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407章 看誰耗得過誰(續) 文 / 為雨哭泣

    這個時節正是開戰的第二個冬季,實際上也是戰事進行到了一年的時間點上,冬閒時間好打仗啊!

    你沙俄軍隊不是最善於在冬季作戰嗎?

    戰略合作國一方也就在冬季來臨之際,再次給俄軍施加軍事壓力,盡可能的破壞俄軍的軍事部署和作戰步驟,打亂俄軍的攻守節奏,讓俄軍摸不清戰略合作國的主攻方向。處處進攻,又不強攻,讓俄軍不得不全面佈防,不敢有絲毫馬虎。

    再則,俄羅斯帝國和西伯利亞地區冰天雪地的季節就要來臨,江河湖泊再也不能作為天險來阻止各個戰區陸軍的相互滲透,險惡的天氣讓空戰和陸軍作戰的環境更加複雜起來了。

    十月份的每一天都是一種煎熬,戰爭的陰雲始終籠罩在俄羅斯帝國境內,持續不斷地折磨著戰爭爆發區域內俄軍指揮官們已經越來越脆弱的神經,這也讓剛剛背井離鄉,好不容易逃離戰火紛飛的高加索戰區的俄羅斯帝國民眾,不得不在嚴冬來臨之前繼續向西北歐洲地區遷徙。

    在戰爭怪獸面前,深受大沙文主義影響的俄羅斯人也不願意當亡國奴,更不願意被自己打壓、欺凌了千百年的對手們反過來羞辱自己,不得不說大國就是有著大國的底蘊和驕傲,這也是大國始終能夠屹立不倒的根本所在。

    整個十月份裡,除了下雨大風天氣,戰略合作郭一方和俄羅斯帝國一方的空戰就沒有停止過。逐步適應了空中肉搏方式的沙俄空軍飛行員(包括其他國家的志願軍飛行員)算是通過了空戰第一輪最血腥的生死考驗。

    十月末西伯利亞寒流襲來時,寒風呼嘯,雨夾雪,伴隨著06年的第一場雪紛紛揚揚的飄落,空戰也嘎然而止,給打壓的喘不過起來俄軍這才有機會再喘上一口氣。

    一場空戰打下來,比之陸戰還要累人,陸軍還在嗷嗷待脯呢?新成立的空軍總參謀部還在請求追加訂單、預算撥款和歐洲國家的援助,要不然補充就跟不上損失和消耗了。

    中華帝國支撐著戰略合作國其他三國的戰略佈局,依舊顯得風淡雲輕。投入作戰的總兵力(包括維持地方建設和治安環境的建設兵團)大約才500萬,海陸空三軍動用的只有中華帝國的一半而已,還留有很大的後備役兵源,這讓眼睜睜的看著戰略合作國四個國家,張開血盆大口撕咬俄羅斯帝國的疆域利益,心生不忿的歐美各國只能按耐住自己想要加入戰團的衝動。

    在這一場戰爭進行到一年有餘時,歐美各個軍事強國都開始意識到自己在東亞、東南亞和中亞地區的利益和掌控力度,已經被削弱到歷史最低水平了。

    龐大的奧斯曼帝國暫時就不說了,再中亞地區:波斯卡扎爾王朝(既愷加王朝)初期。西方列強加緊在波斯爭奪權勢。1801年後,俄羅斯帝國兼併格魯吉亞和北部阿塞拜疆。兩次英國-波斯戰爭的結果是,波斯除賠款外,並割讓裡海附近的一些地區。同意不在裡海設置海軍,給俄國商人以優惠特權。1856年,因赫拉特問題,波斯同英國發生戰爭,波斯戰敗,承認阿富汗獨立。

    此後法國、德國、奧匈帝國、美國等相繼強迫波斯王國訂立不平等條約,取得領事裁判權和貿易特權。

    19世紀下半葉,英、俄攫取了在波斯採礦、築路、設立銀行、專賣商品、訓練軍隊等特權。由俄國人擔任軍官的哥薩克旅(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擴編為師),成為俄國干涉波斯內政的工具。

    但是隨著戰略合作國宣戰開始,這一切都在逐步的隨著戰爭的一步步勝利和波斯王**隊一步步的加強,開始在一一離開歐美洲各國的利益集團。

    這裡面受到更深層次影響的歐洲國家,要數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了。

    在戰前波斯王國幾乎淪落到和阿富汗一樣。成為英國和沙皇俄國爭霸亞洲的棋子。英國人成功地利用波斯作為橋頭堡,分裂出一個獨立的阿富汗王國來鞏固其在印度的地位,對抗沙皇俄國蠶食亞洲的勢力。

    這就是英國人最慣用的伎倆,一如英國政府到現代還在使用,支持西藏的**分子是一個模具澆築的道具,還不帶變花樣的手法了。

    在這雪花飄零,寒冬將至的冬季。大英帝國為了自己在亞洲印度殖民地的統治地位,再也沒有心情連同法國和沙皇俄國對付德國人了,反而要聯合在一起,阻擋中華帝國進入歐俄。在沒有把握對付中華帝國的先進武器裝備前。誰都得盡量幫助沙俄軍隊把中華軍隊阻擋在西伯利亞地區,這個時候誰都不想『黃禍論』演變成現實。

