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二章 酥聯艦隊覆滅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艦長,敵艦4艘,兩艘大型戰艦,2艘輕型戰艦,從火力來看,應該是1條戰列艦1條重巡洋艦,2條輕巡洋艦或者驅逐艦。」

    「3艘驅逐艦,7艘魚雷艇全部發動扇形衝鋒,魚雷突擊!」伊薩科夫少將在「馬拉號」艦橋內大吼著,剛才的第一輪炮擊中他的戰艦就中了好幾發炮彈,戰艦起火受損不輕,不過好在主動力和艦體結構沒有大礙,所以軍艦立刻開始調整航向並且變速,以防敵人根據之前的測距經驗進行持續的效率炮擊。

    1點50分,也就是開打後七八分鐘,在又挨了兩炮11英吋穿甲彈和十幾發巡洋艦炮彈後,「馬拉號」戰列艦終於調整到了一個敵人沒有摸透的航向角上,並且速度也提到了全速。戰艦的引擎完全不顧損耗地瘋狂飛轉,船速一度飆到了25節——超過了原來的設計航速1.5節。

    「紅色高加索號」重巡洋艦比「馬拉號」提前了三分鐘完成轉向,並且也開始用它的4門180mm艦炮反擊,蘇聯人的這些輔助戰艦因為剛才沒有使用燈光信號,所以敵人好像沒有抓住他們的距離,也就沒有管他們的存在,3艘突前的敵艦始終集中火力在攻擊「馬拉號」戰列艦。

    …………

    「司令,敵人有大量小型戰艦衝過來了,應該是準備實施雷擊。請求攔截。」雷達官對著馮.加格恩上校匯報著敵人的最新動向。

    「本艦全副炮火力平射攔截,自由瞄準10發急速射,定距5000碼,10發後調整到4000碼。『切什青號』和『科尼斯堡號』突前散射圖雷,艦炮自由攔截。」在極近距離上的艦炮炮彈基本上都是平射了,2000碼和4000碼需要的艦炮仰角幾乎是一致的——如果你瞄著5000碼位置的水線裝甲打的話,那麼只要左右方向角不錯,敵艦接近到3000~4000碼的時候仍然可以打中敵上層建築,所以說馮.加格恩上校的指揮完全是針對近距離攔截量身定做的戰術。

    蘇聯人莽撞的魚雷突擊很快就收到了惡果,兩艘速度飆的最快最突前的魚雷艇在衝到3000多碼的時候受到了德國人的105mm高平兩用速射炮的集中攢射,孱弱的艇殼自然是連105mm的炮彈都扛不住的,中了一兩發後就艦體爆炸徹底報銷了。

    蘇聯人明顯是被敵人的火力效率嚇了一跳,剩下的5艘魚雷艇沒有再堅持衝到極近距離再發射,大多都選擇了在2000多碼的距離上放空了魚雷,其中最近的一艘在放魚雷的時候距離突前的德艦「柯尼斯堡號」也有1600碼的距離。二十條魚雷的軌跡在黑沉沉的海水下向著德國人的戰艦飛馳而去。西班牙人的魚雷比起列強國家來說自然是落伍一點,只有不到20幾節的航速,因此跑完2000碼需要將近3分鐘。(註:如前文所述,魚雷艇是西班牙人的補刀隊的船,不是蘇聯人從塞瓦斯托波爾帶來的船。)

    蘇聯人的三艘驅逐艦因為躲在魚雷艇群中,反而沒有受到重視和關注,它們的航速要慢一點,好歹衝到了2000碼的距離上,開始對著「希佩爾海軍上將號」和德國人的輕巡們對射起來。因為距離太近,大家都是用的平直彈道射擊,所以蘇聯人總算是取得了一點成果,它們在堅持放完第一輪18枚魚雷的過程中,一共擊中了德**艦5發130mm炮彈,其中1發似乎讓「希佩爾海軍上將號」一下子損失了右舷一半的副炮火力,讓蘇聯人的近戰壓力減小了不少——畢竟「施佩伯爵」右舷只有2門100mm以上的副炮,而「科尼斯堡級」輕巡的副炮只是37mm的防空炮,所以「希佩爾海軍上將號」的高平兩用炮對近距離突擊的蘇聯人驅逐艦分隊威脅是最大的。

    當然,黑暗中開炮也就完全暴露了自己的目標,畢竟你在幾千米外摸黑施放魚雷對方還有可能看不清你的位置,但是開火則如同黑夜中的螢火蟲那樣鮮明耀眼,因此蘇聯驅逐艦選擇火力全開的時候,也就離他們的末日不遠了,3艘驅逐艦1艘被「切什青號」的魚雷擊中,孱弱的艦體立刻被炸成兩段,另外兩艘也先後被德國輕巡洋艦的6寸炮彈炸沉。

    不過他們的犧牲不是沒有價值的,因為2000碼左右的距離上被連續30多枚交錯而過的魚雷散佈終究是很難全部躲開的,已經因為之前和西班牙人的炮戰中被擊穿水線裝甲的m級輕巡「切什青號」,終於因為速度提不起來,轉向困難,被蘇聯人的1發魚雷擊中,艦體大量進水。其餘三艘德艦中「科尼斯堡號」選擇艦首迎敵避雷,而另兩艘重型炮擊戰艦則選擇了躲在「切什青號」背後的角度上躲過了雷擊。

    至此,蘇聯人的突擊分隊只有3艘放空了魚雷的魚雷艇全速向北方逃竄——反正它們留下來也沒有價值了,索性準備逃回馬拉加港。其餘海面上只剩下燃起大火的「馬拉號」和「紅色高加索號」對陣德國人的4艘戰艦

