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正文 第491章 利益糾葛多(六) 文 / 為雨哭泣

    世界上的人被有些人分為三種,一種是普通人,他們是國家的基石,遇事立即憤怒起來,幼稚不幼稚,對他們的影響不大;還有一種是普通的聰明人,他們有頭腦、會分析,不願輕易相信什麼,看到一些幼稚的事務和現象肯定要懷疑、分析、求證,卻於事無補;最後一種就是非常聰明的人了,他們看得遠比普通人遠,思慮也比普通人縝密,面對利益,絕不會相信別人對自己不設防。

    華盛頓,紐約,包括美國東部地區,這裡是美國人,也是西方白人移民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金雨和王棟李楠不是第一種人,也不是第三種人,深深地知道華人華商可以再美國生活、學習、經商,但是一旦參與到美國的政治活動之中,那就更加的受美國政府和民眾排斥。

    至於商業行為,金雨的投資集團更加的謹慎,有強盛起來的中華帝國做後盾,在利用先知的經驗,才選擇地廣人稀,卻又資源極為豐富的美國西部和南部各州來經營,當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和歐洲各國的人開始在為華人華商工作,從華商手中拿取報酬來生活時,總之,只要利用農牧業、輕工輕紡行業和石油石化產業鏈,在將來為美國政府提供一定的勞動就業的崗位,從而讓西方人承認華人華商的地位和存在。

    不論是遠交近攻也好,刻意融入也罷,金雨和王棟李楠都不想中華帝國真的與西方國家走向對立面,軍事對抗和經濟交往並不矛盾,當然和關係已經極度惡化的俄羅斯帝國不算,戰爭的創傷還需要時間來消磨、侵蝕、遺忘,現在的中華帝國最需要陸路海運交通最發達,資源最豐富儲量最大的北美洲資源支撐,這是其它西方國家不能比擬的關鍵所在,不可能處處和人對立。

    事實上。縱觀中華民族的歷史,中國都是一個不敢走出自己世界藩籬的國家和民族,而西方國家的人敢闖敢幹,也更加的注重自己私人的權利和利益,和個人財產的神聖xing觀念深入骨髓靈魂的西方人打交道,金雨和王棟李楠很清楚東西方社會的商業交流和利益交換才是兩個文化理念之間的潤滑劑。

    說實話,這個時期金雨最喜歡在美國這種商業社會裡。通過正當途徑名正言順的來圈地、辦公司、發大財,大家都按照簽訂的條約和規則來行事而避免引發矛盾。

    有些無奈,也許金雨荷王棟李楠這種現代社會的地下層小人物,最大的優點就是能清晰的認識自己,單純比智商,他們倒是未必會比別人差多少。或者高上多少,但比起閱歷、經驗和今後世界的發展走向等等優勢,卻是這個時代的精英們怎麼都比不上的。在20世紀之初,對德克薩斯州來說,這是個不平凡的時期,這幾年以來,大量的油田好像不值錢一樣在被北部和西部平原被人發現。大量的牧場主農場主變成了石油商人,早期幸運的一批人都成立百萬富翁,這樣的結果吸引更多的冒險者加入這一行業內。

    現在的形勢大好,休斯敦完全在向石油城市發展的趨勢,各個國家的大石油巨頭在休斯敦設立辦事處,並在休斯敦建設了自己的煉油廠和碼頭,還鋪設了一條條長長的管道把油井的石油輸送到鐵路,碼頭。通過火車,油輪把黑色的原油運到煉油廠,然後製成一桶桶,一船船各種各樣的成品油發送到世界各地,華美(美國)西部石油開發公司此時的巨額投資和收益就不顯得意外,只是運氣好走運而已,這也是東西方世界的商人財閥們進軍美國西南部的一個好得不能再好的大開發時代了。

    還不算是軍事強國的美國。在政治上duli,在商業上還是能接納世界各國在美國的投資,但是本土財閥和政治家族卻能問問的控制住世界各國財閥在美國的投資規模,金雨掌管著三個人所有的投資資金。知道這是必須的,也能很有分寸的在美國的各個商業領域裡制定下自己投資佔有額度,而不至於招來美國政府的打壓,以及美國本土財閥世家的反感和聯合打壓。而現在華美(美國)西部石油開發公司在美國石油勘探開發領域真正意義上的巨額投資的成功,一是金錢的直接作用,二是美國財閥和歐洲財閥們心照不宣的知道中國投資集團,不會去觸及自己利益集團的底線,因為知道大家才會相安無事,做自己的事,積累著自己的財富,而沒有人真的再把《排華法案》搬出來說事,畢竟中華帝國的國際影響力和軍事力量,已是和頂尖帝國——英國、法國和德國不差分毫,甚至更盛了。

