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232章 在釘幾顆釘子(四) 文 / 為雨哭泣

    怎麼感覺到這個中國人,似乎不懷好意啊!朱爾典猶豫了一下,但是為了不落後德、法兩國,達到自己的目的,又不知道這兩個國家付出了什麼代價,才欣然離去的,毫無辦法的朱爾典鄭重承諾道:「只要是大英帝國能夠辦到的事情,絕對不會讓閣下失望的。」

    「這個承諾比較大了,朱爾典大使,我可以仔細考慮考慮嗎?」高明很像那麼回事的問道。

    朱爾典這個英國老帥哥,自然地聳聳極為牛氣地說道:「當然,這是理所當然的,大英帝國是最重承諾的,也是最富有慷慨的國度!」

    朱爾典說完這句話,和自己的助手對視了一眼,也感覺到如今的中國人比較難纏了,以前和大清王朝打交道的時代,那時候,在戰場上取得到的和得不到的,在談判桌上全部得的到,如今中國人變化太大了,斤斤計較的厲害啊!看來這是自己最艱難的一次談判了呀,這個商人別異想天開的提條件就好了。

    朱爾典盯著高明,開始揣測高明的想法,怎麼想都覺得十分不妙,談話方式和那一絲絲異常的味道,都讓人感到詭詐萬分。

    高明喝著茶,回想起自己在工商學院學習時,聽到的一個笑話式的名言,中國人說話時,十句有九句是假話;外國人說話時,十句裡有九句是真話,結果是兩個國家的人,都不知道對方說的那一句才是真話了。事實就是中國人在大量的虛話假話中。說出真意。而外國人在大量的真話中,隱藏著謊言。對比之下,世界上的人啊!沒有人是笨蛋!自己在算計英國人之時,英國人何嘗不是在謀求對自己國家最有利的形勢呢?

    看著高明一會皺眉,一會舒展的樣子,朱爾典不知道對方在為難什麼,難道有什麼不好啟齒的大事件,太為難了,朱爾典和助手威廉.希爾狐疑不定,怎麼都感覺到不對頭。

    在朱爾典和助手威廉.希爾感到越來越不妙的時候。高明開口說話了:「朱爾典大使,我們是軍工研製公司,我們希望在西南亞波斯灣一帶港灣,建立幾個軍事港口。或者船舶製造以及維修基地,以貴國在阿拉伯半島的影響力,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的!」

    「轟」一下,朱爾典和助手威廉.希爾感到自己的大腦,如同雷擊,這是什麼條件啊!一時間都反應不過來了,怎麼會這樣啊!我們是來進行商業購買協商來的,你提這個合適嗎?

    「朱爾典大使,您是知道的,中俄關係日趨緊張。沙皇帝國硬生生的要插手中國內政,在我國邊境地區和滿清流亡政府,糾結在一起,武力干涉新中國統一全國的計劃。新中國政府,就會面臨中俄之間的全面戰爭,您也是知道的,我國糟糕的陸上交通運輸能力和實際情況,這樣一來,我國政府就在物資運輸上極為被動了。而在波斯王國和奧斯曼帝國周邊地區,向沙皇俄國在這一地區駐軍發起進攻。距離上最近,也最為方便海上運輸,您以為呢?」高明繼續說道,真假摻半的危言聳聽起來。

    「為什麼啊!難道貴國要向俄羅斯帝國宣戰了嗎?」這可是比購買蒸汽輪機相關技術更嚴重的大事件啊,朱爾典驚訝的問了出來。顯然被高明雷的不輕。

    其助手威廉.希爾更是急得直搓手,彷彿中國要和他開戰似的。

    「no……no……」高明冒出幾句洋詞。繼續開始風言風語的說道:「朱爾典大使,這種情形,只是設想而已,我國怎麼會隨意向一個國家宣戰呢!只要沙皇俄國,一直還在試圖阻擾我國政府,統一全中國北方地區的外部環境還存在,我盟就得作此設想啊!有備無患嘛。再說如此僵持下去,這讓我國在今後如何與西南聯合軍政府,進行統一談判啊!所以,我們得做好和沙皇俄國進行全面戰爭的防禦準備,這有什麼不妥當嗎?」

