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五十四章 從蘇利亞州到古裡水電站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隨著新式齊柏林飛艇的建成,維勒安很快給這個大傢伙找到了一個可以不動聲色地大展身手的機會。那就是南美的委內瑞拉。因為維勒安剛剛從胡安戈麥斯總統手中新拿到的奧裡諾科河流域工業區建設項目也已經開工了。這是維勒安在德國以外建設的第二個大型工業區項目,仍然和第一次的蘇利亞州總包項目一樣,全面,徹底,只不過規模更加龐大。

    不過,我們的維勒安殿下為什麼能有那麼大的胃口,胡安.戈麥斯總統為什麼會如此爽快。這還要從一年前的項目說起。

    時間回到1930年。

    自從1929年底的時候,維勒安的莫比亞斯集團和那幾家貌似強大的美資背景傀儡「克林斯曼煉化」和「埃爾頓石油」完成了基礎建設了海運業的佈局。整個1930年蘇利亞州的新興工業區建設工作發展極為迅猛。

    經過一年的奮戰,拉古內斯塔港已經完全建成,擁有幾十個可以停泊3萬噸級以上船舶的深水泊位。連接港口和瓜薩雷煤田和配套的石油煉化與煤化工工廠的鐵路也已經鋪設完畢了——這一點是完全沒有辦法迴避的,誰讓維勒安現在使用轉運手段還只能靠火車皮來裝運集裝箱呢。

    馬拉開波湖面上,莫比亞斯設備的招牌水上鑽井平台也已經建成了幾十座,湖泊底部也埋藏了四五條錯綜複雜的輸油管道,把湖區鑽井平台鑽出的原油源源不斷地輸往港口和煉油廠的油庫。

    根據伊莉雅的估算,目前每口井已經可以做到日產原油7000~10000桶之多,三十台平台的年產油量已經超過了1300萬噸,就算不再增加鑽井數量,僅僅依靠加大鑽深,現有油井將來的最終產量也可以輕易突破兩千萬噸每年——兩千萬噸年產量這個數據已經和歷史上二戰時期羅馬尼亞普羅捨耶帝油田全產能狀態下的產量齊平了。這對於貧油的德國的重大意義不言而喻。

    當然,因為這些平台都是1930年陸續建成的,所以當年並不是全產能投產,饒是如此,1931年初為止,馬拉開波油田還是向德國國內輸送了超過400萬噸的原油。

    希特勒此時還在忙著提振經濟,沒有額外的財力建立石油儲備,但是能夠直接從維勒安手上通過馬克結算的方式得到400萬噸原油,也為德國省下了很大一筆外匯。

    相對於外向型的油田來說,瓜薩雷煤田的出產則沒有什麼明顯的外貿效益。大部分煤都被用於新建設的大批火力發電站和化工企業使用了,為工業區的建設提供了電力能源方面的保障。

    所有建設項目中進展最慢的是煉油廠和煤化工廠,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這些廠區需要大量定制的大型設備,維勒安的模塊化建築技術完全幫不上忙。這一塊全部是法本化學派出的工程人員和霍格蒂夫工程公司的人搞定的。

    根據規劃,最遲到1933年,蘇利亞州工業區就可以實現完美運轉。到時候,蘇利亞州工業所需的能源、原料和運力全部可以自給自足。每年可以對外輸出超過3000萬噸原油和2000萬噸各類化工產品、聚合物材料,以及少量的其他工業產品。與德國缺石油、缺橡膠/樹脂、缺石化產品的工業格局形成良好的互補。

    如此巨大的成功與維勒安的錢包急劇縮水也是分不開的。

    幾經擴大的埃爾頓石油運輸船隊從一開始的50萬噸總噸位陸續提高到了200萬噸,加上配套的集裝箱設備和機車,一共花了維勒安超過一億美元的資金。

    港口、鐵路、廠房、電站、油田的建設耗費的鋼材總量達到了恐怖的八百萬噸,相當於日本全國一整年的鋼產量,如果不是因為此時恰逢經濟危機建材價格低迷,維勒安是絕對玩不起這一票的——其中幾十座全金屬結構的鑽井平台就佔了一半的消耗量。所有工程總建設費用更是高達兩億五千萬美元。

    如果算上當初付的承包費和他支付給莫比亞斯基金會的各種贊助費用,維勒安的現金財富比之當初美國股災大撈一票的巔峰狀態,已經縮水了整整一半。

    …………

    1931年,隨著之前蘇利亞州工業區項目上莫比亞斯集團的良好表現,當維勒安再次找到戈麥斯總統兜售他的第二步計劃的時候,戈麥斯總統很爽快的就答應了。這不僅是因為個人私交的關係,因為維勒安給他描繪了一個別人誰都做不到的美好藍圖。

