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一八七七新紀元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八章 香港行(下) 文 / 楚連鋮

    劉摩對這個敢明目張膽唾罵滿人的王韜興趣大增,將岑春煊按到椅子上,勸其稍安勿躁,岑春煊怒目相視王韜,王韜則是氣定神閒,任你東西南北風。

    劉摩笑道:「先生所言有些激進,時下仍未到先生所說的地步,凡是講究循序漸進,不可猛然置之。剛才聽先生所言,猶如醍醐灌頂,那先生對我國歷史上各種改良莫非全盤否定?」

    「非也,」王韜搖搖頭道,「論我中華文明五千年,聖賢者數不勝數,若說改良之政,某推崇商鞅與張居正。商鞅變法強秦,虎吞六國,橫掃寰宇,開創中華大一統之勢;張居正推行考成、一條鞭等法,清肅官場,富民強國,只可惜昏聵的萬曆皇帝在張居正身死之後盡皆廢除,若是張居正之法得以延續,我中華必能長久傲立於世界之林,當為環球之魁。」

    劉摩道:「我不能完全贊同先生的意見。」

    「哦,還請劉大人明示。」

    劉摩笑道:「王先生,請你不要再叫我劉大人了,好生彆扭,叫我一聲牧平又何妨!」

    王韜輕鬆地道:「如此也好。」

    「張居正推行改良,實施一條鞭法,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帶動了當時中國民間的工業化發展,間接推動科技的進步。但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小農經濟,自耕自養,明朝地方的土地集中愈加惡化,地主憑借土地壟斷過度剝削佃戶,比如洛陽的福王朱常洵,擁良田數萬頃,鹽引千記,卻仍要地方供養,百姓苦不堪言,導致明代中後期產生大量的流民。另外一方面,明朝初期設定的地權分散狀態的賦役制度日益失效,官府不斷膨脹的財政需求和無法遏制的非法征斂成為民間不堪承受的重負,晚明的財稅改革已經無力救治這一深入制度骨髓的惡疾,國家機器的敗壞已無法挽回。所以縱然張居正集神鬼之力,仍舊無力挽回封建敗局。」

    「好!」王韜激動地站起身來,從書桌邊上繞過來走到劉摩面前,激動地道,「牧平此言甚合吾意啊!」

    劉摩站起身笑道:「我在前來香港之前路過上海,找到先生十年前寫的《變法自強》三篇政論,真是字字珠璣,發人深省啊!此次前來拜望先生,是期望先生能到瓊州助我一臂之力,如何?」

    王韜揶揄地道:「難道牧平不怕我頂著『長毛狀元』的名號?」

    劉摩莞爾一笑道:「若是想要我中國變法自強,非膽大之人、有見識之人不能用,先生大才,牧平渴盼已久啊!」

    「既然如此,某也不再客氣,但我王蘭瀛鹹菜拌豆腐有言在先,聽聞劉牧平辦理瓊州洋務,被張之洞誇為東南之魁,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某要前往瓊州暗訪一番,若是合意便去找你,若不合意,某還是回到這裡繼續辦報,如何?」

    劉摩哈哈大笑,「先生儘管去,看看牧平的答卷是否能令先生滿意。」

    王韜點點頭,又道:「我還有些忘年好友,到時候一同帶到瓊州去。」

    果然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劉摩一直苦苦搜尋人才,沒想到王韜這個大才身邊聚集了一大幫激進人物,連連點頭讚許。當問及王韜所帶何人時,王韜笑道:「我所交數人皆是熱血青年,其中以潮州文廷式、南海康有為為最。」