    **!這有什麼不妥當啊,實在是太不妥當了,你只是一個武器裝備製造主管而已,決定得了這種大事嗎?你和我這個外交大使,商量這種事情,是個什麼意思啊?還是有人要借你的嘴巴,說些什麼。1(1)朱爾典心裡直罵老天,一時摸不準高明的意圖,腦袋瓜子卻轉的飛快,一時間應付的說道:「高總經理,您的要求超出了我的權限,非常抱歉。再說一旦貴國和俄羅斯帝國宣戰,我們這些中立國,也只會保持局外中立,不可能為貴國,在中立國家和地區提供軍事港口,或者船舶製造船廠以及維修基地的。」

    高明一拍手掌,嚇了朱爾典和威廉.希爾兩人一跳,卻見高明逕自說道:「對啊,朱爾典大使,威廉.希爾代辦,正因為在戰時,諸國不可能為我國提供軍事港口,或者船舶製造船廠以及維修基地的。所以,我們才要未雨綢繚,事先在這一些地區做好安排,我國政府就是為了阻擊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出擊,已在組建印度洋大艦隊,配合南洋艦隊,封鎖住俄國艦隊有可能出擊的航線,這才要朱爾典大使和威廉.希爾代辦,從中斡旋,一旦有個說法,我一定會給朱爾典大使和威廉.希爾代辦此行,一個滿意的答覆!」

    **!朱爾典和威廉.希爾兩人,這次直接在心裡罵娘了,你這不是出難題嘛!可是這裡面的意思和信息又太多了,氣憤不已的兩人直接告辭,轉身走了,都忘了自己來這裡的實際目的了。

    現在的國際局勢極為微妙,英、德、法、俄、中、奧斯曼帝國等等國家,在東南亞。印度。中南亞,阿拉伯半島,蒙古高原和遠東,都是矛盾重重,糾纏不清。現在又以中國和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的矛盾最為尖銳,不可調和,可是以這樣方式,要求朱爾典大使和威廉.希爾代辦,確實有點說不過去。但是這種外交人員例行關照國家商務交涉。也是無可厚非的,如果朱爾典和威廉.希爾,單純的只是商務人員,想必高明也不會提出這等不合情理的條件!

    趁興而來。敗興而去的朱爾典大使和威廉.希爾代辦退出來,也是無奈,這種事件關係重大,不是他們可以決定得了的,這是中國人通過高明的嘴巴,向英國政府發出的信號,不幫忙解決或者協助其完成這一戰略部署,大英帝國想要購買到中國人最新式的蒸汽輪機,以及其相關技術設備,怕是不容易啊!

    也不知道開給法國人和德國人是怎麼個條件。那麼高興地就離開了,留下自己等人,在這裡絞盡腦汁的考慮解決問題的辦法,無奈之下,只能發報回英國倫敦唐寧街十號,詳細地闡述了中國人開出的條件的可能性,讓上層人士決策,自己兩人是沒有辦法和決定能力的。

    現在大英帝國政府也很為難,在殖民地方面,德國亦成為英國最危險的競爭者。德國因為發展較遲,從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才開始奪取殖民地,一直到年前,總共奪取了二百九十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還不及英國的十一分之一。對此。德國帝國主義是不甘心的,十九世紀末德皇威廉二世就公開叫嚷:「德國人已經看夠了別人在分食那個甜包子。」德國也要求更多的「陽光下的地盤」。可是,世界已經瓜分完畢了,德國到那裡去奪取「地盤」呢?當然,德國原先對滿清王朝有企圖,可是看到中國有兩大勢力存在,暫時也就熄了那個念頭,極力鼓動沙皇俄國和新中國纏鬥,再作打算。現在只能是從別的帝國主義國家手裡去搶,其矛頭又首先對準英國和法國,因為這兩個歐洲國家的殖民地太多了,又與其實力稍有不符。這樣一來,結束光榮的孤立政策和均勢政策之後,英法兩國,才開始達成初步約定,以挾制德**事經濟擴展勢頭,要不然那會對新中國和西南聯合軍政府,步步退讓到如今啊!關鍵之處,就在於各自的家門口,臥著一支凶獸,虎視眈眈盯著自己啊!

