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五十一章 核電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元首,英國方面和法國方面近日對我國提交了一項抗議照會,對於我國的萊茵金屬公司注資瑞士厄利孔公司獲取第二大控股權表示了強烈的不滿。此事是否……應該低調一點處理?」

    裡賓特洛普部長拿著英法的抗議照會來到希特勒面前,他覺得很無奈,兩個月前吞併斯洛伐克的時候,英法已經有所不滿了,不過還不是非常激烈,幾個月後,帝國還要尋找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的借口對南斯拉夫動手呢。按理說,這個時候應該盡量收斂一些保持低調才是。

    可是元首卻好像鐵了心要一意孤行,這讓裡賓特洛普非常不解,「元首,我對軍工方面不是很懂,但是如果控制這家瑞士機炮公司真的對帝國的國防如此重要的話,我們也完全沒必要讓萊茵金屬那麼敏感的公司出手去解決。維勒安.蒙斯克部長那裡有的是空殼公司和隱藏了資金真實來源的『外資企業』。我們現在這麼做是得不償失呢,那是在激怒英法。」

    「我知道,但是這件事情就是威廉要求使用萊茵金屬的,你只管安撫好英法就可以了,這個事情你不需要知道——我們就是需要讓英國人對我們的人在瑞士的投資活動習以為常。」

    「好吧,您是元首,如果您堅持的話。」

    其實維勒安這樣安排已經是非常顧忌英國人的視線了,不然的話,萊茵金屬就不僅僅是厄利孔公司的第二持股人了,連那家打著「註冊於英屬開曼群島」旗號的第一控股人的皮包公司都不用套了。反正瑞士是永久中立國,就算英國有所不滿也是不敢做出什麼把對方逼到對立面的事情的。

    …………

    一周後,希特勒來到了德國最南部兩州——巴登-符騰堡與巴伐利亞交界處的佈雷根茨,視察一項秘密項目,根據技術情報局的說法,這個項目經過了五六年的準備和建設,目前已經完成了一期工程的商業化運作了。

    佈雷根茨是一個瑞士、德國和原奧地利邊境上的小城,面朝三國界湖博登湖。從佈雷根茨市往東南方向離開市區後,僅幾公里之遙就是奧地利的土地了,而渡過面前的博登湖後整個湖的西南岸地區都是瑞士的土地。

    佈雷根茨城有三條鐵路穿城而過,往北那條在穿過阿爾卑斯山支脈施瓦本山後分為兩路,分別前往斯圖加特和慕尼黑,難免的那兩條分別通往奧地利北蒂羅爾首府因斯布魯克和經瑞士的聖加倫達到蘇黎世,交通非常便利,是阿爾卑斯山區三國的交通樞紐。

    出了佈雷根茨火車站後,希特勒那輛梅賽德斯奔馳就在幾輛元首衛隊的裝甲車簇擁下,低調地沿著湖畔公路往南行駛,開出大概二十公里後,就到達了德瑞邊境——多瑙河的重要支流之一的伊薩爾河,就是發源於德奧瑞三國邊境的博登湖,而伊薩爾河本身,也是德國和瑞士之間的界河。博登湖每年的水量來源主要是彙集山區降水和南部阿爾卑斯山的融化雪水,但是此地氣候寒冷,蒸發較少,所以湖區滿溢之後就是靠著蜿蜒曲折的伊薩爾河注入多瑙河的。

    「元首您看,新的發電站就建在伊薩爾河上,維勒安部長旗下的幾家公司花了幾年的時間陸續動手,已經把對岸瑞士境內兩百多平方公里的山地地塊都買下來了,還在南面的聖加倫和溫特圖爾兩座大城市以萊茵金屬的名義投資新建了多家生產厄利孔機炮的工廠,遷入德裔居民掩人耳目,為我們的人大規模進入瑞士投資工程項目提供掩護。」當然,做這些事情少不了還要給瑞士當地的官員和銀行家上下打點一番,不過這些骯髒的細節不適合告訴有潔癖的元首,所以解說的人也就略過不提了。

