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463章 烏拉爾戰役(八) 文 / 為雨哭泣

    兩千多年封建制度下的中華民族,讓中國人除了驕傲於國家民族的歷史悠久,不是自大就是自卑,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從歷史的頂峰跌下低谷,缺少自信而變得懦弱起來,可是一旦有一個強悍鐵血的帶頭人,哪怕是一個最膽小懦弱的中國人都敢拿起刀槍,絕對敢於和世界上所有的敵對者亡命廝殺,征戰四方。

    說句過份的話,以中華帝國國防軍的戰力和金雨如今軍中的威望,只需金雨站出來吆喝一聲,已經打出血性的國防軍,就敢一人一腳把歐洲踏平了。

    很長時間沒有和金雨交流談心的王棟,難得的和金雨坐在一起,敞開不為人知的小世界說閒話聊天,相互勉勵,相互提醒著,生怕一個驕傲自滿,心態變化膨脹到了極點,會剛愎自用,把中華帝國好不容易重新建立起來的國際威望又帶向毀滅。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滿招損,謙得益』,說得再好,可是我們中華民族封建王朝中的皇帝,卻沒有幾個真正能夠從這句警句中收益的。金雨和王棟都是制定了作戰計劃就要執行的現代人,可是來到這個世界,雙方都怕被這個時代的人給同化了,興起征服歐洲的念頭,加大東西方世界的矛盾就很沒有必要了——中華帝國自己的民族問題和社會問題已經夠多了,在攙和進歐洲事務裡去,那不是找不自在嗎?

    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天皇這種人為什麼在會在二戰中功敗垂成呢?關鍵意見一點就是他們都想憑借三國之力去瓜分世界,這可是比英法美等殖民主義國家更加瘋狂的治世理念,這完全是不為世人所能接受的霸權主義。能落到好嗎?

    歐洲人有多麼講究自由、平等、獨立,作為現代人沒有人可以無視西方人的理念。金雨、王棟和李楠三人可是知道,如果讓歐洲人和中國人在一個國度裡的話,那中華帝國遲早會被分裂、被獨立了不可,比如還在鬧**的台灣,在鬧**的西藏,在鬧**的東突組織,這些地區和組織的身後,哪一個背後沒有西方人在攛掇支持呢?

    反正不管怎麼立威、爭鬥。金雨、王棟和李楠三人是不願意插手歐洲人的事物,窺視歐洲的領土,頂多算是喜歡歐洲人的消費市場罷了,打掉『歐洲壓路機』俄羅斯帝國只是一個下馬威而已,畢竟上億人口的俄羅斯帝國的戰爭潛力可是歐洲第一的國度,死傷個千兒八百萬的,傷不到俄羅斯帝國的筋骨。要是德國人死傷這麼多人口,怕是快要到了要滅國的地步了。

    有鑒於中華帝國的傳統春節節日和二月份的多雨多暴風雪的東北部氣候,中華帝國在東線的第二階段攻勢緩和了下來,西線在頓河流域、伏爾加河流域和烏克蘭行省的兩大對戰集團的空戰搏殺,卻有效地牽制著俄國人的精力,在東西兩線戰場上東西不能兼顧。處於疲於奔命的險惡劣勢。

    作為烏拉爾戰區總指揮的謝苗諾夫司令,雖然兼秋明前線總司令親自指揮沙俄軍隊硬抗了國防軍的一個多月的攻擊,但是在國防軍真的全力進攻下,卻連一天都抵擋不住,還在頭部受傷之後。很幸運很狼狽的逃回了葉卡捷琳堡,這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跡。因為國防軍突擊部隊只是綴在俄軍逃亡大軍身後,趕羊似的驅逐俄軍,讓大多數亡命逃竄的俄軍士兵們能有機會逃回葉卡捷琳堡和下塔吉爾。

    如果讓俄軍知道國防軍不想拿頂風冒雪長途運輸上來的物資,額外的去供給給俘虜使用的私心作祟的小心思的話,俄軍冒著被凍死的可能拚命逃跑的意志,肯定會減弱到最低端,留下當俘虜的人肯定會激增n倍,替國防軍多消耗點糧食物資才好。

    在中華帝國歡度春節和元宵節期間,俄軍硬骨頭將領謝苗諾夫司令死裡逃生般回到葉卡捷琳堡,藉機喘了口氣,真正的認識到國防軍空地協同作戰的打擊能力,更加小心翼翼的部署烏拉爾戰區的防禦。

    不得不說,西伯利亞高原惡劣的氣候,在幫助了俄國人的時候,也在照顧著國防軍,快攻與短打的進攻節奏,讓俄軍始終都把握不準國防軍的進攻時間,

    3月20日,葉卡捷琳堡。

    謝苗諾夫和謝爾蓋布林等人親臨一線感受過國防軍的攻擊力後,正聚集在一起商議著防守事宜,就收到了鐵路線南側和東面的陣地,又開始面臨著國防軍的騷擾戰報。

    被現代人稱為北極熊不愧為北極熊,粗神經,一旦拚命戰鬥起來的時候,彪悍風格在什麼時代都是不容外人置疑的,一根筋兒的嚇人。

    「該死的,這打得什麼仗啊?」謝苗諾夫司令氣惱的吼了一句,一拳砸在厚重的書桌上。

    自從從秋明活著回到葉卡捷琳堡,謝苗諾夫司令以前沉穩堅毅的性格就變得有點乖張了,見識了國防軍裝甲突擊部隊的真正實力,現在國防軍前線部隊壓在葉卡捷琳堡兩側讓俄國人快喘不過氣來了。

