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正文 第492章 巨艦大炮時代(一) 文 / 為雨哭泣

    「高經理,看來我受歡迎,都是看在金錢魔力上面的啊!鍾部長,這大冬天的我們還真不該出門亂轉,一出門就是只有給人派錢送大禮包的命了,是吧!」金雨也很愜意的說道。

    「哈哈!先生!高部長!兩位就別調侃我這個小小商人了,不熱情招待,熱烈歡迎諸位衣食父母的話,那真是要遭雷劈的啊!」相互間打交道久了,高巍很瞭解金雨等人的脾性,也敢於插科打諢。

    「這倒也是,不給你們好處,我們也不敢來白吃白喝啊!高經理,這裡的造船廠成立的根本目的是研發大型軍用戰艦,以前生產的全重型火炮戰列艦,無論是在超過2萬噸以上的噸位,還是火炮口徑上都已經不符合如今國際海上戰艦的升級需求了。老高,這一次你們集團的研發任務還是比較重的,可不能被國內其他幾家大型造船廠和西方英德等國的船廠給趕超了過去。」鍾沭陽這時看著電火四濺的軍艦船體,認真的說道。

    「鍾部長放心,我們船廠這些年也製造了超過30艘秦皇漢武級全重型火炮戰列艦,以及150艘2萬-5萬噸級的大型貨輪了,積累的經驗不敢說全國第一,製造3萬噸級的戰列艦還是不成問題的。」高巍自信的說道。

    軍方和造船廠是合作關係,鍾沭陽和海軍軍部時常派遣軍官駐場監督造艦的全過程,掌握軍艦的第一手資料。摸透軍艦的各項性能指標,大家來往極為頻繁。相互間太熟悉了。

    鍾沭陽和金雨對視一眼之後,才說道:「老高啊!如今英法德意奧美等國海軍之間建造無畏艦的軍備競賽進入狂熱狀態,誰都不甘示弱,尤其是以英法德美四國為甚。其中英國樸茨茅斯造船廠設計的新式戰列艦為最,正常排水量是25000噸,滿載在31000噸左右,標配8門381毫米/42倍口徑主炮,以減少主炮以及主炮塔數量所節省艦體的空間和裝甲重量。用來加強動力系統,提高防禦裝甲的厚度。再在主機動力上,設計安裝18個燃油鍋爐,最大動力在40000馬力左右,最高航速約在22節-23節之間,這種設計比現在常規的五座十門主炮或者三座九門主炮安裝佈局稍差一些,但是卻更加的穩妥實用。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種很不錯的嘗試。老高,您們認為這種設計怎麼樣?」

    高巍知道現在涉及到軍艦製造技術和設計理念問題,也不逞強道:「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我就不多言,還是交給專業人士你吧!由我們船廠的設計專家組組長陳觀瀾先生來分析一下,怎麼樣?」

    「這有什麼不可以的。專業問題還是由專業人士來考慮,來解決是不,要不讓專家組來陪著我們,好玩啊!」金雨笑道。

    設計專家組組長陳觀瀾就在一邊,聽見招呼就過來。明白緣由之後才說道:「這確實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各位先生!根據我們所能瞭解的資料。這是英國人根據現在戰列艦的現狀,作出的一種嘗試罷了。一如我們的秦皇級和漢武級戰列艦,噸位不同,相互之間差距不大,但是卻符合各個國家的現實需要和實驗摸索的訴求。這麼說吧,自從帝國的秦皇級和漢武級戰列艦問世以來,全國各大船廠已經建造超過百艘之多,無論是出口海外它國,還是帝國海軍自己在訓練和實戰之中使用,我們得到的數據和資料都說明,在現有火炮口徑和射程沒有突破之前,還不具有趕超我們秦皇級和漢武級戰列艦的可能。這一點,鍾部長才從西方地中海回國,也應該知道各國裝備的戰列艦的大致戰力,三五年內,不是製造幾艘大噸位戰列艦,沒有實現實質提升,是絕對無法也不可能超過我們中華帝國海軍總體實力的。」

    金雨笑道:「陳組長,你倒是很自信啊!說的也在理,世界海軍的實力對比是各個國家諸多方面綜合實力的體現,首先,國家的政治和經濟是否穩定;二是海軍軍艦裝備的性能和海軍官兵的軍事素質,是否能夠有機結合,發揮應有的效能;三是艦船裝備上、中、下游研發機構的科學系統xing,以及研發方向的正確與否。作為科研人員,你們很理智,不妄從,有自己的理解和堅持,就實屬難能可貴了。」

    陳觀瀾作為中華帝國戰艦設計專家組中的組長之一,聽了金雨的誇獎胖乎乎的臉紅了一下說道:「金先生過獎了,其實這不在於我們想不想、能不能造跟其他國家一樣大噸位或者更大噸位的戰列艦,而是現在有沒有必要再去製造大型戰艦。這等軍國大事想必金先生和鍾部長已有定計了,只等我們幾大船廠的實驗型大噸位戰列艦造好,通過海試之後,誰優誰劣,分曉自見。搞設計做研究才是我們這些人的該做的分內之事,只需我們設計製造的戰艦穩壓他人一籌即可。」

