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393章 關於西伯利亞地區的暢想(二) 文 / 為雨哭泣

    「我們既然到了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車站,就說到這兒了。我們在報告中建議帝國政務中心在此建省,既通古斯省。這通古斯之名的起源,可是與俄羅斯境內的通古斯河流域沒有關聯,通古斯也並非一個族群的名稱,是由西方學者命名為通古斯語族。

    而我們帝國的學者們也認為,這古代少數民族族群的東胡一族,就是通古斯最早的由來。東胡民族起自北殷,也就是說是東夷部落,渡過渤海來到關外,後來逐漸繁衍成的種族,這個說法成立了,我們中國人也擁有在這一地區的主權,也算是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承認了啊!哈哈哈!」張軍局長娓娓道來,說的頭頭是道,有理有據。

    「呵呵!這個說法倒也說得過去,西方學者既然宣揚並承認這種說法,那就順勢而為吧!這也證明俄羅斯人不是這一地區的唯一原居民,他們只是後來者而已,現在我們實際佔領了這裡,劃入了自己的版圖,就是狠狠地扇了他們一耳光,讓他們打落牙齒往肚裡吞好了。」王棟呵呵直樂地說道,心中一閃念間,通古斯大爆炸都差點說出來了。

    1908年的通古斯大爆炸,世人皆知,爆炸發生於通古斯河附近、貝加爾湖西北方800公里處,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和坎斯克500多公里處,當時估計爆炸威力相當於10∼15百萬噸tnt炸藥,超過2150平方公里內的6千萬棵樹焚燬倒下。這是什麼威力?6千萬人在那一區域生活的話,遇到這種事,還不化成灰了呀。但是,短時間裡,第一個五年計劃是以西伯利亞大鐵路為軸心,建立鐵路大動脈經濟區,通古斯河流域更加寒冷,還開發不到哪裡去,國人還沒有進入到這一區域的打算,王棟倒不擔心什麼。到不至於做了那被通古斯大爆炸殃及的池魚。

    「那我們就以通古斯省稱之了啊!根據建設兵團上報上來當地的資料表明,通古斯省煤、鐵、銅、鎳、金、鋁土礦、水力及森林資源豐富,葉尼塞河縱貫西部地區直至阿巴坎地區,建幾個水電站不成問題。

    交通就以鐵路和水運為主,我們一路行來,我們都看到了,沿途有路就有大河湖泊,水運和船舶製造業大有可為啊!

    農業,這裡的人以產小麥、黑麥、蕎麥和大麥為主。集中於南部。畜牧業主要飼養牛、羊、豬,產出也是比較大。不過現在快被沙俄軍隊吃干抹盡了。

    工業以採礦、有色冶金及電力為主,次為機械製造及化工生產,部分滿足軍事需要,還是能夠做到的。比如建個氧化鋁廠,雲母加工廠(雲母粉現在多用於製造焊條、耐火絕緣材料),建幾個小型煉鋼廠和炸藥廠,部分、全部滿足西伯利亞戰區航空炸彈和迫擊炮的需要,最多再有半年時間,就可以完成第一期施工建設,進行生產。在嚴冬時期就近補給。

    500公里已是今後空中對峙作戰的範圍了,我們計劃暫時不考慮在葉尼塞河以西建廠,500公里作為戰地緩衝區。兩位看看合適嗎?」張俊一一擺開了說著。

    「也行哈!反正葉尼塞河以西正在修建兵站、醫院和倉庫,準備冬季生活基地和儲備作戰物資,你們根據各地現實和實際需要來籌劃就行了。戰事在如今的東線暫時處於蟄伏期,到了大河封凍的冬季,敵我兩軍在鄂畢河兩岸的軍事態勢就會有所變化。托木斯克——這一沙俄政府建城300年的城市,也該消失了。」王棟點頭認可,說了一下今後的軍事動向,方便地方規劃建設。

    王棟既是工業部長。還兼著軍委副主席的軍職,對國防軍的軍事作戰計劃還是門清的,中華帝國西伯利亞作戰師團一開春之後,揮師就打到了鄂畢河沿岸,隔河和守衛托木斯克的沙俄軍隊對峙兩個多月了,非高層軍方指揮將領,還真不知道自己帝國為什麼不順勢一鼓作氣的打過鄂畢河,奪取托木斯克這個已有數百年歷史沙俄名城。

    如今一聽王棟這樣暗示,也就了明白嚴冬來臨之前,治理地方與生產建設才是第一位,嚴冬季節才是中華帝**人和最耐寒冷的斯拉夫人戰爭的時刻,戰勝寒冷不亞於戰勝沙俄軍隊,意義重大啊!

