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七章 洛克菲勒的毒蛇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自從邁阿密的事情告一段落後,維勒安就收到了一封邀約,署名是「勞倫斯.洛克菲勒」,裡面只是說很看好對方的技術和創意,期待大家可以有更深遠的研發合作。並且會在年底親自來邁阿密拜訪維勒安。

    雖然不知道對方具體會幹什麼,但是維勒安還是感覺到一股涼入骨髓的陰風。

    被洛克菲勒那個老而不死的東西盯上可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雖然在現在這個時代,他依靠「一百萬美元總會是新聞」的方法在大量無節操無下限的猶太報業集團和「公共學者」機構裡面撒錢,換來了一個慈善的美名,甚至有「洛克菲勒的財富跟和他同時代的巨富們相比,是最不骯髒的。」這樣毫不要臉的舔腚評論家出現。但是只要對比一下就知道,他比摩根甚至要血腥百倍,在j.p摩根死去的時候,只有6000萬美元的個人財富——作為「摩根系統」的締造者,你完全不能說這筆錢很多,而同樣在上一次大戰結束之前,洛克菲勒家族的個人財產就輕易超過了十五億美元。

    可以說,在後世的歷史上他父子兩代都是以陰冷血腥而著稱於世。

    洛克菲勒家族的公眾形象改變從戴維.李開始,而這之前,他們一直都是肆無忌憚地做著一切無恥下劣的勾當。

    1913年末的時候,科羅拉多州的拉德洛地區,礦工爆發了大規模的罷工遊行,那裡的9000多名愛爾蘭移民工人因工資、勞動時間與勞動安全保障的問題與資方進行了對峙——當然,他們還有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爭取資方對公司內的工會組織的承認,當時,美國許多相對開明的企業都已經認可了工會的存在,但是洛克菲勒家族控股的公司中(拉德洛礦業公司中,老洛克菲勒本人控股40%,是第一大股東,雖然事後他們一再表示只是在該公司中「被動持股」,並沒有「干涉和指揮公司的實際經營」,企圖撇清大屠殺事件的責任。)工會一直都因為被認為是「鼓勵懶惰者的存在」而被廣泛的封殺,工人沒有任何保護自己利益的渠道。

    在抗爭開始之前,工人們每天只能得到1.5美元的薪水——而且不是以美元的形式發放的,而是使用只能在公司內部經營的高價商店裡使用的代幣券——也就是說工人賺的每一分錢,都必須重新在公司自己的商店裡花銷掉,如果他們想給愛爾蘭老家的親友寄錢回去的話,就永遠無法實現,除非他們在兌換黑市裡面再受一次沉重的盤剝。教堂的牧師、礦區的警衛、周邊城鎮的教師,無一例外都是洛克菲勒公司的僱員,企圖從精神上和物質上徹底滅殺一切工人自我維權意識的覺醒可能。

    小規模的爭執持續到1914年3月,由於工人持續抗爭的決心,礦業公司的直接執行人蓋茨使用了在罷工礦工人群中混入破壞分子的方法,製造混亂,然後以此為借口賄賂了州長和州國民警衛隊長官,並謊報情況,讓阿蒙斯州長出動國民警衛隊鎮壓礦工,武裝部隊使用了包括燃燒彈在內的大範圍無差別殺傷性武器,對罷工工人進行了持續14個小時的進攻,殺死了數百名罷工工人,以及超過40個婦女和兒童。

    事情發生後,洛克菲勒發現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大量主流媒體都披露了真相,迫於壓力把所有責任推給執行者蓋茨,並表示自己對出事的公司只是「被動持股」,完全沒有介入其日常經營,並把蓋茨辭退。並僱傭了戴維.李作為公司的社會形象公關專家,專門負責改造企業的社會形象。他們撒了大把大把的金錢用於那些粉飾性的慈善機構和新聞傳媒,《紐約時報》在內的很多原來還堅持一些節操和下限的媒體就是在那個時候墮落的,敢於說真話的嚴謹的新聞業者被辭退,猶太人體系內那些只要拿錢就什麼都敢說的文痞通過漸漸的滲透最終完全佔據了主流媒體的喉舌。那些被殺死的工人被塑造成貪得無厭、無心勞動而專門企圖從美國的現有建設成果中竊取一些私利,用於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你看,他們對於拿取那些只能在美國消費的貨幣替代品是如此不滿!就因為他們在美國賺了錢也不願意在美國消費!只為了把那點小錢寄給愛爾蘭鄉下的親人!那幫懶惰的偷渡者根本就沒想過融入美國社會!建設美國社會!他們就和《一個國家的誕生》中塑造的拎包客一樣,只是想到美國來沾一點小便宜就走,沒有絲毫的社會責任感!

