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一八七七新紀元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章 南北攻略(六) 文 / 楚連鋮

    廣州、福州、瓊州、貴州等等城市被大幅標語所淹沒,五顏六色的標語,令廣大民眾既激動又緊張,大街小巷裡都在流傳。

    「跟隨劉大帥,統一大中華,跟隨自強軍,推翻舊社會,跟隨共進黨,建設新社會」

    「愛國報國先表率,當兵就當自強兵!」

    「驅除韃虜、復漢家輝煌,廢除奴役、揚中國精神!」

    「男兒當自立,國家當自強,要想平安長,打到黑龍江……」

    自強軍招兵處每日皆是人滿為患,有人為報上名欣喜異常,有人為不符合條件而哀聲歎氣。

    此次擴軍與以往不同,主要表現在待遇上。現有的老兵每月軍餉在五兩至八兩左右,即龍幣二十至四十元,這樣的工資足以養活五口之家,而此次徵募的新兵軍餉一律定為每月龍幣十元,撫恤金和相關的優惠政策、獎勵政策不變

    原本劉摩擔心百姓不願接受這一待遇,無奈zhengfu的口袋開始漸漸發癟,不得不重新制定軍餉標準。龍幣的發行頗為順利,官兵和行政人員領到工資的第一反應皆是激動萬分,因為這種鎳合金做出來的硬幣實在太漂亮了,在所有人眼中都如同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待聽到廣州銀行可以用舊貨幣兌換新幣時,紛紛湧到那裡兌換,這是劉摩、唐紹儀等人都沒有料到的事情。

    劉摩命宣傳部開足馬力宣傳擴軍一事,按照他的想法,要把這次統一之戰演化成民族生存意志的最高體現,激發漢民的種族意識,強調「國」與「家」和民族團結的重要性,並間接提出將來中華帝國的發展軌跡強大的單一民族國家。

    他不是恨那些生存在荒山老林或是邊陲塞外的人,而是恨推著切糕手拿菜刀歪頭纏著你買的人;

    他不是恨一生只洗三次澡、能跪爬數千公里去拜佛的人,而是恨那個剃著光頭滿世界宣傳「中國無-人-權、xizang要-獨-立」的人;

    縱觀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史,就是一部和外族人不斷抗爭、融合、再抗爭、再融合的循環歷史,也是一部血淚史,他要試圖改變這一切,那只有採取一種治根之策,至於後人如何評價,劉摩曾自嘲地道:「最好是弄個漢民亞洲出來,不然起點那些憤青小白又要噴了……都來點票票收藏吧……」

    百姓從軍的熱情絲毫沒有受到減餉的影響,每個招兵處都異常火爆,這讓劉摩差點驚掉下巴,派人出去暗訪一番,又禁不住啞然失笑。

    以往百姓若想出頭,只有從文一條路,可又有幾家能供起學子寒窗苦讀,若是不能高中,到頭來還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而劉摩的新政逐漸深入人心,百姓們發現以往唯恐避之不及的「大頭兵」漸漸成了香餑餑,除了每個月軍餉之外,還能分到兩畝地的「終身免稅田」。若是在部隊立功,除去增加數量不等的田地和軍餉之外,就有可能加入共進黨,雖然軍隊中黨員比例相對稀少,但一旦加入那便是鯉魚跳龍門青雲直上。即便在部隊沒有立功,混完了五年大帥規定的兵役時間,回鄉時會有一筆安家費,至少二百元。

    一些在部隊中負傷光榮退役的士兵,即便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大帥還給安排一個婆娘,就算那個婆娘是滿口泥金牙、皮膚黑得賽過尉遲恭,可那也是個女人不是?

    另外還聽說了,自強軍部隊裡是教人識字的,原本一些家裡窮走投無路才不得不去當兵的人,大字不識一個,當了數年兵後寫起信來都一溜一溜的,現在自強軍去統一大中華,肯定會要安排許多當官的,只要在部隊長點心、肯學習,光宗耀祖簡直是易如反掌之事!

    書房內,聽完侍衛的報告,劉摩與趕來的唐紹儀、辜鴻銘等人轟然大笑,劉摩揮揮手令人下去,笑道:「百姓們是最現實的,誰給他實惠他就向著誰,他們可不管這天下誰當的家!」

    「大帥所言不虛。」辜鴻銘實時地插嘴道,「民有自主權方為ziyou國,我觀民智漸開,令人振奮啊!」

    辜鴻銘的意思很簡單,民智已經開始走向自主化,大帥您準備統一全國,自然要事先考慮下國本如何定位。一旁的王韜不樂意了,撚鬚笑道:「鴻銘此言差異,我不敢苟同,照我所想,民智根本未開。百姓踴躍參軍是好事,但還是『官本位』思想作祟,你信不信,即便大帥將軍餉定為五元或三元,百姓們依舊還會參軍,在他們眼裡,官是最大的,教我等如何建立民有自主權國家?」

    劉摩急忙打岔,這兩大文膽若是鬥下去,必然不吵不休,只怕今天的碰頭小會又要泡湯。劉摩道:「國之體制立足於憲法,但憲法並非是一朝一夕之事,兩位暫時不要爭了。今天叫你們來,是考慮下一步如何走,這其中包括物資準備、民事處理、新佔領區的管理及生產恢復等問題,原本我想了一個方案,實在沒想到涉及的問題太多,只得無奈罷手,大家一起商議一下吧!」