    開發奧裡諾科河流域及三角洲。照搬蘇利亞州的成功模式,只不過,這一次除了那些開採和冶煉企業以外,維勒安還承諾為戈麥斯總統在奧裡諾科河上建造一座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水電站。

    古裡水電站,在後世曾經保持了十幾年世界第一大水電站名頭,直到後來巴西的伊泰普水電站和遠東的三峽工程全面竣工後才超過它。現在,因為維勒安的出現,這座水電站即將提前三十年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也許,它保持世界第一紀錄的時間,會被再延長几倍。

    根據霍格蒂夫工程公司規劃的方案,新水電站一期裝機容量180萬千瓦,預計1934年可以完工,分三期全部完工後總裝機容量超過700萬千瓦(歷史上古裡水電站一共經過三期工程擴建,可以達到1000多萬千瓦裝機容量,本書考慮到豬腳的發展時間,只建設前兩期,考慮到電氣技術的發展,暫估最終容量700萬千瓦。),總工程持續時間會持續到1938年——當然,這些都是和平條件下不用日夜趕工情況下的數據,鑒於目前世界範圍內的勞動力富餘,如果維勒安可以動員到更多的人力三班倒的話,這個速度還可以加快,這也是在大蕭條時期搞基礎建設的一個額外好處,你永遠不會擔心工人不夠用,目前為止,為了這個大工程,莫比亞斯集團招募了超過5萬名直接施工人員,還有十幾萬人提供配套和原材料供應鏈。每月支出的薪水也僅僅保持在兩百多萬美元而已。

    水電站需要施工的總壩體長度超過40公里,混凝土重力壩壩高160米。每期土方作業量超過1000萬立方米,可以蓄流附近85000平方公里流域面積內的水流用於發電。總庫容超過1300億立方米。全部建成後年發電量超過350億千瓦時。

    如果大家對350億千瓦時這個數量沒什麼概念的話,我們可以用以下數據來參照:

    歷史上在1943年的時候,也就是二戰期間各國全面動員之後,蘇聯和英國全國的年發電量分別是330億和380億千瓦時。德國及其佔領區的總發電量是700多億千瓦時。也就是說,一個古裡水電站的效果就可以頂的上一個英國或者蘇聯全國的發電能力。

    當然,這些和米粒堅果二戰後期火力全開時2700億千瓦時的年發電能力相比還是只能算是一個零頭。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只有米粒堅果這樣的高富帥才可以大規模玩戰略空軍,其他國家都玩不起——不是小鬍子喜歡用斯圖卡追求那種一擊必殺的精確轟炸,實在是其電力工業不足以支持其建設一支戰略空軍所需的幾百萬噸鋁材消耗。

    航空工程規模化的瓶頸在於鋁材,鋁材冶煉的瓶頸在於電力。至於鋁土礦神馬的,雖然德國也缺少,但是從來都不是瓶頸,不是帝國空軍那只暗黑水桶的短板。

    而且建設古裡水電站的好處還遠不止於此。奧裡諾科河作為全世界第三大徑流量的大河(僅次於亞馬遜河和剛果河,但是超過長江),其水運開發潛力是非常巨大的,但是之前由於水深流急,地勢落差大,在委內瑞拉建國百年來一直無法有效發展大型船舶的航運。古裡水電站建成後,將進一步改良水位。3萬噸級的大型海船也可以直接開到奧裡諾科河干流與其之流卡羅尼河交匯處的奧爾達斯港——也就是古裡水壩底下。

    據維勒安後世的認知,在古裡水電站北側沿岸的玻利瓦爾市和洛斯皮希瓜奧斯等5處礦山就集中擁有超過23億噸的鐵礦石和3億噸的鋁土礦儲量,全部為便於開採的露天礦床,且品位較高,鐵礦種類多為赤鐵礦與磁鐵礦,而鋁土礦中則基本上經過初步破碎篩選就可以直接得到氧化鋁。(歷史上目前為止便於開採的礦床占23億噸,這裡假設在維勒安那個星際時代的技術來看,這些我們目前還認為是「難以開採的遠期儲量」都是可以被開採的,本書將充分考慮當時的技術水平,著重利用按照當時的技術已經可以開採的那部分,不會過分開太逆天的金手指,下同)

