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八十三張 登陸艦艇 文 / 為雨哭泣

    陸皓東和陳少白是興中會裡,在台北少有的能聚在一起的人員了。兩人在軍中不斷有軍事任務,也有教導軍中士兵加強文化學學習的課程安排,蓋因兩人國文底子扎實,會說官話和外語。

    興中會是近代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由孫中山領導。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美國檀香山。宗旨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劉祥、何寬為首任正副主席,然不久,劉祥便退出興中會。1895年2月21日,與楊衢雲的香港輔仁文社合併,並在香港成立興中會總會。

    可惜的是現在的孫文既無統兵之才,更無之力之能,再加上沒有生財之道,全靠美國式演講募捐來籌集活動經費,就像無根浮萍一般,在無能的滿清綠營兵,稍微一打擊,就灰飛煙滅了,其學自洪秀全式的軍事反清模式,簡直就是個菜,在無能的軍隊都把孫文組織的起義打得屁滾尿流,狼狽鼠竄,遠赴海外,最終變成有奶便是娘的近代無恥政客了。

    這也是中國台北政府,兩年前打壓了興中會的非法遊行募捐活動,將孫文一個醫科生,當作醫護兵一直在東南亞服役的初衷,此人太有革命精神了,但是有太沒有組織能力了。被當做和洪秀全一類反派典型打壓了,並且當著興中會會員的面,明確地指出自稱「洪秀全第二」的孫文的錯誤觀點,也確定的做出讓其在東南亞服役三年的處罰。

    陸皓東和陳少白是興中會裡,是屬於有才能,有一技之長的專才,是屬於敢打敢沖,勇於拚搏在一線的一類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台北政府欣賞的一類奮發圖強的近代知識青年。他們這一批反清革命志士,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和有信念的認識,在歷次孫文組織的革命起義失敗中,損耗巨大,淪落到只有組織大批地痞流氓起來革命的地步,這不得不說是中國革命的悲哀。

    倒不是流氓地痞一無是處,關鍵是這些人缺點多的和優點一樣突出。

    孫文是有醫學學位,可惜他只是學而不用。興中會的會員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來到台灣的一大批人,在經歷可大型對外戰爭和各種軍事鍛煉後,除了戰死的以外,都逐漸成熟起來。

    陸皓東在原來歷史中,起義失敗後被捕,受盡折磨不屈不饒的革命信念,,對組織秘密守口如瓶,是其能夠進入軍中電報譯電崗位的關鍵。

    台北政府對於興中會是又拉又打,對於那些妥善運用革命力量的任務是拉,反之就是打壓了,孫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東南亞島嶼上,沒有中國海軍的允許,中外人士是無法自由進出的。

    說實話,現在台灣能擁有那麼多大學生和高中生,也是有興中會的功績的,這個時期,中國人要想進入外國大學深造,沒有特定的渠道,是不可能做到的,你必須加入教會入教才有可能。自從對台灣的興中會打壓了一次後,香港的興中會總部,就組織介紹了數千上萬的學子到台灣來求學,不然台灣怎麼會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就擁有幾十萬高中學歷的學生出來呢?

    這都是整個中華民族範圍內的學子,匯流而成教育學業的成果啊!

    金雨的一億金馬克教育捐款一進入中國教育基金賬戶,就在世界範圍內引發地震,中國台北政府教育部,就開始世界各國聘請大學講師和知名專家教授,不管請不請得來,首先中國政府重視教育,尊重科學知識的態度,獲得了文明國家的認同。

    雖然中華民族是一個文明古國,外國人可以恭維的說;中國是一個神秘的民族,實際上在變相的在罵中國人愚昧無知,自己有那麼燦爛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卻不會去汲取營養,不去解開這些文明的秘密,反而想方設法的愚弄民眾,中國人實在是愛自己人騙自己人啊!

    這筆捐款也給中國的新式教育,帶來巨大的支持和推動,其意義影響是絕對重大深刻。

    可以這麼說,中國在對日作戰時的準備工作,沒有影響到中國各行各業的高速發展,在大量的資金支持下,戰爭反而成為了行業發展進步的催化劑了。

    如果說戰爭是產業革命的催化劑的話,那麼登陸艦艇,就是船舶產業專業化革命的產物了。

    登陸艦艇,指的是能運送登陸部隊、坦克、車輛及火炮等武器裝備遠洋航行,並在敵岸灘頭直接登陸的中型艦艇。又稱稱兩棲艦艇,它是為輸送登陸兵及其武器裝備,補給品登陸而專門製造的艦艇。它包括多種不同類型的艦艇,如船塢登陸艦、兩棲攻擊艦等等。

