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洞破天機

大道小說網 第17章 天接五雷劫 文 / 十斗八車

    堪為天道,輿為地道。堪輿之間,風水行之,為天地道。一個人若是能夠借助堪輿理論,便可推演出天地運行的軌跡,也可洞悉萬物孕育的生機。半命老人所學的堪輿之術,來自於一本《青囊經》,這本《青囊經》一共九卷,據說是遠在萬里之外,一個叫做「青囊國」的國學。不過,半命老人只得到了其中的一卷,這一卷叫做《風水卷》,記錄的是一些關於宮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選址、座向、建設等方法。

    這本《青囊經之風水卷》是半命老人在一處墓穴中偶然所得,之後潛心研究,對風水方面的造詣已經頗為精湛。按魚目地圖上所繪,那上面記載的一定是座皇家墓葬,而自古以來,皇家墓葬的擇址,無一不是出自堪輿名家之手,所以以風水概念尋墓探穴,當然是首選辦法。

    龍尋一口認定這地宮便位於伏龍嶺一帶,雖然不肯透露自己是如何得知的,但半命老人卻也深信不疑。在他眼裡,今日的伏龍嶺雄渾雖在,但已無陰陽交泰,天地氤氳之勢,不過按著風水學中「成,住,壞,空」的四個階段來看,越是這樣的地形地貌,其過往越有可能是集天地之靈秀的風水寶地。

    他拿起手中的玄空羅盤,以天池指針對準了方向,輕輕轉動,仔細觀察羅盤上的方位。這玄空羅盤裡外共分了十五層方位,包括中央天池、八爻八卦、易經八門以及三百六十度的周天刻度等等。按著易經八門,找到了「死門」所在。

    八門者: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其中:休門主休易安居,生門主生育萬物,傷門主疾病災殃,杜門主閉塞不通,景門主鬼怪亡遺,死門主死傷埋葬,驚門主驚恐奔走,開門主開向通達。

    半命老人順著死門方向看去,所謂居坤宮伏吟,居艮宮反吟,居巽宮入墓,居震宮受克,居離宮生旺大凶,居坎宮被迫大凶,居乾、兌二宮相生。這死門的巽宮位,必然是地宮所在的方位。

    眼前所及之處,雲霧繚繞,山巒起伏,一眼望去,蒼茫浩蕩。隱隱約約一峰拔起,突兀雲間。

    就在這時,天邊一道閃電忽然閃現,跟著轟隆隆的巨雷聲響,從遠天一處傳來。眾人還沒來得及反應,烏雲滾滾,已如波濤一般壓在了眾人的頭上。

    「先生,要下雨了,我們還是先回去吧?」龍尋看了一眼突變的天色,同半命老人商量道。

    「不妨。再等等。」半命老人將羅盤交給絕戶爺,單手背在身後,遙視遠方。說話之間,豆大的雨點已經磅礡而下,落在眾人的身上,不一會兒的功夫便已渾身淋濕。眾人見半命老人都沒有走,也不好獨自離開,便跟著他繼續站著,目光也隨著他的視線,伸向了同一地方。

    只見一道道霹靂接二連三的穿出陰鬱的雲層,盡數落了在那座最高的山峰之間。這種景像極其詭異,要不是眾人所在,算的上是龍鱗峰最高之處,真就不知道伏龍嶺雨天之際,竟然會有這種景觀。

    「那是什麼所在?」半命老人將手向前一指,低聲問道。

    龍尋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忙回道:「龍抬頭,伏龍嶺最高的山峰。」

    半命老人點了點頭,道:「不錯,應該就是那裡了。」

    按那本《青囊經之風水卷》所述:地宮者,地及九泉,天接五雷。這電閃雷鳴之間,一道道霹靂沒有落在別處,都集中在龍抬頭一座山峰之間,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龍抬頭整座山峰有可能就是一處墓穴。尋常人的墓穴,多數都是挖坑封土,一個簡簡單單的圓墳形狀,而真正的皇室,則是開山為陵,將一座大山的山體內部整個鑿空之後,再修建龐大的地宮。

    眾人見半命老人說的如此肯定,心底裡都是一陣暗喜,雨點辟里啪啦的落在臉上,竟然是渾然不顧。

    半命老人轉過頭來問道:「龍寨主,我叫你準備的東西準備的如何了?」

    他被請到金剛寨,稍微休息了幾日之後,便和眾人尋到這座較高的山峰來進行堪輿。而在來此堪輿之前,半命老人更列了一個長長的單子,交給龍尋準備。這單子所列的東西不少,不過倒也不是什麼古怪的東西。如百把數量的鐵鏟、鐵斧、鐵鎬,數百斤的白灰粉末;過千斤的炸藥等等。東西很尋常,量可卻是極大。龍尋不知道這些東西到底有何用處,不過既然半命老人吩咐下來的,自然不敢怠慢,可叫他一下子去準備這麼多東西,倒也真的有幾分為難。好在的是,他突然想起了南壟城的大富豪龍襲,既然遲早也敲他的竹槓子,正好現在便可以派上用場。

