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一等宮女

第一卷 第八十二章 眾口爍金 文 / 築夢者

    許悠的心「咯登」跳了一下,馮貴妃讓幾名尚級宮女陪同前來文菩庵上香無可厚非,但是荀真不過是掌級宮女,她提及又是何意?上前一步,微躬身道:「娘娘,荀掌制得的是會傳染的痘疹,所以才會安排她到這文菩庵後的草堂養病,這是宮裡約定俗成的做法,她又怎會不在此呢?不知娘娘聽了何人挑唆才會有此一問?」

    馮貴妃的手緊緊地捏著那攙扶著她的手臂的嬤嬤,「本宮也只是聽聞而已,絕不是置疑許尚工的能力,皇后娘娘賞識許尚工,本宮又怎麼會置疑皇后娘娘的決斷?只是本宮身為後宮一員,總要替皇后娘娘分擔一二才是道理。」漫步輕移低頭看了看許悠弓著的背,「許尚工,依你之言,她是真的在此嘍?」

    「那當然,娘娘若不信,可以親至後山的草堂一窺究竟,住持師太也可做證,是不是有兩名宮女在此養病?」許悠的目光轉向那高挑的住持師太。

    住持師太雙掌合十,「娘娘,出家人不打誑語,確實是有兩位施主在此養病,溫太醫每日都要到後山的草堂去看看,畢竟這病有傳染性,所以才會隔離開來。」

    馮貴妃的眉頭微皺,她聽到的卻是荀真行蹤不明,那天去看望兒子之時,聽到睡夢中他的輕吟聲,她的兒子是人中之龍,如何能與一名低賤的宮女扯到一塊?頓時怒火中燒,又聽到了荀真並非得病的秘言,這才會前來這庵堂上香,她現在聖眷正隆,正好是打擊中宮之時。

    莫華依看了眼老神在在的許悠,這尚工大人果然寵辱不驚,咬了咬唇,假意一臉關懷地上前道:「娘娘,尚工大人,奴婢與荀真是知交好友,實在擔心她的病情,還望娘娘准許奴婢前去探望一番,一來可以給娘娘解惑,二來又可以一圓奴婢的心願……」

    「莫掌珍,這裡哪有你說話的份?」許悠喝道,這手下頗得馮貴妃賞識,所以才會破格帶她前來為七皇子上香祈福。

    莫華依假意瑟縮一下,「尚工大人,屬下只是不想讓娘娘誤解了荀真,這對荀真的名譽有損,雖說謠言止於智者,但是若不澄清,不就是讓人誤解了荀真嗎?」咬了咬唇,故作為難狀,「若是讓人以為荀真私逃了,那可是大事件了。」

    這樣一說,隨同而來的李梅兒尚食與王穎尚儀都皺了皺眉頭,紛紛發言一定要查個清楚,許悠的心裡不禁有幾分著急,暗中狠狠地瞪了一眼莫華依,都是這個惹禍精惹出來的。

    此時已不好再拒絕,許悠也惟有硬著頭皮跟在馮貴妃的華輦之後,往後山的草堂而去,一路上幾乎沒有人交談,只有青草被踩時發出的聲音,聽來份外刺耳。

    莫華依的心情同樣是緊張的,若不是因為呂蓉那天有異狀,她也不會聯想到荀真是假裝生病,雖然心裡十拿九穩荀真並不在草堂之內,可還是免不了吞了口口水,此事驚動了貴妃娘娘,就不能功敗垂成。

    後山的草堂越來越近,馮貴妃步下華輦,正要踏進草堂之內,許悠的手一攔,「娘娘,這可是傳染病,娘娘若是不怕那盡可以進去一探究竟。」

    馮貴妃的步子一頓,痘疹是傳染病,若她被傳染上,那就糟了,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容顏,最終沒有勇氣進去,步子一轉,到外頭的空地站著,「宣荀真出來見本宮。」