    文廷式?康有為?劉摩為之一怔,沒想到王韜居然結識這些青年俊才。

    王韜又道:「文廷式現在在廣州將軍長善幕中,曾遊歷香港與我結識,此人志向遠大,腳踏實地,遇事敢言。康有為亦是青年俊才,風流倜儻。」

    劉摩插嘴道:「這個康有為有些好高騖遠吧!」

    王韜詫異地道:「確實如此,牧平如何知曉?」

    若是不知道康有為這個人物,劉摩豈不是後世的十幾年學校白讀一場。劉摩看過關於康有為的一些軼事,此人雖然激進,卻往往言與行南轅北轍。

    康有為鼓吹民主,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自己卻是妻妾成群,且處處留情,被稱為風流聖人。康有為曾落魄上海,天天狎妓,卻無錢償嫖資。久而久之,讓妓家知道了,群到康有為所住的客棧索取,康有為覺得很不好意思,就往廣東逃。上船之日,各妓家都到船上來找他,搜了半天找不到。開船後,有水手看見船板內有人,大聲驚呼,眾人趕過來看去,正是康有為先生。後來,有人寫詩諷之:「避債無台卻有舟,一錢不值莫風流」。想來康有為是中西學的矛盾結合體,而且康有為求官心切,貪生怕死,鐘鼎玉食也常被後世所詬病。

    但這塊「康南海」的金字招牌劉摩不能不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時勢造英雄,只要他到了瓊州,自然會多加留意栽培再說。

    劉摩道:「康有為雖然好高騖遠,但是大才難得,還請先生出面,務必邀請到我瓊州走一走,看一看,即便不能為我所用,也不妨給些意見,如何?」

    王韜點頭道:「如此甚好。」

    天色漸晚,劉摩拱手道:「王先生,在下便不再打攪,我還要去會見一些其他朋友,明早趕到廣州拜見張大人,就此別過,牧平在瓊州恭候大駕。」

    王韜一直送到門外,目送劉摩離去,嘿然一笑。

    王韜在美國遊歷,早已聽說劉摩的大名,只可惜無人推薦。後劉摩回瓊州,馳援鎮南關獲首功,天下聞名,但在瓊州的動作卻是一直默默無聞,王韜還道劉摩不過是一個蠻撞的匹夫。直到瓊州兵發呂宋,強租蘇比克灣,更名為炎海,王韜頓時興奮起來,這個劉摩絕不是簡單易於之輩,推脫掉日本人邀請遊學的要求,在報紙上連登文章,期望引起劉摩的注意。

    無他,王韜也想做官,從西方遊歷歸來,滿腔熱血恨不能華夏翻天覆地。但害怕自己一顆熱心貼到冷屁股上去,又沒有辜鴻銘鍥而不捨的精神,只得靠自己的老路謀取出頭,在報紙上發表文章,他自然知道劉摩急需人才。果不其然,劉摩很快便找到了自己。

    蓋凡中國文人的臭毛病皆是如此,從諸葛亮的三顧出山,到隨駕遷居的隱士盧藏用,不論大才小才高才無才,非要先擺點譜,實則心中早已渴望仕途,不然便違背了祖訓:「學而優,優則仕」嘛!

    劉摩離開報社,心中滿懷期待,岑春煊卻有些氣惱,沒想到這個王韜竟是如此之輩,而劉摩對其大加讚賞,滿口讚譽之詞,只感覺自己上了賊船,可自己離家之時曾信誓旦旦地父母、妻兒保證,必然不會讓家人失望,只怕現在滿載著自己熱血誓言、寄到昆明的信函還未到達父親手中,若是自己現在遁去,如何還能抬頭做人?

    太陽公司香港分公司召開大型招待會,招待香港各界有名的中國商人,劉摩的目的只有一個,要招商引資,現在梧桐樹栽得差不多了,巢也築好了,就等著這些金鳳凰能夠落戶瓊州。

    以前劉摩只是從二品州府總兵,害怕朝令夕改的商人們雖說也於太陽公司、中特公司有生意往來,但是對到瓊州做生意往往都是推三阻四,不願出手。劉摩亦知道這些人的顧慮所在,現在瓊州建省,自己身為一省巡撫,效果應該不同以往吧!

    【下一章,《逼婚》,明晚繼續奉獻,拜求推薦收藏,各位,晚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