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一八七七新紀元

第五卷 亞洲龍 第一章 郭靖只娶了黃蓉(上) 文 / 楚連鋮

    1889年,剛剛步入金秋十月,秋月的黃昏來得總是很快,還沒等山野上被日光蒸發起的水氣消散.太陽就落進了西山。白雲山的陰影,更快地倒壓在廣州城內。

    軍政府內,劉摩、唐紹儀、蔡振寰、蔡紹基、梁敦宜等人圍坐到會議室中,他們要在今晚拿出新一輪的政改方案。目的有三:第一軍政分家;第二區域調整;第三人事任命。

    剛歇會腳的劉摩坐在主席位,雙手搭在桌面上,雙眉間難掩連日的疲倦。

    整整的八月九月六十天時間裡,傷殘撫恤、戰俘談判、生產督促、人員安排……終日都是後腳踢前腳,絲毫沒有空閒,還有就是和英國人如同拉磨似的談判。

    劉摩試圖進軍大巽他群島,佔領整個印度尼西亞,被英國人以侵犯黃金水道的利益為由而反駁,並聲稱這是他們的底線。劉摩試圖用轉讓蘇門答臘島來換取英國人的默許,但還是遭到英國人的反對。

    談判,是必須達到雙方利益認同的一種方式而已,劉摩恨不能在這些可惡的英國佬臉上踹上幾腳,可惜自己的實力不足。但他沒想到的是,雙方的談判卻在其他方面取得進展,首先便是禁煙,英國人同意不在東南諸省傾銷鴉片,因為劉摩再一次拋出一份巨大的訂單,由英國公司在廣州、馬尾修建兩處五萬噸級的船塢和兩處造船廠,所有設備全部從英國進口。其次是向英國進口各種物資和設備,其中棉花便預定了二十萬噸,這幾乎令英國拿出了整個家底,動員了所有殖民地的資源,來滿足劉摩的胃口。

    看到英國人獲得如此巨大的訂單,俾斯麥眼紅萬分,但德國卻無法提供如此多的設備和物資,所幸的是劉摩將東南諸省所有的通訊、動力設備、煉鋼設備訂單都提供給德國,另外包括四條火炮生產線和十二條步槍生產線。

    今天中午,劉摩還在廣東女子學校剛剛畢業的第一批學生工作分配前查看一番,年方二十四歲的面龐上顯出與年齡不相稱的焦灼。

    坐在劉摩左手邊的唐紹儀見他的模樣,低聲道:「摩弟,還在為了英國人的事情煩吶?」

    劉摩苦笑一聲:「不說了,準備開會吧,等會開完了咱們再碰個頭商議一下。」

    唐紹儀點點頭,輕咳一聲,眾人止住議論。唐紹儀道:「今天叫大家來,是研究一下整體改制的事情,每個人手頭上都有一份資料,是大帥預定的方案和目標,大家共同商議一下。」

    劉摩看向眾人,笑道:「現在咱們地盤越來越大,但問題也越來越多,所以要盡快改制,要老百姓真正得到新政府的政策便利。大家有何意見馬上提出來,大家一起研究解決。」

    率先開口的是廣東省代省長蔡紹基:「大帥,改變原有行政規劃,將府縣變為市縣、軍政分家這些我都沒有意見,我在設立最高法院和地方法院這一點上有異議。首先,現在的東南百姓根本不知道法院為何物,就連咱們的廉政公署都不知道是什麼衙門,今天早上一個老鄉家裡丟了一頭牛,也不知道去警局報警,跑到省政府門口來跪地大哭,非要見我——」

    眾人大笑,蔡紹基接著道:「所以我認為現在設立法院這一部門為時過早;另外,早起從美留學歸來的人雖然有些人是學習法學專業,但我認為法官一職根本不稱職,還有,在美國存在鄉鎮法庭、市縣法院、州立法院和最高法院,為何咱們只設立縣一級和省一級法院及最高法院?」

    劉摩將新裝上的風紀扣解開,抿口茶水道:「紹基提了三個問題,第一是百姓怎樣接受新事物,第二法官人選,第三是法院的層次設立,我來解釋下。首先,我們不能用美國的標準來衡量現在的東南,百姓還不能接受新事物是肯定的,這是一個過程,所以容先生那邊要抓緊,對於教育方面的投入我一分不會落下,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最終的目的就是讓老百姓提升素質,進而提升我們的整體實力,還有就是王先生的宣傳部也要加大宣傳力度,安排廣播下鄉、戲曲下鄉,給百姓進行宣導。」

    「第二,關於法官的人選。我昨天晚上翻了一下,原先在瓊州制定的法令法規一共有十七部,當時也成立了律法研究室。第一次共進黨代表大會時,王先生和鴻銘因為人治還是法治的問題商討了一番,當時我也提出軍政、訓政、憲政三步走的發展方向,我們現在還處於軍政的初期,所有的部門框架都拉了起來,現在就是充實的時候。剛開始我也沒有想過率先設立法院這一部門,大家都還記得上個月鎮亞公司和英國費德裡公司的合同官司吧?」