    最終,洛克菲勒策劃的公眾形象改善計劃起到了作用,至少在傳統美國人看來,那些對偶爾因貪婪而來米粒堅果淘金的異族的懲戒是正當的,如果不是他們「太過貪婪」,根本不會爆發那些衝突事件。

    就和半個世紀前太平洋鐵路公司干的一樣,那些死於鑿穿落基山修建太平洋大鐵路的華工,只不過是一些貪婪的,看到這片自由的熱土上既得的建設成果後企圖不勞而獲地到這個新世界來分一杯羹,過上美好生活的人。

    甚至可以說,正是出於這種需要,美國大財團大托拉斯組織才開始廣泛的宣傳孤立主義:米粒堅果的一切現有的成就,都是勤勞勇敢的,真正的美國人民奮鬥取得的,這裡給了每一個美國人民均等的機會。但是始終有很多嫉妒美國既得成果的異族,千方百計希望不勞而獲地享受美國的成果,竊取本來屬於美國人民的資源與利益。他們偷渡到美國,從來不是為了建設這個國家而努力,卻只是想要擠占那些本該由美國人民開拓出來、並且擁有的工作崗位,甚至是不勞而獲地攫取和盜竊——以便讓他們能夠在米粒堅果的土地上多苟延殘喘幾年!讓他們的後人能夠出生在米粒堅果的土地上!卑鄙地利用米粒堅果仁慈平等的法律,惡意地讓那些懶惰下劣的人獲得米國國籍!

    似乎那些人到了米國後就一直是靠著米國政府的救濟吃吃睡睡,從來就沒有為建設這個國家出過一分力一樣。

    不過,通過這種宣傳手段,至少讓米國人民形成了一種慣性思維:只要是合法的、傳統的米國人民,永遠都會受到洛克菲勒等大財團的保護和尊重,被殺被鎮壓的,只不過是一些好逸惡勞企圖侵佔米國人民建設成果的偷渡客。血腥鎮壓永遠只會針對那些帶來**的華工和投機取巧的愛爾蘭人。

    這種孤立主義的政策很好用,讓美國本土土生土長的貧民把自己的悲慘境遇的原因引導到了外來者身上,但是,其代價是放棄了主動大規模干涉外國事務的便利性,以至於最後需要依靠留點老式軍艦在珍珠港內放縱日軍偷襲成功來刺激民眾,才能順勢放下孤立主義那塊節操與下限的遮羞布。

    絕對不能讓這樣一頭豺狼盯住自己太久——哦,應該是一群豺狼。維勒安如是想道。

    一個計劃在維勒安腦中漸漸成型。

    如果對付的是一頭猛虎,維勒安可以毫不猶豫的使用絕對的暴力力量對他進行**消滅,但是對付一群豺狼這個手段的效果就要差上很多,因為它們的繁殖能力太強大了,會讓這個群體自行更新換血,如果用雷霆手段將整個種群全部滅絕的話,事情就鬧得太大,很有可能激起不必要的反彈。

    所以,維勒安做出了抉擇,暫時接受洛克菲勒的人進入他的研發中心,不要驚動對手,而是選擇允許共同開發洛克菲勒所需要的新產品——當然,即使如此,維勒安還是有把握在洛克菲勒的人眼皮底下干自己的私活的。目前為止,維勒安手上值得洛克菲勒覬覦的技術應該就只有高耐磨性的釩鋼金屬材料的各種應用,而已,為此他們還專門派了一些資深的材料科學和化工與莫比亞斯公司的科研人員進行了試探性的交流。