    「娘娘,痘疹見不得風,您這不是要荀掌制的命嗎?」許悠再度阻攔道。

    馮貴妃心下不悅,進去不好,宣見又不行,遂道:「派人進去查看一下是不是荀真?」

    在場之人都不敢動,那可是傳染病,就在氣氛凝滯之時,莫華依又一次出頭表示願意進去,許悠嘴角冷冷地勾起,與莫華依一道進去。

    莫華依一把挑起那簾子,大踏步邁進去,只見溫太醫正帶著助手在那兒搗鼓著藥物,一看到她們,即大喝一聲,「你們進來幹什麼?一旦見風病人的病情就會有變化。」

    莫華依皺了皺眉,她暗查到的消息裡溫太醫並不會守在這草堂之中,現今這老太醫卻在此,莫不是情況有變化?再看了看那包著臉面之人,一定不會是什麼痘疹,假意關懷地上前一把拉住那玉手,「荀真,華依來看你了。」

    溫太醫大喝一聲,「你不能碰她,她現在正處於最關鍵的時刻,之前已經死了一名宮女,你想要害死她嗎?」

    莫華依站起來大喝道:「溫太醫,我是奉了貴妃娘娘的旨意前來探視的,你莫要阻了我行事,娘娘正在外面等著奴婢去回話。」一把拉開那包覆著的臉面,是真是假一探即知。

    誰知那面紗被摘下一半,那額頭上佈滿了一個個痘泡,看得令人觸目驚心,而這個疑似荀真的女人卻是一把甩開她的手,將面紗拉好,不停地揮著手,手上的布巾甩開,手背上也有一個個痘泡。

    「啊——」莫華依驚叫一聲,連忙倒退幾步,身子不禁倒地。

    「尚工大人……」

    那聲音滿是沙啞,聽不出來是不是荀真的聲音?莫華依卻被那情景嚇得不輕,看到溫太醫已經趕緊上前去包紮,「這人不是荀真,不是她,這聲音不是她……」她大叫。

    溫太醫瞪視她一眼,「老夫在此看診了這麼長一段時日,又怎會不是她?那個叫莊翠娥的宮女沒熬過痘泡癒合就已經死去了,屍體已埋在那邊的山坡上,你們若不信可以去查看一番。老夫奉皇后娘娘的意旨前來診治,難道還說謊不成?」

    許悠看到溫太醫發怒,一把將莫華依拉起,「溫太醫,貴妃娘娘非要查看,我也是奉命行事,沒有別的意思。」歉意一笑,拖著莫華依出去,「你現在可信了,荀真是真的在出痘,你居然還把謠言造到貴妃娘娘的面前,實在可惡之極。」

    莫華依大吼大叫道:「那人根本就不是荀真,尚工大人——」

    兩人出了草堂,馮貴妃站得更遠,甚至不許這兩人近前回話,隔了個幾丈遠才問道:「裡面養病之人真是荀真?」

    一承認一否認,莫華依雖然被那些痘泡嚇到了,可聲音明顯不是荀真,這個她十拿九穩。

    馮貴妃皺緊眉頭,正要不顧許悠的反對派人硬闖進去將草堂裡的女子抓出來分辯清楚,草堂裡傳來溫太醫的聲音,「若是有人再擅闖,回頭老夫定要向皇后娘娘稟報。」就在她極度不悅之際,那老頭又再度道:「再過兩日,她的痘就會消了,娘娘盡可以等到那時候再來判定老夫說謊與否?」

    馮貴妃不痛快地坐回華輦內,瞥了眼莫華依,沉著臉打道回庵內吃齋飯,並且下旨讓莫華依隔離開來。

    莫華依咬了咬巾帕,再過兩日情況肯定生變,只恨這貴妃娘娘忌憚著那病情,不肯再去驗證,一定要再想個辦法才行,只恨自己剛才被嚇到了,錯失了良機。

    庵堂之內的禪房,馮貴妃用過晚膳之後,站在窗前看著外面皎潔的月光,正思索間,突然有人在背後道:「娘娘,莫華依應該不會說謊,不如今夜就派人去草堂搗亂,硬逼得草堂之人現身,真偽即可知。若那人不是荀真,依娘娘現在得寵的勢道,就算奪不下皇后的位子,以管理不善為由架空皇后娘娘,那亦未嘗不可。」