    於是,在國際政治舞台上,英國人對遠在在亞洲的中國政府一再妥協,可是英國同德國的鬥爭也同時開展了,雖然這時侯英俄和英法的矛盾仍很尖銳。

    這一時期,德國同英國爭霸的一個重要行動是決定修築「三b鐵路」,這條鐵路線從德國首都柏林開始,通過奧匈帝國及其控制下的巴爾幹地區抵達伊斯坦布爾(君士坦丁堡),然後渡過海峽,取道安卡拉直達巴格達。1888年,由奧匈帝國至伊斯坦布爾的鐵路幹線竣工。同年,德國從土耳其取得修建至安卡拉的鐵路租讓權。1892年安卡拉鐵路竣工。接著,德國又與土耳其談妥修建至巴格達的鐵路租讓權。這個以「三b」計劃馳名於世的鐵路幹線建成之後,德國的侵略勢力將伸向亞洲,直達波斯灣畔,威脅著英國以印度為基地的勢力圈。英國極力破壞巴格達鐵路計劃的實現,加深了兩國的矛盾,這也讓英國更是沒有了精力,干涉中國的事務了,同理,中國與沙皇俄國的矛盾,更是英國人樂於見到的國際形勢,大英帝國既不想看到沙皇俄國向中南亞亞洲國家擴張,又何嘗願意看到中國勢力再向印度洋和波斯灣擴展呢?

    現在大英帝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和首相貝爾福,接到電報之後,也是憂心忡忡,如今的國際局勢更是錯增複雜了,這種要求,答應不答應,左右都是不妥當啊!根本就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啊。

    愛德華七世對首相貝爾福哀歎:如果我們答應為中國人提供這種服務,那我以前努力與沙皇達成的初步協議,再也沒有更進一步的可能了,是不是中國人已經知道了,我國正在準備和沙皇俄國,進行更深層次的盟約協定的談判準備啊!

    首相貝爾福冷靜的搖搖頭。表示這絕無可能。與其他一些大臣討論一番,也沒有什麼頭緒,只能讓大英帝國的情報人員,注意搜索德、法等國協議購買事宜的進展情況,至於給中國人在阿拉伯半島和波斯灣沿海,提供提供軍事港口,或者船舶製造以及維修基地的事情,暫時沒有討論的必要了,自己國家還和德國、沙皇帝國、奧斯曼帝國在哪裡糾纏不休呢,再來一股中國勢力。那不是前門拒虎後門迎狼嘛!總之,事情還沒有到那種糟糕的境地,等等看。

    朱爾典等人,也只等回來一個指令。關注其他各國的購買動向和事態發展,再積極斡旋活動其他部門,施加日不落帝國的影響力,盡力以其他途徑謀求突破

    就在英國高層狐疑不定之時,新中國政務中心,卻在奧斯曼帝國取得突破進展,10月28日,兩國正式結為戰略同盟國家,與中國政府完成一個軍艦大訂單和軍火交易,並展開多項工業合作項目。尤其是在鋼鐵冶煉和工業製造行業,投資最為巨大。之後,立即在哈薩省中東部大城市胡富夫和巴士拉省的科威特縣,完成價值5億人民幣的土地超大宗租賣現金交易。奧斯曼帝國和新中國海軍軍方,在這兩地合資建立兩個軍事港口和軍事學院,船舶製造以及維修基地的事情也一一展開。

    世界頓時嘩然:一直承受著意大利,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等國侵擾的奧斯曼帝國,忽然得到一個強大國家的強力加盟,世界軍事格局要大變了啊!難道這個上千年前,被中國人趕到歐亞大陸交界地帶的突厥後裔們。重新建立起來帝國,不怕和中國人再起紛爭,重演千百年前的紛爭舊史嘛!

