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183章 倭人的求和八 文 / 為雨哭泣

    有人說機會就在你眼前,你抓不住的話,會懊惱不迭後悔肉痛一輩子。那麼機會就就在你眼前,你卻不能去抓,眼睜睜的看著大好機會,慢慢的從你手心溜走得話,就會更加讓人傷神流淚了,抓狂不已。

    以前那個志向遠大的伊籐博文,此時就是這類人的典範了。而更隨伊籐博文而來的日方談判代表,也是情緒極為低落,搭拉著腦袋黯然神傷,也不敢怒罵言語。這是因為日本在中國沒有外交地位和使館,是住在英國國使館區的,西方人注重個人居住環境的安寧,發怒吵鬧的話,一旦惹惱了英國人,被人驅趕出去,怕是在中國找個住的地方,都不可得吧!英國人關照小弟也是有個限度的吧。

    畢竟中國人並沒有徹底的關閉談判大門,還留著一個縫隙不是,可是讓伊籐博文最痛苦的地方,也源於此點:難道讓我自己開口說,我們日本政府承擔貴國的全部軍費開支和全部損失嗎?不用自己剖腹自殺,一回國,怕是就得被民眾的口水給淹死了。

    伊籐博文,看著圍坐在副使宮本一夫周圍的日本代表,黯然地說道:「大家議議吧,現在的情況,實在是太詭異了,中國人沒有絲毫急於和我們達成和談的意向,難道中國人要和我們一直打下去,耗下去嗎?」

    「是啊?首相大人,新華夏快報和其他報刊,都在報道中國與沙俄,因滿清北逃政府在蒙古和遠東的問題,鬧得很僵,沙皇特使一行,紛紛離去,怕是中俄兩國,軍事對壘力量會日益加重,什麼時間擦槍走火了,大戰起來,都是不可預測啊?大日本帝國,已經等不起了啊!」外交談判副使宮本一夫也是臉色極差。

    伊籐博文當然知道,自己現在是等不起也耗不起了,國內的狀況越來越差了。沒有秋收糧食的困難時期還好些,大家慢慢熬著,吃草根啃樹皮的過著,沒有什麼問題,大家都差不多嘛。現在有了秋收糧食,那就像是落水之人,看到了浮木一樣,大家就會像找著救命稻草似的瘋狂,失去了理智,暴亂不斷的瘋搶糧食,為了搶到糧食,殺人放火事件,每時每刻都會發生,明治維新以來凝聚的民心和團結一致的各種力量,已經處在崩潰的邊緣,隨時都會淪落到日本戰國時代,門閥再次割據都不是沒有可能啊!

    「首相大人,明治天皇陛下的電報,再次敦促閣下,盡快達成和議。國內暴民的規模,日益嚴重,就要進入冬季了,西方國家已經沒有再向帝國運輸販賣糧食的意思了。」談判代表松下敏之,一邊恭敬的呈上天皇陛下的電文,一邊說道。

    「哎……」伊籐博文歎著氣看完電報,傳遞下去傳閱了一遍。

    「帝國的糧食儲藏量,最多能夠支持的10月底,國家危難,迫在眉睫啊?」伊籐博文除了著急還是著急,憂心忡忡的說道。

    電文中述說的國內狀況,比松下敏之講述的嚴重多了,看過的代表們,馬上憂心忡忡,坐立不安的一臉擔憂之狀。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中說的好啊!日本人也不是人人都始終講奉獻犧牲的,困難時期人人都不在意,得到的食物多少,有個果腹之物,堅持堅持墊墊肚皮就好了。可是,現如今減產嚴重的糧食,剛剛收上來,就被徵集上去,供應政要財閥和軍隊專供食用,連來年的種糧都成問題時,絕望情緒和哄搶暴動事件,聯動起來,就是災難了,動盪不安中,盲從的人們,為了保住自己的些許口糧和搶奪別人的糧食行為,開始不可避免的加劇樂混亂和暴動。

    人心亂了,社會動盪自然不可避免的愈演愈烈,指望軍隊去鎮壓,那可能嗎?現在的事實是人人都吃不飽肚子,總共才幾十萬人的正規軍,能維持住全國的主要城市的安全和秩序,就是萬幸了,還能強求什麼嗎?

