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色警戒之民國

第二卷 南方攻略 第一百九十九章 授銜以及軍隊擴編(二合一 文 / 華麗的虛偽

    9月28日

    建國授銜在新建的中華人民大禮堂中舉行。

    中華國防軍三軍最高統帥陳紹,擬定的中華國防部部長蔡鍔,中華國防軍三軍總參謀長蔣百里,陸軍總司令陳福欽,空軍總司令錢鵬飛,海軍總司令陳紹寬等人主持了這場授銜儀式。

    來自國防軍全軍的287名中高級將領匯聚一堂,參加了這場隆重的國防軍建國大授銜。

    對於這次建國授銜,陳紹十分的看重。

    中華一統,新政權建立了,必定要給予那些追隨者們論功授銜。雖然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為了中華解放與復興這個偉大目標而參加、奮戰,但他們同樣需要嘉獎。

    陳紹也清楚,絕大多數人並不看重授銜,能有則好,沒有也能心安,他們更看重的是將與授銜後立即進行的全軍擴編。能否指揮更多的軍隊,在將來的戰場上更好地殺敵建功是他們最看重的。畢竟,一個排長和一個軍長相比,那種揮斥方遒,揮手敵滅的未來是完全不同的。

    對於那份授銜名單,陳紹也有慎重的考慮,裡面的一個個人名,都是幾經思考,才確定他們的軍銜。

    這次所授的軍銜普遍都不高,原本陳紹所擬定的大將軍銜並沒有派上用場。這裡也有陳紹的一點私心,隨著以後二戰的爆發,如果這次所授軍銜過高,那之後國防軍將出現有功難封的尷尬。而且,如果某個銜級對應過多的職級就會失去軍銜應有的作用。龐大的軍隊基數,將官過於氾濫將帶來負面作用,這也是後世1965年取消軍銜制度的最大原因。對於授銜的控制,陳紹還想體現出國防軍軍銜的可貴,也為其他人留下了進步空間。

    戰區司令(軍區):上將

    戰區副司令(副軍區):中將

    正集團軍:中將

    副集團軍:少將

    正軍:少將

    副軍:大校

    正師:大校

    授銜的標準是按照正師級軍事主官授予大校基準,這樣一來,在國防軍擴編到250萬人後。以陸軍為例。一百二十個正規師,就有200萬人。比如三個師為一個軍,就需要最少四十個軍級軍事主管。之後的集團軍下來,加上副職軍官,參謀將官。這些加在一起,就要一百多個。之後還有武警部隊、海空軍、預備役的將官、獨立的炮兵部隊、裝甲兵部隊加起來287個將官,一點也不多。

    同時在職務上,陳紹取消了步兵旅這樣的編制,旅級編製只保留在火炮部隊和裝甲兵部隊,一般都是軍級編製的獨立單位,獨立旅級軍事主官的軍銜同等於師級軍事主官的軍銜。火炮部隊和裝甲兵部隊的師級編製,其軍事主官同等於軍級軍事主官,一般是作為集團軍的獨立編製。比如說一個正常的集團軍下轄三個軍的陸軍,還會具備一個獨立炮兵師和獨立裝甲師。不過這只是正常情況。會根據作戰目地的要求,或者是戰場環境的要求,這些東西也都會在變換。

    陳紹始終掛著國防軍三軍最高統帥的頭銜,本來陳紹是不打算接受軍銜,不過最後還是決定給自己搞個名譽軍銜:三軍大元帥。

    主要是因為大元帥以下。會為以後的戰爭留下元帥的軍銜,但此次授銜並不產生任何名額。大元帥以下設大將軍銜,同理,此次授銜不產生任何名額。

    國防軍此次授銜,實授的最高軍銜除開陳紹外,為上將。考慮到以後二戰時國防軍將具備的千萬規模。此次最高的上將軍銜為二級上將。上將總共五級,為以後的授銜留下了絕對的充足空間。

    授銜儀式非常隆重。身為國防部部長的蔡鍔率先開始了簡短的講話。

    「我們國防軍已經走過了十四個年頭,戰爭年代,軍隊南征北戰,為民族獨立和人民安寧建立了豐功偉績,人民群眾視國防軍為子弟兵,稱其為「最可愛的人」;和平建設時期,國防軍人又以實際行動贏得了「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殊榮。成為國防軍中的一員,是榮譽、更是責任,是尊嚴、更是使命。