    當然現在登陸艦艇,是沒有坦克、車輛可以運送的,但是卻不妨礙軍事艦艇的專業細化。

    登陸艇-一般認為登陸艦艇的最初形態是俄國黑海艦隊1916年使用的稱作「埃爾皮迪福爾」(希臘文,意為「希望使者」)的船隻。這是一種平底貨船,吃水很淺,排水量100-1300噸,適於運送部隊抵達海灘實施登陸作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英。美,曾改裝和建造了一批與其類似的登陸艇,排水量在10-500噸,大小不等,艇上裝備機槍或小口徑艦炮,艇艏開有艙門,便於人員和車輛下船登陸。在登陸作戰中登陸兵一般需乘運輸船或軍艦至登陸占附近的海域,再換乘登陸艇突擊上陸。70年代在美國,蘇聯又出現了氣墊登陸艇,它的航速可達90-130公里/小時,並使登陸人員和車輛免卻渡水涉灘的過程,是具有獨特兩棲性和通過性的高速登陸工具。

    而現在中國台北政府,發展出來的登陸艦艇船舶製造基地,主要座落在基隆軍事港灣。中國政府現在不缺少燃油鍋爐和蒸汽輪機,在動力和燃料上不缺少技術和物質支撐,所以中國現在主要以生產高航速的塢式登陸艦為主,以擺脫登陸艦艇火力不足,加強抗襲擾能力,保護登陸部隊的最佳方案了。

    塢式登陸艦艇又稱船塢式登陸運輸艦,它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和在太平洋島嶼實施登島作戰而研製成功的。塢式登陸艦內有一個或兩個巨大的塢室,在艉或艏部有一活動水閘,水閘打開,艉(艏)部分沉入海水中,裝載的登陸艇或兩棲車輛可從塢室駛出。現代塢式登陸艦的滿載排水量一般在5000∼15000噸之間,總載重量在1500∼2000噸,航速30-40公里/小時,可載10-20艘各類登陸艇。

    這種塢式登陸艦艇基地,李楠設立在基隆港,再加上基隆港位於台灣北部,基隆港為台灣北部重要的天然良港,也是海運轉運中心輔助港--非常利於中國艦隊對日作戰和掌控。基隆港位置處於東經121度44分與北緯25度9分交叉點。港區土地面積(經營土地)189.8公頃,港區水域面積379萬平方米(包括內港98.5萬平方米,八尺門區95.5萬平方米);港口航道水深20-26米,港區各主航道水深10-26米;港區船舶停泊能量計68艘。

    其戰略地位可想而知了。

    專門成立的一個登陸艦艇製造基地在這個地方,可以看到對基隆軍港的重視。以現在的工業技術,不過可以製造滿載排水量,一般在5000噸之間,航速35公里/小時,安設了十餘座雙聯裝37速射炮,在遇到魚雷艇攻擊時,可以擁有自衛能力,遇到其他驅逐艦和巡洋艦艇時,可以做到從容撤離。

    再加上不像後世那樣搭載坦克車輛和直升飛機,只是搭載火炮,30艘高速小快艇。這種才研製使用的高速小快艇,每艘之能搭乘一個班軍人的登陸,快艇採用汽油發動,快速啟動性能優異,時速達到60--70公里/小時,擁有極強的突擊登陸能力。

    這也是台北造船業,在中小型軍用特種船舶製造上的貢獻,也是在輔助性艦艇研究的最大亮點,和金雨的造船業側重點不同,當然這也是地區性造船業技術人才差異決定的。

    不過卻有很好的互補性。

    如果在有一年時間,福建的馬尾造船廠,3萬-至5萬噸級的大型船塢建成,相應的配套工業體系完善,如清潔電能水電站和必須的火電站,精密儀器儀表廠,世界最大最先進的蒸汽輪機研發基地落成,到那時中國自身的造船工業,必定會更加完善合理。

    怎麼說中國沿海地區,還會有數個造船工業基地建成,在今後的國防和商務造船發揮重大作用。

    這是中國造船工業今後發展的必經之路,是沒有其他捷徑可走,重中之重的國防工程。

    也可以說,中國已經擁有對日本土最直接的打擊手段。它不同於對西班牙和荷蘭在東南亞的海上軍事打擊,那時只能靠武裝偷渡和秘密潛入,和現在的海軍軍事打擊能力有本質的區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