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十三章 鐵托之死-上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這些克羅地亞人的戰鬥素質實在是太差了!要我說還不如給他們用李恩菲爾德那些拉栓快、精度差的槍用呢!毛瑟在他們手上也發揮不出什麼效果!看看這個射擊訓練成績!看看他們的炮兵使用——我就沒見過幾個炮兵士官會使用三角函數法進行測距和火炮象限校準的!這種部隊也敢拿去和塞爾維亞國王的人搶奪薩拉熱窩!」

    克萊斯特上將的德軍部隊退走後,掛著「外籍顧問」名頭的國防軍少將呂斯特實際上接管了新組建的克羅地亞軍隊的組織權。不管是巴維裡契總理還是新掛名的克羅地亞國防部長、克羅地亞陸軍司令在呂斯特將軍面前都是一副畢恭畢敬的樣子。剛才那一番訓斥克羅地亞軍隊無能的言語,就是呂斯特將軍最常掛在嘴邊的。

    他已經按照德國式的訓練綱要對這些原來素養不足的克羅地亞人進行了3個月的高強度整訓了,但是在他看來,這支部隊要達到勉強可以和德軍同類部隊一樣的素質,起碼要好幾年的時間——當然,也有可能這些士兵一輩子也達不到德軍的作戰素質。

    現在的克羅地亞軍隊,是1939年7月份的時候才剛剛搭起來的架子,目前有15個師25萬人左右的規模,其中7個師是原南斯拉夫軍隊中投誠的非塞族兵員構成的,另外8個師14萬人中,一半是原烏斯塔沙的非常備武裝力量,其餘則是烏斯塔沙發展地新的追隨者,軍事素養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德國顧問9月份接手部隊整編之後,參照了德軍的預備役人員訓練計劃,把沒個師按照一個旅的原正規軍帶一個旅的新軍編成,以便盡快形成戰鬥力。

    11月的時候,巴維裡契總理急於收復薩拉熱窩,估摸著克羅地亞軍隊規模上已經超過了塞爾維亞軍,於是命令克羅地亞軍隊倉促進攻了一次,結果毫無進展,克羅地亞軍隊空有數倍兵力但是進退協調非常之差,各個進攻方向上的部隊完全缺乏配合損失了幾千人馬武器,如果不是他們得到了幾十輛德國人淘汰的二號坦克殿後的話,可能還會有更大的損失。

    作戰中體現出來的克羅地亞軍隊單兵素質差、缺乏配合、現代化通信手段利用不熟、野戰工事作業及克制手段不熟練、炮兵應用不當等種種弊端讓呂斯特頭疼不已。

    不過,對於克羅地亞人詬病不已的也僅限於國防軍顧問罷了,在安全部下屬新建的那2個克羅地亞武裝檔衛軍師倒是對那些狂熱速成的部隊還算滿意——這支3萬人的部隊中完全沒有來自原南斯拉夫軍隊中的成員,而是統統從烏斯塔沙的極端崇拜者中新招募的,為了確保戰鬥力,全部配屬了德國「志願者」充當軍官。

    雖然他們進行大規模協同作戰的效率和素質都不行,但是在剿滅鐵托的第4軍的時候倒是非常狂熱。經過檔衛軍高層的評估,這支部隊的士兵戰鬥意志遠遠超過了斯洛文尼亞人和匈牙利人組成的部隊,也許正規攻城略地會比較勉強,但是維持地方各自為戰上面就完全不遜於德國人了。

    他們不懂得炮兵的專業應用,士兵的槍法也不行,但是在面對近距離作戰為主的剿滅作戰中這些就都不是問題了;他們通信手段低下,不會配合,可是剿滅作戰中本來就不怎麼需要配合——他們的任務只是各自為戰負責防區內出現的鐵托第4軍而已。

    還有一點最有優勢的地方——那就是這些人完全沒有道德顧忌,在德國人入侵之前,克族的烏斯塔沙和塞族的種族注意極端阻止切特尼克已經有了半個世紀的互相仇殺了,在戰爭開始後這股風潮更是如火如荼——短短半年裡,烏斯塔沙在非戰場渠道滅殺了9萬名塞族涉游分子,而塞族的切特尼克在殺戮異族平民方面也絲毫不甘人後。

    所以,那些發現一個游擊隊員就屠滅一個村莊的措施交給這些人去做那是再好不過了,至少這樣不會髒了德國人的手。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垃圾只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那些內心狂熱技術不足的部隊,自有其使用妙法。

