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250章 打草驚蛇(五) 文 / 為雨哭泣

    事實證明,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沒有幾個人可以抵擋得住誘惑的。更何況是這些對錢財利益極度注重、極度貪婪的波斯王公貴族們呢?再說還有中國國防軍頂在最前面,誰會放棄這種美事啊!波斯王公貴族們,完全沒有去考慮沙皇俄國擁有什麼樣戰爭能力,反正老是被沙皇俄國欺負,跟在中國和奧斯曼帝國兩個大**隊後面搏一搏,應該不會再受俄國人殖民了吧!大多數波斯地方勢力,倒是真心實意的和國防軍合作起來了,沒有了以前那種生硬的排斥心理,合作關係倒是融洽多了。

    新中國和波斯王國的進一步協議達成的同時,與奧斯曼帝國協同作戰的進一步協議,也同時取得了進展,按照協議,戰後可以能夠得到格魯吉亞行省,獲取巴庫油田今後三成份額的利益,由不得和沙皇俄國苦大仇深的奧斯曼權貴們不動心,不賣力了,報復心極重的奧斯曼權貴們,可是抱著狠狠打擊一下沙皇俄國人的心態參與此次戰略合作,比波斯王國的權貴們用心多了。

    在一邊時刻關注著事態發展的沙皇俄國,見到中國政府,蘭芳共和國,奧斯曼帝國和波斯王國四國聯合在一起,積極地在亞細亞、西亞邊境地區做著戰爭準備,如同一個被馬蜂蜇著的笨熊一般,仗著皮黑肉糙的身板,本來在波斯王國東北部境內城市就有駐軍。在奧斯曼和波斯邊境都駐紮的哥薩克軍隊本來就很多。這時也只能被動的增加軍費開支,派遣了10萬哥薩克騎兵,先進駐在波斯境內境外和中波聯軍槓上了。

    哥薩克騎兵一直都是沙皇軍隊系統機動能力最強的部隊,現在就直接和中國國防軍在亞西亞和西亞地區對上了。沒有辦法,波斯王國國情如此,強勢的沙皇軍隊可以駐紮在波斯王國境內外,而與波斯王國作為戰略合作國的中**隊,更加可以名正言順的駐紮進來了,只是以前駐紮在波斯灣和波斯王國中心城市,中、英、俄三國勢力相互糾葛。相互戒備,隔離得遠遠的。現在情況不同了,中、俄兩國就近在咫尺,形成針尖對麥芒之勢。再次在西亞對峙起來了,完全是把中國國防軍和沙皇俄國的軍隊,在中亞、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中俄軍事對峙的狀況給複製過來了。

    現在的沙皇俄國,完全是被中、蘭、奧、波四國的戰略軍事行動給驚動起來了,開始被動地動用俄國全國之力,在完成對中波聯軍的對峙之後,不得不在奧斯曼帝國亞細亞的邊境線上增派兵力,加強常備軍隊的數量,在俄奧邊境駐防著。提防著老冤家,老對手奧斯曼軍隊的偷襲和破壞。格魯吉亞、阿塞拜疆位於連接歐亞大陸的外高加索中西部和東南部,包括外高加索整個黑海沿岸,都已經在中、蘭、奧、波聯合作戰部隊的打擊之下了,由不得沙皇俄國政府不慎重對待了。

    如果說在中亞、西伯利亞和遠東苦寒地區與中國國防軍的軍事對峙,沙皇政府統治階層還能保持正常運轉的話,現在隨著中國國防軍強勢楔入亞細亞和西亞的戰略動作,就讓沙皇俄國的戰略部署完全被動起來了。戰事一起,格魯吉亞的鋼鐵工業、銅煤開採行業受影響不算什麼,可是阿塞拜疆首府巴庫油田的開採輸出。勢必大受影響,依靠出售石油資源獲取源源不斷的財政資金的局面,必定會被大大的消弱,這讓幾年來不斷擴軍備戰,耗資巨糜的沙俄國家財政支付能力更加艱難了。

    在歐洲國家的軍隊當中。最有特色要數德**隊,德**人最講究戰略戰術和戰鬥效率。也就是追求精兵政策;相對的沙俄軍隊,就是靠數量取勝的典範了,悍不畏死,亡命衝鋒,說的就是俄**人了。