    與勞倫斯.洛克菲勒會面的日子越來越近了,維勒安仔細研究了一下己方目前暴露出來的價值,自己為已經摸清了對方的底牌。

    …………

    一輛普通的福特a型車停在了維勒安在邁阿密的公司總部門口,從外觀看,這輛車沒有任何奢華特別的地方,車門打開後,一個梳著大背頭,鷹鼻高聳的年輕人從車上氣度自然的走了下來,面頰的弧度和額骨的寬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人們對他真實年齡的估計往往會偏老。不過如果你可以認出他的話,就再也不敢生出絲毫不敬之心了,因為他是洛克菲勒家族的繼承人之一。

    「蒙斯克先生,幸會,我父親一直盛讚你是年輕一輩的企業家和發明家裡面的翹楚,實在是讓我嫉妒不已啊,哈哈,我之前可是一直對自己很有自信的呢——啊,你看我多失禮,都忘了自我介紹了呢,勞倫斯.洛克菲勒,家父就是約翰.朱尼爾.洛克菲勒。」

    「勞倫斯少爺說笑了,我只不過是運氣好罷了,在加州大學的時候,我的導師卡佩勒斯教授給我分配了一個好的研發項目課題,其實那些研究的系統方法都不是我自己籌措的,後來在成果完成前教授因病身故了,大部分同學都放棄了這個課題,我堅持了下來,恰好取得了一些成果。後來又由於和諾娃小姐的私交不錯,為項目拉到了投資,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冒險啊,如果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我可能至今還是一事無成。和您那種深厚的家族積澱和優良教育傳統相比,我這種一錘子買賣實在是不足一哂。」

    兩人談笑著走進莫比亞斯公司的會議室,如果不知情的人,一定會把他們當成一對熟稔多年的好基友的。

    勞倫斯.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創始人約翰.洛克菲勒的第三個孫子,也是現在洛克菲勒財團的實際經管人約翰.j.洛克菲勒的兒子。由於年輕,現在他還沒有明確接受自家公司的任何經營業務,還在大學裡繼續他的學業,偶爾和一些華爾街的高層經管人士交往,開拓一下自己的眼界和人脈,不過由於對經營方面的機敏認知,已經深受其父親賞識了,很多需要和自己最親近的親人才能討論的大事,約翰.j.洛克菲勒都會想到這個兒子。

    不過剛才他的表現實在是可以用紈褲來描述,輕佻,眼高於頂,肆意調侃,讓人看不到一個精明的大資本家族的繼承人應有的素養。如果不是維勒安在感受到威脅之後就調查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全部基本情報的話,說不定還真會把他當成一個把父命當兒戲的公子哥兒呢。既然老洛克菲勒派了自己最器重的兒子來,那麼後續的合作中肯定會有陰謀。

    「我來介紹一下吧,這次我們派來和您合作的人,范.德.格裡夫特教授,杜洛瓦教授,阿爾弗雷德博士,他們分別是材料物理和石油化學領域的高級科研人才,在業內也算是小有名氣了,希望大家將來的合作能夠愉快。」

    「那真是太榮幸了,我們公司的研發部門一直都是靠我自己和少數幾個工程師撐起來的呢。一下子擴大業務範圍我還真覺得有點吃不開呢。」

    都是些沒聽說過的人,不過表面上還是得裝出一副久仰的樣子。

    隨後的接風宴上,勞倫斯的表現還是一如既往的光棍,一副神馬都無所謂的樣子,那幾個「科學家」中,范德格裡夫特似乎很懂人情世故,言語得體,盡揀一些莫比亞斯公司得意的事情提起,可能是荷蘭人的天性吧;杜洛瓦和阿爾弗雷德則似乎互相很不服氣,基本上其中一個人開口了的話題,另一個人基本上不參和。

    「維勒安,你知道的,我家就是靠鑽探石油起家的,所以對於任何石油鑽探開採領域可能的新技術都非常感興趣,目前我們的鑽井,在鑽探低風化火山地貌的岩層時,當鑽入始新世甚至是古新世的地層後,如果再次遇到玄武岩等硬質岩層,鑽頭往往會因為散熱不良、傳動效率低下損耗嚴重,根本無法完成鑽透岩層的任務。而目前我們好幾處勘探地都有這種實際的需求,我父親為了這個事情已經好幾次大罵了材料研發部門的無能了。」