    沙俄無疑使目前最佳的一道防火牆,也最適合當做炮灰擋在前面,承受著戰略合作國一方鋪天蓋地的槍彈和炮火。

    說實話,以機智謀略殖民世界的英國人,此時也看不懂波斯王國了,如今形勢大好的波斯王國,並沒有派遣軍隊進攻獨立出去的阿富汗王國和土庫曼斯坦,只是在北部高加索戰區全力出手,而在呼羅珊地區處於戰略防守反擊姿態,絕沒有自信心膨脹四處出擊的意圖。

    這和奧斯曼帝國一個樣,專心致志的打擊俄羅斯帝國南部地區,盡量不在巴爾幹半島上和巴爾幹半島諸國多糾纏、鬧矛盾。

    現在就以波斯王國的呼羅珊地區的形勢為例說明一下,光是這一地區就駐紮著中華帝國、蘭芳共和國和波斯王國的20萬陸軍和空軍部隊,牢牢地守護在波斯王國首都德黑蘭的北部和東部邊境,隱隱防範著蠢蠢欲動的英控阿富汗地區,讓一直在找借口干涉波斯事務的英國人,只有乾著急的份。

    呼羅珊是一個中古地理名詞,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該地理名詞大約出現在波斯薩珊王朝時代,這個稱呼也是從薩珊王朝開始出現的。相當於我國漢代以後的年代裡建立的王朝。具體的說就是現在的波斯東北部,土庫曼斯坦東南部和阿富汗北部地區。自然疆界從東到西依次是東南以興都庫什大雪山,東北以阿姆河為界,正北邊是花剌子模(今烏茲別克斯坦烏爾根奇)。正南方向是錫斯坦-盧特荒漠,南鄰克爾曼(中古作起而蠻)。正西是裡海邊的厄爾-布爾士山脈,西南是卡維爾鹽漠,西北是裡海-鹹海間被當地人稱為卡茲庫姆的荒漠。

    在這一片區域,說實話,沒有什麼製造業,工業很落後,主要農牧產品有小麥、大麥、稻米、棉花、煙草、甜菜、水果和牛羊等產出,支撐大軍生活所需尚可,要想進攻這周邊地區如土庫曼斯坦,奪回被分割的赫拉特地區,雖然痛快,但是暫時會入不敷出。

    波斯王國現在雖然有了阿塞拜疆巴庫油區打底,就算是還有中華帝國和蘭芳共和國全力支持,可是波斯東部很一般的路況,也不允許戰略合作國再在這個時間點上開闢一個新的戰場,一句話,現在這裡沒有什麼油水可撈,打不打阿富汗王國和土庫曼斯坦這倆個地盤,這是戰爭後期的後手,收不收回這裡,也是戰爭後期談判就可以解決的小事。

    最初沙俄軍隊和英國人並沒有多麼看重呼羅珊這片地區,但是當戰略合作國一方,穩穩守住了這裡,抵擋住了沙俄哥薩克軍隊的騷擾後,正源源不斷地從其控制下區域得到數以百萬噸的糧食、棉花和各種礦物之後,一切都變得不同了。

    地大物博的波斯王國,可不是80%的領土被卡拉庫姆大沙漠覆蓋了的土庫曼斯坦可以比擬的,土庫曼斯坦位處亞洲大陸的中心處,因此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這裡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之一。年度平均溫度為14c-16c,日夜和冬夏的溫差很大,夏季氣溫長期高達35c以上冬季在接近阿富汗的山區gushgy,氣溫也可以低見-33c。年降水量則由西北面沙漠的80毫米,遞增至東南山區的每年240毫米,雨季主要在春季(1月至5月),科佩特山脈是全國降雨量最高的地區。這等窮山惡水之地,戰略合作國是在沒有心思,把大好的戰力和有閒的資金浪費在這一片沙漠裡。

    戰略合作國的聯軍,現在駐紮在呼羅珊地區,包括科佩特山、比納盧德山之間的卡沙夫河谷地與阿特臘克河上游谷地,以及比納盧德山以南的平原地帶。由於呼羅珊地區是波斯北部最大的省份和突劂斯坦外裡海州接壤,因地處波斯、阿富汗、突劂斯坦交界地帶,在內陸交通上佔居重要地位,守穩這裡就可以使得戰略合作國在中亞處於不敗之地。

    在波斯王國裡,一些依靠這些國家得勢的波斯貴族,此時也跟著沒落,不得不更加小心的依附著英、法、德、美、奧等國,充當著暗探眼線的存在,戰略合作國的聯合作戰部隊,一切部署都落在歐美諸國高層的眼裡。

    不貪功冒進,穩定國內治安秩序以及後方生產建設,後防穩固的態勢,也讓想要在戰爭中後期鑽空子,想提前佈局的英、法、德、美、奧等國無計可施,大家只能這樣耗著,等待著對手,看誰露出的破綻多一些,才好插手戰事。

    這個時候誰都眼紅戰略合作國獲得的好處太大了,不跟著插一手撈一票,實在是不符合各自國家的根本利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