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宦海逐流

第六卷 入京 第三十七章 名聲鵲起 文 / 言無休

    第三十七章名聲鵲起

    首長若有所思,深邃的目光透露出睿智:

    「在漫長的共和國農業社會歷史上,政府收繳農業稅、農民交納農業稅從來都是天經地義的。歷朝歷代,只有過局部減輕包括農業稅在內的稅賦的舉措,還從來沒有在全國範圍內取消農業稅的先例。農民一直是共和國人口的大多數,又是收入增長最緩慢、生活最艱難的社會弱勢群體。因此,取消農業稅,首先能體現黨和政府執政為民,扶持社會弱勢群體的施政理念。

    取消農業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農民的一種解放。在我國,農業徵稅、繳稅成本太大,這種成本有時候甚至超過了稅收本身。以農業稅為載體,派生出從農民、農村、農業攝取剩餘的稅費的品種多得令人眼花繚亂。農業稅的取消,使這種到處向農民伸手的體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更為重要的是,現行的農村稅制,是在城鄉二元結構下設立的。這種兩線並行的稅制結構,再加上城鄉發展水平的不平衡,對共和國農民形成了極不公平的稅收負擔。據瞭解,對特定人群進行稅收,這種情況只有在共和國才存在。因此,取消農業稅政策,更多的是一種制度性的變化,是中央對城鄉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平衡政策做出的重大調整,是對農民在稅負上與城市居民平等地位的恢復。

    取消農業稅,也是改革開放帶來的一項巨大成果。農業稅雖然只佔國家稅收總額的百分之二點幾,但今後這筆稅收不但沒有了,國家還要從財政中拿出一筆錢來支付農村基層的財政開支,這在以前即使想做也是難以做到的。因此,農業稅的取消,一方面意味著我國經濟結構在升級的過程中,農業的比重正在逐步降低;另一方面,也表明國家具備了取消農業稅而不至於影響國家全局發展的經濟能力。

    取消農業稅,對小區域經濟中的財政稅收結構的影響是最大的,特別是縣域經濟。對於許多農業縣、農業區域來說,財政稅收中的農業稅仍然是很大的比重。農業稅的取消,使得這些地方的財政稅收結構面臨著重大的變革,並進而將影響到更大的區域甚至是國家財政稅收結構的變革。因此,取消農業稅,實際上是對財政稅收結構、小區域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甚至是國家宏觀經濟結構的深刻變革的開始,意味著我們的改革已開始走向最艱巨的領域。

    取消農業稅以及中央政策向「三農」傾斜,並不損害城市的發展和市民的利益。相反,還將最終促進城市的進一步發展。一個淺顯的道理:全國12億人中的9億多農民增收了,消費水平提高了,必將促進城鄉市場的暢旺,拉動內需,城鎮的生產、銷售和消費等環節也將隨之步入良性循環,進而加快城市工業化的步伐。同時,城鄉差距的縮小,還會促使農村社會更加穩定,並有助於全社會的穩定。一句話,共和國的改革,都是從解放農民開始的。沒有富裕的農民,就沒有富裕的共和國;沒有農村的穩定,就不可能有一個穩定和諧的共和國社會。

    農業稅這項「千年古制」的最終廢除,是共和國歷史上的一個偉大壯舉,其意義是空前的,並將對共和國社會的全面發展產生巨大而深刻的影響。取消農業稅,並不僅僅是共和國農民的福音,更是12億共和國人共同的福音……」

    曾思濤沒有插話,聽著首長近似於喃喃自語,不愧是領導,一下就講他剛才所講的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曾思濤也不得不歎服首長對於農業和農村工作的熟悉程度。

    不過不一會,首長就轉過身來,笑著問道:「小曾同志,你覺得要在共和國徹底廢除農業稅,要到什麼時候?」

    「快則五到十年,慢也是在十五年以內吧。」

    「那裡對國家的經濟走向是很樂觀的,所有這一切都需要財政支持啊,困難時不小哇。但是,這是一項利國利民的事情,這件事再困難,也要推進……」

    首長深邃的目光中透著無比的堅毅。還厚微微一笑說道:

    「小曾同志,若是能在五到十年解決這個問題,我到時候請你喝茅台……「

    曾思濤可不敢放肆,五到十年,那是一個連任的週期,如果能在任內完成這樣一項偉業,對於這位平民首長,對於重視民生的平民首長來說,也許是一種夙願……

    「我的乳名叫「澳門」

    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

    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聞一多《七子之歌.澳門》

    隨著這首詩改變成的歌曲在共和國各地傳唱,澳門回國也終於到來了.

