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清穿太子妃

第一卷 第三十二章 兩方鬥法 文 / 姑娘

    在家呆的發霉的華善終於有了事情做,那股子精氣神都與以往不同了。淑賢不知道自家瑪法和索額圖早年還有一樁恩怨,所以對華善每天蹦高高的狀態十分不解。

    不過淑賢也沒太多功夫關心華善了,如今身份明確的她,又多了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譬如更加細緻的瞭解宮中一切規矩、太子妃面見誥命夫人等勳戚大臣夫人又該如何行事、宮中諸多忌諱忌口之處及其來源、太子毓慶宮上下內侍宮女名單及其特長等等等等。

    雖說石文炳還沒趕回京城接受指婚的聖旨,淑賢也沒嫁進皇家正式確定身份,但康熙希望自己的寶貝太子能早日成家,於是也就親自派了人來事先教導淑賢『婆家』的諸多規矩。

    淑賢忙的腳不沾地,華善和索額圖『王不見王』卻也鬥得不亦樂乎。

    首先佔了親近之便的索額圖先在太子那說了一堆華善的壞話。只不過太子心底到底是知道石家的勢力的,他因為索額圖的貶低和康熙的抬高雖說有些對石家不喜,但石家能帶給他的幫助卻真真是一股巨大的能量。太子聰慧的很,也不是個任人拿捏的人,所以索額圖這麼一告狀倒是顯了下乘,讓太子洞悉出他與石家的不和關係來了。

    索額圖久居上位,難免招式幼稚。但華善卻最是會陰人的,他閉著眼睛也能想到索額圖在太子面前對他的詆毀,所以乾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不直面應敵,反而旁敲側擊的在京中散佈起索額圖的謠言來。

    太子妃確選一事本就是最近京城中談論最多的話題,有不少人不瞭解一向低調的石家怎麼會出個太子妃來,所以很多人免不了多番打聽起石家的不凡之處。畢竟石家女兒選為了太子妃,那石家也就理所當然不是簡單的了。

    所以華善傳出去的謠言有了群眾基礎,幾乎一夜之間京城四處就起了n多版本的謠言。有說石家滿門權臣,皇上眼光獨到的。有說石家女兒賢淑端方,力壓群雌的。有說皇上親近漢人,石家是沾了漢軍正白旗出身的光的。有說石家堂堂伯爵府,出個太子妃那是理所當然錦上添花的。

    這些謠言立即給了百姓們石家能出太子妃的理由,所以流傳起來特別快。而諸多謠言中還有一個最最主要的,那就是有關索額圖的了。

    謠言稱:太子妃娘家滿門的封疆大吏,對太子殿下來說簡直如虎添翼。只可惜索額圖索相是個不能容人的,不僅不為太子歡喜,反倒小心眼的到處說石家的不是。真不知道他是幫太子還是害太子呢!為了一己之私不顧太子得失,忒也小氣!

    這說法信的人還真不少,索額圖早年做人還算得上禮賢下士,可到了晚年卻全不是那回事了。仗著有太子撐腰,沒少幹出威脅朝廷命官為他所用的事,威逼利誘都上來了,大傢伙哪能不記仇呢!

    這回可好,索額圖名聲掃地,落得個不顧太子得失的名頭,大傢伙樂得四處傳播傳播、說道說道,這不,說著說著就落到太子殿下的耳朵裡了麼!

    胤礽氣啊!這都神馬事啊!叔公(索額圖)平常能幹的很,怎麼非得鑽到這個牛角尖裡,跟孤的岳家幹起來啦?這不是親者痛仇者快嘛!沒看大阿哥成天對著孤嘲笑個不停,鼻孔就快見天了嘛!叔公你就不能為了孤著想著想,和石家握手言和嘛!你、你、你怎麼就不能為了孤把私心收一收嘛?

    得!如今太子也認為是索額圖沒事找事了。

    華善的初步目的已經完成,好歹把索額圖在太子那的形象潑了一點墨水,髒污了些許。而索額圖也不是坐以待斃的,他已經發現太子對他的稍許不滿了,所以老索頭轉了轉眼珠子,第二計出手了。

    世人都承認,枕頭風是最厲害的。老索頭深以為然。他和華善早年就有齷齪,本來憑著自己的手段,再加上華善口不留德的性子,他都已經把華善憋屈到自家後院,沒法子出來為皇上賣命了。可華善家出了個好女兒,人家是要做太子妃的人。若是等石家姑娘進了太子的門,跟太子睡了一個被窩,到時候幾個枕頭風吹過來,他還能有好麼?

    老索頭未雨綢繆啊!他捏著鬍子想了半天,最終拿定了主意。

    太子可不是一般人,現在可以有個正妃側妃的,等將來還要有三宮六院呢!那麼多女人中不能少了我老索的人,枕頭風也不止石家姑娘能有的。

    枕頭風爭奪大計確定以後,索額圖就忙活起來了。他先是把目光對準了太子的通房丫頭,那畢竟是太子身邊現成的人,不用白不用。

    索額圖又是打聽人家通房的身家地位,又是密探人家通房有沒有跟他一樣高瞻遠矚的背後主子,最後還買通了幾個太子身邊的近侍,乾脆的聽起太子和通房的牆角來。

    就在老索頭忙忙活活的時候,石文炳風雨兼程的趕回來了。石文炳在福州陪著老婆孩子、管著軍務政務,那是忙裡偷閒快樂無邊呢!哪知天使降臨,好事進家門了。自家大姑娘淑賢竟然成了太子妃,石文炳惶恐啊!