    鎮亞公司,即劉摩岳父潘旭安開辦的製藥公司,在於英國費德裡公司合作時,雙方合同約定中方採購時用銀兩為結算單位,而英國人則以英鎊為結算單位,涉及金額達到八十萬兩白銀。在潘旭安與對方合作的第三個月,美國大肆囤積白銀,銀價大漲,鎮亞公司的支付成本一下子增加了三分之二,潘旭安想盡辦法,費德裡公司始終不願改變既往的支付方式,官司鬧到劉摩處,劉摩亦只能說花錢買教訓。

    劉摩面色平靜地道:「類似鎮亞公司的事情必須杜絕發生,在英國本土實行的《商業法》對這方面有所規定,所以我們也要盡快拿出類似的法律規定。我打算在廣州綜合學堂中設立法學院,培養專門的法律人才,為我們的立法機構打基礎。至於法官人選,先把最高法院設立起來,紹儀,你再聯繫一下伍廷芳先生,看看他是否願意到咱們這裡來擔任法官。」

    唐紹儀答應一聲。

    「第二個問題說過了,那第三個問題基本也沒什麼,就是因為我們現在人手不足,所以只能在瓊州、廣州兩地試行,另外就是我們的主要產業、和洋人的合作項目多集中在這裡,而需要律法援助的多是商業行為。商業糾紛不能找警局,更不能找工商部,所以必須成立法院,大家再看看還有什麼問題?」

    容閎開口道:「兩廣和海南的新式教育推廣還算順利,但其他各省要麼處於為完全歸化,要麼是戰爭前線,我擔心教育部無法完成你要求的年內新增八百所中小學的任務。」

    劉摩笑道:「容先生不必擔心,安士的工作部已經開赴越南,現在越南北部有各省移民六十餘萬,華人後裔三十餘萬,加上從緬甸遷移過來的難民人數,總人口將達到一百二十萬。辦個三四百所中小學不是問題,其他地方的學校暫時先集中在各大城市和沿海地區,慢慢向內陸滲透。若是一下子大踏步前進,不單單是資金跟不上,師資也是很大問題。」

    當劉摩說到師資時,容閎禁不住苦笑一聲,能夠快速接受新思想和新式教育的舊文人屈指可數,兩廣各地的學校教師大多從自強軍傷殘軍人中抽選,經過簡單數個月的培訓便開始手執教棒教書育人。容閎一直擔心教育質量問題,但師資不足是根本原因,也只好摸著石頭過河。

    廉政公署總幹事岑春煊道:「我有一事不明,居然大帥已設立廉政公署督管吏治,為何還要設立檢察院和督察院?這三個部門是否公務重疊?」

    劉摩道:「唔——這點我為岑兄解釋一下。廉政公署、檢察院、督察院三部門的工作內容大體相同,但是管理範圍卻又不同。廉政公署管得是官,檢察院管得是民,督察院管得是軍警,三者互不干涉,但最終解釋權和管理權在最高法院和大帥府。不過這其中看似廉政公署的權力最大啊,岑兄,你的擔子不輕啊!」

    岑春煊乾笑一聲,他在老家居喪期間,正是劉摩出兵東南時機。岑春煊的第一反應是劉摩出手太快,雖然在他心底也是默默接受劉摩將要「造反」的現實,而劉丹國在京師被殺更是讓岑春煊對滿清大失所望,但岑春煊仍舊以喪期為由在家裡賴著不出來,直到自強軍擊敗清俄聯軍,清政府默認東南自立。

    月光緩緩爬上窗台,近兩個小時的會議亦告結束,劉摩的軍政分家、區域調整及部門調整和人事任命經過眾人的商議之後,在東南之地快速啟動。

    ……

    陳博穿著筆挺的軍裝,身旁跟著盧野、方靖,剛從第三軍軍部出來,前往《廣州日報》社,拜會夢寐已久的胡玉。

    方靖邊走邊咂嘴道:「組長,咱們什麼時候能向大哥那樣,胸口也掛上兩枚金質勳章?」

    盧野笑罵道:「你小子還打蛇順桿爬了,陳大哥什麼時候變成你的大哥了?」

    方靖眼睛一瞪,不滿地叫道:「剛才陳軍長不是說了嘛,組長的兄弟那就都是他的兄弟,那我不能叫他大哥?」

    盧野乜斜著眼睛嘲笑道:「那大帥在各部隊都招呼兄弟們怎麼怎麼樣,難道你也敢叫他一聲大哥?」

    「這個——」

    陳博笑道:「好了,你們兩個傢伙別吵了,看看我的軍裝是否整齊?」

    方靖不耐煩地道:「組長,你從大哥辦公室出來問幾遍了?唉——」

    「想老婆的男人哦——」盧野在旁邊跟著附和,二人齊聲放肆地大笑,引得路人紛紛側目。

    陳博搖搖頭,不再說話,默不吭聲地相前進。

    在會戰結束之後,陳博獲得一枚銀質勳章,並被授予上士軍銜,穿上軍裝掛著勳章拍了一張標準照寄給胡玉,得到胡玉的徹底認可,雙方約定今天下午會面。胡玉剛從女子學校畢業,被分到《廣州日報》社負責民生板塊。

    對於陳博來說,前去與胡玉會面,心底的壓力頗大,似乎比深入俄軍司令部的任務還要困難。在從第三軍軍部出來時,陳岳還好好叮囑了這個弟弟一番,人家胡二小姐是從南洋回來的人,講文明講禮儀,一定要注意文明舉止,更不能在人家面前抽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