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土商

大道小說網 625 洩密 文 / 松風寒

    鑒於中日戰爭的不可避免,上海已經很難倖免於戰火。龍邵文想等上海局勢明朗之後,再遠赴重慶,為蔣介石在重慶購買房產。介於國民政府即將遷都於重慶,龍邵文也準備為自己在重慶購下房產數套,以提前做下準備,防患與未然。為此,他給在重慶的任江峰拍了電報,讓他代為尋覓幾處中意一點的房產,省得倉促之下耽誤了蔣介石的「大事」。這些事情處理完後,龍邵文就召集舊日兄弟齊聚龍公館,與他們商議共赴重慶之事……

    早在龍邵文回上海的第二天,他就與這些舊日兄弟碰過面,向他們說明了上海形勢的嚴峻性,希望他們考慮遠離上海避禍,葉生秋的態度異常明瞭。他在上海這麼多年,已經對上海有著難以割捨的深深感情,萬順堂的一切根基都在上海,既然日軍暫時不敢進攻租界,那他就還會留在上海堅守。龍邵文對他苦勸半天之後,見仍然很難說的動葉生秋跟他一同共赴重慶,也就放棄了這個想法,隨他去了。

    餘下的幾個兄弟,朱鼎發、付偉堂的工廠早在「盧溝橋事變」之後,就著手向內地遷移,此時他們的工廠也已遷往漢口,他二人也將不日啟程前往漢口。吳文禮與章林虎手上本無實體,他們吃的仍然是黑道兒飯,因此到哪兒都一樣,因此他二人決定舉家隨龍邵文遷往重慶。而趙孟庭疾病纏身,需要在上海治療,暫時也走不了。俞文征同葉生秋一樣,根基就在黃浦灘這個花花世界,十里洋場。如果讓他離開上海去別處生活,他就將變成瞎子、聾子。這對俞文征來說。簡直是要了他的命,因此他也決定留在上海不走。

    此時的上海大戰在即,張治中部的孫元良八十八師和王敬元的八十七師已經在向上海推進,這兩個師都是五年半之前在一二八事變中和日軍激烈交戰過的勁旅,經過五年多時間忍辱負重的壓抑和磨練,他們早就盼望殺敵報國之日的到來。此刻舊地重遊,他們無不心生感慨:這一天,終於來了……

    八月十三日拂曉,張治中將軍指揮部隊完成了對虹口、楊樹浦日軍的攻擊準備。當天上午,日軍陸戰隊一個小隊衝進橫濱路。寶興路地段。對當地中國駐軍進行射擊,稍後又停止射擊,詭稱中**隊先於商務圖書館附近攻擊日軍,同時日軍又在八字橋,天通庵、寶興路、寶安路一帶。齊攻中**隊,中**隊則給予嚴正回擊,至此「八一三抗戰」全面爆發。

    戰爭持續到八月底的時候,在中**民上下一心的英勇抗擊下,打破了日軍十天內佔領上海的狂言。日本帝國主義原打算迅速侵入華北,然後在東南沿海發動攻勢,十天佔領上海,調攻陷部隊南就,速戰速決。徹底摧毀中國的抵抗能力,但現實的情況卻是面臨中國抗禦的局面。

    此種形勢下,日本政府決定以武力解決中日衝突,隨即向上海調集重兵,淞滬戰事日趨激烈。在敵我鏖戰月餘之時,敵我層層包圍。陣地犬牙交錯,雙方短兵相接,近身肉搏不止,在一些重要據點,敵人憑借猛烈炮火的掩護,野蠻衝殺,我抗日將士堅守陣地,在戰壕裡風餐露宿,不畏艱苦和犧牲,但在敵人猛烈炮火的攻擊下,在飛機轟炸,沿海炮擊的強大攻勢下,我軍損失不斷增加,逐漸喪失了戰場主動權。

    戰鬥持續到兩個半月的時候,戰局的發展對中國方面是越來越不利了,國民政府軍隊主力個師都補充了四五次,後方各省的保安團整團整團地補充上去,原有下級軍官和士兵傷亡達三分之二,旅團長傷亡也達半數。

    見到中**隊敗狀已顯,本來對中**隊戰勝日寇極有信心的龍邵文此時也坐不住了,他讓藺華堂看緊門戶,他則帶著羅洪超、黃鑫進緊急趕赴南京,面見蔣介石,要求把他的加強四十九旅也調到上海參戰……

    蔣介石面帶憂慮地說:上海是我的發家之地,也是我與美齡結婚的紀念地,更是國民政府的統治中心,我又何曾不希望集中全部力量守住上海,可日寇實在太強大,我縱是拼光老本,怕也守不住上海,到時卻連與日寇打游擊戰的本錢也都蝕了,所以你的那一旅人馬,還是按兵不動吧!