    以今天授銜為契機,我再次希望諸位能不斷強化軍人意識,全面提高軍事素養,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國防軍軍將官;同時,充分發揮軍官的橋樑紐帶作用,積極爭取各方面對部隊建設的支持,力盡所能為部隊排憂解難,為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共建世界一流的軍隊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三軍總參謀長蔣百里也起來簡短說了幾句:

    「……穿上軍裝,義無反顧;戴上軍銜,勇往直前。我希望再坐諸位能夠經受祖國和人民的考驗,不負我們最高統帥、皇帝陛下的信任。」

    最後坐在主席台的陳紹起身講話。

    全體起立,肅靜聽講。

    「將士們,今天你們能夠站在這裡,代表著你們曾經為新中華作出巨大的貢獻。你們有的來自原西南軍,有的來自原各軍閥的將領。為了這個民族的偉大事業,為了拯救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為了抗擊西方列強的暴行,為了履行心中身為軍人的神聖使命。正是有了許許多多共同的目標,讓諸位今天能和我齊聚一堂。

    各族人民不會忘記你們為這個民族的復興與強大所流的血,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不論是誰,只要他有功於這個民族,只要他有功於人民軍隊,他就應該獲得榮譽。

    現在我宣佈,授銜儀式正式開始」

    隨即,蔡鍔與蔣百里等人先行接受陳紹的親自授銜,隨即是二人作為國防部長和總參謀長代為宣佈其他的授銜名單,然後由受銜將領上台接受陳紹親自頒發軍章。

    「蔡鍔。授予現役二級上將軍銜。」

    「蔣百里,授予現役二級上將軍銜。」

    「陳福欽,授予現役一級上將軍銜。」

    「孔文鴻,授予現役一級上將軍銜。」

    「錢鵬飛,授予現役一級上將軍銜。」

    「陳紹寬,授予現役一級上將軍銜。」

    「李宗仁,授予現役一級上將軍銜。」

    「白崇禧。授予現役一級上將軍銜。」

    「閻錫山,授予現役一級上將軍銜。」

    「陳濟棠,授予現役一級上將軍銜。」

    「張學良。授予現役一級上將軍銜。」

    「王小山,授予現役中將軍銜。」

    「徐靖海,授予現役中將軍銜。」

    「黃白。授予現役中將軍銜。」

    「王雲山,授予現役中將軍銜。」

    「劉德水,授予現役中將軍銜。」

    「龍雲,授予現役中將軍銜。」

    「粟鈺生,授予現役中將軍銜。」

    「陳更鵬,授予現役中將軍銜。」

    「杜聿明,授予現役中將軍銜。」

    「胡宗南,授予現役中將軍銜。」

    「張自忠,授予預備役中將軍銜。」

    「薛岳,授予預備役中將軍銜。」

    「張治洲。授予預備役中將軍銜。」

    ……

    「白濤,授予現役少將軍銜。」

    「赤得,授予現役少將軍銜。」

    「於學,授予現役少將軍銜。」

    「羅榮,授予現役少將軍銜。」

    「徐翔千。授予現役少將軍銜。」

    「狄狼,授予現役少將軍銜。」

    「劉海江,授予現役少將軍銜。」

    「方季偉,授予現役少將軍銜。」

    「羅榮,授予現役少將軍銜。」

    「聶福珍,授予現役少將軍銜。」

    ……

    全部授銜結束後。陳紹又做了簡短的發言:

    「國防軍建立之初,我就說過,會給你們一個光榮的授銜儀式。當你們的掛上那一顆顆金星時,你們也就正式成為一名帝國的將軍。不過,這也意味你們肩膀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希望諸位能牢記自己的光榮使命,戒驕戒躁,應對以後隨時都會爆發的戰爭。驕兵必敗,我希望都能記住這點。否則人民不會饒過你們,我也不會饒過你們。」

    陳紹的話警告之意十足,也許在這個場合說這樣的話很大煞風景。但有些東西該交待還是要交待,陳紹可不想因為打了兩場勝仗,就讓這些將領眼高於頂,產生那些絕不該有的輕視之心。有些東西必須扼殺在萌芽之中。