    另外加勒比海沿岸山系的風化地貌區域還有數千萬噸的鎳和鈦礦石礦床,只不過稀有金屬一般在礦石中含量比較低,就算全部提煉出來,鈦和鎳的金屬單質也不會超過200萬噸。雖然不是在古裡水電站礦區,但是將來電力工業建設完善後完全可以通過輸電網絡向北部沿岸輸送電能,就地冶煉那些能耗巨大的稀有金屬。

    說了那麼多,似乎奧裡諾科河流域簡直就是工業開發的寶地,那麼歷史上為什麼直到70年代人們才關注到這片熱土呢?一直把南美當做自己後院的美國,為什麼沒有提早把自己的手伸到這片南美大陸的腹地?這不得不從兩個瓶頸說起。

    第一個瓶頸當然是前期投入太大,作為任何一個單獨的資本家,都很難抽出足夠多的資金一次性把整個項目承攬下來——如果沒有足夠的錢把水庫和電站一次性搞定,還有餘錢可以投資礦業和冶金的話,那麼前面弄了再多的基礎建設也是在為人作嫁,這就是整體解決方案的優勢。就好比後世為什麼天堂州明明交通最擁堵的地方是城西,但是地t一號線一定要從濱江開去九堡、下沙——因為擁堵的地方,地皮早就被窮人的房子佔滿了,你以為造地鐵過去真是為了人m服務麼?那裡已經沒有地皮可以給開發商囤積了,自然也就沒有人願意往那裡造地t。

    誰讓w書j的小舅子小姨子表哥表弟n奶n+1奶們的地皮都囤在了九堡,所以地鐵也就義無反顧地往那些還沒有充分瓜分的郊區駛去,為那些未來即將出現的交通擁堵服務了。

    在這個時空,我們的維勒安殿下利用了手頭還有點閒錢,全球經濟也因為普遍蕭條導致工程材料和人工成本低迷,外加可以和那個扮演了w書j同樣角色的胡安.戈麥斯總統基情良好腐b一下。所以順利突破了這個需要協調各方資源的瓶頸。

    第二個瓶頸是技術方面的,主要是奧裡諾科河流域地勢崎嶇,水網密佈,建設基礎設施非常複雜。

    雖然水網複雜可以帶來水運的便利,讓公路鐵路這些靠邊站,但是有一項建設是絕對繞不過去的。那就是電力網絡的建設。就算水運再發達,也沒辦法運載電能。

    可是之前每一個來到這片土地上的工程師,都會被奧裡諾科河山區兩里一河,三里一谷的地形弄到抓狂無比,如果穿山越嶺架線的話,工程成本就實在太大,而且危險係數太高,除非使用那些不發達國家的工人,不然就算貼錢再多那些德國或者米國的工人也不願意來這樣的窮山惡水幹活。

    不過,這個問題到了維勒安手中,一樣難不倒他,齊柏林的飛艇為他解決了這個問題。自從齊柏林伯爵的新式聚合材料飛艇建造完成後,維勒安就預定了十幾艘相對迷你的小型型號,每艘大約只有不到百米的長度,3萬立方米的容積,並且按照維勒安的要求改裝了動力結構,每次可以搭載10幾噸的銅芯電纜,通過精確的飛行軌跡控制,以及法本化學最新研製的高強度高張力的合成纖維牽引繩的牽引,一次可以實現幾十公里的三相電力布線,解放了山區作業穿山越嶺的人力需求和開路需求。甚至在某些地面難以進入的絕地,連必要的電桿架設都可以使用飛艇艇降空投物資與人員進行施工。

    幾年以後,當戈麥斯總統在親眼見到莫比亞斯集團的人天馬行空的工程措施,簡直無法想像這種可能性。之前他曾經讓巴蒂斯塔.佩雷斯核算過古裡水電站工程的預算,認為德國人用幫助委內瑞拉建設古裡水電站來換取奧裡諾科河下游的探礦權是無論如何也收不回成本的。因為按照傳統方法在這一區域建設電力系統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而且就算發出這麼多電來,以委內瑞拉現在的工業基礎也找不到地方去用,只能是白白浪費了。所以戈麥斯總統在發包項目的時候還很同情地看著維勒安,沒有問他索取任何其他的附加條件。結果看到維勒安舉重若輕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後,並且在後來瘋狂利用古裡水電站和洛斯皮希瓜奧斯鋁土礦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鋁業冶煉企業後。一生都以把國有資產賣得更貴為己任的戈麥斯總統實在是肉痛不已。好久才想明白,不過畢竟人家來你這裡投資就是來賺錢的,用維勒安的話來說,那叫雙贏,不是做慈善。所以漸漸的也就認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