    「首相大人,也許這就是中國人要看到的結果吧?他們不急於談判,也不急於達成和議條約,就是要看到大日本帝國如今的局面吧?"松下敏之悻悻的猜測道。

    外交談判副使宮本一夫,原本圓嘟嘟的臉上,盡顯憔悴和無奈的說道:「是啊?前清時期的太平天國起義,中國人死傷於戰亂的民眾近億之多,這才日漸羸弱不堪,帝國何嘗不是看到這一現實,才制定了《清國征討方略》,決定在1892年前完成對華作戰的準備嗎?國家動亂不安,實在是國力衰敗的徵兆啊!難道剛剛興起的國運,就此夭折嗎?不可以啊,不可以的,我們的為大日本帝國的興盛,繼續努力啊!」

    「我們正在想盡辦法的與中國政府達成和解,可是中國人,始終咬住一點不鬆口啊,要我們自己表示誠意啊!開什麼玩笑,戰爭對峙這麼多年,光是我們自己的軍費開支,就超過了35億日元啊。如果沒有西方國家的貸款支持,想來結果早就出來了吧。如果鬆口向中國賠款割地的話,那得賠多少合適啊?一句話,財政省沒有錢了,怎麼賠啊!」負責預算統計的書記官渡邊河澤,也很無奈,實話實說了。就算按日本政府的軍費開支照賠,達成諒解停戰,賠款加上還貸,一甲子內,日本的財政賠不清啊。

    伊籐博文也犯難啊,沉聲說道:「不和解停戰,大日本國民得餓死一半以上,不用中國人在上岸進攻,我們自己就完了,你們也是知道的,新中國在東南亞諸島的施行政策,和美國人在北美洲對付印第安人差不多。一旦進攻條件成熟,以國防軍動輒百萬的徵兵軍事能力,亡國滅族,也是不難想像的啊!」

    不過有一點,伊籐博文等人是不知道的,國防軍現在施行的是志願兵和義務兵混配的徵集制度。志願兵,也就是現在的士官是拿工資的,義務兵拿的是津貼!而且國防軍現在征的兵,多以工程機械修理兵居多,這些兵,適當做技工和工程人員培養的,其實和現代人進技校和工程隊差不多的,區別就是要守軍紀和學習基本的戰鬥技能而已。退伍後進工廠,或是自己組建工程建築公司或者開個小廠,都是有可能的。這也是國家大了,完全施行以前那種志願兵制的話,財政撐不住不說。現如今國防軍和解放軍海陸各種輔助軍種人數,多達兩千萬之多,早把國家財政和金雨王棟等人賺的錢,給撐爆了不可。

    要知道軍工廠,造船廠和汽車製造廠等等盈利性單位,都是金雨和王棟控股的,就是軍工人員的福利單位。當兵三五年的,學出手藝了,你就可以在這些工廠公司,拿職稱工資了,這就表示你學出師了,可以按勞索酬了。很多人不可能當一輩子的兵吧!這是個現實問題啊!

    再說當義務兵,每天不缺吃穿的,拿的補助,也不比自己在家中務農少。所以啊,當義務兵這一職業,現在在中國還是很讓貧困山區民眾認可的。

    伊籐博文等人,對於我們中國文化和人性之瞭解,比之我們自己還要深刻,在中國不缺乏農夫養蛇式的善良,也不缺少白起式的軍事屠夫,像秉承西漢名將陳湯主張「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霍去病和衛青等等人物,誰個手上,不是沾滿了敵國民眾的鮮血呢?中國人的心性,一旦狠辣起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不感到恐懼的吧。《黃禍論》不是沒有出處的,只是西方人歪曲了《黃禍論》的本意而已。就像是你西方人打了中國人一槍,還不准人還你一拳啊,什麼道理嗎?是不。

    什麼叫「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你不包藏禍心手段,禍害中國人,隔著萬里,難道中國人,閒的蛋痛,遠隔萬里都要誅你啊?此時的伊籐博文等人,算是最能體會西漢名將陳湯主張的「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了。

    這種不強打,比殺了你得人,滅了你得國,還狠辣,還由不得你說出個子牛辛卯來。現在的伊籐博文率領的談判代表團,實在是有苦說不出啊!