    「是啊是啊,我們也是臉上掛不住啊,」范德格裡夫特順嘴接口過去,「不過幸好這次我們發現了蒙斯克先生公司的新發明,我們注意到你們新式打樁機的汽錘和鑽頭的效率非常之高,能夠在幾分鐘內完成一根十幾層樓房的地基樁。雖然打樁設備和鑽井設備原理不同,但是我們相信閣下一定是解決了最重要的鋼材散熱和耐磨性能問題,我們真的是很有誠意和貴公司一起開發新材料的具體應用呢。」

    「說來慚愧,我們的釩鋼合金材料研究也是為了邁阿密重建工程才臨時投入資金研發的,只不過運氣比較好,試驗次數不多就獲得了合適的配方——當然了,這也確實與系統的實驗思路選取正確有一定的關係——如果我們實驗的次數再多一些的話,可能還沒開工我們就窮的當褲子了,好了,讓我們為幸運乾杯。」

    看來初步來說,洛克菲勒的人就是打算在這裡做文章了,不過維勒安沒有馬上表態,也沒露出希望對方開價的意圖,只是隨意謙虛了一下,就順勢又把話踢了回去。果然,看到維勒安開始打哈哈,杜洛瓦就很有眼色的接過話頭。

    「蒙斯克先生,你難道不想更加全面的驗證你的新材料配方的潛力麼,而且我想有我們洛克菲勒的實力投入的話,一定可以完善各種場合所需的材料工藝的。我們可以期待與您的合作研發很久了。」

    杜洛瓦把話徹底挑明後,維勒安自然是避無可避的了,只能主動提出合作的條件,看來在談判的時候帶上一個在特定場合幫主人說髒話挑破窗戶紙的人還是挺有用的。那麼,維勒安一方究竟提出什麼條件好呢。

    直接答應得太爽快的話,無疑是告訴洛克菲勒的人:我還有後手,哪怕和你的人合作共同研發將來也有把握不讓你掌握到核心技術。這樣的回復肯定會讓自己老是被對方惦記著,那樣總是不能讓人放心的,所以維勒安必須提出一個顯得略有誠意,同時又不至於讓人覺得他在蓄意挑釁的條件。

    端著酒杯略一思索,維勒安決定還是先試試水分步提出自己的條件:「合作嘛,也不是不可以,首先,因為後期研發的主要受益人是洛克菲勒公司,我認為研發經費應該由……」

    「這完全沒有問題,研發經費不用分攤了,全部由我們開支,我們第一期就可以投入兩百萬美元的研發經費,後期支出按月度實報實銷。並且我們負責尋找包括美國鋼鐵公司在內的實驗材料供應商。」勞倫斯一副敗家子的樣子說出這句話,簡直就是神形俱似。不僅進一步在維勒安心中坐實他紈褲子弟的認知,還堵死了對方拖延時間打哈哈的機會。

    再提出什麼條件好呢?研發成功後不許對方掌握核心技術,只給他們技術使用權?這顯然不可能,如果這種屈辱的條件都能答應的話那他們就不姓洛克菲勒了。

    不能激怒對方!那麼,只能退一步,要求雙方平等共享技術成果?這個本來就是應該的,維勒安不說出來他們也會覺得是天經地義的,顯得自己沒有撈一筆的誠意。何況他們的生意也不是莫比亞斯的人有本事插手共享的。

    等等!共享?共享!維勒安突然靈光一閃,計上心來。

    「多謝貴公司的慷慨,其實我早就料到勞倫斯少爺有如此之慷慨的,既然如此的話,我希望我們能夠更深度的合作下去。」

    「您說的深度是指?」

    「是這樣的,畢竟我公司之前在石油鑽探領域完全沒有基礎,開發新式鑽井機械的話,缺乏實驗基礎,所以我們希望貴公司的研發人員能夠提供給我們全套的鑽井機械的設計資料,並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這樣才能有助於我們的研發進度。」