    鍾沭陽連連點頭,接過話頭說道:「確實如此,我們只需設計製造出比他們設計製造出的更加優勝戰艦,跟西方國家的海軍保持著現在的些許差異和競爭關係就足夠了。帝國海軍歷年戰爭,已經耗費了帝國太多的資金了,財政部已經不可能再撥款用於購買軍艦,在數年內,任何一家船廠都是不可能再有海軍的訂單了。我們這次過來,就是希望大家能夠理解,並明白當前國內外的現狀,如今聽陳組長一說,我就不用擔心什麼了。」

    金雨倒是不在意,不怎麼發表意見,畢竟這個造船廠是自己手中的船舶產業之一,平常時期給艦船做做維護,造軍艦造貨輪各不相誤,但是要全國各大造船廠白白花費資金,給海軍設計建造一艘3萬噸級的戰列艦用於做實驗研究,怎麼都得給底下各大船廠個說法不是,見到這些管理人員和科研人員不在多造大型戰列艦的問題上過於糾纏,也就鬆了口氣。

    以前是和李楠王棟各管一攤,現在李楠退下不管政事了,分管工業佈局的王棟基本上不摻合政治,而金雨就是唯一擁有軍權的巨頭,巨大的影響力牢牢地控制著國家的政治經濟走向,除了國防部的幾個主管部長,陸軍也好,空軍也罷,不管現在是什麼職位,幾乎所有將官都接受過金雨、王棟和李楠教導指揮,威權ri重的金雨的心情好壞,絕對影響著下面辦事人員的心境。

    陳觀瀾看了看金雨,明白金雨是支持自己這些設計專家們的理念和態度,自己是搞設計出身,但並非沒有頭腦的人,帝國海路空三軍兩年來不斷在裁軍,連著自己這些戰艦設計專家們都無比鬱悶,也只能去設計製造大型貨輪度ri。大家都是講道理的,到是沒有什麼怨言,國家總不能無休止的造軍艦裝備海軍,而其他國家在經歷了最初購買新型戰列艦的**後重回平淡,人家大多都沒有能力和實力買個十艘八艘戰列艦,買個三兩艘也是在盡力充充門面,彰顯自己有一定的軍事力量的存在即可,要想躋身世界頂尖軍事強國之列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家都是文化人,陳觀瀾也沒有矯情,有話就直說開來:「鍾部長,大家都是合作關係,海軍的現狀我們也是理解的。就像我們這些搞設計研究的,沒有那麼多講究,這段時間設計製造大噸位貨輪也是一種另類的途徑,看看才發覺軍艦和貨輪用途不一,卻又殊途同歸,也認識到現在艦船製造的局限性。」

    「哦!有什麼局限性?」鍾沭陽也是個講究實際的軍事將領,先前解釋事情緣由,也是幾句話概括了之,不怎麼玩什麼虛頭把腦的彎彎繞。

    「其實也沒有什麼,這些年來我們通過保養維護我們製造的戰列艦,收集歸納得出的一些資料而已。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現有的最大380毫米口徑的艦載火炮,在最大量發射火藥激發炮彈時的反坐力,對現有戰艦船體龍骨有很大的損害作用。維護時,統計龍骨的使用年限,船體焊接結構的斷裂,已經維護焊接時焊條的功效,都需要不斷地研究調整。另外艦船上的動力系統和機電電力系統的利用效率,都有著不同的缺陷,都需要不斷的改進完善。總之,這是一個龐大的工業科技研發走向問題,要怎麼發展、提高,還需要我們一步步地去摸索、去實踐。這一次長時間設計製造這種3萬噸左右的戰列艦,其實也是一個研究、摸索、實踐的一個過程,一艘戰列艦看似不算什麼,但是實際上先期製造出這樣的一艘實驗性戰列艦,我們船業集團預計需要付出的過億元的研發經費,所以我們這些人可是很注重這次來之不易的實踐機會。」陳觀瀾穩穩地說道。

    「呵呵!你這麼一說,一旦研製出來,單單是你們這一家船業集團,我們海軍必須保證購買最少10艘此類戰列艦,你們才有可能保本盈利,是不是這個道理?」聽話聽音,鍾沭陽部長笑呵呵看著陳觀瀾說道。

    「鍾部長!我倒不是這個意思,但是卻有這一層含義存在。可是實際上他最重要的意義,對於我們這些搞科研搞設計的人來說,科技創新,自主研發,對於帝國整個船舶製造業就要更加重要一些。金錢在科學技術進步面前就不值一提了。」陳觀瀾一派學者氣度,從容不迫的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