    西伯利亞的嚴寒本身就世界聞名,很有名氣,有時嚴寒達到攝氏零下50度一下,而零下20-30度的氣溫,對於長期生活在西伯利亞的俄國人來說,就等於是吃飯打呼嚕一樣平常。這是冬季最常見的氣溫,中華帝國大多數軍隊只有在東北、塞外或者新疆做足了寒冷氣候下適應性生存訓練,才敢進入西伯利亞對作戰,不是沒有緣由的。

    這已經不是單單在軍事上打擊沙皇軍隊,更是在適應能力和惡劣環境下作戰能力的大比拚,這最終體現了一個帝國綜合國力的強弱,越是惡劣環境,越是能彰顯國家的意志。

    說說笑笑間,大家酒足飯飽各自回去休息去了。

    王棟一時間,怎麼也睡不著,自己能夠打到這裡,想想都不可思議極了。在另一個平行世界裡,中華民族曾今被沙俄政府欺凌,再被蘇聯共產國際利用,推出去擋在歐美日等帝國前面做擋箭牌,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錢,很窩囊的,要不是後來醒悟了,也得落個東歐華約組織的下場了,已是說不定的事情。

    以中華帝國為首的戰略合作國對俄羅斯帝國戰爭打到如今的境地,佔有的實際利益實在是太大了,西亞地區阿塞拜疆的巴庫產油區就不說了,如今西伯利亞地區的坎斯克—阿欽斯克煤田和新庫茲涅茨克兩個世界超級大煤田,都被自己的帝國給掌握住了,想想都跟做夢似的。

    坎斯克—阿欽斯克煤田煤炭資源量6380億噸,,儲量1160億噸,而新庫茲涅茨克煤田更易產出開採,煤炭資源量6369億噸,儲量1170億噸,其中褐煤111億噸,低煤級煙煤4006億噸,煉焦用煤2149億噸,無煙煤103億噸。兩大煤田合在一起,幾乎佔了後世蘇聯一大半煤炭儲量了,也等於是從俄羅斯人手中搶回了儲量驚人的不可再生煤炭資源,消弱了俄羅斯帝國礦產財富的同時,最大程度的豐富了中華帝國的煤炭資源儲備,這一切實實在在收穫,都讓自己三個現代人大呼暢快,全心靈深處都洋溢著喜悅的豐盈,志得意滿也不過如此了。

    要知道一個朝鮮半島,在平壤煤田出現一個30萬噸的無煙煤產地,就讓一個國家樂得找不著北了。這等動輒百億千億的煤田,就算是在煤炭大國的中國也是沒有一個,雖然在中國的新疆有煤炭資源量3900億噸的煤田,但是還是沒辦法和煤炭石油資源大國俄羅斯相比的,小巫見大巫啊!讓現代的中國人無不後悔的腸子都青了,比失去外蒙古還要讓人後悔的。寒冷的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距離中華民族就是一步之遙,卻是咫尺天涯,可望而不可即,再也沒有什麼可以念想的了。

    夏雨在夜色中漸漸停止,第二天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清晨格外涼爽,西伯利亞高原上30度左右的高溫,在中原和南方各省市地區,就屬於最涼爽的氣候了,一行數十輛的軍用汽車接到帝國中央高層,穩穩地的行駛出了火車站軍用通道。

    去年年底已是一片廢墟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新修築的瀝青公路寬敞整潔,一個個車隊裝載著各種生產建設物資,來來往往的,再也沒有了土路的泥濘坑窪,方便極了。

    當車隊行馳了個把小時,終於出現在了路口,進入山口時,已經遠遠可以看到開闊的平地,中央是日趨完善的空軍機場,那連綿十餘里的帳蓬群,以及正用鋼筋混凝土修建的空軍基地建築群。

    車隊逐漸停了下來,前面開路的車輛上下來數十位警衛警戒著,其中數人走過來拉開了王棟等人的車門。

    王棟和迎接自己的西伯利亞戰區空軍司令官劉勇中將,空軍參謀長楊度准將和鐵道部長詹天祐等人都走下車來,在警衛的護送下越過車隊來到了那片帳蓬群邊緣,那裡已經站著數人,站在中間穿著筆挺的中華帝國准將軍服,臉相略有些瘦削,精神卻很抖擻,眼神也非常凌利,這是帝國一直重點培養的西伯利亞戰區空軍副司令官蔡鍔和參謀軍官。

    「敬禮!」蔡鍔敬禮致意。

    「辛苦了!辛苦了!」

    已經改穿元帥軍服的王棟回禮,一一握手問好。

    「不辛苦!」

    「好了,誰說說看,建設進度情況?」王棟問道。

    空軍司令官劉勇、副司令官蔡鍔和楊度等人相互看了一眼,在王棟右側的楊度說道:「我來吧!王副主席!」

    「說吧!」

    「這個空軍基地是西伯利亞目前最大的一個機場了,可以容納超過千架飛機停靠、轉場,計劃在九月中旬完成全部主建築工程。指揮塔,基地居住區,地下彈藥庫,地下油料庫,停機庫,維修機庫,跑道,都是按照高標準嚴要求施工的,絕不會出一點點工程質量問題,保證冬季來臨之時,滿足空軍和保衛部隊居住,以及空軍轉場作戰需要。」楊度保證道。

    「保證沒有用,軍事工程,我們需要專家的數據報告和實際檢驗說話,不要單純的為了趕工期,大家別急啊!現在急的是俄國人,是不是這回事兒?」王棟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