    台下的許多將領原本都處於興奮中,聽到陳紹的話,心中皆是一懍。

    「我等絕不辜負人民和國家的厚望,亦不辜負陛下的厚望。」台下的眾將領異口同聲喊道。

    授銜儀式結束了,不過這場授銜儀式接下來還有幾個重要的安排,授銜儀式只是前奏。

    只見孔洪和維仁以及劉清三人走出來,三人先向陳紹問好後,又和蔣百里、蔡鍔互相點了點頭。

    中華帝國新任總理孔洪率先來到講台說道:

    「在下代表帝國所有政府官員,先在這裡預祝下諸位成為中華帝國的將軍,今天來到這裡第一件事是恭喜國防軍取得的一系列勝利,第二件事是談談未來帝國在軍費上的安排。帝國剛剛城裡,國民經濟十分落後,各種民生建設將會是帝國接下來的主要施政方針,……」

    之後是身為財政部部長的劉清對以後軍隊財政撥款預算,做了簡單的說明。維仁身為副總理,也對國防建設問題做了簡短的發言。

    孔洪說的這些事,陳紹之前已經向軍方透露了,所以這些軍方將領已經有了心裡準備。之前還只是聽說,現在也只是確認的一遍。

    陳紹一早便做出了決定,以後接下來這十年內,軍隊的經費只維持在新型武器的研發生產,以及保證所有的軍工工廠能運轉,以及士兵的日常開支,預備役的訓練費用,裝備保養上。其他的都會全部停掉。而且這些軍費還必須依靠軍隊的武器外貿來獲得經費,帝國財政部也只是補足一些缺額。

    不過一些大的計劃上,比如戰略炮兵等一些東西的研製,陳紹以後還會加大經費投資。這些東西的研究經費將由陳紹自己掏腰包,也就是龍騰集團裡面撥出。

    龍騰集團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級的大集團,每年所產生的效益十分客觀。而且還是一人百分百控股,建國後。陳紹也打算將龍騰集團旗下一些子集團交付國有,有些東西還是由國家來控制。像鐵路、石油、鋼鐵等一些事關國家戰略需要的東西,都會交付國有。不過名義上也是陳紹的。只是交由國家控制,盈利也交給國家,龍騰集團無法掌控這些東西而已。

    同時陳紹決定將整個龍騰集團百分之九十五的利益。直接送給國家,皇家只得到其中的百分之五。這百分之五將會用作皇家日常開支,皇家的一切開支和帝國的財政部沒有關係,在皇家的問題上,財政部無需拿錢出來。

    陳紹這個提議一出來,便受到了各方的拒絕,他們為陳紹的大義所震動的同時,也十分反對這件事。特別是對孔洪這些原西南時期的老人來說,這樣的提議十分的難以接受。他們都知道龍騰集團是陳紹的私人財產,雖然現在陳紹是帝國皇帝。但是一些東西還是要分開。雖然帝國現在是剛剛起頭,國內經濟都很原始,但也不需要皇帝掏自己腰包來充填國庫,這是對他們這些帝國官員能力的一種否定。

    不過這些阻撓在陳紹面前都是可以忽略不計,陳紹下定決心的來辦這件事。孔洪他們阻止不了。

    面對陳紹的堅持,孔洪他們雖然感到很羞愧,但也只能無奈決定。原本的陳紹的提議是百分之九十九,孔洪等人接受陳紹的提議,但是只要一半,不會接受陳紹的百分之九十九。最終陳紹拍定百分之九十五。

    這件事對陳紹來說,也許只是一件小事。可對於那些官員而言,心中的震撼敢久久無法平息。陳紹愛民的舉動已經深深的根植在他們心中,從這件事中也可以看出來,陳紹對這個國家的奉獻的無私的。

    雖然他們也自認對這個國家,對這個民族可以盡心盡力,可有幾個能像陳紹如此付出。叫你拿出自己財產的百分之九十五獻給國家,你願意嗎?並且每年還有把自己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五貢獻給國家,試問又有幾個能做到?

