安四不解地問道:「劉大人,您的賬好像算錯了吧!御膳房每個月用的豬肉不過三千兩左右,刨根除盡也賺不到五百兩啊!」

    劉摩擺擺手道:「這你就不懂了,我是想藉著皇宮這塊黃金招牌打出順泰酒樓的名聲,你想想,京師之中有多少酒樓?又有幾家能夠生意常年興隆不衰?若是順泰能夠借到御膳房這塊招牌,京師的這些個王公貴族還不是搶著來這裡?」

    「嘿,真是這麼個理!」安四傻笑一聲,忙道,「那小的這就回去稟報,大人就等著我的信吧!」

    劉摩賽過五百兩的銀票,拍拍安四的肩膀道:「你也大可放心,我自然不會少了你的好處。」

    安四不敢接下銀票,慌不迭地道:「大人救我一命,這點事情都是小的應該做的,若是小人再收了大人的銀票,那可是要折壽的,萬萬不能啊!小的這就告辭,告辭!」說完便腳跟不著地衝了出去。

    羅青龍看向安四匆忙離去的背影,笑道:「大帥,這倒是個老實人。」

    劉摩嘴角揚起,付諸一笑,「這種老實人才好為我們做事。青龍,你拿著我房內的拜帖,按照上面的名字挨家拜見送禮,看來走一趟京師不撒點銀子是過意不去的。」

    ……

    次日上午,慈禧突然傳下懿旨,準備到承德去避暑,反而催促軍機大臣會同眾臣工加緊商議撤簾歸政一事。雖說此時剛入夏季,但京師的天氣還不算炎熱,根本無需避暑,莫非是慈禧看清了門道想清了是非,給皇上讓位?

    清流派一片歡呼雀躍,歌舞昇平,似乎大同之道盛世中華不再久遠。保後派的諸人皆是垂頭喪氣,默不吭聲。

    緊接著,慈禧一連數道懿旨,先是宣翁同龢覲見,當面誇讚翁同龢乃是儒林砥柱,朝廷大才,為國家為皇上殫精竭慮,日月可鑒,囑咐翁同龢為社稷黎民協助好皇上,連歎自己是婦道人家精力有限,該是讓位的時候了。翁同龢被慈禧誇得暈暈乎乎,就差點將七寸玲瓏心扒出來以表忠心,慈禧最後宣旨,翁同龢調任軍機處行走,行軍機事務。

    翁同龢走起路來已然不知天高地厚,自己入朝為官這麼多年,唯有這一次慈禧如此赤忱對之,怎能不感激動。

    慈禧隨後召見告病在家的榮祿。榮祿,滿洲正白旗人,年不過五十,世代武官,年幼便有勇謀之名,曾受到咸豐皇帝的賞識,只因光緒四年得罪了醇親王奕譞、軍機大臣寶鋆等人,被迫告病免職。慈禧召見之後示恩一番,擢榮祿為京師步兵統領兼九門提督,替換昏聵的慶親王執掌禁軍,現在慶親王與光緒走得太近,慈禧不得不防。榮祿自然看得出朝廷形勢,信誓旦旦地向慈禧保證京師步兵唯太后馬首是瞻。

    接下來,慈禧的懿旨是通報朝中大小官員,除去軍機處、各省督撫事,她概不過問,均由皇上乾綱獨斷。

    光緒見慈禧有所讓步,亦是放下姿態前去隆恩殿請安,母子二人不鹹不淡的聊了一陣,光緒趁機提出從軍機處的章京中挑出數人,助其處理軍務,慈禧照允。所謂章京,便是軍機處的屬官,協助軍機大臣處理文書檔案的官員,慈禧絲毫沒有放在心上,任爾等折騰去。

    當天下午,瓊州總兵劉摩上書,奏請瓊州建省,軍機處諸人皆是壓了下來,現在李鴻章的折子被皇帝壓了,劉摩的折子他們自然也要壓下去。

    翁同龢急報光緒,光緒正抓耳撓腮想辦法時,慈禧再次傳下懿旨,允許瓊州建省,並採納劉摩的意見,將新省命名為海南省,下轄瓊州府、雷州府、鬱林州、廉州府、高州府石城縣諸地,三亞升級為府。任劉摩為首任巡撫,回廣東後與張之洞商議交接事宜及所屬官員,同意將福建南洋水師轉移至瓊州,至於劉摩設立武備學堂、建設鐵路均是同意,劉摩混到的官職是:從二品海南巡撫、南洋水師都統。

    若是一般的各省巡撫,都要兼個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或兵部侍郎,以示一方封疆大吏朝廷重視,而劉摩卻沒有得到,那意思是還屬於考察期間,幹得好才能轉正,就如同後世的「代」xx如何如何,實際還是要看的孝敬是否到位。不過劉摩這樣已經心滿意足,何況其父劉松齡亦是得到慈禧恩賞,升了個刑部侍郎兼廣東通商使,依舊駐在瓊州。

    而文武百官中亦是大多贊同瓊州建省,得到劉摩好處的官員連連誇讚劉摩驍勇善戰,治政有方,是百年難遇的人才。

    光緒見慈禧批了劉摩的奏折,心頭大喜過望,也不好在壓著李鴻章的奏折不放,隨即同意台灣建省。不知是樂過了頭還是興奮過度,光緒在朝會中提出讓翰林院劉丹國出任奉天府尹時,遭到保後派的一致反對,幾個剛提拔上來的小章京上躥下跳,以皇上的嫡系自居,為光緒搖旗吶喊,孫毓汶竟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迎頭便是幾個巴掌送過去,在眾官員瞠目結舌中怒罵一番拂袖而去。

    這只是光緒的問路石,劉丹國是李鴻藻的得意門生,鐵桿的清流派,保後派如何能容下這樣的人坐上奉天府尹的位置。光緒沒想到孫毓汶竟敢在朝堂中毆打自己剛提拔上來的心腹,面色鐵青卻又不便發作。光緒沒有忘記,龍椅後面那條珍珠簾還沒有撤去,這條珍珠簾彷彿就是一個魔咒,緊緊捆住他的手腳,只能盼著給他畫了個大餅的劉摩,創個親政的立威立政之首功,好能執掌天下,睥睨四方。

    【實際上劉摩在京中這一段故事至少可以寫八萬字,匆匆六章過去,不到兩萬字不知道諸位有何意見,唉,小楚知道,喜歡看清末的朋友都是戰爭狂,不是戰爭狂的也都是憤青,好吧,那就準備一場大戰吧!為了光緒而戰!純屬扯淡,還是為了大漢而戰吧!在這裡小楚請各位動動鍵盤鼠標,收藏推薦下,拜謝!晚安,元宵節快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