    作為親信謝爾蓋布林副官和謝苗諾夫司令榮辱與共,理解自己的上司的同時,也更加的糾結了:「司令!我們雖然失去了車裡雅賓斯克和秋明這兩個重要的前沿據點,可是我們在烏拉爾戰區中心地區的防禦力量得到了加強。前出的車裡雅賓斯克和秋明把我們的防區擴大了,這是極為不利的局面,讓中國人可以從容的從兩端進攻我們。司令!葉卡捷琳堡周邊的烏拉爾山脈山高林密,反而利於我們堅守,拖延時間,為帝國反攻爭取盡可能多的時間,才是我們最需要的局面。」

    謝苗諾夫司令對拚命護住自己撤回來的親信謝爾蓋布林副官。更加的信任,但是卻不能完全認同謝爾蓋布林的說法:「謝爾蓋。整個戰區的防禦部署不是這麼來考慮的,中國人佔據了車裡雅賓斯克和秋明兩城,東可以從秋明佯攻牽制我們,在南部,可以從車裡雅賓斯克直取烏法、奧倫堡的話,我們整個戰區就形同虛設了。」

    說完謝苗諾夫司令拍拍謝爾蓋布林肩膀,指點了一下自己的參謀副官,要關注整體戰略局勢。俄羅斯帝國在各個戰區的各條戰線上,要是在沒有整體聯防的話,遲早會被戰略合作國給割裂分割了不可。

    「現在,據一些跟蹤報道中國人軍事行動的戰地記者轉發的消息,中國人投入進攻的部隊,只有四個精銳的集團軍,大約接近50萬的兵力。而我們參與防禦的兵力,算上預備役的兵員,在葉卡捷琳堡和下塔吉爾一帶才有80萬出頭,兵力雖多,但是槍支一直不夠用,我們面臨的形勢很不利啊!」謝苗諾夫司令很著急的計算著。面對著國防軍的精銳部隊,謝苗諾夫覺得手中兵力還是很不保險。

    謝爾蓋布林和其他將領都知道,80多萬的防禦兵力對於俄羅斯帝國和中華帝國這等人口大國,都不算多的,困難的是。在這苦寒的冰天雪地的高原之上,人越多。不一定越好,相應的補給物資會給人口多的一方增加更多的難度。在座的俄軍將領沒有人不感到壓抑,以前都是自己的軍隊不戰而屈人之兵,帶給敵人對手以沉重的壓力,現在卻是完全掉了個個似的,大家都感到憋屈、鴨梨山大,嚴重的缺乏自信心樂。

    事實上,在這個世界上,也只有俄羅斯人自己和中華帝國的軍隊,才真的瞭解西伯利亞高原地區,在平均氣溫在零下20°一下的地區作戰有多麼的困難,在這以前有法國的戰神拿破侖吃過俄羅斯氣候的大虧,後來的德國霸主希特勒更是在佔盡有事的環境下,步了法國人的後塵。

    接二連三的吃敗仗,讓俄軍眾多將領們倍感憋屈鬱悶,也不多說廢話,靜靜的看著總司令謝苗諾夫和自己的貼身參謀副官唱二人轉,就連新學自德國人軍事制度,擔任參謀長安德烈契卡耶夫都很沉默,這個時候大家都沒有退路了,誰都知道再退的話就退到歐洲去了,要是國防軍再逼上來,大家能退到首都聖彼得堡不成,步步為營的防禦也成為了俄軍上上下下不得不選擇的被動策略,這讓歐洲壓路機沙俄軍隊落在更加被動的位置上。

    現在一看到中國人一過完傳統節日,就又展開攻勢很是頭疼,俄軍將領們心裡都在揣測著,大家相安無事的對視著不好嘛?你們已經佔盡了便宜,就不能不這麼得勢不饒人嗎?這個時期已經被打得沒有脾氣的俄軍的心態完全變樣了,以前得勢不饒人的可是俄羅斯人啊!「歐洲壓路機」的稱號,不就是俄軍這麼四處征戰得來的嘛!

    形勢比人強!就算是俄羅斯人的神經堪比北極熊一樣遲鈍、粗壯,但是面臨著生存壓力,以及即將被驅逐出生存了數百年的家園時,開始像北極熊一樣沒得選擇,要麼選擇遷徙他方,要麼奮起反抗,沒有第三條路可走的。

    烏拉爾山脈就是一道天然存在的天塹,實實在在的就如同一道坎一樣存在東方亞洲人和西方歐洲人之間,如同一枚鑽石壓鑄而成的硬刺,橫衡在東西方人種心中,這也是誰都抹殺不掉的事實,也是歐洲人的心理底線,也是俄羅斯人的必須守住的最後一道心理防線。

    可以說,現在的國防軍已經把粗線條、一根筋兒的俄羅斯老毛子們打得有點魔障了,要知道一根筋兒和偏執狂的意思差不多,這並不意味著北極熊不會思考,智慧低下,看看現代俄羅斯人在航天科技領域的成就,能和世界精英組成的大雜燴似的美國相提並論,就知道俄國人的創造力,這一點做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人種之一——中國人都差俄羅斯人一籌,不是沒有原因的。

    但是現實中,可怕的戰爭壓力快把俄羅斯人的粗神經壓縮拉伸到崩斷的極限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