    有這樣的皇帝他們已經無可挑剔了,這件事要不是陳紹自己提出來的,估計沒有人能想到這些。因為龍騰集團一直都是陳紹的私人財產,國家是國家,私人是私人,根本不能混為一談。

    對這些官員的反應,陳紹很滿意。龍騰集團每年的盈利對陳紹來說已經是一串數字,單單每年所交的稅收,都已經是筆天文數字。可這些數字對陳紹來說,一點吸引力都沒有。就像那筆在紙上寫下一串阿拉伯數字似的,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需要這些數字。陳紹也樂於奉獻出來,有些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陳紹也不是那麼在意。

    更何況這個國家的強大,對陳紹來說才是最主要的,國家強大,陳紹就強大,他要不是金錢上的享受,而是看著這個國家一天天強大所帶來的滿足感。因為這一切都是從他手中誕生的。有些東西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龍騰集團剩下的這百分之五,不但要負責陳紹的皇室開銷,還要負責一些秘密項目的研究經費,有些東西都只有寥寥幾人知道,甚至很多人都還不知道自己再搞什麼東西。陳紹也沒有打算公開化,所以錢財上,自然也要保密。

    孔洪三人說了幾句便離開了,他們還有一大堆事情要處理。建國大典將近,他們的事情還很多。

    等三人走後,儀式並沒有結束,接下來還有擴軍後各軍事主官的任命。

    國防軍隸屬陸軍一百二十個師的整編還沒有開始,不過具體整編內容和章程已經規劃完畢。

    同時為了更好的規劃部隊,步兵師作為今後大規模作戰的基礎單位,也做了許多的調整。

    正規軍摩托化步兵師編製:3個步兵團,1個裝甲團,1個炮兵團,1個輜重營.

    1個師部

    1個師部指揮連、

    1個通訊連

    1個摩托化製圖排

    2個師部野戰醫院.

    師直屬部隊:

    1個警衛營

    1個憲兵連

    1個偵查營

    1個高射炮營

    步兵團下轄:

    1個團部

    1個團部警衛連

    1個工兵連(3挺輕機槍)

    1個反坦克炮連(6門反坦克炮)

    1個重卡輜重連(45輛軍用重型卡車)

    1個150重型步兵炮連(6門150重型步兵炮)

    1個防化排

    1個通信排

    3個步兵營

    1個團屬炮兵營

    步兵營下轄:

    營部

    3個步兵連

    1個火力支援連(3挺多聯裝高射重機槍。6門81毫米迫擊炮)

    1個營部直屬連(3門75毫米輕型步兵炮,3門反坦克炮)

    1個警衛排

    1個通信班

    步兵連下轄:

    連部

    3個步兵排

    1個火器排

    步兵排下轄:

    3個步兵班,正副排長及1個3人的通用機槍小組

    步兵班每班15人,8名步槍手,4名衝鋒鎗手,2名輕機槍手,1名狙擊手.

    火器排(3門60迫擊炮,3具火箭筒,2挺12.7毫米重機槍)

    團屬炮兵營下轄:

    3個輕型炮兵連(18門火炮)

    1個彈藥連

    裝甲團

    下轄:

    團部

    警衛連

    裝甲偵察連(8輛裝甲偵查車,4輛中型坦克)

    工兵連

    野戰修理連

    物資保障連

    2個坦克營(3個坦克連和營部)

    1個機步營(3個機械化步兵連和營部,1個火力支援連)

    1個反坦克營

    步兵師直屬炮兵團:

    1個指揮連,

    1個通信排、

    1個校射連

    2個重卡輜重連.

    3個105毫米榴彈炮營、1個150重型榴彈炮營,1個防空營、,

    全團擁有54門105輕型榴彈炮,18門150重型榴彈炮

    輜重營

    下轄:

    營部

    3個汽車連

    1個戰鬥保障支援連

    1個油料補給連

    全師人數:

    軍官-518

    文職-102

    軍士-2073

    士兵-12067

    總計-14860

    全師武器裝備:

    ****-14860支

    步槍-10009支

    衝鋒鎗-1321支

    反坦克槍-180支

    狙擊步槍—652支

    輕機槍-625挺

    重機槍-210挺

    40毫米火箭筒—64門

    60毫米迫擊炮-84門

    81毫米迫擊炮-44門

    75毫米炮-40門

    105毫米輕型榴彈炮-76門

    150毫米重型榴彈炮-24門

    反坦克炮—40門

    火焰噴射器-39具

    裝甲車-42輛

    中型型坦克—16輛

    摩托車-830輛

    重型卡車-1594輛

    自行車-500輛

    一百二十個師的編制並不是說完全就是步兵,當中也有不少的直屬火炮部隊和裝甲兵部隊。而且以這裡面的炮兵師為例,一個炮兵師下轄三個炮旅,一個防空團,還有如後勤支援團等一些其他部隊。裝甲師也一樣。一個裝甲師下轄三個裝甲旅,還有配套的後勤部隊和工兵部隊。裝甲師和炮兵師雖然後綴是師級,其實其編製完全是步兵的軍級編製。