    在外界不知道兩國首腦人物,究竟達成了什麼樣秘密協定的時候,什麼樣的猜測和設想都有。世界主流報刊,都展開了激烈的研討。輿論導向莫衷一是。

    就在世界各國還在努力猜想,並設法打探中國和奧斯曼帝國究竟達成什麼樣的密約之時,11月10日,中國政府和波斯愷加王朝,同時宣佈,兩國達成軍事戰略協議,由中國政府,在三年內武裝整訓10萬波斯陸軍。

    同時中國和波斯展開全面的經濟合作,由中國出資金和技術,而波斯出土地資源和人力,大力發展波斯的經濟和文化教育。

    要知道愷加王朝建於1779年,首次定都德黑蘭。愷加王朝初期,西方列強加緊在伊朗的爭奪。1801年俄國兼併格魯吉亞;英國同伊朗三次戰爭導致伊朗割地賠款及承認阿富汗獨立。此後法國、奧地利、美國等相繼強迫伊朗訂立了不平等條約。19世紀下半葉,英、俄攫取了在波斯王國的採礦、築路、設立銀行、訓練軍隊等特權。可以說此時的波斯王國和清末的滿清王朝一樣,都是受歐美人半殖民奴役的古老國度,如今中國異軍突起,強勢介入波斯灣周邊國家的舉措,讓眾多的歐美國家異常緊張。

    這個世界本來就極為矛盾的殖民地之爭,異常尖銳,衝突不斷,在中國勢力的攪局之下,更顯得暗潮洶湧,凶險詭詐的政治格局,更加充滿了未知的變數。

    如果說新中國政府和奧斯曼帝國結盟,能讓人看到,中俄對峙兩方的新中國,有利用奧斯曼帝國地利之便的嫌疑,那麼和一個半殖民國家合作,那就意味著要和多數國家為敵,陷入糟糕的國際環境當中,又實為不智了。這時再精明的國際觀察家們,都不知道新中國政府打的是什麼算盤了。

    而在此時,新華夏快報更是刊登中博悠久的交往歷史新聞,表示願意和波斯人民友好平等的交往意願:波斯王朝和中國的友好交往歷史,就是一部世界文明發展史。漢唐以來,中國和波斯古國,由絲綢之路,搭建起來的兩國友好貿易通道,世界聞名。貿易紐帶聯通著中華民族和波斯古國千百年來的傳統友誼……【省略500字,中國和波斯的交往史。太悠遠了】中國歷來重視和波斯王國的傳統友誼。並祝願波斯人民,自立自強,重新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

    中國人的媒體輿論界,並沒因為波斯王國沒落了,而鄙視波斯人,反而是極為同情這一民族,一切都是因為,上個世紀中華民族,同樣遭受著這個國家一樣的遭遇。

    中國人可以不知道波斯王國在哪裡,但是沒有人會不知道絲綢之路盡頭,這個國家的名字,中國的絲綢製造販賣的商人們,那都是可以把波斯古國,祖宗十八代的底細給八卦出來的主,一時間,中國大江南北,黃河上下,都在討論和這兩個國家結盟的利弊之處。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民間市井之流,雖然不能參與決策,但是說說白話,發表一下見解,倒也是頭頭是道,甚至把孫子兵法都搬出來說事,好壞有之,沒有個定數。但是要把這個國家,從白色人種奴役殖民的環境中,解救出來的意圖,還是給準確的表達出來了。

    中國,奧斯曼帝國和波斯王國,迅速成為了世界政治風暴的中心。

    【在此萬分感謝友紫僵月票打賞!真的,萬分感謝啊!沒有見過這玩意兒,第一次得到啊,謝謝了朋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