    「紅色高加索號」在看到「切什青號」起火並暴露目標後,鑒於自己的180mm艦炮不一定可以對敵人的「戰列艦」造成傷害,因此調轉了炮口集中攻擊「切什青號」,「馬拉號」則仗著剩下的2座三聯裝305mm炮和「希佩爾海軍上將號」對射。

    「司令,這樣下去不行啊,蘇聯人的『馬拉號』靠我們的8寸艦炮是不可能擊沉的,只能盡量讓它喪失戰鬥力,靠『施佩伯爵號』的6門炮的射速又不足以快速幹掉。要不讓『科尼斯堡號』效仿一次蘇聯人的魚雷突擊吧。」馮.加格恩上校的副官建議道。

    「不行,再等等,『馬拉號』上的副炮火力還沒全部摧毀,太冒險了。」

    「馬拉號」畢竟是正兒八經的戰列艦,裝的是6寸的副炮,和輕巡洋艦的主炮口徑是一樣的,對實施雷擊的敵艦傷害很大。其實馮.加格恩的心中又何嘗不急,但是他知道現在他不能冒險,因為德國人只有一艘「科尼斯堡號」可以實施魚雷突擊了,機會只有一次。

    過了五分鐘,「紅色高加索號」在和「科尼斯堡」、「切什青」對射的過程中,又中了七八枚6英吋炮彈,幾乎失去了全部火力,「馬拉號」也在持續的炮擊中被摧毀了中部的全部兩處煙囪,航速下降到了11節,後炮塔也被德國人摧毀。整個戰艦中後部都被滾滾的濃煙覆蓋了,即使有殘餘的副炮也因為濃煙遮蔽無法自由瞄準射擊——要知道在防止敵艦的近距離突擊的時候,戰艦的副炮往往是自由瞄準而不是通過艦橋瞭望哨統一指揮的,失去了直接觀瞄能力後,也就等於是副炮效率起碼砍掉三分之二。

    到了這個時刻,「科尼斯堡號」也就毫無懸念地發起了魚雷突擊——「切什青號」用盡最後的動力把魚雷發射管對準「馬拉號」的方向,在4000多碼之外打出了一波魚雷,然後「柯尼斯堡號」循著「切什青號」的魚雷軌跡快速突進,逼近到800碼的距離後發出了自己的6發魚雷。30幾秒後,「馬拉號」右舷先後發出兩聲巨響,這艘只剩下一個炮塔的戰列艦終於開始向右傾斜,向舷側伸出的主炮炮管沒入了冰冷的海水,隨後因為碼放的彈藥倒塌引起了一陣誘爆,2點57分,海水終於沒過了「馬拉號」的桅桿,這艘蘇聯人黑海艦隊兩大主力艦之一的巨艦沉入了海中。

    這時,開打了一個小時候,因為之前航速降低到12節的「紅色烏克蘭號」才趕到戰場,但是靠它和幾乎全毀的「紅色高加索號」顯然已經沒法改變戰局了——兩艘本來應該陪伴「紅色烏克蘭號」的驅逐艦在最後關頭收到了旗艦「馬拉號」發來的命令,已經提前脫離編隊往北逃竄了,爭取可以躲開敵人的搜索。在伊薩科夫少將看來,以當時的形勢顯然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保存幾艘有搜救能力的艦船等到敵人離開後對己方水兵進行救援,並且弄清楚敵人的真實身份——他的艦隊在迎戰至最後一刻都還沒弄明白剛剛偷襲成功西班牙人的自己究竟是被什麼人反偷襲了。

    3點剛過,受損嚴重的蘇軍「紅色高加索號」和「紅色烏克蘭號」紛紛沉沒,德軍的「切什青號」也在被評估徹底失去動力後由德國人打開海底閥加速自沉——德國船的防水結構和抗沉性是出了名的,即使是全毀的戰艦要沉下海地往往還能掙扎個一天半天,如果天亮了這艘軍艦留在原地被外國人發現的話,可就不妙了,既然開不走,就只有加速它的滅亡。

    丹吉爾外海的這場海戰終於全部結束了。

    …………

    「司令,雷達上發現西北北48000碼外似乎還有兩艘小型艦影,但是一直沒有靠近,是否要過去追擊。」

    「別管他們,時間來不及了。」馮.加格恩看了一下表,現在雖然是初冬,但是直布羅陀地區緯度比較低,初冬的話早上6點多天也就亮了,現在自己人全速逃離的話也就只有3個小時的時間離開作案現場了,「『施佩伯爵』號航速最慢,立刻往西南方向撤退,『科尼斯堡號』加快收容『切什青號』船員,完成後快速跟上,本艦前往『馬拉號』和『紅色高加索號』沉沒地點,對海面進行幾輪燃燒彈炮擊——使用空爆引信彈。」

    和德國人交戰過的蘇聯船員盡量不能留下活口,至少不能留下蘇軍高層軍官的活口,否則的話這次夜襲的欺騙性就會大大降低。馮.加格恩的想法非常簡單,這次行動中配發的石墨彈、燃燒彈這些海戰中基本上沒有用過的新型彈藥在交到他手上的時候,海軍情報局的卡納裡斯少將就千叮萬囑過:一切行動以隱秘為第一要義,如果和隱秘發生了衝突,那麼所謂的軍人榮譽感和道德考量全部要拋棄掉。

    不過幸好蘇聯人很配合——在一開始德國人的船開過去的時候,那些蘇軍船員還以為對方是很紳士地過來俘虜落水的敵軍呢,紛紛聚攏起來準備上船,倒是省了德國人一番手腳,幾十發空爆燃燒彈過後,除了刺啦作響的烈焰,這片海域徹底安靜了下來。蘇聯人的兩艘驅逐艦在確認敵人撤走後小心翼翼地開過來準備救援己方人員的時候,只看到了一片乾淨無比的海面,什麼都沒剩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