    裝甲師是以班級為基礎單位。以裝甲師的坦克部隊來看。一個坦克班是1輛坦克,一個坦克排加上排長車就是4輛坦克,一個坦克連加上連長車是13輛坦克。一個坦克營是43輛坦克(三連加一排)。一個團就是142輛坦克(三營加一連),一個坦克旅是327輛坦克(二團加一營),一個裝甲師是796輛坦克(二旅加一團)。

    裝甲師的裝甲車部隊的編制只有一個旅,但是裡面的裝甲車也不比坦克少多少,比起坦克的嬌貴,裝甲車保養起來簡單多了,而且對後勤的要求也小很多,一個裝甲車旅也裝備了五百多輛裝甲車。

    裝甲師的人數看起來不會很多,其實真算起來比步兵師多得多,主要是在後勤這一塊。為了擔負起這一千多輛坦克裝甲車,整整需要十二個重卡輜重營。一個輜重班有5輛卡車,一個排就是16輛,一個連48輛,一個營就是160輛。如果把整個裝甲師的軍用重型卡車加起來。差不多有2800輛。

    裝甲師的三個裝甲旅是直接作戰部隊,像輜重營這種直屬部隊還有很多,像裝甲維修營、裝甲工兵營、裝甲排雷營、反坦克團…等部隊。有些部隊雖然是營級,但是和輜重營一樣,都有好幾個。

    整個裝甲師的所有人數加起來,有近兩萬個。這兩萬人也只有近萬人是正常作戰部隊,其餘的都是後勤部隊。至於炮兵師的坦克數量以後也會改變,隨著自行火炮的裝備,也會相應的減少一部分坦克。

    比起裝甲師,炮兵師在人數也不差多少。這次的整編,炮兵師也有了大變樣,很多東西也都和以前不一樣。一個師同樣是三個炮兵旅,數量上會多於禁衛軍的重炮師,主要是因為禁衛軍重炮師裝備的全部是大口徑火炮。

    炮兵師裡面並非全部是重炮,畢竟那東西太耗後勤了。不過除了反坦克戰防炮和防空炮外,也沒有小於100毫米口徑的火炮。

    炮兵師也是以班級單位為起點,如果是一門105mm榴彈炮,一般是由5個士兵來伺候,一個班就可以裝備2門。如果是一門150mm或者203mm的重炮,那就需要一個班或者一個排的士兵來伺候。

    整編後的炮兵師很多地方和其他部隊完全不一樣,炮兵師取消了團級編製,旅級下去就直接是營級單位。戰時一個炮兵旅下轄9個炮兵營,營級是基本作戰單位,下轄3個連、9個排、27個班。非戰時一個營級的105mm榴彈炮是54門,營級單位的150mm榴彈炮是26門,營級單位的203mm重炮8門。

    例如:一個105mm榴彈炮旅就是486門,150mm榴彈炮旅是234門,一個旅級的203mm重炮72門。

    不過非戰時也不可能這麼編製,基本上一個炮兵師的陸軍支援火炮加起來,會在700門左右。而這些火炮雖然只需要幾千人就可以操作了,但是後勤部隊一大堆,後面最少需要兩千多輛卡車在支持,一旦戰事膠著,大量的炮彈被消耗,這個卡車數量很有可能暴增一倍甚至是兩倍。

    炮兵和裝甲師級裝備看起來很多,其實都是以旅級為作戰單位,一個軍只有獨立旅級的支援單位,只有集團軍以上的編制才能配備師級火炮和裝甲單位。

    不然就像裝甲師一千多輛坦克裝甲車,軍級軍事集團指揮起來會很艱難,也就只有配合集團軍規模的部隊展開攻勢,才能使之如臂。以後一旦成立獨立戰區,很有可能就是幾個集團軍配合,屆時還會配備單獨的炮兵集群和坦克裝甲集群。

    這次國防軍改建編製,最大的一個前提是,必須要有絕對的制空權。不然這樣的編制看起來,防空火力稍弱,一旦組成大規模的攻擊集群,很難形成有效的密集防空火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