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死184章 倭人的求和九 文 / 為雨哭泣

    與以日本首相伊籐博文為首地,日本談判代表們的談判處境之艱難相比,中國外交部則是本著可談可不談,可和可不和的心態在與日方交涉。心態不同和所面臨的國際環境都是不一樣的,這就決定了中日兩國之間談判的地位和立場原則也截然不同,占絕絕對優勢,外加強大的天朝上國氣場,由一個愛國的穿越者金雨,主導著談判原則和進度,想要讓日本談判代表們吃癟,實在是件太容易不過的事情了。

    與日本談判代表們的焦躁失衡相對應的,就是新中國外交部就顯得波瀾不驚,榮寵不喜了,種種跡象表明,日本談判代表們就快要自動投降了。而主管此事的金雨,連和日方談判代表們見個面的意思都沒有。

    新中國中央政府遷都京師之後,金雨負責的事務就明顯少多了,大部分權責,都被中央政府的各個部門主管們分擔過去了。操心的是少多了。真心的說一句,李楠的管理水平是三人組中最出色的,把新中國的政務部門打理的井井有條,對於各個部門權限的分工都具現化了,權責到位的很。雖然在渡產假,可政府機構運行的安安穩穩的。規則是三個人共同商定的,自然誰都沒有怨言了,也不必考慮什麼消權的猜忌了。

    外交部除了必要的向金雨通報特別事務外,一般不會來打攪金雨的,金雨也從其他事務中脫身出來,專心軍務了。要知道自從把滿清王朝趕到蒙古高原以後,軍隊改編和論功行賞的大小事宜,都還在繁忙地統計梳理之中。中國地域太大了,鐵路交通狀況又很落後,要是像後世一樣,全國各地運輸抵達,只需三兩天時間,就好說了,大家快捷地坐在一起,商量一下,論功行賞一番,一個月隨隨便便完事了。可是這時代,太坑爹了,遠的三倆月,才會趕到京師,太誤事了。

    再加上中日戰爭,一直沒有終結,這最後一錘子買賣,還沒有一個完美的說法,軍隊改編和全面復國後論功行賞的大小事宜,也就耽誤下來了。

    金雨現在一直在閒暇時間裡,著手國防軍師級編製的整編計劃,以及考慮建國後授勳行賞的各種辦法。畢竟這麼久了,在不拿出一個標準執行下去,下面的人會有怨氣地,這可不是好事啊!

    相對於和俄國沙皇軍隊的對峙和相互監視,在東三省地面和邊境地區,自組建抗倭義勇軍進入東三省以來,就沒有停止過,一有風吹草動的,現如今的國防軍邊防部隊,就會在第一時間,自主的進入防禦或者進攻狀態,這些都由各個部隊主要軍官們,根據現實軍情和環境決定,也都是有相應的授權的。所以啊,金雨暫時還沒有考慮和俄國開戰的可能性,也沒有把自己現在的精力,主要投放在對俄戰爭事務中,不過對俄戰爭的物資準備,從來也沒有懈怠過。

    現在的情況就是新中國沒有做好對俄戰爭準備工作,而沙皇俄**隊,同樣沒有做好對新中國國防軍部隊作戰的準備工作。對滿清軍隊的進攻,也已經從和前抗倭義勇軍的局部摩擦交火,試探出來了,想像對付清軍那樣進攻國防軍,根本不可能的。

    沙皇的海軍艦隊,在亞洲遠東部署的海軍艦隻,面對新中國艦隊的話,是沒有一成勝算的,『歐洲壓路機』不是沒有熱兵器作戰常識的滿清政府,自然不會抽調歐洲國內地波羅的海艦隊,遠洋萬里,來和強大新中國三大艦隊決戰的,英國和法國都退避三舍,俄國海軍統帥部,也不是沒有聰明人存在的。而原歷史中,1905年的日俄海戰中,日本海軍的艦隊艦隻,和現在的中國海軍艦隊相比,恐怕連中國艦隊一個艦隊的力量,都有不如吧。所以據情報部門預測,中俄海戰的可能性很低。路戰的可能性佔八成可能,而東三省是主戰區的可能性最高,這都是富饒的遠東,不是新疆伊犁地區可以比擬的;從現在的蒙古高原進攻,可能性也比較低,無他,沒有合適的鐵路交通,來維持沙皇軍隊的軍火物資運輸,幾千公路的荒漠和草原,就可以把沙皇軍隊耗死。要不然,沙皇耗資近20億盧布,來修築西伯利亞大鐵路,去進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進攻新疆地區的計劃,那就顯得沙皇的軍事指揮部太可怕了,蠢得可怕,這種可能性機會等於零了。

    一切情報顯示,沙皇的軍事準備還沒有完成,近期借口滿清逃亡政府在蒙事件,向新中國開展的可能性只有一半,五五開的可能性。同理,新中國國防軍,面臨的困難,比俄皇軍隊更甚,新中國的鐵路交通現狀和修建進度,沒有個三五年時間建設發展,還比不上沙俄的鐵路運輸現狀呢?