    如果有人說,一二戰時期,俄**人投降德國的軍人,數以百萬計數,稱不上悍不畏死的話,那就是觀念問題。軍隊投降的形成,是受環境制約的,在面臨著不可抗拒的力量的時候,那種投降都是可以被接受的。總之高呼『烏拉烏拉』悍不畏死,亡命衝鋒的俄**人,確實有著過人之處。

    沙皇俄國的軍隊在歐俄地區,駐軍比重已然很大,其哥薩克軍隊有很多支,也是沙皇俄**隊在亞細亞、西亞機動作戰能力最強的軍事組織。這一下子被四國聯軍刺激了,全俄羅斯帝國都動員起來了。

    如果說吉普賽人是大篷車上的民族,那麼哥薩克就是戰馬上的族群。著名的軍事暢銷書作家弗朗西斯科.蘭諾伊在評價哥薩克騎兵時說「一般來說,他們中間沒有懦夫」。這就很形象的描述出了哥薩克軍隊的戰鬥意志品質,不是吹牛吹出來的。

    其實哥薩克不是**的民族,而是一種軍事團體,最早出現於16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形成了頓河、庫班、台列等11個主要軍事分支:他們參加了從18世紀到20世紀前半期俄國和蘇聯的所有戰爭,如俄瑞北方戰爭、克里米亞遠征、兩次俄波戰爭、六次俄土戰爭、俄日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

    而在我們現代中國人眼裡,估計沙皇俄國的軍隊,印象最深刻的估計就是滿嘴喊著『烏拉烏拉』的哥薩克騎兵,悍不畏死的集群衝鋒得形象了吧!

    如果在具體的說一下,就得拿中華民族和俄國人中,有過對決經歷的滿洲騎兵和哥薩克騎兵來對比說事了,兩個不同民族軍種對決,誰強啊?

    綜合比較一下啊,不得不說哥薩克騎兵更勝一籌!

    首先。對比這兩者。很多人都會提到清初的雅克薩圍城之戰。但是在雅克薩之戰當中,中俄雙方的兵力根本不成比例,當時代表中國的清朝軍隊數倍於敵,並且還採取了長期圍困的戰術,最終才迫使對方投降。而反過來看,當時代表俄國的哥薩克騎兵,僅以小分隊的規模進行襲擾就足以令整個大清帝國坐臥不寧,足見其戰鬥力之強。另外,俄國在向中亞、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擴張的過程中,哥薩克騎兵也是精銳的先鋒。就連強盛一時的蒙古人都忌憚三分,如果滿州騎兵在數量不佔優勢的情況下與之對陣,後果可想而知。

    其次,哥薩克騎兵在俄國。數百年來都是其軍隊的主力之一。直到二戰期間,哥薩克騎兵依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對比滿州騎兵,自入關而得天下之後,妄自菲薄,戰鬥力不斷下滑。至清末,更是令林則徐發出了「十年之後,不惟無可籌之餉,且無可用之兵」的感歎。其實力之衰弱由此可見一斑。

    第三,僅從騎兵裝備上來說,哥薩克騎兵的裝備對比滿州騎兵。一直都佔有著相當大的優勢,尤其是到了後期,優勢更大了。這雖然與俄國靠近歐洲,軍事改革發起較早有關,但同時也體現出一個至理,國勢強則兵強,國勢衰則兵弱的道理。

    事實上,最關鍵的是哥薩克騎兵在熱兵器時代,都還在毅然決然的戰鬥著,保持著強大的戰鬥力。還發揮著重要的軍事作用,而滿洲騎兵已經灰飛煙滅了,成為遛狗鬥雞之輩。至此,高下立判,哥薩克軍隊生命不止戰鬥不息的精神。才是如今沙皇軍隊堅實強大的有力保障。

    現在的實際情況就是,在如今的戰爭環境中。兵力充沛的沙皇俄國的軍事實力,著實是讓人擔憂戒懼。

    現在中國國防軍兩個師的兵力,駐紮在奧斯曼帝國和沙皇俄國的邊境,格魯吉亞邊境地區,四個師的兵力,分別進駐波斯王國的邊境城市大不裡士、拉什特、戈爾甘和博季努爾德之後,沙皇政府不得不亦步亦趨,耗費軍費增派相應常備軍隊,與中、奧、波軍隊對峙起來。