    馮貴妃這才自窗前轉頭看向這個已脫去斗蓬的女人,她說的話很能打動她的心,「你道如何?」

    「放火,這既不違皇后的旨意,又能讓人自動現身,正好被娘娘抓個正著。」

    馮貴妃的嘴角笑了笑,這倒不失一個好主意,遂點點頭。

    「娘娘還記得二十年前在這兒發生震動華國的事情嗎?」那人挑了挑眉又道。

    馮貴妃如何不知,那一天她正在華龍宮為帝王侍寢,突然有人進來稟報,說是皇后娘娘正在文菩庵誕下嫡子,那一夜的震驚、嫉妒與恨意至今仍殘留在心間,恨聲道:「太子是在此出生的,本宮焉能不記得?」

    那人的嘴角一勾,「奴婢已經漸漸地掌握了一些證據,但今天到這庵堂來,方才發現那住持師太已經在此有三十年了,娘娘說她會不會也知道一星半點當年的往事?」言下之意已經很明瞭。

    馮貴妃的眼睛一亮,很快就恢復到那波瀾不驚地樣子,「此事你放手去幹,若出事還有本宮扛著。」

    許悠滿懷心事的在庵堂內踱步,這裡的花香很熟悉,雖然在那段日子裡是冰雪覆蓋,可是在那天那一刻中,她是真的聞到了花香……

    回憶總是心酸的,遠遠地看到有人走近,她上前雙掌合十道:「師太,近來可好?」

    「托賴,一切都不錯,施主倒是看來頗為疲憊?」住持師太道,每每見到她,她都會不由自主地歎息一聲,造化弄人啊。

    「師太,當年我就曾說過既然這是上天給我的宿命,那我就順應天命走下去。」許悠伸手握住師太的手,一臉感慨地道,「皇后娘娘說,知天命,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師太,珍重。」

    住持師太的臉怔了怔,然後凝重起來,霎那之後,臉色緩和過來,雙掌合十道:「施主,珍重。」

    許悠正要還禮,突然有人嚷道:「後山走水了,後山走水了……」這才轉頭看了看那後山處,草堂的位置火光一片。

    馮貴妃也心驚起來,與那人對視一眼,她們還沒派人去放火呢?怎麼突然就走水了?那人將斗蓬披上,「奴婢先回去,娘娘趕緊去主持大局。」

    莫華依躲在暗處的臉被火光一照更顯獰猙,荀真,這回我看你往哪兒逃?只要確定了是在逃宮女的身份,那流配邊疆還是小事,姨母謝玉姿的仇總算得報了。

    馮貴妃以最快的速度而來,帶著大批人趕到後山處,看著那火光沖天,「還不趕緊去救火,看看草堂裡的荀掌制可有遇難?」若是裡面無人出來,那麼就報荀真已死的消息,雖然不能朝皇后發難,可讓兒子斷了念想終也是美事一樁。

    草堂裡有人腳步踉蹌地衝了出來,正在外面的空地上喘著氣,而不遠處住著的溫太醫也帶著弟子趕來,一切都在混亂中。

    莫華依瞅準了時機,衝上前去一把抓著那人的手,火光之下她的臉讓人不禁生駭,「我看你往哪兒逃,說,是誰指使你假冒荀真的?荀真是不是已經化名遁逃了?」

    馮貴妃見狀,臉色一沉,「脫下她頭上的紗巾,本宮倒有看一看是誰在愚弄本宮。」

    莫華依如打了雞血一般興奮著,長久以來的願望終於在這一刻得到實現,不顧溫太醫的阻攔,素手狠狠的一抓,將那長長的布紗拽下,只看到一星半點就興奮地轉頭向馮貴妃道:「娘娘,這人不是荀真,是假冒的。」

    許悠的臉色難看地奔至,後面的住持師太的臉色也好看不到哪兒去。

    馮貴妃的臉因為興奮而泛著嫣紅,一如二八的俏姑娘,「大膽,宮女私逃出宮可是重罪,許尚工,你身為尚級宮女罪無可恕,縱容宮女私逃那可是觸犯刑法的……」

    王穎尚儀拱手道:「貴妃娘娘,這中間會不會有什麼誤會?許悠不像是會做這種事情之人?」

    李梅兒尚食冷聲道:「娘娘,奴婢卻不這樣認為,荀真潛逃了,定饒她不得。」上回香囊事件時,她的侄女賠上了一條鮮活的生命,而她尚食局的宮女也盡數殞命,惟獨這荀真逃過一劫,心下早已是忿恨不滿久矣。