    一批批石油勘探者流竄、彙集在加州和德州的鄉鎮山野,一個個農牧林場易主,有人安心的留下工作,也有人另謀高就,大多數西方人願意在白人手下工作,而不願意在自己鄙視的華人手下做事,石油勘探工地、運輸車隊、農牧場的管理和勞力都極度的缺乏,出人意料的勞工移民chao再次在美國西部和南部掀起了。

    沒有足夠的工人勞力,美國西南地區工礦產業、城市化和工業高速發展,迫使新興工廠主公司老闆們只能想其他辦法了,建廠週期短的不過三五個月,多得也不過大半年,如果到時工廠建好,卻沒工人管理人員麻煩就大了。

    離地廣人稀的西南部最近的一些墨西哥難民,東亞海島上最能吃苦最能忍的日本男女青年,東南亞群島的年輕男子,還有中華帝國的退伍軍人和才畢業的學生,在歐洲本土找不到工作崗位的白人,都遠洋萬里前來冒險創業找工作,在美國又陷入了勞力荒的時候,那些正苦惱萬分的工廠主們才如夢初醒一般,乘著商機無限之際,也不去管什麼排華法案,或者外來者搶奪美國人的工作崗位了,都是盡力招收年輕力壯、要價低廉的年輕人,至於工薪要求更高的美國青年面臨的競爭壓力就開始越來越大了。

    可以說現在這個內燃動機應用越來越廣泛的時期,任何商家和財閥都意識到了石油產業鏈在現在和未來的迷人錢景。想想如今如火如荼的汽車產業,想想如今的艦船、裝甲戰車和飛機,還有現在生產研製的一些新型號機械,大家都發現越來越多的機器設備離不開石油了。

    這一切還是現在每年消耗石油的基數罷了,一旦今後再有許多新型機械設備開始研製生產出來,以及很多機器設備還沒有在全世界推廣開來,但是今後都瞭解了這些機器設備的功能和作用,認識並接受這些機器設備之後,會發生什麼情況?石油,使用效率極高的石油將逐漸取代煤碳,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被普遍使用已成為所有人的共識了。

    到了1908年底,金雨在加拿大,在美國都完成了燃油產業鏈的大投資大開發,擁有的份額再也不用為未來開發而有所顧慮了,進而專注國內的科技研發投資起來。

    今天是葫蘆島造船廠一艘三萬噸實驗型戰列艦的開工儀式,因為現在沒有涉及到什麼關鍵性保密要求和必要,金雨趕到了葫蘆島象徵性的舉行了一個內部小型儀式,以示對海軍新型裝備研發和未來的重視。

    葫蘆島造船廠也算是金雨在國內投資最早的一家造船廠了,也是一家定型生產大型戰列艦和大型貨輪的專業製造廠,實際上像巡洋艦、驅逐艦、魚雷艇等等各種類型的戰艦,從根本上講是不在葫蘆島造船廠研發生產範圍之內的項目。

    一艘三萬噸級的實驗型戰列艦,在船塢中開工建造,在世界各個軍事強國中都不算是大事,也是東西方世界各個軍事強國海軍軍艦大炮主義具現和軍備競賽的延伸,也是現在世界各國海陸空三大軍種軍事裝備大比拚的最關鍵的一個最大最耗錢項目。金雨深知中華帝國要保持自己新興亞洲海軍軍事強國的優勢,在航空母艦時代還沒有來臨之前,自然也要把時下最流行的巨艦大炮主義發揮到極致,既不讓西方各個海軍軍事強國趕超,更要為製造龐大的航空母艦積累技術經驗,一步步生產大型戰列艦和大型貨輪顯然是最佳的選擇,試想一下一艘5萬-10噸級的航空母艦,鋼材、蒸汽輪機和焊接材料設備沒有經過十幾年的侵yin實驗,怕是也經不起海洋中狂風巨浪的肆掠檢驗,來個海中意外解體就糟糕了。

    在葫蘆島船業集團公司總經理高巍陪同下,包括金雨和海軍部部長鍾沭陽一行,視察起葫蘆島軍艦船舶製造基地。

    「先生!您可是好久沒有來船廠看看了,這已是船廠第三期工程的成果了。」葫蘆島船業集團公司總經理高巍很恭敬的陪著金雨說話。

    「呵呵!高經理,你們要是沒有出成果的話,我真不願意多來你這裡的,我一來就代表著要給你們撥款送錢,你們當然喜歡了,你也太能花錢了。」金雨樂呵呵地說道。

    「先生說笑了,葫蘆島軍艦船舶製造基地建設工程太大,全都由集團公司的盈利來投資施工,集團短短5-6年時間裡,擁有現在這等研發製造實力著實不易,還得勞動先生多多關心啊!」高巍即表功又叫苦的說道。

    「老高!你倒是敢邀功請賞,莫要不知足啊!光是幾十艘5萬噸級貨輪的訂單,就足夠彌補你們船廠這兩年沒有得到國防部戰列艦的計劃內訂單的損失了。」戰後回國的海軍部部長鍾沭陽笑著調侃道。(。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