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五十三章 齊柏林的新飛艇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雨果.埃克納得到莫比亞斯贊助後大半年,隨著法本化學改良後的高強度複合材料的應用,齊柏林飛艇煥發出了新生。

    雖然一開始雨果因為對杜邦和波音的事件而心有餘悸,但是因為贊助方莫比亞斯的強烈要求,以及法本化學的嚴密測試,雨果選擇了相信對方。法本化學提供的塑膠和樹脂材料諸如abs/ppr/upvc等的強度和輕質性遠遠超過了杜邦當年的成果。這讓雨果的飛艇在進一步減輕飛艇自重,提高有效載荷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1931年6月15日,最新的lz127「格拉夫.齊柏林」號飛艇的試飛即將在埃森郊外的航空基地展開。巨大的飛艇從比戰列艦船塢更巨大的機庫中被移到了空曠的場地上。包括希特勒和維勒安,還有戈培爾等人都參觀了這一次壯舉。

    新的飛艇長度超過230米,氣囊寬度和高度也超過了30米,使用寶馬v12發動機,最高速度可以達到90節——僅僅就體積而論,這已經相當於歷史上「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的長寬了。雙重氣囊總共擁有超過26萬立方米的氫氣容積和320噸的總浮力儲備。因為複合材料取代了大量的鋁合金骨架(幾條艇體主龍骨因為強度的需要,仍然採用了新型的超硬鋁合金),艇體自重從220噸降低到了不足140噸。也讓艇身有效載重提高了數倍,突破了100噸。

    當然,這100多噸裡面還有幾十噸得分給燃料,不然的話飛艇的那幾台寶馬v12引擎就要徹底趴窩了。但是總的來說,這個數據也已經非常可觀了——1932年投產的容克52型運輸機的載貨量只有區區兩噸,在後來的戰爭中都不得不扮演到處救火的運輸角色,這種飛艇已經可以超過五十架次運輸機的運載量了。

    「元首,全部準備就緒,可以試飛了。因為是首次試飛,所以為了謹慎起見我們並沒有搭載太多人員,飛艇機組人員只有6名,外加幾名空氣動力學工程師,剩下的載積我們會使用配重物進行模擬。」

    「很好,開始試飛吧。我相信你們一定會成功的。」

    沉重的飛艇錨被投擲到了地面上,發出砰然的轟響,巨大的飛艇開始緩緩升空,manv12引擎也隨之開始轟鳴。飛艇平穩地上升到了3000米的高度,然後以70節的測試航速進行了一次半徑五十公里的巡航。這一次的航行,因為航程較近,為了飛行安全著想,防止燃料重載狀態下著陸,所以只攜帶了幾噸燃油。飛艇的艙室裡面被堆放了整整一百噸的配重物。

    隨著飛艇的降落,在場的人發出了一陣沸騰的歡呼。希特勒為首的諸人都迎上前去。

    「雨果博士,雖然這種東西不能用於戰爭年代了,但是我們很期待它在民用空運領域可以做出更多的貢獻。」

    「我們會的,元首,維勒安也有很多新的項目,可以發揮飛艇的巨大用途,我們不會讓齊柏林伯爵的遺志蒙塵的。」

    「我要接見一下本次試飛的機組人員,他們都是德意志民族的精英。」

    「好的,我這就去安排。」雨果.埃克納應聲答道。

    很快,幾個年輕人被帶到了希特勒的面前,可以看出他們眼中都滿懷著敬仰與期待。

    很快,他們就讓希特勒感到了一陣震驚。因為機長居然是一個年僅19歲的卷髮少女。而那位空氣動力學工程師也一樣非常年輕。

    「元首,這位就是我們此次試飛的機長漢娜.萊徹小姐,她從小的願望就是當一名飛行員,但是因為上一場戰爭,協約國不讓我們擁有飛機,在此前她只能依靠飛滑翔機來鍛煉,別看她才19歲,她已經學習了3年的滑翔機飛行了。我和她父親是故交,所以自從我改良飛艇項目啟動後,我就借她來試飛一陣。」

    「這位馮.布勞恩先生畢業於夏洛滕堡工學院空氣動力學專業,是漢娜小姐的朋友,在夏洛滕堡航空研究院中已經展現出了非凡的空氣動力學研究天賦,目前還在柏林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在我的飛艇項目中,這一次他也給出了不少有價值的改進建議。哦,對了,他的導師夏洛特教授這次也來了。」

    「很高興認識你們,真是年輕有為啊,看到你們,我相信德意志民族一定會有未來的。」希特勒平易近人地與漢娜萊徹和馮布勞恩握手。在場的人沒有誰會知道,這兩個年輕人人將來會為希特勒的偉業做出多少貢獻。

    「元首,從您上台那天起,我的導師就告訴我,您會帶領德國人民建設一個可以自由發展自己的航空工業的德國的,漢娜也是這麼說的——請問,是這樣麼。」

    「德意志人民重新回到藍天的進程,不是任何人可以阻擋的!」希特勒爆發出一股歇斯底里的吶喊,「你們所有人!都會見證那一個時刻!凡爾賽條約不能!任何人和任何勢力都不能,不能阻止我們的復興!」

    「元首,您別太激動了,我們能夠體會您的殷切之情,您放心好了。我們莫比亞斯基金會不會讓任何一個有潛力的德意志科學家被埋沒的。」維勒安適時地勸撫了一下激動的希特勒。轉頭對雨果.埃克納表示,「雨果博士,後期的研發贊助經費我會讓莫比亞斯基金會加大額度的,希望您也可以幫助更多的後進學者,」

    馮.布勞恩麼,那個開創了太空時代的男人,果然無論在哪個時空都是會發出他的光和熱的。

    …………

    希特勒的時間非常寶貴,雖然對那些後進的科學工作者非常平易近人,但是也是不可能抽出很多時間關注他們的。所以觀摩儀式結束後,維勒安就毫不客氣地用項目贊助商的身份接過了接見馮布勞恩和漢娜萊徹的機會。和他們攀談起來。

    「馮.布勞恩先生,剛才據我瞭解,您現在還在柏林大學物理系攻讀博士學位是吧。不知您對於畢業後有什麼安排呢。」

    「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安排,不過陸軍軍械部的空氣動力學專家瓦爾特.多恩伯格少校曾經邀請我畢業後就前往陸軍軍械部,協助他一起進行固體燃料推進劑引擎的研究。」

    「多恩伯格少校麼?我也是久仰了,不過可惜我只是一個商人,暫時和陸軍沒什麼交往,希望你們會在那裡大展宏圖的,如果有研究資金上的困難的話,可以隨時來找我——直接來找我本人就可以了,按照這個電話打給我。」

    維勒安當然知道多恩伯格和馮布勞恩即將展開的研究會有多麼大的科學價值和軍事價值。但是這些不是維勒安現在急需的,也許提前投入的話反而會導致行事不密,讓其他國家提前注意到火箭技術的重大價值。

    而且火箭技術的基礎研究投入是很大的,在產生突破性進展之前,其階段性成果沒有任何商業化的價值,也就沒必要和研發界以外的人取得任何溝通驗證,或者是把產品投入使用來回收利益。這是火箭研發保密性好的一個重大原因——這不是飛機,一架飛機研發出來後需要進行各種載重、偵查、戰鬥、轟炸的測試任務來確認其性能。而火箭研發完全不需要和外界溝通,只要閉門造車就可以了。

    「代我向多恩伯格少校問好吧,到時候順便給我一個對公賬戶。我相信元首會期待你們的成功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