    以至於現在金雨的主要精力,就主要放在於編練師團作戰的編制上了,和『歐洲壓路機』以及俗稱的『灰色牲口』們作戰,師團級的大編製必不可少啊!要不然,面對高喊著『烏拉……烏拉』口號的沙俄軍隊,國防軍出現大傷亡的幾率,會大大增加的。

    「叮鈴鈴……叮鈴鈴……叮鈴鈴……」

    正在寫著整編計劃總綱的金雨,被老式的電話座機振鈴聲打斷了思路,伸手拿起電話微微不悅地問道:「誰啊?有什麼事情嗎?」

    「我,張秘書呀!先生,婦幼保健醫院打來電話了。」秘書張曉慧急急地說道。

    金雨平復了一下情緒又問道:「哦!小張啊,醫院說了什麼事情啊?」

    「醫院的婦產科大夫說了,大夫人的進產房了,問您要不要過去一下,夫人只叫你的名字,是好消息啊!大夫人要生了啊!先生!」秘書張曉慧很興奮,彷彿是她要生似的,金雨待她們這些秘書,就像兄弟姐妹似的,中國女性嗎?很容易被感動的,也為金雨要添孩子高興不已。

    「嗯,是嗎?叫司機把車開到門口,我這就過去。」金雨也有點小興奮,有了孩子,自己也算是在這個世界裡扎根了啊!

    「已經叫好了,就等您過去了,先生。」張曉慧很肯定地說著。

    看看自己手腕上的雷達表,9月19日下午3點59分,一天中不早不晚的時候生產,嘿嘿,自己的孩子真會挑時間啊!正是人的精力最旺盛的時候,放好計劃書,拿起外套就走了出去。

    京師的婦幼保健專科醫院,是集這個時代這一時期最高科技新建醫院,擁有軍隊中最出色的婦產科醫生,毫不客氣說一句,這是全世界醫療條件最齊全的婦幼保健專科醫療機構。

    在這個觀念相對保守的時代,用軍隊醫生,來推動整個新中國的醫療改革舉措,也是迫不得已的,新的醫療技術,實在是觸及了,舊中國醫療觀念太多的傳統了啊!

    帶上警衛,金雨一行三輛車,很快就趕到婦幼保健專科醫院,由於這裡主要是接待軍屬和政要家屬,領導級別都是最高的,又是軍隊體系,進出檢查和登記比較嚴格,金雨的轎車隊,稍事登記了一下,就進去了,怎麼說最近又常來,還是自己的最高統帥之一,誰不認識啊,只是限於登記檢查制度而已。

    吳玉玲媽媽和姨娘,以及艾麗絲的母親也都在,一見到金雨就哭道:「女婿啊!你可算是來了,這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還真沒有說錯啊,媽媽我伺候祖宗似的,伺候她大半年的,臨了臨了的,到了最後要生的關頭,哭著叫著地,還是自己男人啊!」

    金雨哭笑不得,連忙說道:「媽,看你說的,來,來,您先坐著休息一下,您老也累了不是。"

    扶著丈母娘坐在產房外邊的沙發上坐下,暗暗想著:「哎呀,我的個天啊!您這是吃的那門兒子的飛醋啊。」

    「沒有什麼事情吧?」金雨忙問一旁,吳玉玲地姨娘吳柳氏,吳玉玲親生母親哭的,話都說不囫圇了,金雨沒有辦法,只有問其他人了。

    「醫生說,雙胞胎嗎?生產時和單胎概率是一樣的,不好說的。」吳柳氏這一年來,也是在金府忙上忙下的,市面也算時間多了,說話還是比較利索的:「按說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營養都跟得上,胎位正常,足十個月了,順產,放心好了,玉玲的狀況很好的,就是疼地厲害了,把她媽叫的哭成淚人兒了,心疼女兒罷了!」

    「是啊!我也覺得沒有問題的,每次晚上來看她時,都很正常,運動量也合適的。您老照看著玉玲媽媽一下,我……」金雨說著向另一邊望望道,心中卻是知道的,醫生嗎,誰會誰敢打保票啊!

    吳柳氏也知道人多,要說話的人都多,點點頭道:「去吧,沒有什麼事的,好人自有好報的。」

    和其他長輩打著招呼,金雨才走到艾麗絲母親身邊,用德語說道:「媽,艾麗絲還好吧?」

    艾麗絲媽媽是奧匈帝國人,而奧匈帝國的語言,主要語言是德語和匈牙利語,艾麗絲媽媽會說十幾門語言,就是中國話說的不好,也算是有語言天賦的人吧,可是愣是說不好漢語,也就不愛說中國話了。

    「還好,您放心,我會照顧好愛麗絲的,她很安穩的。」艾麗絲媽媽很有歐洲貴婦人氣質,艾麗絲隨她媽長的多些。

    「那就好,那就好,那等會兒,我再過去看她好了。」金雨算是放心了,走到一旁的王棟身邊說話去了。

    「一夫多妻制是好啊!你看看,這一溜過來,你都叫多少人媽了啊!」王棟小聲調侃地說道。

    【書友們,朋友們!多支持啊,收藏點,推薦一下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