    就在一群人爭論不已時,馮貴妃已經是準備向溫太醫這皇后的走狗發難了,「溫太醫……」

    而就在此時,那被莫華依拿捏著手的女子,那半垂的秀髮微微甩到一邊,聲音很是嘶啞,「莫掌珍,你憑什麼說我是假的?我是尚工局的掌級宮女荀真,如假包換,看來你是真的不怕這痘疹,那就與我一道做伴吧,莊翠娥死了你可知?我一個人正孤單著。」

    莫華依被這聲音一震,不可置信地回頭,方才看清楚那火光中臉上長著痘泡的女子,雖然不若平日的樣子,可那臉形,五官,依稀可辯得出就是荀真本人,只消一眼,她就驚恐起來,大聲尖叫,想要甩開荀真的手,「啊——」不要,快點放開她,這張臉太可怕了。

    荀真卻一把抓緊她的手,慢慢地起身爬到她的身上蹭了蹭,「華依,我現在才知道你是如此關心我,居然不怕我的病,前來給我做伴,太好了,你可知我感動得要死……」一把攬住她,聲音越聽越有荀真的味道。

    莫華依卻是嚇得連連尖叫,太可怕了,兩手狠狠地去推她,「不要,不要,你不要靠近我,荀真,你快鬆手——」

    荀真卻是越抱越緊,她越是掙扎害怕,她就越是不放手。

    在莫華依看不到的地方,她臉上的笑容就越大,心道:莫華依,你不就是要陷害我嗎?還不惜放火害人,好啊,這次我就成全你,先將你嚇個半死,再跟你清算這筆賬。

    馮貴妃聽著這莫華依聲震耳膜的尖叫聲,臉上更見不耐煩,完全沒有要解救莫華依的意思,轉身即走,居然會上了莫華依的當。

    「不要——啊——你不要過來——」莫華依的尖叫聲在山裡迴盪,更是讓人聽聞心酸不已。

    最後是華麗麗地暈倒了。

    荀真這才鬆開手,任由她跌到地上,許悠上前不忿地踢了一腳莫華依,「起來,莫華依,你裝什麼死?」

    莫華依卻是動也不動,如一條死魚癱在地上軟綿綿的,最後許悠讓人將她抬了下去。

    因為那間草堂被火燒了,荀真只好住到溫太醫讓出來的草堂內。

    許悠卻是急著一把抓住她佈滿痘泡的手,喜極而泣道:「太好了,你平安無事回來了,你可知我有多為你擔心?對了,你怎麼趕得及到這兒來,我還以為要再拖個兩日內呢?」

    荀真看到許悠如慈母般的眼神,心下一動,「尚工大人,太子殿下那邊的事情一完,我就趕到這庵堂來,既然我是出宮養病的,那回宮自然也得是從這兒回去,不然就落人口實了,沒想到卻趕得及時,正好與那替身交換身份,不然就要被人揭穿了,這段時日讓你勞神了,都是屬下的不好。」

    「這哪難怪你,都是被宮裡的那起子小人給盯上了,你能平安已經是萬幸。」許悠拍拍她手道。

    溫太醫進來道:「荀掌制,這痘疹你還須再裝個兩日才行。」

    「我知道了,溫太醫。」荀真笑道,這次也靠這老太醫做掩護,不然就真的危矣。

    「對了,莊翠娥真的死了?」許悠始終有點將信將疑。

    荀真黯然地點了點頭,莊姨的死至今還讓她的心裡難過,「尚工大人,我還有數日方可回宮,請您將莊姨的東西送來吧,沒有能力給她收屍,那就給她立一個衣冠塚吧。」希望這樣可以告慰她的在天之靈,也讓她的心裡可以好過一點,若不是她將她留在身邊,興許今日的莊翠娥雖是低等宮女,但也不至於要死。