    這個時候,歐美各個國家已經看到中國和沙皇俄國,正式把刺刀上槍口上了,都抵在對手的心口上了,就等雙方發力拼刺刀了,就等決鬥雙方火拚了。這可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和世界第二人口大國,領土疆域相若的大國之間的戰爭啊!抱著看熱鬧的心態的人和國家,想不多起來都不成了。

    隔岸觀火的歐洲國家多了,和沙皇俄國有世仇的歐洲中小國家也多,只要是和沙皇俄國領土接壤的國家,誰又沒有被沙皇欺凌過啊!大家都抱著歐洲大國和亞洲大國火拚的心態看熱鬧,現在雖然不會去捅沙皇俄國後腰一刀,但是大家都樂意沙皇看到吃個癟,或者和中國人互相消耗一下,也就心滿意足了,至於有沒有存心最後撿便宜的國家,這就不好說了。沙皇統治階層的侵略性,大家都領略了千百年了都,大國之間相互消耗一下,大家都好消停一下,要不然沙皇俄國接下來又要去侵略壓搾一下那個歐洲小國,自己也不自在不是。總之,有中國和沙皇俄國在哪兒抻著,歐洲大小國家都鬆了口氣,靜心謀發展去了

    沙皇冬宮是俄羅斯著名皇宮之一,冬宮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內部設計和裝飾風格則嚴格統一。面向宮殿廣場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鐵門,入口處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宮殿四周有兩排柱廊,雄偉壯觀。宮殿裝飾華麗,許多大廳用俄國寶石-孔雀石、碧玉、瑪瑙製品裝飾,如孔雀大廳就了2噸多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種貴重木材。御座大廳的御座背後,有用4.5萬顆彩石鑲嵌成的一幅地圖。其富麗堂皇的程度,比我國歷代皇宮的奢華,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1905年年初的冰雪嚴寒世界裡,住在如此奢華宮殿裡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卻沒有絲毫欣賞的心思,一場世紀之初的大戰之火即將爆發,這一戰火始終在尼古拉二世心中火熱的燃燒著。只有戰爭。才是解決大國與大國之間矛盾的終極手段。現在中俄兩國的矛盾已經全面爆發了,甚至擴散影響到了其他相鄰國家了。現在任誰都看得出來,只有選擇戰爭的方式,直到一方徹底倒下了,才能有解決爭端的可能。

    大多數男人都有鐵血暴虐的一面,作為一個帝王,尼古拉二世不缺乏鐵血暴虐的情緒,千篇一律的政務,枯燥的大小國事,國內各個權力階級的大小矛盾。讓這個個性有點懦弱的沙俄政權掌權人,把種種不滿和牢騷,都轉嫁到大型戰爭當中來了,也對這次戰爭充滿了種種期望:還有什麼事情。能夠讓男人們興奮起來的呢?戰爭,打仗,才是讓這個時代男人們最熱血沸騰感興趣的大事,這有點無關政治、經濟、財富、戰爭的勝負了,戰爭有時候只是男人們的遊戲場所,大家都在心底暗暗地高喊征服,要征服世界,要征服其他民族,其他的都是一些細枝末節而已。

    沙皇俄國國內狂熱的沙文主義者、帝國主義冒險家,描繪的就是沙皇統治階層的行為思想。沙皇就是狂熱的沙文主義者、帝國主義冒險家的領頭人。

    而戰爭對於狂熱的沙文主義者、帝國主義冒險家來說,就像是一個大型遊戲,卻沒有人視它為兒戲,御前大臣亞歷山大.別佐勃拉佐夫、內務大臣維亞切斯拉夫.普列維等人,現在也是欲罷不能了,戰爭準備工作,一日日昇級,規模越來越大了,每日都在冬宮中,輔助沙皇尼古拉二世準備對外戰事。積蓄戰時力量。