    陪同希特勒參觀和解說的是佩內明德秘密研發基地的負責人多恩伯格上校,這個項目是佩內明德基地的最高機密,知道細節的除了那些被限制了自由的科學家之外,寥寥無幾。

    希特勒走下車,登上大堤眺望了一下,這是一座憑借山勢修建的水庫因為壩體的加高,博登湖在佈雷根茨一側的水位抬升了20米左右,配合博登湖的巨大蓄水量和四五百米的海拔,水勢的落差能倒是頗為可觀。在下游一兩公里外,還有兩道v字形的堤壩把附近的山谷堵住,形成了一處面積數十平方公里的湖區,讓這座電站顯得與眾不同。

    「我記得,我們對外宣傳的是,和瑞士方面聯合建設一座抽水蓄能電站是吧?」希特勒看了一下,若有所思地向多恩伯格問道。

    「元首您說的一點都沒錯,是這樣宣傳的——這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抽水蓄能電站,上游的佈雷根茨水電站擁有120萬千瓦的總裝機容量,不過因為徑流較小,大多數時候裝機容量只能發揮三分之一左右,目前年發電量僅能達到30億千瓦時。而下游的二號水庫則可以用於二次蓄水,當電能充裕的時候將下游水流重新抽回上游主庫供枯水期重新發電。」

    抽水蓄能電站其實很好理解,就是利用了電能不能預先儲存的特點,依靠電能和水的勢能的相互轉換條縫蓄谷,降低淡季的發電能力浪費,增加用電旺季或高峰時段的電站實際電能輸出量。這種形式的蓄電站對於水體徑流量較小而水頭高、落差大的地勢非常有利。

    「這些東西,你覺得其他國家的技術間諜如果刺探到之後,會理解麼?或者說,別國的工程師會理解其原理麼?」

    「恐怕……這些不難理解,很難保密,別國如果要建造這種工程,一點技術難度也沒有,只是因為工程量較大,經濟性不足,所以才沒有這麼幹的,不是他們做不到。」

    「很難保密?那就好,我們要的就是讓他們自以為他們懂了。這樣他們就不會想的更加深入。那麼,我們看一下二號工程吧。」

    「是的元首,請往這邊。」

    多恩伯格示意希特勒上車,車隊又往南開了兩三公里,然後進入了另一片奇怪的建築群,這裡已經完全是瑞士國境內了。

    從資料上顯示,是一家來自危地馬拉的公司在這裡興建了一批化工廠,但是明眼人一看就會知道這都是扯淡,前所未見的巨型半球形圓頂建築,一排排直徑數十米的巨大煙囪正在冒出氤氳的白霧,在這片海拔平均超過六七百米的山地倒是頗有一番仙風道骨的意味。四周密佈著誰都不認得的高耐壓管路,和幾組通往佈雷根茨水電站方向的碗口粗細的高壓輸電線纜,無不顯示這裡是一處很重要的所在。

    周圍數十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已經被兩道鐵絲網和雷區、反坦克障礙圍堵了起來,工廠向博登湖排水的水閘外面都和築了額外的防波堤並密密麻麻地布設了水雷。

    這裡才是今天真正要參觀的正主。希特勒感到自己藝術家的熱血被這些宏偉的建築激發了起來。

    「看來已經開始使用了麼?看那邊的煙囪好像是全面開工的樣子。」

    「嗯,元首,已經啟用了,目前有兩套機組已經開始發電,單台容量30萬千瓦,到40年底的話,我們可以做到6套機組全力運行,到時候的年發電量可以達到150億千瓦時,占帝國目前總發電量的17%。」多恩伯格如數家珍地匯報著這些自己已經耳熟能詳的數據,最後想了想,還是向希特勒糾正道,「另外,剛才您見到的那個冒白霧的高塔並不是煙囪,那是電站的冷卻塔,這裡是不使用任何常規燃料的,所以不需要煙囪,冷卻塔的作用是讓發電汽輪機中的蒸汽循環冷卻。」