    澳門,一隻燕子口含祥雲,興高采烈地飛向以紅、綠兩色的「99」字樣和澳門區徽組成的「九九回歸」標誌,為澳門回歸的吉祥物圖案。飄揚在澳門的大姐小巷。

    1999年12月19日午夜,澳門政權交接儀式及特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在澳門舉行。共和國政府代表團出席回歸盛典。五星紅旗在澳門上空冉冉升起。

    1999年12月20日零時整,在雄壯激昂的國歌聲中,共和國國旗和澳門特區區旗升起,這時整個場館裡的人都熱血沸騰,澳門回歸祖國了,這莊嚴的時刻將永載史冊。

    12月20日1時45分,澳門特區成立暨特區政府宣誓儀式在澳門綜藝館隆重舉行。共和國政府代表團全體成員以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在主席台就座。1時45分,軍樂隊奏起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隨後,共和國元首莊嚴地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現在成立。

    1時47分,澳門特區政府開始宣誓就職,

    12月20日上午10時,澳門特區成立大會在澳門綜藝館隆重舉行,澳門回歸是祖國的盛事,當天從中央到地方都舉行了慶祝活動。全國各地如此,首都京城當然更不例外。1999年12月19日晚,北風陣陣。零下12攝氏度的嚴寒中,數萬群眾載歌載舞喜慶團圓。3萬多各界群眾聚會**

    廣場,載歌載舞喜慶團圓。青年學生邁著整齊的步

    伐走來了,這些平時嬌憨頑皮的孩子,冷了跺跺腳,搓搓手,沒一個人叫苦。職工們來了,她

    們身著統一的服裝,跳著歡快的集體舞,彷彿又回到了純真的少女時代。武警北京總隊15支隊擔任廣場舞獅任務的小戰士們,在候場的間隙不忘抓緊時間和漫天的禮花留個影,寄給家鄉的父老鄉親,讓他們也能分享這喜悅和幸福。廣場變成了龍的世界,五彩龍、接龍、高龍,品種之多讓人歎為觀止,舞姿之美讓人大開眼界。在舞龍的隊伍中還有不少女性,為了把最美的一刻奉獻給觀眾,她們身著單薄的服裝,有的連手套都沒戴……

    在這不平凡的1999年裡,可以說澳門回歸是本世紀共和國最後一項盛典,舉國上下為迎接澳門回歸所迸發出來的火熱情感以及無數個動人的故事,長久的期待,已經變成了現實;漂泊多年的澳門,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又一個新的特別行政區踏上了征程。

    歡慶的鑼鼓聲漸漸遠去,但是就像那絢爛的禮花,永遠地定格在人們的記憶中,就在這歡慶的餘韻中,共和國也跨入了新世紀,新世紀一個新時代也即將到來,有人預言,新的世紀是共和國的世紀,歡慶的鑼鼓聲漸漸遠去,但是就像那絢爛的禮花,永遠地定格在人們的記憶中,就在這歡慶的餘韻中,新世紀的鐘聲也敲響了,共和國也跨入了新世紀,很多人對於祖國在新世紀都充滿了信心和希望,在這一刻,很多人也對共和國在新世界發自內心的祝願著,祝福著,都希望新世紀共和國會迎來一個新時代新紀元的到來,甚至國外的人有人預言,新的世紀是共和國的世紀。但是共和國的前進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想要變得民富國強,還需要進行不斷的努力,還需要不斷的思考探索,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剩餘憂患,死於安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最高決策層對此有很清醒的認識,這足以讓人感到欣慰。

    就在元旦不久,曾思濤的文章終於在理論性刊物《求實》雜誌刊出,但是文章卻是變成了兩章。分兩個版面刊登出來,裡面關於農村問題的一段,進行了充實,專題進行了發表。

    報紙一發行,首先在京城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反響非凡。曾思濤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了首都圈的主流媒介上,亦是第一次成為了整個共和國的焦點。特別是關於農村問題的那一篇,更是引發了不曉得震動。文章從農村的發展,到城市化的進程,第一次明確的提出了工業反哺農業的思考,特別是關於逐步取消農業稅,這觸動到了很多人的神經,特別是廣大的農村的老百姓,這份文章一經報紙轉載,頓時成為全國老百姓議論的話題,不過很多人是既期待,又有些懷疑,上千年老百姓繳納皇糧國稅,這能取消嗎?