    副使宮本一夫一臉無奈地說道:「國內的民眾,就是想搭乘西方國家的商船貨輪,逃難出國,都不可能啊,封鎖檢查太嚴密,太嚴格了,我國四面環海,山多林密,易守難攻,也不知道是哪個毒士,出的這個圍困的損主意,太缺德了啊!」

    「宮本君,別再說牢騷話了,解決眼前的困局,才是關鍵啊!」伊籐博文只能提醒一句:「現在在座的人,那個不是一臉鬱悶和無奈,牢騷滿腹的樣子,可是說牢騷話,能解決問題嗎?」

    宮本一夫星星的鞠躬說道:「是的,首相大人,教訓的是,宮本受教了。」

    「在亡國滅族和屈辱求和之間,我意欲求和,盡量滿足中國人的苛刻條件為好,畢竟現階段的中國人,絲毫沒有在登陸進攻的意圖,存心就是要困死我們,只是缺少糧食這一項弱點,就足以把我國民眾打入十八層地獄了。作為首相,我很慚愧,無力帶領國人走向強盛。反而陷入如今這種危難四伏的境地,這是我的無能啊!時不待我,這個責任我會擔負起來的。」看到鬱悶絕望的眾人,伊籐博文下定了決心地說道。

    「首相大人……」

    「首相大人……」

    宮本一夫,渡邊河澤和松下敏之等人大急,齊齊以頭搶地呼喊出來,知道伊籐博文首相,怕是要以屈辱的條件,去換取國家的存亡了。當然,與之對等的待遇,就是成為國家和民族的罪人,政治前途完了不算,怕是連個好下場都會沒有吧。

    而且自己一行人等,想來也會沒有什麼好下場吧?

    看著伊籐博文一臉淡然的樣子,宮本一夫等人,長期和其共事,那裡會不知道,這是伊籐博文下定決心,放開心胸坦然面對一切的姿態啊,都是一條船上的難民,一根繩上的螞蚱,看來誰都逃不開了。

    「首相大人,既然您決定了,我等一榮共榮,一損共損,生死與共,為了大和民族的存亡,我等做出犧牲,是我等的幸事。只是為了我們的家人,是不是向天皇陛下,稍微提一提,這次議和之事的難度。您看了?」宮本一夫也很無奈,自己趕上這事了,根本脫不了身的,回國後做替罪羊是肯定的了,只是得為自己的家人妻兒們,爭取一下,要不然的話,被一刀斬了還是幸運的,被賣去淪為娼妓,那才是最可悲的呢?

    「去吧,大家一個奏折,呈述一下,為家裡人爭取一下吧?宮本君,拜託了!」伊籐博文很正式的站起來,深深的鞠躬道謝。

    然後又向眾人深深的鞠躬道:「對不起了,連累大家了,盡人事而聽天命吧!」

    宮本一夫等人一一回禮,然後退了出去。

    「哎……難道大日本帝國的崛起之路,就這麼毀於一旦嗎?中國啊,這個亞洲的巨龍,戰爭能力真是太可怕了,大清沒落於慈禧太后,卻又興盛於李楠,這樣一個神秘莫測的女人,這個時代,真的就沒有大和民族的出路了嗎?」伊籐博文長長地歎了口氣,無力地跌坐在椅子上。這裡不是日本人的房子,可是沒有什麼榻榻米的啊!彷彿做出這個決定,抽取了伊籐博文全身的力量一樣,伊籐博文意興蕭索的想著心事。

    對於這個時代來說,日本人無異於比中國的外交家精明強悍多了,而且也勇於承擔責任,愛國強國的思想,不比中國人差上哪怕一絲一毫的,這個事實我們得承認啊!

    翻開中華民國史,就像一個賣國歷史展覽一樣,沒有最會賣國的,只有最會禍國殃民的,跟日本外交家們,是沒有辦法比較的。

    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剛剛冒出一點興盛苗頭的日本國,也隨著伊籐博文的這一聲長歎,落花無聲飄落去,逐步淪落為國力最虛弱的亞洲國家之一,巨額的債務壓得日本皇室和政府喘不過氣來。

    機會,有時候就是這樣,不是誰想抓住就能抓住的!

    【讀者朋友們,給點推薦和意見啊,謝謝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