    「您是說您準備親自完成全套的鑽井設備?可是這完全沒有必要啊,只要貴公司研發了鑽頭和材料,我公司會完成後段測試……」

    「但是研發單位如果可以掌握整個系統工程的原理的話,不是對於調試和發現問題更有幫助嗎。」維勒安毫不客氣的打斷了杜洛瓦的申辯。他知道這時候自己一定要表現的積極一點,這樣對方才會覺得他是在認真爭取。

    果然,勞倫斯聽到了維勒安的反駁後及時喝止了杜洛瓦的糾纏,對這個問題一錘定音:"杜洛瓦,閉嘴。維勒安,我想這沒有什麼大問題,你的建議很不錯,我這裡的工程師……嗯,你懂的,我們這裡研發規程比較繁多,他們經常腦子會被束縛住。」勞倫斯一邊說一邊在心中盤算,畢竟鑽探設備本身技術含量不高,就算維勒安不能從洛克菲勒得到,只要多花一點錢也是可以從別的大型工程機械企業得到的,所以答應對方對洛克菲勒完全沒有威脅——在美國會鑽井的公司超過幾百家,但是只要有洛克菲勒的枷鎖在,他們就不會有機會鑽出一口油井。

    「謝謝勞倫斯先生的諒解,既然如此,我想我還有最後一個小請求:由於經過這次的合作,我們公司也會獲得一定的鑽探設備研發製造和使用的經驗,我們也希望到時候可以涉足到石油行業……」

    「你說什麼?你準備在美國鑽油井?維勒安,你不覺得你似乎把問題想簡單了麼……別的不說,首先要弄到土地勘探權就不是易事。其次……」

    勞倫斯有點錯愕,雖然要求進入美國石油勘探市場是每個人都想幹的事情,但是已經有二十多年沒有公司嘗試在這個領域挑戰洛克菲勒的獨裁和壟斷了。他緩緩的解釋,一邊思索著對方的真意,確信他的腦子是否有被燒壞。

    「不好意思,勞倫斯先生,我想您誤會我了,我並不是打算在美國勘探油田,我們只是希望去外國碰碰運氣,而且如果我們運氣足夠好的話,我承諾我們的產品也不會進入美國市場的。」維勒安趕緊打斷勞倫斯後續的自行腦補行為,「也許我會先就進在南美試試看吧。如果沒有什麼成果的話說不定就收手不幹了呢。」

    「哦……這樣啊,那些地區確實有很多小國能源市場監管不力,倒是適合新人稍微試試水的。呵呵,維勒安,剛才不是我不看好你,我只是怕你一開始頭腦發熱說幹就幹,不瞭解清楚問題的麻煩。」

    「謝謝你的好意,我想我們沒有什麼大的分歧了——另外一點,我希望我們的新研發產品在確信技術完善之前,不能夠投入生產和實際使用——我的公司一直是尊重質量至上的,我們不能容忍未經充分測試質檢的產品流入使用。希望您理解。」

    「沒問題,維勒安,這些細節都聽你的,哈哈,德國人都是這麼的嚴謹麼。」

    勞倫斯沒有聽出維勒安最後的話裡面隱含的危險——當然,在任何人看來,這個約定本身沒有任何危險,因為維勒安不可能一直拖著研發的測試進度,讓一個實際上已經完成的項目始終通不過質量驗收,唯一能夠影響的,最多只是研發成果交付使用的時間罷了,而財大氣粗的洛克菲勒本來就不在乎那幾個月的時間——甚至他們找人來拉拉攏維勒安這件事本身,對他們來說最大的價值也是控制和摸清莫比亞斯公司下一步的動向,而不是從對方這裡撈取什麼蠅營狗苟的小利。

    只有維勒安自己知道這個條款裡面的危險——因為有時候,多等待幾個月再交付,就意味著在也不用交付了——因為可能到時候洛克菲勒財團已經不存在了。只不過在現在還沒有人會相信這種瘋狂的可能性——這麼一個壟斷美國石油業的大財團最終居然會走到那種地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