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一八七七新紀元

大道小說網 第八十四章 生根(中) 文 / 楚連鋮

    一大群人或站或坐,圍在王韜與辜鴻銘的周圍,屏住呼吸,聆聽這兩位理論大師的辯論。

    聽完辜鴻銘的話語,王韜立刻予以反駁,「我雖然也和辜先生一樣,遊歷歐美諸國,不知道先生可曾注意,歐美列國的社會體制,是建立在基督教的道德基礎之上,與我國情況大為迥異。各國社會制度的確立、內容、特點及影響又有所不同,某便以英吉利為例吧!」

    「十三世紀初,英國《大憲章》對王權設定了界限,產生了議會這一種代表民眾意願的執政群體,確立民主政治的絕對權。但英國王室始終沒有放棄權利,與議會爭鬥了數百年,直到1688年光榮革命之後,才最終解決了王室與議會的權力之爭。而在這數百年間,英國要經歷多少次戰爭?又產生了多少位獨裁者?到了1721年,才選舉出沃爾波爾為第一任內閣首相,民主歷程走了數百年時間。」

    「再反觀我國現狀,皇權延續數千年。荀子有言,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的性惡論雖然是為了維護皇權統治,但是也道出了人之本性,韓非子的法家也是建立在此論的基礎上,方才說出五蠹不除、國無安寧的話來。中國有句古話,叫『一山難容二虎』,所以在國人的骨子裡,流淌著的始終是天王獨大的思想。律法,是服務於人,由人來制定,但是你指望現在這種情況直接進入法治社會,根本不足取。」

    王韜說了一陣,拿起躺椅邊的椰子汁吸上數口,愜意地舒口氣接著道:「比如你我眾人在此開會探討將來事宜,受大帥的厚待,有這張舒服的躺椅,有這個潤喉的椰汁,可中國現在的四萬萬百姓當中,有多少還在水深火熱之中呢?若是我們去跟這些百姓探討人治還是法治,百姓們會不會覺得遠不如一碗米飯來得實在?誠然,我也十分讚賞歐美各國的法治社會,政清人和,但是在這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就是說,現在談論這個問題根本為時尚早。只要我們緊隨大帥的步履前進,將來自然會有那麼一天!」

    眾人聽完王韜的話連連點頭,程安士插嘴道:「在下也曾讀過《韓非子》,韓非子駁申不害言術而不通法,公孫鞅言法而不通術,結果二人不是死於『吏誅』便是死於劍下,為上者當藉以『抱法處勢』,不恃堯、舜而治,以此論證法治優於人治,但必須結合法治與人治。在下聽了二位先生的意見,又開始滿頭霧水了!」

    眾人大笑,唯有辜鴻銘仍在沉思之中。

    王韜捋鬚笑道:「不論法治還是人治,只要能為百姓造福,某定是雙手贊成。比如今日前來參加代表會,有人穿新裝,有人穿長衫,實乃時代變遷所致,但若是外面罩著新裝上衣,裡面穿著青衣長衫,又是不倫不類,故某人覺得與其反覆爭執,不如腳踏實地!」

    「好一個腳踏實地!」

    劉摩高讚一聲,步入人群,眾人連忙起身,劉摩擺擺手道:「今天不分你我,沒有大帥劉摩,都是來自各地的朋友,大家都一起坐下!」說著劉摩帶頭坐到地上,其他人也跟著坐到沙灘上,辜鴻銘與王韜相視一笑,推開躺椅坐到了地上。

    劉摩見眾人不說話,皆是眼睛盯向自己,笑道:「剛才聽了兩位先生的大論,我深有感觸,這是好事情,說明大家都能認識到將來到底應該如何去建設一個強大的新中國。」

    「暫且不論人治與法治,這次的代表會的目的,是為了統一我們的認知,將強內部管理,只有確定一個積極向上、精誠團結的群體,我這心裡才踏實,才有幹勁。既然大家都對王、辜兩位先生的觀點感興趣,我且來說說我的意見吧!」

    「現在我們處於的階段是人治,而法治社會是我們的終極目標,以人治實現法治,這在理論上正確,並具有實證性的例子。」

    劉摩的話頓時引起了王韜等人的興趣,紛紛注目聆聽,生怕漏掉一個字眼。

    「比如美國,開國時華盛頓、傑弗遜等多位政治家以政治人格推動和堅守法治,也是明證。只不過要多幾位同志者堅持推動,沉澱法治這一政治文化,積累人治向法治異化的條件而已。我曾在美國耶魯學院學習哲學,課本中有一種說法十分明確,『法治的行為主體是人,是廣義人治的一種特殊形式,世界上沒有離開人操作的法治。』所以,從人治到法治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或許很漫長,而且我們必須面對現在的中國和世界,我們的力量還很弱小,但是只要我們不停的探索,就一定能夠實現。」

    在前世中劉摩最恨的就是大學的哲學課,沒想到今天也充當了一把哲學大師,還有一大群擁躉,心底暗暗感到好笑。

    劉摩道:「實際上我已經考慮用法治來監督我們現在的工作,只不過實際的效果還沒有擴大顯現。比如各縣的監政會,在設立這個機構的時候,有很多社員表示反對和不理解,為何要用外部人員來監督我們的工作?有沒有這個必要?但實際情況呢,監政會代表的是海南各地百姓的意見和利益,既監督幹事們工作,也受到百姓的監督,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幹事怕被監政會問責而要去管理百姓,監政會怕被百姓提意見而要去管理幹事。西方社會講究三駕馬車執政,分權制衡,所以我也在不停的探索,謀求一條我們自己的執政方法,只要符合國情,忠實於國家民族的利益,我認為就是好的制度。」

    差點將「具有中國-特-色的xxxx道路」給說出口,被硬生生嚥了回去,眾人亦是連連點頭。

    劉摩舒緩一口氣,一名衛兵匆匆跑過來,在羅青龍耳邊耳語數句,羅青龍點點頭走到劉摩身邊低聲道:「大帥,寇松爵士邀請你去參加燭光晚餐。」

    劉摩站起身拍拍褲子,笑道:「那好吧,總是把洋人落在一邊也不是辦法,紹儀,你陪我去,大家繼續探討吧,關於未來的制度,我會在明天的大會上提出建議供大家參考。」

    眾人目送劉摩等人離去,辜鴻銘坐到躺椅上沉思,其他人繼續討論未來,一時間熱鬧非凡,王韜與辜鴻銘不時插上畫龍點睛的數語,又令眾人讚歎。

    寇松跟隨劉摩一路來到三亞考察,準備前往蘇比克灣見識一下劉摩鼓吹的五萬噸超級船塢,這點既讓他驚訝又讓他狐疑,連大英帝國最大的船塢不過四萬噸,為何劉摩急吼吼地要走在全世界的最前列呢?亦曾試著詢問劉摩數句,劉摩皆是回答為了建造商船所用,令寇松接連撇嘴,打死他也不相信這座超級船塢是為了經濟目的。

    在宴會上,寇松再次提及這個問題,劉摩用筷子挑起一塊西紅柿笑道:「西紅柿永遠無法理解菜刀的樂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