    許悠談不上對莊翠娥有多大的好感,不過相處十數年,仍然還是有感情的,歎息地點點頭。

    荀真的目光卻是看向了窗外,不知道宇文泓那邊明天會否順利?離開他才這麼一會兒,已經不由自主地想他了,想到晉王,她的粉拳捏起,這個人一定要得到懲罰才能解了心頭之恨。

    黑夜之中,陶英知才到達家門口,在江映不悅的目光中扶下徐子蓉,「徐小姐當成自己家住下就好。」

    徐子蓉雖然知道陶英知的家中是經營布匹生意的,但卻沒有想到卻有這麼大的宅子,雖不及江家大宅,但也頗為可觀,而且下人比江家下人看來更能幹,再看到那俊美的臉龐,嬌羞地低下頭,暗暗做了個決定。

    陶英知將她交給下人侍候後,這才來招呼江映,「江兄,我在江家打擾了多日,這次也讓我盡一盡地主之誼。時間不早了,明日的金鑾殿上你我都要去回話,還是早些歇息吧,來人……」

    江映板著臉,一把抓住他她的手臂,「老弟,你在江家之時都是我親自招待的,怎麼到了陶家你卻想要撇下我離去?這可不是主人家的作風,還是你記恨著那日我的失言?」

    陶英知看了一眼江映執著的眼,「江兄,有話好好說,莫要動手動腳的……」

    江映卻不放手,竟拉著她往前走,「老弟,你家的客院在哪兒?」

    可憐的陶英知竟被他拖著走,為了不讓下人看笑話,她努力地維持面容,心裡已經是問候了江映家的祖宗十八代,早知道他是這種無賴,那她肯定避他有多遠就有多遠。

    江映卻是嘴角含笑,經過這幾日的思量,他已經確定了自己的心意,就算他是男人又如何?他就是喜歡他,男人與男人除了不能生孩子之外,什麼不能做?他已經是弄清楚了男人與男人是如何歡愛的,剩下來的就是軟化這陶老弟的意志,嗯,那個表妹還是趁早攆走為妙,留著只能礙他的事。

    可憐的陶英知卻不知道自己被某位準備當兔兒爺的人看上了,還在那兒哀歎遇人不淑。

    金鑾殿上,皇帝宇文泰的臉色更見難看,耳裡聽著宇文泓的陳詞,握緊龍椅兩旁的把手。

    晉王的臉色很難看,跪在殿上大聲辯道:「父皇,兒臣是冤枉的,這都是太子故意栽贓的,兒臣怎會與胡國的奸細有所勾結?又怎會私藏兵器意圖謀反?這一切都是太子在故弄懸虛,父皇明鑒。」

    宇文泓卻是冷笑出聲,「二哥,你說孤栽贓給你?那可真是天大的笑話,孤為何要栽贓給你?若不是這次奉父皇之命捉拿胡國奸細,豈能發現你這逆天行為?」

    宇文泰的怒氣是一點就燃,忿恨地將一旁的茶碗砸向二兒子,這個不爭氣的東西。「你還有何狡辯?」

    群臣側目,昔日與晉王交好的臣子都刻意地遠離他,紛紛低頭不敢言語。

    「太子,你口口聲聲說我與胡國的奸細勾結,證據在哪兒?」晉王紅著雙眼道,自從被擒之後,他就沒好好地睡過一覺,知道自己身邊出了叛徒,現在惟有尋找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太子口口聲聲說出京擒拿奸細,那臣兄問你,奸細在哪?」

    宇文泰的眼睛也瞇了起來,兒子這反駁很見力度,至今他都沒見到胡國奸細在哪兒?「太子,你究竟抓到胡國的奸細沒有?」

    一眾朝臣都將目光看向宇文泓,這奸細抓沒抓到也要有一句話吧?