    他先走一步,帶著幾個侍從家丁連途快速的回京了,至於西魯特氏,正大著肚子又摟著孩子在後面慢悠悠的往回趕呢!

    石文炳回京之後第一時間進宮見了康熙,康熙對自己未來的親家滿意極了,瞧瞧,咱親家在福州忠君之事,都曬得黢黑了。兩君臣說了會話後,許久不見的生疏也漸漸消散。畢竟當初康熙南巡時,石文炳也是隨過好幾個月駕的,他對康熙還是很熟悉的。

    說了一會話後,康熙就讓石文炳回府等著了,康熙著欽天監算好了日子,也就是後天,就要石文炳進宮接旨了。石文炳一路上忐忑的心定了下來,走出乾清宮後又碰巧見著了未來的女婿太子。

    這次真心是碰巧,太子正好有政事要問康熙,哪知半路上碰見了准丈人。女婿見丈人一般都會緊張,可咱太子卻沒這感覺,不說他從小到大不知見過多少人經過多少世面,就說他是君,石文炳是臣這一點,太子就沒半點女婿對丈人的卑躬屈膝來。他反倒不動聲色的上下打量了石文炳一遍,雖說對石家因為康熙和索額圖的態度有那麼點不喜,但終於見到老丈人的太子不得不承認:石家男兒確實是好的。

    瞧人家那忠誠恭敬中帶著精明的樣,瞧人家順服有禮中帶著親近的相。看著可比某些只懂阿諛奉承或是清高自傲的臣子強多了。人的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有時候會伴隨一生的。太子對石文炳的態度因為第一印象很好而立馬親近了許多。翁婿倆見禮之後,太子又起了心思考較岳父的能力來,他專挑刁鑽的問題下問,而務實的石文炳也直接拿各種數據回答。

    太子滿意極了,岳父不是個只會做錦繡文章的讀書人,很有咱們滿人務實能幹的精神嘛!被康熙手把手教導出的太子,雖說生活上奢侈無度,但在政事上卻是精明強幹的。他也跟康熙一樣喜歡看數據說話,石文炳的回答算是撓到太子的癢癢處了。

    敘了會話,翁婿間見過面後,太子去乾清宮了,而石文炳歸家似箭,也立馬出了宮叫了侍從回家去了。

    ……

    淑賢學了大半天的規矩,腦仁漲的疼。聽到自家阿瑪回家的消息後,她立馬藉機擺脫了宮裡出來的嬤嬤,一溜煙的找阿瑪去了。

    「阿瑪,你回來啦!額娘和妹妹呢?」淑賢進門就問。

    石文炳看著讓自己驕傲的女兒,也臉上帶笑,招呼淑賢坐在身邊,溫聲答道:「阿瑪先行一步,你額娘和妹妹隨後而行,阿瑪估算著,她們大概還要月餘才能歸家吧!」

    淑賢哦了一聲,又仔細看了看自家阿瑪,半晌才放心笑道:「女兒瞧阿瑪的精氣神比以往還好些,看樣子阿瑪的身體是完全康復了。這可太好了,您不知道,家裡人知道您病了有多著急。阿瑪聽女兒一句勸,以後可要務必保重身體,咱家還指望著您支撐門戶呢!」

    淑賢這話說的不假,她前一陣突然想起在某本清穿小說中見到過,彷彿太子妃出嫁後不久,她瑪法和阿瑪就相繼辭世了。淑賢想起這茬時差點嚇出一身冷汗,她不敢確定自己的記憶是否正確,也不敢肯定那本書的作者是否查明了史實。但不管怎樣,淑賢卻是不想阿瑪和瑪法出事的,在這大清朝待得越久,她越是明白過來這和現代的不同。

    在這裡,一個家缺不了男人。若是華善和石文炳沒了,僅憑還未入官場的富達禮和慶德倆是支撐不起石家的。到時候即使有個她坐了太子妃之位,也幫不到石家多少。而且無論哪個女人,想在宮裡生活的順遂,那是少不了家族幫襯的。石文炳和華善若是不在了,她這個太子妃也別想有好。

    想必歷史上的太子妃石氏,也是因為這個才不得太子看重的吧!

    有關歷史上的那位全是淑賢的猜測,但心裡有了隱憂她就不能不關心,這才有了叮囑石文炳的話。

    女兒貼心,石文炳高興。他和藹的看向淑賢,笑著說道:「淑賢放心,阿瑪身體好的很,不會有事的。」

    父女倆膩膩歪歪著,華善看不過去了,他吹鬍子瞪眼睛的對著石文炳,好像喝了陳年老醋似的哼道:「真是父女情深啊!~~~」

    一個啊字拐了十七八個調,真真是笑死了眾人。

    ps:不知怎麼回事作者後台登陸不上去,都急死我了,今兒個注定要上傳晚了,親們千萬別怪罪啊!真是愁死個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