    當時間進入1940年後,在東波斯尼亞和南塞爾維亞地區出現了一種微妙的平衡——從明面上看,東波斯尼亞地區的核心城市諸如薩拉熱窩這些都還掌握在塞爾維亞人手中,可是他們在周邊地區的掌控上卻越來越弱,鐵托和切特尼克的部隊的活動空間被漸漸地擠壓到了薩拉熱窩及周邊地區,不得不面臨著打硬仗、正面作戰的不利因素。

    …………

    「總司令,這次我們退到薩拉熱窩去,塞爾維亞王國的人不會給我們好臉色看的——如果不是德國人入侵了,那幫傢伙到現在還把我們當成反賊呢。」鐵托的助手,第4軍1師師長茹約維奇看著地圖,對鐵托不安地說道。

    「這也是權宜之計,不得不為之罷了,我也不想的,可是我們在莫斯塔爾損失太過慘重了,退到薩拉熱窩去,好歹還有大樹可以靠,別看米哈伊洛維奇的人馬在前幾天挫敗了烏斯塔沙的進攻,但是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的,這種緊要關頭,自然是合則兩利了。」

    這是一處薩拉熱窩西南近百公里外的小城,科尼茲,是鐵托的游擊隊目前的後方大本營,南波斯尼亞的主要河流內雷特瓦河的兩條主要支流就在這座小城匯流,所以這裡的交通還算便利。11月初的時候,克羅地亞正規軍已經控制了達爾馬提亞的狹長沿海地帶,把整個波斯尼亞的亞得裡亞海沿海區全部佔領了,隨後克羅地亞檔衛軍的幾個師開始沿著內雷特瓦河向上有進攻。屢戰屢退的鐵托游擊隊也就被漸漸逼到這裡容身了。目前前沿的2萬多人馬的大部隊還部署在雅布拉尼察一線的山區地帶固守,科尼茲只是鐵托游擊隊的後方指揮部。他準備在雅布拉尼察一線和德國人再好好幹一仗,如果實在幹不過的話再腳底抹油跑回薩拉熱窩,畢竟那幫保皇派的人和鐵托的矛盾還是非常大的——當然,跑回去的時候一定要保存一些實力,不然的話被米哈伊洛維奇認為自己沒有利用價值了的話可就糟糕了。

    波斯尼亞內陸地區和克羅地亞的達爾馬提亞沿海區之間的天然邊界是迪納拉山脈,這道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北起把狹長的沿海地帶達爾馬提亞和內陸的波斯尼亞高原分開,山脈平均海拔在1500~1800米之間,這讓達爾馬提亞地區和波斯尼亞地區形成了一個類似於智利和阿根廷之間一樣的地理佈局——前者是狹長的沿海地帶,後者是山背的內陸高原。只有在內雷特瓦河穿過山區流入亞得裡亞海的地方,才有通往內陸波斯尼亞的鐵路和公路。所以如果克羅地亞軍隊一旦選擇了從南線進攻的話,這裡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克羅地亞人的檔衛軍的進兵路線。

    一開始的時候,鐵托沒有想到克羅地亞人會迂迴那麼遠的路來進攻——確切的說,是他根本沒有想到會存在這條南方戰線——本來克羅地亞位處波斯尼亞的西北面,所以鐵托在經營自己勢力的時候很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根據地選在了內雷特瓦河下游的莫斯塔爾。這裡背靠迪納拉山脈,往北溯流而上四十公里就是迪納拉山脈的最高峰普洛奇納峰,海拔高達2300米,如果克羅地亞人正面進攻波斯尼亞剩餘地區的話,這個地方是最安全的了,普洛奇納峰的險要可以確保敵人無法從這個方向進攻,因此這裡非常有利於自己保存實力發展壯大,把抵抗的主要作戰任務丟給塞爾維亞軍隊和切克尼克去解決。

    可是誰也不知道克羅地亞人究竟是抽風了還是怎麼著,巴維裡奇的軍隊放著近在眼前的巨大戰果薩拉熱窩不打——確切的說,是略受小挫,損失了幾千人馬就畏縮不前,反而要勞師遠征幾乎兜了一整個大圈從西南面沿著內雷特瓦河溯流而上進攻。