    「對啊,太子,你能拿得出胡國的奸細嗎?他們與我們中原人一看就有區別,生要見人死要見屍吧,你說我與他們有來往,無論如何也要抓到奸細那才算能入我的罪。」晉王免不了得意一笑,抓住這點狠力地打擊太子,哼,這回輪到他不放過太子的栽贓之罪。

    太子卻是一派老神在在,聽著群臣接二連三的話,在宇文泰又一次看過來的目光中,方才道:「二哥,誰說我沒有抓到奸細?只是很不幸的,卻被你的手下弄死了,這正是你要滅口的證據。來人,將胡國奸細的屍首抬到殿上來。」

    晉王的臉色瞬間變青,此刻那得意之笑還掛在嘴邊。

    宰相柳晉安的三角眼瞇了起來,看著那抬上來的死屍,兩眼緊盯著。

    宇文泓親自上前掀開那塊白布,將這具屍體展現在眾人的面前,「這是胡人的屍體,剛剛二哥才說過這胡人與我們中原人有區別,大家可以仔細看看,孤有沒有弄虛作假?」

    宇文泰也在龍椅上翹首看去,這胡人的身形極高,面相獰猙,頭上剃著發,面相一看果然就是有異於中原人,身上佈滿了血痕,面目浮腫,令人看了心裡不舒服。

    宇文泓也不怕讓人看,這確實就是如假包換的胡人,也是他讓周思成送來的,這一路上不知累死了幾匹馬方才以最快的速度到達京師,這份大禮確實該記一功給周思成。

    晉王本以為在京城的宇文泓不可能拿得出胡人出來充數,哪知他真的就搬來了一具胡人屍體,兩眼頓時圓睜,「假的,這是假的,是太子有意栽贓給我的……」

    「栽贓兩字二哥說得不膩嗎?」宇文泓道,「再說若沒有奸細潛進我華國,孤如何弄來一具胡人屍體,二哥未免高看皇弟了。」

    晉王瞄到宇文泰國瞬間變冷的面孔,倒吸一口涼氣,拚命給自己想那推脫之詞,「這……屍體一看就死去多時……」

    「哼,這奸細當然死去多時,這都是孤讓人用冰保存下來的,就是怕沒了這證據,二哥狡辯。」宇文泓轉頭朝宇文泰拱手道:「父皇,對於謀反一事,兒臣還有證據,不但有物證,也有人證,還請父皇准他們到金鑾殿上回話。」

    宇文泰的目光寒冷地在二兒子身上掃過,揮手准奏。

    紫雲縣令第一個上殿,一進來就認罪,說是受晉王的指使,暗中收集兵器,還說指日就可殺進京城來,好奪了龍椅做皇帝,至於胡國的奸細,那是晉王想與胡國合作,讓他們牽制住周將軍的大軍,不能回援京城的困局。

    晉王自是大喊冤枉。

    這時候宰相柳晉安道:「皇上,臣記得當年晉王說他這門人為人精明,所以給他謀一個職位,紫雲縣離京城太近,臣記得當時就說過若有人在紫雲縣秘密造反,京城就很是危險。」

    晉王怒目相向,這柳相果然是傾向太子的人。

    接著上來的是江映與陶英知等紫雲縣的人,將當日無意中偷窺到晉王與奸細密謀遭到刺殺之事說了出來,有江家被害的侍衛屍體作證。

    紫雲縣的鄉紳原本到這氣勢磅礡的金鑾殿上之時是嚇得腳都軟了,可看到江映等人一臉鎮定地控訴,這才定下心來,將紫雲山上如何發現了兵器之事說得繪聲繪色,還掏出一份當地有名望的鄉紳聯名書信一封,以證明自己並非說假話,這些人均可以做證。

    宇文泰翻看了一下那鄉紳的名單,上面都列出了人名,地名,住址,斷斷不可能做假,這些人都一致作證眼前這人所說不假。再到那幾箱子的東西,尤其是那件明黃龍袍更是刺激著他的眼球。

    「父皇,兒臣絕不可能誣蔑二哥,難道這些證據也是兒臣栽贓給二哥的嗎?這些哪裡可以瞞得過人,父皇若不信,可以派人到紫雲縣去查看一番,就知兒臣所說之事其實當地人早已流傳很久了,只是我們身處京師不知曉而已。」

    「孽子,朕怎麼就養了你這麼一個孽子。」宇文泰氣得直打哆嗦,兩眼狠瞪如牛眼,直直的,狠狠的,看著那不孝子。

    宇文泓見狀趕緊踏上丹陛,扶著宇文泰,「父皇,消消氣。」

    「父皇,這是天大的冤枉,兒臣是冤枉的……」晉王大聲地哭喊著。

    但在這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之下,他的喊冤聲是那麼的蒼白,以至本想替他求情幾句的大皇子宇文渚都縮回了腳,這回不敢再亂說話,這二哥的罪行一條條,一樁樁,還是在紫雲縣被抓到的,那還有何可辯的?

