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七十五章 發現施佩爾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考慮到德國的海運業並不是很發達——雖然維勒安殿下目前掌控的莫比亞斯集團的總船舶噸位已經達到了三四百萬噸,也擁有了一支上萬人的可靠航運團隊,但是德國海軍的孱弱畢竟是硬傷,如果未來爆發戰爭的話,指望從德國國內遠涉重洋運輸裝備到美洲來爆米粒堅果的菊花無疑是事倍功半的。所以自從維勒安決定在墨西哥籌備部署一支未來用於爆米國人菊花的隊伍後,他在美洲的工業佈局也開始加快步伐了。

    墨西哥本國在一兩年內基本上只能恢復煉油和石化工業的產能,美資的撤出和斷絕設備供應帶來的短期瓶頸效應還是很明顯的,從3月份開始維勒安就不得不抽調一部分原來跑德國和委內瑞拉之間航線的船舶,從墨西哥運輸一些當地煉油產能來不及消化的原油回德國。

    從遠期來看,維勒安在和伊莉雅探討後也認為墨西哥不適合發展全面的工業化體系。因為墨西哥國內的自然資源佈局不是很好,除了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外,墨西哥只有銀礦、鉛礦、銅礦的儲量位於世界第一、第二、第三的地位,被譽為白銀之國,但是煤炭、鐵、鋁和其他重要的稀有金屬儲量都比較匱乏,這是由於墨西哥的地質區位決定的——往往科迪勒拉山系、大西洋中脊這些地殼生長地層富含的都是重元素礦藏,地球內部的重元素因為火山活動而上浮到地殼表面,而離地殼生長區較遠的地方才會富集輕質金屬元素。因此墨西哥最多只能發展一定的電子和電氣設備工業——銀和銅是自然界導電性能最好的材料,而鉛則是製造這個時代最成熟的蓄電池鉛酸電池的主要原料。

    而且另外一點非常不利的劣勢是墨西哥和美國直接接壤的邊境太長了,如果把過多的工業基地分散在墨西哥各地,一旦開戰後面對米粒堅果那種高富帥級別的大規模戰略轟炸,這些工業基地都只有被美國航空兵刷經驗的份兒,所以還是專心搞好能源燃料、電氣材料或者彈藥工業就好了,這樣可以把有限的發展精力集中在戰時補給品的生產上。

    至於美洲地區能夠承擔整體武器裝備生產任務的國家,未來還是得指望委內瑞拉的戈麥斯總統能夠配合得給力一點。

    此刻,我們的維勒安殿下把墨西哥方面的訓練任務交代給他手下僅存的魔鬼終結者三人組和赫爾蒙德、科寧斯兩位團長後,就準備帶著自己的其他幾個心腹回委內瑞拉看一下最新的進展。不過就在這幾天,他居然聽到委內瑞拉方面提前傳來了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

    古裡水電站第一期的工程居然提前竣工了。

    本來根據伊莉雅排的建設計劃,就算用上莫比亞斯集團現有的各種快速建設措施,這個工期最起碼也要拖到1933年底甚至1934年初才能竣工,現在卻提前了大半年,這個結果讓維勒安非常詫異。從送來的報告上只是提到了霍格蒂夫工程公司的管理成效比較卓越,工程規劃合理,這讓維勒安更加來了興趣,急不可耐地飛去了委內瑞拉看個究竟。

    維勒安專用的齊柏林飛艇飛了一整天才從墨西哥瓜達拉哈拉的基地飛到了委內瑞拉的奧爾達斯港,停靠在了一處假設電力線纜專用的飛艇基地上。

    「老闆,歡迎回到委內瑞拉。」維勒安剛剛從飛艇上下來,就看到作為莫比亞斯委內瑞拉方面項目負責人的奧雅.哈伯迎了上來,向他介紹起工程進展的詳情。經過兩年的歷練,奧雅.哈伯已經不是當初維勒安剛剛從法本化學帶出來的衙內了,對項目管理和工業建設也頗有一些心得。

