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133章 工業逐鹿二 文 / 為雨哭泣

    首先搞定了太監這一大抓啦人物們的出去,又把宮女們變相的處理了,通過劉坤一的威望,有安撫了酸儒一般的翰林院士,金雨又開始考慮京城中無所事事的閒漢們了

    隨著bj城的收復解放了,空曠的bj城各種倉庫,又被國防軍從tj轉運來的糧食物資裝的慢慢的,銀庫裡也堆滿了,一箱箱人民幣和銀元,純銀的銀元就和後世一元鋼本兒一樣大小,和一元人民幣紙幣等值,分分角角的小額貨幣,價值十億元,足以支撐華北、西北方面的軍事民事上的用度開支了

    現在全國各地都需要人,為了全國貨幣政策的推廣,組建中國人民銀行勢在必行,從各個銀行抽調的金融專業人才,是最早到達bj的

    中國的《貨幣暫定使用辦法》,開始在華北宣傳開來,規定世紀的第一天,1900年1月1日起,停止大清朝老式貨幣的流通使用,碎銀銀錠都得有組建的中國人民銀行兌曰

    《貨幣暫定使用辦法》一出,sx票號,跟滿清朝廷瓜葛最深,此次慈禧太后北逃,支撐滿清財政半壁江山的晉商們,血本無歸,這時是雪上加霜,隨著國防軍軍隊佔據sx,查抄的滿清官僚黑金,太監們窩藏的2000萬兩銀票,都拿到晉商的老家去承兌,一時間100個晉商,有99個破產,變賣家產祖業兌現到了年底,整個北中國滿清皇莊田地,地主老財的土地,有八成集中到了中國政府手中,這都是因為晉商喜歡囤地,sx9成的產糧良田,在晉商的掌握之中用金融市場上慣用的手法,打擊這些土鱉們,是最省力,又不被人詬病的方式了這都是後話不說了

    1899年的第一場大雪,也在金雨和中國人民銀行組委會計劃阻擊晉商中過去了

    11月8日的bj,老百姓們每家每戶,都會領到定額的玉米面,食用油,食鹽等生活物資,不過這種待遇,只能享受一個月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老子的理念還是相當給力的

    在後世中,**人的社會主義政策,救濟糧和救濟款發放,沒有給老百姓帶來什麼福利,也沒有帶來富裕,反之越救濟越苦,越救濟越窮還是毛偉人的自力生,豐衣足食最有說服力啊依賴救濟政策,會養出懶漢的

    金雨親自監督後勤人員,把第二批物資運往張家口,支援進軍西北兵團的後勤補給,不然滑雪後泥濘的土路,要多難走就有多難走在這個運輸工具相當原始的時代,打仗太不容易了

    到處都在搶種冬小麥,一時間後勤部門運送物資人力就跟不上了

    「這樣不行,得出錢招募青壯車馬,盡快把物資運過去,不然要出大問題」金雨想負責後勤的軍官問道

    「總指揮,之前城中的馬車,都被清軍徵集走了,後勤人員已經盡力加快運輸度,再不擾民的前提下,將百姓的貨車木架子都用上了」軍需官也還無奈的說道

    「用分段搬運法,bj城中現在閒著沒有事做的閒漢多得是,再通過有影響離得鏢局,把物資分別挑到居庸關,那樣驢車馬車,往返的時間會大大縮短不少冰天雪地的塞外,多一件棉衣,就是多一條命啊」金雨建議道

    「是啊我怎麼沒有想到這個辦法呢?」軍需官不好意思的說道:「總指揮,那工錢怎麼定啊?」

    「十元一月,發一套棉服鞋襪獎勵,老百姓的棉鞋容易粘雪水,這麼冷的天氣,挑個一兩百斤的東西,不容易」金雨隨口說道十元人民幣不少了,國內消費低,足夠十人之家吃喝一個月的,再加上一套棉服鞋襪獎勵,收益在30元之上

    「是,我會佈置好的」軍需官領命而去

    不到一個小時,bj城的大街小巷的路口處,都是後勤部門的辦事員,拿這點擴音器在吆喝

    「招工了,招工了,滿胡同的老少爺們兒,有把力氣的爺們兒,好消息了,十元一個月招工了,免費發軍靴,一套棉服了啊機會不容錯過了哦」辦事員吆喝開了,像個小貨郎賣東西似的,很具誘惑性

    從7月份,bj城的漢族老百姓,就沒有什麼生活來源了,出苦力是漢族底層百姓的唯一出路,聽見吆喝,知道這是有營生找上門了

    「軍爺,真有這等好事兒?」有個漢子問道

    「騙你們作甚,包吃穿,還有票子拿,知道不,我們當小兵的一個月軍餉,才十元錢我們國防軍不會讓老百姓吃虧的,放心沒有人敢抽頭」辦事員驕傲的說道,但是他有點沒有說,也不必解釋那麼清楚,戰事在外地,是有戰時補貼的

    「十元錢是多少銀子?」有人不知道十元錢的價值是多少,疑惑的問道

    「看到沒有,這是一銀元,這是等值的一元人民幣,一元可以買100斤玉米面」辦事員拿出一枚銀元和一元人民幣說道:「再看我腳上穿的軍靴,十元一雙,軍供價,曉得不,在你們挑物資時,發給你們穿的,再看看,軍用棉衣棉褲,內衣內褲,還有襪子,都會發放給你們,怎麼樣,有沒有人願意來軍需部幹活啊?知不知道這些值多少錢,過20元了」

    辦事員比劃著,顯擺著自己穿的一切,晃花了這幫為生計發愁的漢子們的眼球,他爺爺的這麼值錢啊

    「真的發這玩意兒?太他娘的神氣了,穿上它,誰他娘的還敢惹老子」一個被欺壓慣了的人,被板嶄的國防軍軍服折服了,混亂時代,都知道當兵的最大

    「軍爺,一家可以幾個都去不?」

    「只要你有力氣,都行,45五歲以上的不要啊,年齡大了,在京城我們會幫忙找些事做的」辦事員們知道,後面會有很多工程等著用人,不怕說大話

    「軍爺,那找誰結賬啊?」又有人問

    辦事員笑笑說道:「拿著軍政府給你們登記的戶籍證明薄,在你們正是錄用時,由戶主直接在我們後勤財務室領取,放心,有專人知道你們辦手續的」

    「什麼嗎?這麼麻煩,我們什麼都不懂啊」又有人嫌麻煩問道

    辦事員又笑笑說道:「哎呦喂,這位大哥,這是我們的辦事程序,避免有人貪墨,抽你們的成,好不好嘛?」

    抽頭誰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大工頭抽小工頭,小工頭抽下面的苦力,北方在tj碼頭最為殘酷,不入幫會,連干苦力的活兒,也沒有人讓你干

    "哈哈倒是這個理兒」眾人笑了起來

    金雨從一開始就把辦事程序規範起來,軍隊都習慣了,按條例辦事,倒是一絲不苟的而實行下來了

    到了第二天,bj城至懷來居庸關的官道上,一隊隊挑夫,在bj的鏢局和國防軍的騎兵看護下,形成巨大的人力物流,將軍需物資運送到張家口,有轉送到北進部隊手中

    一連十幾天的運送,大約有3多萬壯勞力參與,即解決了北進部隊的物資供應問題,又讓京城的老百姓得到了實惠,增加了京城老百姓對國防軍的信任度,政府信用初步樹立起來了

    百度搜索泡書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