    眾人低聲議論一陣,劉摩點名道:「紹基,你主管工業部,你先說說看進來我們工業的總體進展如何?」

    眾人停止交談,蔡紹基道:「按照大帥的要求,上半年的物資生產計劃將在五月底全部結束。另外,在三月、四月之間廣州及周邊城市陸續興辦了一批工廠,如飼料廠、被服廠、食品廠等等,但重工業這一塊發展較慢,從一月份截止到現在,除去zhengfu投資新辦的三家工廠之外,只有一家軸承廠和一家軋板廠開工,且規模都不大。」

    劉摩用雙指捏捏下巴,道:「美國現在不是爆發了經濟危機嗎,你和盛兄商議下,看看能不能從美國進一批機器來。」

    財政部長蔡永昌苦笑道:「大帥,我們的儲備金恐怕有些不足。」

    「儲備金不足?」劉摩頓時覺得頭湯疼連蛋疼,這是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次聽說自己快沒錢了。

    劉摩不自然的表情帶動了其他人的情緒,紛紛看向蔡永昌,彷彿是蔡永昌將東南的財政蛀空一般。蔡永昌忙道:「你們別看我,我臉上又沒錢。從瓊州開始以來,一直都是大帥duli支撐整個財政,現在佔據整個東南,事事都要錢,雖然之前從滿清的貪官手裡收了不少錢,可咱們創收的產業不多,而且採取免稅或優惠政策,再多的錢也有用完的時候啊!」

    劉摩點點頭道:「是我忽略了。」想了一陣又問道,「關於財政的問題,等下會散後紹儀、紹基、永昌和盛兄留一下,咱們在碰一碰。」

    在安排好農村與宣傳工作之後,劉摩宣佈散會,接著與唐紹儀等四人商議財政問題。按照蔡永昌的思路,最好是仿照西方發行國債,其他三人沒有意見,劉摩卻表示反對。

    「此事不可為。」劉摩斷然道,「我們到東南不過兩年時間,雖然新政逐步得到百姓認可,但不能代表百姓對我們完全信任,若是我們發行國債,百姓會怎麼想?他們會說我們和滿清的貪官污吏一樣,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垃圾。再者,百姓能有多少錢?我們要發行多少國債?發行國債必須經過嚴密的調查,這些條件我們都不具備。而對外發行,你們也看到了,英格蘭對我們的態度又開始產生變化,美國緊隨其後,法國又是我們的宿敵,也根本行不通。」

    其餘四人頓時皺起了眉頭,即便自強軍拿下整個印度尼西亞和統一中國,但能夠攫取的財富仍不能支撐太久。

    「看來發行紙幣迫在眉睫啊!」劉摩歎息一聲,「一時半會也拿不出什麼像樣的主意,你們都先回去,集思廣益,看看有哪些生財的門路。」

    當一個人集中思想思考一件事的時候,必然會有所收穫,但每個人的事情都太多太多,根本無暇思考,只有走集思廣益這條路線。

    劉摩也在等,等北方的林志弟給他傳來最關鍵也最令人擔心的消息。

    或許,這是一個賭。劉摩剛拋起一枚龍幣,侍衛匆匆來報:「大帥,利維先生和康格先生在外面等候。」

    劉摩頭也不抬,「叫他們進來!」雙眼盯住還在翻滾的硬幣,一陣規則xing的翻滾之後,硬幣背面朝上,火車圖案映入眼中。

    「龍在下?」劉摩輕鬆地笑了一聲,「好兆頭!」

    康格,即是劉摩在美國留學時的耶魯大學同學,後轉至紐約大學學習,畢業之後從事外交工作,劉摩拿下東南後,康格被美國zhengfu任命為駐廣州代辦,做一些東南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及蘭芳關係的處理等。

    這次利維將康格找來,是因為利維準備從美國挖進一批特殊人才,如金屬分析研究、動力學研究等等,特拉斯研究室的成果很多,涉及範圍也十分廣泛,一旦投入市場都會取得重大效益,但由於基礎條件限制,很多不能付諸實施,這讓利維十分焦急。不料美國zhengfu下了禁令,嚴禁此類人才到中國,利維直接去找康格,康格也是無能為力,這才有二人聯袂來訪。

    劉摩聽完利維的訴求,禁不住皺緊眉頭,「目前東南全力準備統一大業,沒有多餘的精力和財力支撐這些項目。利維,等統一之後再做打算怎麼樣?」

    利維瞪起眼睛道:「不用你們插手,我一人包辦即可,你們出點錢就行了。」

    又是個討債的!劉摩苦笑一聲,將東南財政問題解說一邊,不料利維與康格二人聽了哈哈大笑,劉摩在一旁目瞪口呆。

    康格笑道:「劉,你是守著金山哭窮啊!」

    「金山?」劉摩沒好氣地道,「你這個啤酒桶,還有心思嘲笑我?」

    康格有些窘迫地擺擺手道:「嗨,老夥計,你能不能不要提這個稱呼!」

    利維笑道:「好了,劉,你想想,美國西部是如何開發起來的?美國是如何進行資本累計的?你即將拿下東印度,東印度可是一座大寶庫啊!這不是你的金山是什麼呢?」

    利維的一連串反問讓劉摩眼前一亮,美國西部開發的根本政策就是「誰開發誰所有」,數十年間迅速發展起來,而印度尼西亞地域廣闊,資源比美國西部更是不逞多讓。劉摩捏捏下巴,也禁不住感到好笑,看來自己的目光還是沒有放開,「根文化」在作祟!

    劉摩與二人商議一陣,接著讓侍衛找來唐紹儀、盛宣懷、蔡永昌等人連夜商談,一份「圈地條例」緊鑼密鼓地被炮製出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