    「奧雅,你們這兒看上去很忙碌嘛,不錯,進展很快,但是也要注意質量。」

    「哈,我可沒那麼大本事,主要是霍格蒂夫工程公司的人的功勞,啊,對了,我們邊走邊說吧,先上車。現在這個飛艇基地可繁忙了,基本上每個小時都有好幾艘架線的飛艇需要起降裝貨。水電站主體工程完工後,架設輸電線路的工作就更繁忙了。」

    大家在崎嶇的道路上顛簸著駛向水電站,路上一邊開奧雅一邊向維勒安介紹著詳細的情況;「現在水電站一期的土建和安裝工作都已經完成了,目前西門子公司的人正在調試他們的發電機組。大概還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正式並網發電,鋪設到玻利瓦爾城、圭亞那城這兩個工業區和各個礦區的電力線纜也會同步完工。這些到時候您看報告就好了。不過這次我要著重向您推薦一個霍格蒂夫工程公司的天才工程師,他簡直是德國最偉大的工程管理大師了。」

    「哦,是霍格蒂夫兄弟中的哪一個呢?還是其他經驗豐富的前輩達人?」

    「不不不,您完全想錯了,完全不是什麼『前輩達人』哦,真是難以想像,是一個和閣下同齡的年輕人呢。說實話,一開始我看到霍格蒂夫公司的人進度那麼快也以為是哪位德高望重的總工程師的傑作呢。真是難以想像啊。」

    「嘿,那你就乾脆一點,不要賣這個關子了。」

    …………

    進入了古裡水電站簡單視察了一下後,一個霍格蒂夫的工程負責人被帶到了維勒安的面前。從之前奧雅.哈伯的簡單介紹裡,維勒安知道這個年輕人名叫阿爾伯特.施佩爾,也是1905年生,今年才剛剛28歲,和維勒安在這個世界的身份同歲。不過看上去的外貌比他的實際年齡要老得多,可能是因為用腦過度,年紀輕輕的施佩爾頭髮已經變得比較稀疏,前額處的頭髮則已經完全脫落了。

    據說他五年前從柏林的夏洛騰堡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從事建築設計和工程管理規劃的工作,一開始只是跟著他父親的建築設計院混,自從兩年前霍格蒂夫工程公司作為德國工程界衝出德國邁向世界的先驅者後,他就義無反顧地辭去了原來相對輕鬆的工作,來霍格蒂夫工程公司求職了。

    「很高興認識你,施佩爾,我很驚訝於你的年輕。」

    「和蒙斯克先生創造的那些奇跡相比,我這點小聰明不算什麼。」

    「這可不是什麼小聰明,呵呵,你幫了我大忙了,以後如果表現好的話那麼你完全可以做我的『好夥計』,好了,說說你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吧。」

    「其實也沒什麼,我只是觀察和思考比別人仔細一點而已,外加有時候會冒出一些新想法,比如之前的時候我們經常會在一些大型系統工程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各工作部門進度配合不利的情況,西門子公司的人往往不知道土建進行到哪一步才可以進行機組調試,填堆作業的隊伍卻不能合理安排自己對運能的需求,而更多的問題則出現在缺乏一個系統的,懂得各個工種工作量進行公平正確評估的跨專業人才……」

    施佩爾在維勒安面前洋洋灑灑地說了幾十分鐘,維勒安發現自己越來越驚訝,簡直不能想像這樣一個人才能出現在這樣一個時代。

    工程管理專業被作為一個專門的學科提出來並系統地進行規範和定義,至少要到20世紀80年代才被人們重視到,但是這不代表在這之前就不存在精通此道的人才。毫無疑問,眼前這個名叫阿爾伯特.施佩爾的年輕人就是這樣一個工程管理方面的天才。