    鐵托自然是不甘心放棄自己經營了半年的根據地的,在莫斯塔爾和克羅地亞檔衛軍作了一番殊死硬戰,苦心拉起的3個師、4萬人馬在一番激戰後陣亡超過6000人,被俘虜槍決或重傷後自殺的也有差不多同樣多的數量,輕傷4000,對面的克羅地亞部隊也遭到了兩三萬人的慘重傷亡,新組建的克羅地亞檔衛軍第一師全軍覆沒——當然,你沒有看錯,鐵托的游擊隊確實是陣亡6000,受傷4000,這一方面是因為鐵托的人戰鬥意志非常強烈,幾乎死戰不退,另一方面,這和克羅地亞軍隊在處置鐵托的游擊隊的時候的一貫手法有關。

    無論是烏斯塔沙的指揮官還是德國顧問、德國「志願部隊」,都要求手下的人在抓到鐵托的士兵俘虜時比照游擊隊的方式處理,所以鐵托的部隊中一旦有戰鬥時受到影響行動的重傷後,都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不能活著落到敵人手中,如果受傷程度足以拖延部隊機動,則應當自盡。事實上在莫斯塔爾戰役和後續的戰鬥中大多數鐵托游擊隊的人也做到了這一點,桑賈克第三旅zw米萊迪奇、達爾馬提亞第二旅旅長德洛維奇都是在最後的殿後作戰中被打斷了腿、喪失行動能力後吞槍自殺的。據戰後統計,在莫斯塔爾一戰中南軍游擊隊的自殺傷員達到了1300人。

    硬戰之後的鐵托殘部認識到不可能再守住首府莫斯塔爾了,不得不放棄大城市轉戰山區,他們沿著內雷特瓦河北岸的大路一路且戰且退,於11月底到達雅布拉尼察——這裡是一個山區小鎮,西面幾公里就是2300米的普洛奇納峰,地勢險惡行軍不便,對大部隊的展開非常不利。

    而且鐵托的游擊隊在撤退的時候可謂是步步為營步步炸路,把內雷特瓦河北岸從莫斯塔爾到雅布拉尼察之間的幾十公里鐵路公路全部埋雷炸毀,進一步給克羅地亞人的大部隊深入製造了困難。

    克羅地亞軍隊的後續進攻無功而返,只好再次尋求德國人的幫助。不過出乎他們意料的是,與進攻薩拉熱窩不同,原來一板一眼一絲不苟的德國人,在剿滅鐵托的時候表現出來的熱情卻非常高漲。

    據說德國安全部部長維勒安.蒙斯克還親自遊說希特勒,渲染鐵托的危害。裡賓特洛普也在一旁幫著幫腔完善。希特勒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答應了這個方案,不過出於外交上的考慮,不能出動國防軍的人,只是指示維勒安從武裝檔衛軍裡面抽調一些人員組成志願部隊。

    維勒安部長大筆一揮,自掏腰包自帶乾糧出動了早在1934年就成立的德國檔衛軍王牌部隊,參加過進攻意大利的阿爾卑斯戰役的「歐根親王山地師」。

    同時,鑒於克羅地亞檔衛軍已經攻入波斯尼亞大部,維勒安也開始著手組建一個純由波斯尼亞當地人組成的檔衛軍部隊——檔衛軍第13師「聖刀師」。不過顯然,這支草創的部隊目前來說是趕不上大用了,只能拿來踩踩地盤維持一下戰線。

    12月15日,準備萬全的「歐根親王山地師」在兩個師的克羅地亞人部隊和「聖刀師」的波斯尼亞和諧教徒部隊簇擁下,推進到了雅布拉尼察-普洛奇納峰一線,準備給鐵托的部隊最後一擊。

    (註:有些書友說「歐根親王師」出處有錯誤,請注意,本書設定在此處與史實有出入,第一卷80幾章的時候豬腳在解決意大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組建武裝檔衛軍,當時已經組建了這支部隊,所以本作中的「歐根親王師」不再是奧地利-巴爾幹地區泛日耳曼人種臨時招募的了,戰鬥力不是一回事。

    此外請喜歡跳看章節的書友注意,畢竟本書架空程度比較高,很多對史實改變較大的內容都是前後串聯相互影響的。如果覺得有問題的話,麻煩回去看一下前文的章節——畢竟本書也不要錢,耽誤不了多少時間的。當然,如果確實是設定上有bug歡迎指出。

    最後,再次邀請大家加1277裙06050,有問題方便及時提出。

    今日兩更補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