    此時,宰相柳晉安又出列道:「皇上,晉王身為二皇子意圖謀反應該有同謀,臣得知二皇子與三皇子例來走得近,他們兩人時常來往,帝京之人都看得到,而且三皇子上了折子告病在家,可卻有人看到他出現在帝京周圍,可見不知在做些什麼不軌圖謀?」

    這言論一出,群臣嘩然,落井下石是人的劣根性,紛紛有人出來佐證柳相的話,三皇子參與晉王謀反一事言之鑿鑿,不由得人不信。

    宇文泓的表情嚴肅,但心底卻是冷冷一笑,看了眼柳相,這個老匹夫倒是反應很快,有他的相助,要晉王入罪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晉王最終被押到宗人府去關著,等待帝王的再審判,而禁衛軍在帝王的震怒下卻是在清晨開往三皇子府邸。

    昨兒夜裡完成了再次對太子襲殺地點佈置的三皇子此時正抱著小妾呼呼大睡,就等著二哥親自將那誘鉺弄回來,計劃就可以再次實施,這回包管可以將太子殺死。

    外頭嘈雜的腳步聲傳來,三皇子不悅地翻了個身,摸了把懷中的溫香軟玉,朝外面喝道:「吵什麼吵,做死啊,還不去看一看,別吵著本宮睡眠,滾。」

    只是外面非但不消停,還夾雜著哭聲,大門被人一腳踹開。

    三皇子本能地睜眼,懷中的小妾早已是抓緊被子往他懷中躲去,「殿下?」

    他朝那不甚禮貌的薜子行喝道:「你可知本宮是什麼人?隨意闖進來可是大罪……」

    薜子行陰陰一笑,朝三皇子行了個不甚標準的禮,「末將可是奉了聖上的旨意前來請三皇子到宗人府去的。」

    「什麼?」三皇子驚道,「本宮犯了何罪?」

    薜子行嘿嘿一笑,並不作答,而是一把將三皇子赤條條地拽下床,拿衣衫隨意地一套就押著三皇子走了,三皇子一輩子丟的臉加起來也沒有這一次來得大。

    華龍宮帝王寢室內,宇文泓袍服一掀跪在地上,「父皇,兒臣不孝,不該拿這件事讓父皇傷心,以至龍體違和,這都是兒臣的不是。」

    宇文泰沒吭聲,一面任由太醫給他推拿著胸口,一面冷冷地盯著這個兒子,這次晉王的謀反事件來得太過突然了,他不但私下派人去暗查,而且對這兒子也起了疑心,只是現在看到他似誠心地跪在自己的面前,那疑心又漸漸地不再盤旋於心中。

    宇文泓在沒有得到父親的恩准前,只是老實地跪著,知道只有這樣才能讓父皇不將疑心放到他的身上,所以他沒有絲毫怨言地跪著。

    時間似乎停頓了,期間沒有人敢咳一聲,室內靜悄悄的。

    突然,柳德妃的到來打破了這僵局,她看了一眼跪著的太子,狀似心疼地道:「皇上,太子這是做錯了什麼事?您要讓他在這兒跪著?現在才剛初夏,地上寒涼得很,太子若是得了寒症,那就麻煩了。」

    宇文泓狀似感激地看了眼柳德妃,「多謝娘娘的關心,孤之所以跪在這裡只是向父皇請罪,孤沒有處理好事情。」

    柳德妃上前接手那御醫給宇文泰揉心窩兒,淚眸眨了眨,「皇上,臣妾在內宮都聽聞了晉王與三皇子的所作所為,這關太子什麼事?您還是讓太子快快起來吧。」頓了頓,「臣妾現在一想到安幸,心裡就難受,皇上您知道嗎?晉王與三皇子的心黑著呢,哪裡還顧及兄弟姐妹的情誼?眼裡都是沒有至親骨肉的,哪像太子這麼仁義?上回太子受傷之事不就是他指使的,七皇子至今還躺在床上呢……」