    於是,寫了封信,連同半命老人寫好的單子派人一同送到了龍襲的手上,叫他三日內必須準備好,不然就等著收龍炎的人頭好了。只是他原本的計劃,是想一次性敲詐個百八十萬的銀兩,而現在則變成了分期付款的行徑。既然是分期付款,那麼龍襲的兒子龍炎,暫時也就不能先送回去了。

    龍襲心裡著急,可又不敢討價還價,只好叫人第一時間將東西都送到了指定的地方。他龍家名下的產業甚多,收集這些物品倒也不是什麼難事。本來收集過千斤的炸藥在別人眼裡甚是難辦,可龍家有一處石場,為了開採方便,準備了不少炸藥,這種在別人眼裡不容易辦的事情,在他這裡也就是一個吩咐而已。

    半命老人得知所列的物品清單已經準備的七七八八了,讚許的點了點頭。這種皇室陵寢的盜掘,一般來說,只有官盜才有能力為之。金剛寨雖然不是什麼官兵,但總歸也有兩千多人,辦起事來就是不一樣。如果當日就算是絕戶爺拿著地圖找上門來,背後沒有賽金剛這一票人馬的話,半命老人也只有望圖興歎了。

    眾人冒著大雨,回到了金剛寨,半命老人把準備的東西又檢查了一遍,這才放下心來。對於皇家陵寢的挖掘,他也只是限於書本上的瞭解,不過心中卻清楚,任何一座皇室地宮都是機關重重,凶險萬分,如果準備不充分,或者是說過於大意的話,自己僅剩下的一隻胳膊,保不準也要留在裡面。

    這期間,龍尋問過半命老人,若是去挖掘陵墓的話,需要多少個幫手才夠,沒想到半命老人反問了一句:「你金剛寨有多少人?」

    「不算你、絕戶爺和龍八哥三個,現在這寨子裡有兩千一百二十張嘴在吃飯。」龍尋有點得意的回答。那怪他會得意,南壟城的守軍據說也只有三千人不到。如果真的打起來,這些兄弟的能力,那可是遠非那些守軍能夠比的,畢竟在來到山寨之前,一個個便是江湖上廝殺慣了的,雖不說能夠以一當幾,但一般人也絕對不會是他們的對手。

    「勉強夠了。」半命老人淡淡的回了一句。龍尋聽到這話,差點楞了。這些人打仗的本事就不說了,單從身材力氣來看,也沒有一個白給的,就算是這次盜掘的是皇家陵墓,加上他們也沒幹過這種勾當,但也用不上這麼多人吧?

    不過,在行軍打仗上,他是行家,是一寨之主,但現在說到盜墓,他就只能是唯半命老人馬首是瞻的侍從了。

    大雨下了一夜,第二天整個山寨的人都被召集了起來。龍尋為了安全起見,還是留下了一百多號人手把守山寨。其他人則將準備好的物品整理好,跟著半命老人,浩浩蕩蕩的向龍抬頭方向而去。

    這麼大隊人馬行進,場面自是壯觀,好在龍抬頭本就是人煙罕至之處,這一路幾乎看不到半個人影,所以也不用刻意迴避。昨夜的雨水較大,路上有些泥濘,走了幾個時辰之後,才終於來到龍抬頭的山腳下。

    半命老人和龍尋打了個招呼,龍尋示意大隊人馬可以先行停下來,因為這龍抬頭根本無路可上。半命老人沿著山腳走了很久,然後回到營地前,吩咐道:「龍寨主,我需要五百個兄弟,每五個人一組,每組相隔五百步,幫我砍翻一批樹木。這些人一定要記住自己所在的位置,砍伐好的樹木只叫幾個人送回來就好,其他的人則需要原地待命。」

    龍尋沒說什麼,他知道這位半命老人滿肚子的學問,犯不著做每樣事情都和自己解釋,自己只要照辦就好了。吩咐了一下手下兄弟,迅速召集了五百人,圍著整座龍抬頭山峰分散下去。其他人則就地安營起灶煮飯。

    直到晚飯時分,所有的木頭才送了回來,這時候天色已經非常昏暗,半命老人也不急著查看,轉進一個帳篷先睡了。第二天,他一早醒來,按照交送木頭的順序,一個個的檢查,看到最後,指著其中的一批木頭問道:「這批木頭是哪一組砍伐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