    「150億千瓦時?」希特勒雖然之前已經有了一些心理準備,但是聽到了確切的匯報數字仍然是悚然動容,「這些新能源,真的有如此巨大的效果麼?實在是難以想像,這種新能源可以用於軍事用途麼?」

    「不行,這個是不現實的。目前我們採用的燃料原礦是從南非的納米比亞和博茨瓦納地區採掘的高品位鈾礦石,鈾235初始豐都就高達1.7個百分點,只要進行1倍的氣體擴散離心達到3.5%的丰度就可以非常高效的用於工業發電,因此成本較低;而根據海森堡博士的估算,要達到軍事用途的話u235的丰度起碼要達到90%以上。目前我們的離心機規模和技術實力都是達不到這個要求的,在分離技術出現質的突破之前,我們不該在武器化方向上浪費太多的資源。」

    多恩伯格隱瞞了一點,那就是關於海森堡博士對新武器威力的估計值,因為他知道如果把新武器理論上的巨大威力告訴元首的話,那麼元首是一定會瘋狂地不計代價地要求發展這種新式武器的

    「那可真是可惜了——我們在這些項目上前後一共投入了多少預算。」

    「如果僅計算這座電站及其燃料提純設備的成本的話,只有1億美元左右。但是為了掌握其技術和進行前期試驗型反應堆的建設,一共花費了6億美元的研發經費。

    自從1932年帝國網羅了普朗克、愛因斯坦、玻恩、費米這些科學家,在沃納.海森堡博士的領導下展開新型高效能源的理論和應用研究後,1935年的時候我們就完成了第一座試驗論證型的反應堆,1937年時解決了大多數工業化應用的技術瓶頸並改良了氣體擴散分離設備,建造了第一座5萬千瓦時的工業實驗堆。為了掌握足夠的實驗數據和技術資料,投入的資金是非常巨量的。」

    「那麼也就是說,這座電站實際花了7億美元的投入?」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雖然帝國目前的資金和資源非常短缺,為了幾座電站花費如此巨大的投入不是很應該……可是這畢竟是利在千秋的事情。我們在開展研發任務的時候,並不知道後續的工作有多艱難,當初維勒安部長向我們提供第一筆八千萬美元的研發經費的時候,我們一度以為花完那筆錢就一定可以完成這項技術了,可是走進去之後才發現那幾乎是一個無底洞,到了這一步的時候,我們已經停不下來了,如果停下來的話,之前花的錢就全部白費了。我們也很感激維勒安部長這幾年一直咬牙堅持為我們提供經費。

    不過元首您放心,我們經過二期的籌劃,已經爭取盡量增加這項技術的利用機會——在西面一百公里外的康斯坦茨,也是在瑞士邊境那一側,我們去年也規劃了一處和這裡的佈局差不多的工程。康斯坦茨位於博登湖和萊茵河源頭的交匯處,也非常適合這種模式的佈局,我們建造了一個峰值裝機容量200萬千萬的水力發電和蓄能電站打掩護,並且在瑞士境內配套了8套30萬千瓦反應堆機組。在技術上完全可以套用現有的成果,無需另行研發,總造價可以控制在1.5億美元之內。那樣的話,至少可以分攤大部分的研發成本。預計到1941年底之前可以全部完成。」

    「那就好,不過一切以安全為第一考量,帝國的未來可能會遭遇各種各樣敵人的卑鄙襲擊,這些東西,只能放在永久中立國內進行規劃。而且一定要時時警惕敵人的暗算。萊茵河和多瑙河都是從這裡發源的,這裡是日耳曼文明的源頭,絕對不允許遭到污染。」

    「是!元首!我們會按照佩內明德的標準進行安全規劃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