    宇文泓在一旁聽著這柳德妃變本厲地數落著晉王與三皇子,那種狠勁兒讓人一看身體就發怵,可見她是氣得不輕,微微抬頭看了眼不遠處候旨的高文軒。

    高文軒也暗暗回給了他一個眼神,然後又面無表情地站著,這所謂的岳母來得真及時啊,有柳家的相助,晉王與三皇子要翻身不容易。

    宇文泰不聽則已,一聽又發怒,沒想到女兒所做的出格事居然是兄長在背後挑唆的,更是將茶盞砸到地上,摔了個稀巴爛,朝宇文泓道:「太子起來吧,朕這心裡難過,一時沒有顧及到你,你心裡不怨父皇吧?」

    「是兒臣處事不周,哪敢埋怨父皇?」宇文泓起身時還晃了晃身子。

    這讓宇文泰看了,心裡難免有幾分過意不去,命人扶太子坐到椅子上,還讓人奉上暖湯暖暖身子。

    華國官場的地震讓華國官員都措手不及,調查一波接一波的下去,而且此時也傳來了對晉王等人最不利的消息,去年聲稱剿滅的山賊又開始活動,一時間弄得那一帶民聲怨道,可見晉王邀功之意是那麼明顯,為人又是那麼的不誠實,這更坐實他的謀反之罪。

    文菩庵裡,莫華依受到那一場驚嚇後,總覺得自己的身上癢癢的,好像被傳染到痘疹了,這個樣子被一眾的宮女與尼姑看到,誰也不敢靠近她,忙將她轉移到後山的草堂裡住去,而溫太醫又故意為難她,把她的病情說得很重,這讓莫華依後悔不迭。

    每日都病懨懨地喝藥,莫華依的身上漸漸有紅疹,一癢就抓,這讓紅疹非但不消,更見厲害。

    荀真的『病情』倒是好轉了,聽聞了莫華依的症狀,冷冷地罵了一聲活該,一天到晚都想害人,害人不成終害己。只是可惜有馮貴妃的保護,這莫華依僅得到了在此養病外加罰俸半年,回宮後再做三個月的粗使宮女的活,至於謠言一說卻被馮貴妃單方面否決了,這讓別人想要治她罪也不可能。

    許悠為此在背後沒少咒罵,只是胳膊擰不過大腿,這馮貴妃現在就連皇后都要暫避她的鋒芒,帝王寵愛誰,誰的風頭就最勁,這是皇宮固有的特色。

    在那高山上,荀真親手將莊翠娥的衣物埋在地裡,一捧一捧地將泥土撒到上面,淚水滴落於地,「莊姨,這兒風景秀麗,你就在這兒看看,可好?這兒比皇宮好,皇宮只能看到那宮牆與冰冷的建築,莊姨,都是我害了你……」一想起,她總是鬱結於心。

    沒有喪樂在吹奏,沒有震天的哭聲,沒有白幡飄舞,有的只是那一杯黃土掩風流,還有那風兒輕輕地吹過……

    許悠看了眼群山,低頭抹了抹淚水,扶著哭成淚人兒的荀真,「好了,荀真,這已經很對得起莊翠娥了……」

    荀真倒在許悠的懷裡悲切地哭著,轉眼只看到一座新墳上的孤零零的白幡在風中輕輕搖曳,似在安慰著她。

    別哭,別哭,我喜歡這裡……

    她彷彿看到莊翠娥的身影在風中起舞,是那樣的舒適,是那樣的悠閒自在……莊姨……我明年再來看你……

    一連三日的祈福儀式結束後,馮貴妃的華輦就起程返回皇宮,而病好的荀真自然隨行。

    住持師太親自送行後,返回自己的禪房再沒出來過,夜幕降臨後,禪房外有腳步聲響動。

    ------題外話------

    感謝送票票給某夢的讀者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