    但是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對於在即將召開的全國農村工作會議之前能有這樣的消息見諸報端,那肯定也不是空穴來風,,大家對於農村工作更是充滿了期待。

    但是這個消息對於廣大在農村工作的幹部來說,卻是喜憂參半,徵收農業稅以及提留款是農村工作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取消農業稅之後,這方面的工作倒是輕鬆了,但是又有一個大問題出來了,廣大的農村幹部以及農村的教師的工資基本都是由農業稅和提留款進行支撐,農業稅取消後,他們的工資該如何得到保障。

    至於其他的幹部們的心思,那就要複雜許多了,特別是級別越高的幹部,心思愈發複雜。

    這樣的理論性的刊物不是人人可以上的,特別是這種整版通篇刊登的,更是少之又少,一般只有理論界的權威才輪得到整版發佈。

    而曾思濤,一個可以說是名不經傳的人物,一夜間如同彗星般的崛起,不免引得很多人的好奇。機關中,資深一些的,通過種種渠道進行探詢,資淺一些的,則在飯前飯後,三五一群,圍坐在一起胡侃瞎造。談論的對象當然就是京城眼下的「新貴」——曾思濤。

    取消農業稅老百姓自然是舉雙手歡迎,但是在黨內和政府內部關於是不是取消農業稅的問題,引起了不少的爭論,有人也不少發表文章,進行駁斥,在這個問題上,財政系統持反對意見是最大的,認為以共和國的國力財力,無法承擔起這樣的舉措,這雖然是一個目標和趨勢,但是現在提這樣的事情為時尚早,一時間爭論聲不斷,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但是隨著中央機關報的一片評論員文章,這些爭論都終於停止了,評論員文章指出:「……,發展,只有發展才是硬道理,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改善弱勢群體的生存環境,縮小城鄉差別,縮小貧富差距是中央堅定不移的目標,也是各級黨委政府堅定不移的努力方向,既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也要充分認識到這項工作的艱巨性和緊迫性……」

    這篇評論員文章的發表,讓人們意識到,共和國的改革是從農村開始的,新世紀,共和國的新一輪改革肯可能又會從農村開始,這有極大的象徵意義。即將舉行的的新世紀的第一次全國農村工作會議,會出台什麼新的重大的農村政策,讓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翹首企盼……

    曾思濤自然對外界的反應也是特別關注,關於農業稅的問題大討論剛一開始的時候,反對者的聲音也真不小,有一段時間甚至隱隱有壓過的意思,特別是此舉讓在農村一線的幹部很不安心,有記者採訪農村基層幹部的時候,受訪者普遍都有些迷茫,他們不是對這個措施不滿,而是他們也得吃飯,他們的工資怎麼保障,他們心裡一點底都沒有,在在幾乎所有農村工作的幹部中產生了共鳴,特別是在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幹部中更是如此。不過,就在這個時候,對於他們的這個疑慮,有關方面進行了權威的解釋,讓他們吃了定心丸,他們的這種不安才逐步的消退。

    曾思濤的心那真是捏著一把冷汗。現在想來,仍然後怕不已。他還以為自己的算計出了問題,形勢開始了不好的逆轉。要知道,曾思濤的文章如果引出什麼不好的影響,非正常的影響,那個責任或多或少還是得他擔的。也會影響他今後的發展。

    幸好,一切還盡如人意。

    雖然受了一場虛驚,但話說回來,任何一項改革不可能不觸動到一些人的神經。曾思濤知道,他的那些想法想法,能夠得到高層的重視,金融風險問題的加強,將來龐大的外匯儲備如何避免縮水,都可以提前進行思考探索,三農問題提前一兩年開始思考和籌劃試點,這些事情能夠早日提上議事日程,能夠避免一些重大的損失,他擔點風險也值得了……

    曾思濤知道自己現在是出名了,風頭出得很大了,在發展辦,原來上串下跳的人也完全的偃旗息鼓了。

    曾思濤來了發展辦這段日子後,有好事的早將曾思濤以往地經歷打聽明白,第一次聽到曾思濤以往作為,發展辦幹部都不無想法,年紀輕輕就是地委書記的秘書,然後提拔為副處級,出任區政府副區長,主抓經濟工作,取得巨大成績,然後提拔為正處,又調任吳嘉市副市長,常務副市長,短短幾年,將吳嘉經濟起死回生,又調任隨周市委書記,將隨周從一個原本貧窮落後的城市發展為發展為四河位居前列的的城市,然後回京進入部委鍛煉。

    之前大家或許還認為,那不過是曾思濤背後有貴人,但是文章一出,大家都明白,催了貴人相扶持之外,能力,卓越的才能,才是他能如此快速進步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何況,曾思濤在發展辦所表現出來的穩成高超的政治手腕,也正印證了這一點。

    曾思濤能夠感覺到發展辦上上下下對於他在態度上的微妙的變化,他也知道眼下鋒芒太甚,越是這樣就越要謙和低調。所以在發展辦倒是中規中矩,並沒有進行什麼更大的動作了。

    「抬頭做人,低頭做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