    這一日議事之時,內務大臣維亞切斯拉夫.普列維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皇帝陛下,如今中國人,拉住奧斯曼帝國和波斯王國在亞細亞地區,極力牽制帝國軍隊向中國邊境增援兵力的進度。這就表明中國人也快經受不了帝國軍隊在東線向他們施加的軍事壓力了。中國海軍再強,可是它能上岸來嗎?戰爭。還是要靠陸軍來解決實際問題。」

    尼古拉二世滿臉鬱悶之色,語氣不善地說道:「可是中**隊,已經陳兵在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土庫曼行省邊境了。在沒有了海軍艦隊的強力支撐,你能阻止住奧斯曼艦隊、中國艦隊和蘭芳共和國艦隊進入黑海嗎?黑海艦隊抵禦得住三國艦隊的進攻嗎?黑海沿岸港口城市,抵禦得住艦炮的轟擊嗎?一旦這些地區遭到中奧海軍的封鎖,日本人在中國艦隊的炮口下苟延殘喘的慘劇,你想在帝國身上重演嘛!」

    得!誇讚俄羅斯帝國陸軍的論調,一馬屁拍在馬蹄子上了,遭到皇帝陛下的質疑、訓斥都是輕的。沙皇陛下實在是太在意帝國艦隊的建設了,都快成心病了。內務大臣維亞切斯拉夫.普列維,向盟友御前大臣亞歷山大.別佐勃拉佐夫遞了個眼色,要求對方替自己解解圍。

    亞歷山大.別佐勃拉佐夫硬著頭皮建議道:「皇帝陛下,如今之計,我們應該向英法德奧等國,嘗試直接購買他們手中的新式戰列艦,一家購買一艘,又不影響他們的海軍實力對比,這未嘗不是迂迴之策。以帝國和中國如今緊張的國際關係,向中國船廠定制,實在是不合適。再則,就是要加強大口徑岸防要塞炮的製造和佈防,完善沿海城市的防務,減少沿海港口城市的損失,才是現實必須解決的問題。」

    亞歷山大.別佐勃拉佐夫說到這裡,看向財政大臣維特和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繼續說道:「這需要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和財政大臣維特的大力運作,這最起碼可以迅速充實一下我國的海防實力,不至於太被動了。」

    沙皇尼古拉二世點點頭,沿海港口城市,歷來就是國家的稅賦來源重地,戰事一開,俄國海軍在實力不足的情況下,勢必無力維護海防周全,沿岸商港民生商貿凋零的話,國家稅賦銳減之下,哪有財力支撐戰事啊!想到這裡,尼古拉二世額頭青筋直冒,無力的按捏了一會兒額頭,才看向了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

    一個外交大臣,實際上就是一個全職的國際事務專家,一見政敵把矛頭引到了自己頭上,拉姆斯.道夫很無奈的說道:「皇帝陛下,這種嘗試,我們外交部已經在著手了。歐洲國家畢竟同氣連枝,應有的皇族血脈情意還存在著。德國造船廠,是最早引進新技術的國家,帝國駐柏林人員,已經在極力爭取,在製造出這種戰列艦之前,新式戰列艦出售的可能很低,幾年前15000噸級的戰列艦,倒是有可能。畢竟三國同盟和英法兩國的對立情緒和根本性的矛盾,近期依然無法實質性的解決。畢竟這種新式戰列艦還在海試性能,為今後製造戰列艦提供參考數據,德國威廉皇帝不出售新式戰列艦的話,其他更晚得到此類戰列艦的國家幾無出售的可能。帝國駐巴黎、倫敦、維也納的外交人員,得到的答覆同樣如此。皇帝陛下,不過如此的情形,還是對帝國有利的,當帝國在和中國對峙的時候,西線的歐洲國家也是矛盾重重,相互對立,不大會對帝國在歐洲的利益形成威脅,帝國大可放心,全力與中國國防軍放手一搏;至於奧斯曼帝國實力有限,進攻不力,防禦一般,不足為懼;最弱的波斯軍隊,那更是疥瘡只癬而已,只要打敗中國國防軍和蘭芳國防軍的軍隊,西亞穩定指日可待。畢竟帝國在歐洲可是有數百萬軍隊,可供調動啊!只要帝國做好安防準備,和中國人的戰事分出高下了,不愁沒有收拾奧斯曼帝國和波斯王國的機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