    當然,要是維勒安能夠知道在這個時空的歷史中,這個名叫施佩爾的年輕人將來會做出哪些成就,那麼他肯定不會對對方的水平表示驚訝了——他會在1932年通過戈林得到希特勒的賞識,數年後擔任德國的建設總監,並且在他37歲那年,就會接過德意志第三帝**備部長的職位,掌握德國整個的戰爭機器。他善於應對各種複雜技術領域的效率評估,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業自行負責制度和指導委員會制度,把匱乏的人力資源人盡其用地分配到各類崗位上。在他上任的第一年內,就讓德**工生產在僅增加30%人力的投入情況下,產能翻了整整一倍。戰後,盟軍一方的很多專業評論人員都認為,施佩爾對德國戰爭進程的拖延起到的作用比希特勒都重要。

    歷史上施佩爾和希特勒的交好源於他們對於大規模工程的共同癡迷和熱愛——他們都是那些狂熱愛好宏偉的史詩建築的人,施佩爾為希特勒設計規劃柏林新城區的時候,設計過諸如擁有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新柏林火車站、可容納40萬人的新柏林體育場、長寬高各超過120米的勃蘭登堡凱旋門等等史詩級的巨型建築。他的設計經常使希特勒激動不已,並且極力渴望完成這個計劃——而施佩爾的父親在看了他的設計之後,只是聳聳肩說「你們完全瘋了」。最終,這些建築一個也沒有完成。

    現在,維勒安規劃的古裡水電站激起了施佩爾血液中日耳曼人的自豪感——在一個德國人自己建設的、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這種事情想想就能讓他熱血沸騰。所以,他不遠萬里來到了委內瑞拉。進入了維勒安的視線。也失去了通過被戈林賞識而進入希特勒中樞的渠道。

    「施佩爾,不知道有沒有人告訴過你,你是一個工程管理學的天才——啊,也許之前世界上還不存在一門叫做工程管理學的學科,但是從今天起就會有了,當然,僅限於莫比亞斯集團內部,我們會需要更多您這樣的人才的。我的副官伊莉雅小姐會和您探討你的管理方法並整理出一些系統的東西的。從今天起,你就可以兼任莫比亞斯集團在委內瑞拉的項目總監了,我希望你們能夠一起完善出一個更加高效的古裡工業區計劃。如果做得好,我就把你推薦給元首——另外,從今天起,在工業區規劃的一切企業廠區都必須通過你的審核,不管是蒂森鋼鐵、萊茵金屬、克虜伯還是西門子電氣抑或我們自己的法本化學,如果他們的建設有不符合你的規劃的就讓他們修改,如果不願意修改就讓他們滾蛋,我不希望不和諧的東西出現在這裡。」

    「非常感謝您的信任,我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

    維勒安留給施佩爾的不僅有生殺予奪的尚方寶劍,還有充足的資金後盾——維勒安把他從美聯儲大劫案中得到的黃金兌換了三分之一,就籌夠了七八億美元的巨額資金,他讓伊莉雅以資金換技術的合作方式,與德國國內各大冶金、電氣、軍工企業開展了廣泛的合作,解決了他們發展中的資金和原材料短板,實現了在委內瑞拉產業的全面鋪開。

    伊莉雅和施佩爾在此後數年中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古裡工業區和奧裡諾科河三角洲油田的建設規劃中。1933年,古裡水電站第一期工程完工,年發電量100億千瓦時,1935年、1937年第二、第三期也提前竣工,最終年總發電量達350億千瓦時。

    蒂森鋼鐵公司位於羅斯巴蘭克斯、拉帕拉瓜等地年產2000萬噸鋼鐵的大型煉鋼廠和100萬噸電解鋁的奧爾達斯鋁業工廠也在1934~1936年間逐步建成投產。隨之而來的還有克虜伯、萊茵金屬和戴姆勒奔馳等德資巨頭的投資建設,在委內瑞拉形成了一個相對完善的軍工體系。

    至於屬於維勒安的莫比亞斯集團旗下的奧利諾克三角洲油田,也在數年的持續投資後內完成了兩百座高產淺水油井平台,在二戰徹底爆發前年原油產量超過八千萬噸,是羅馬尼亞普羅什耶蒂油田的四五倍。

    這一切,都為德國和盟軍之間後來在歐洲和美洲爆發的大戰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後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