    龍邵文還想再說什麼,卻見蔣介石的臉上青一陣、白一陣,似乎還有其他心事,於是問道:委員長莫非遇到了什麼難處?重慶那面我已經給你找好了房子,陳潔如無論何時過來,這個住的地方是不用愁的。

    蔣介石一擺手,「國府高層出了奸細,屢次發生洩密事件,我讓戴笠、徐恩曾、谷正倫他們去查,卻到現在都沒有結果,如此下去,我的一舉一動豈不是都在東洋人的監視下?真是豈有此理。」

    「是什麼洩密事件令蔣主席這樣煩惱?」龍邵文問……

    ……早在蔣介石還在廬山沒有回到南京的時候,上海日軍的態度就已經十分明朗,對此張治中認為:應立即沉船封鎖江陰長江水道,免得日軍軍艦到處竄擾,對我執行作戰計劃不利。針對張治中的建議,蔣介石回到南京後,召集了汪精衛及最高軍事委員會的高級將領數人,在軍事委員會保密室內舉行了一次自「盧溝橋事變」以來,最高級別的絕密軍事會議,會議由蔣介石主持,確定了「以快制快」、「制勝機先」的軍事戰略。並定下了兩個實施目標。第一實施目標為:趁日軍主力集中華北之際,先集中優勢兵力率先殲滅日軍在上海的海軍艦艇及海軍陸戰隊;第二實施目標為:為確保第一實施目標的順利實現,應立即由海軍突擊強行封鎖長江下游最狹窄的江陰要塞江面,此舉一來是為了防止日本海軍沿江面攻擊南京。二來是使上海日本艦艇孤立無援,而中國海軍就可以趁勢狙擊長江中上游的日本艦艇、商船。

    誰料就在蔣介石命令發佈的第二天,也就是日軍在北平發動全面攻擊的第二天,就在江陰要塞陸海駐軍尋找沉江堵船的破舊船隻時,日本政府下令迅速撤退漢口上游的日本僑民,日本駐在武漢的海軍陸戰隊也迅速乘軍艦緊急開赴上海逃脫絕境。就連長江中上游各港口城市的日本僑民也突然停止了一切工作,隨日船撤離,許多日僑家中的貴重物品悉數扔下,有的家中電風扇還開著,茶飯均已擺到飯桌上,未動一筷,就已人去樓空。隨著武漢日本海軍陸戰隊開往上海,使日軍在上海虹口,楊樹浦一帶的海軍陸戰隊兵力達到三千多人,以至在戰局中起了不利我方的作用。這是發生在蔣介石身邊的第一樁洩密事件。

    隨著淞滬戰局的推進,蔣介石決定親赴淞滬前線視察戰況,他的這次出巡,卻使南京最高軍事委員會的大員們傷透了腦筋。這樁大傷腦筋的事,就是如何保證蔣介石的安全。

    淞滬抗戰爆發後,日軍飛機嚴密封鎖南京到上海之間的鐵路,公路及長江航行,狂轟濫炸已經是慣有常態,坐火車、汽車或輪船,都很難保證蔣介石的絕對安全。在軍委會的最高決策會議上,新任三軍副總參謀長的白崇禧提議:英國駐華大使,中國問題專家寇爾,中文名為許閣森的許大使將於明天乘轎車去上海,奉英國政府之命去與日軍交涉不侵犯英租界,保護英僑民等問題。英國是中立國,許大使的轎車上有明顯的英國標記,委員長可與許大使結伴同行,可確保無虞。

    這個提議獲得了蔣介石的同意。第二天臨行,蔣介石因為一件緊急軍務纏住身子,決定暫緩上海之行,而許閣森則照預定計劃上路,為了避免日軍誤炸,他還在車頂專門覆蓋了一面巨大的英國國旗,下午兩時許,車行至嘉定地段時,由於路面早已被日軍的飛機炸的坑坑窪窪,車只好減速,這時天空中出現了日軍飛機的影子,飛機很快就向下俯衝過來,竟然追著許閣森的坐車輪番掃射,轟炸,直到他那奧斯汀轎車被炸翻、燒焦、冒煙,兩架日機才揚長而去。

    英大使許閣森被炸成重傷,險些不治。此一番轟炸,日軍不惜冒犯國際公法,開罪一個他們絕不願意開罪的中立國,自然也是因為他們得到了確切的情報,英國公使的車上,座著蔣介石這個關乎中日之戰全局的特別重大戰略目標。這是發生在蔣介石身邊的第二樁重大洩密。

    南京城東黃浦路的中央軍校,蔣介石正準備在即將開始的「總理紀念周」上講話,軍校正擔任總值日官的學生總隊隊長惠濟突然大聲宣佈:有兩名可疑人員混入校園,正在搜捕,隊列中的官兵聽候命令,不得擅自出列行動……兩名疑犯見形跡敗露,居然乘車絕塵而去,毫無疑問,他們是想在蔣介石登台講演之時下手行刺……

    在嚴格的車輛管制下,非黨政軍要員的轎車根本無法駛入會場,這兩名刺客能混進如此戒備森嚴的南京中央軍校校園,來去如此自如,無疑也是有人作為內應,幫著他們掩護了。這是發生在蔣介石身邊的第三樁洩密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