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十九章 戰爭前夜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從1939年底,德國與蘇聯之間就北起波蘭、南到羅馬尼亞的廣大區域達成默示的秘密約定之後,雙方就都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

    根據那個秘密協議,巴爾幹地區和西波蘭被劃為了德國的勢力範圍,而波羅的海三國、芬蘭和東波蘭、羅馬尼亞東北部被劃入了蘇聯的勢力範圍。

    大家的籌備工作大多都可以分為三塊:北翼、南翼和中央。蘇聯人在芬蘭和摩拉維亞這兩翼部署兵馬籌措物資,希特勒也同樣在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東普魯士-立陶宛邊境大興土木。

    當然,最直接的準備發生在波蘭邊界,與南北兩個方向上的對峙相比,中段波蘭的氣氛是最緊張的,德國人和蘇聯人都開始逐步在波蘭的兩側邊境上增駐兵力,不過顯然德國人的反應比蘇聯更快。

    蘇聯人的策略是先北後南——北面的芬蘭距離德國人非常之遠,如果蘇聯要動手的話,不容易擦槍走火,也容易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戰略縱深和準備的時間空間,而後在自北而南依次解決東波蘭和羅馬尼亞。德國人則恰恰相反,他們花了1939年下半年和1940年上半年的時間經營巴爾幹地區,隨後才騰出手來解決北方問題。

    一場覆蓋歐洲的大戰,一觸即發,坦克和重炮的氣息,瀰漫著東歐平原。

    …………

    「但澤鐵路問題準備得怎麼樣了。」

    蘇德密約一簽定,德國人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威逼利誘拿到了立陶宛北部的梅梅爾地區,把立陶宛重新打回成一個內陸國家,收回梅梅爾之後,德國就在陸地上直接與拉脫維亞接壤了,東波羅的海大鐵路計劃也就同期得以分段展開。

    相對於數百年來咄咄逼人開疆拓土的俄國人,拉脫維亞人在外交傾向上一貫是比較靠攏德國的。

    「報告總裁,我們從去年下開始勘踏準備,到目前分段施工已經進行了八個月了,一季度的時候格丁尼亞-科尼斯堡和柯尼斯堡-梅梅爾的路段最早修通,上個月從梅梅爾到拉脫維亞首都裡加的鐵路也已經完工,目前的最新進度是修到了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邊境的瓦爾特班,那裡是一座裡加東北北方向兩百公里的邊境小城,距離愛沙尼亞首都塔林有300公里左右的距離。但是愛沙尼亞政府到目前為止還不願意接受我們的資助共建鐵路,所以暫時沒有進展。」

    匯報工作的人不是德國政府官員,而是莫比亞斯集團的一名業務負責人,並且也沒有帝國安全部的秘密僱員身份,他只管維勒安交辦的秘密籌措修建鐵路的問題,至於帝國安全部的後續計劃,他是一無所知的。所以他在見到維勒安的時候還是口稱「總裁」而不是「部長」。

    這些事情,都是維勒安在希特勒的授意下自行謀劃的,明面上和德國政府扯不上任何關係,但是明眼人肯定還是看得出來其中關聯的。

    「愛沙尼亞那裡先不去管他,就目前來說的話,主要矛盾已經集中在格丁尼亞到但澤的部分了咯?」

    「是的,在但澤的波蘭警衛人員一直在阻撓我們的人入境,他們的官方談判也非常強硬。」

    但澤走廊,是上一場大戰之後從德國割出的一塊土地,目的是為了給波蘭一個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其核心就是波羅的海南岸的重要港口但澤市。該區域面積大約在2000平方公里左右,上一場大戰結束的時候,由於戰爭的摧殘總人口數量僅為35萬,經過戰後20多年的恢復和但澤作為波蘭地區唯一的外貿進出口港口的地位變遷,這裡的人口猛增到了80萬。

    當然,由於但澤市95.8%的居民都是血統純正的德意志日耳曼人,當初炮製但澤走廊的英法還是要扯一塊遮羞布來掩飾這個問題的——畢竟當初他們一力挺起波蘭的時候,打的是「民z自決」的大義名分,如果讓一座波蘭人口都不足4%的城市被劃歸到波蘭境內的話,那是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的,如果他們不顧羞恥幹了這樣的勾當的話,那麼他們的國際名聲就會大大受損。

    因而,1920年代的時候,但澤地區一直掛著「但澤自由市」的名頭存在著——在這裡,理論上各國都無法駐軍,各國的政府也無法「干涉管理」但澤自由市的運作,這裡的一切小事,都是由但澤人民「自治自決」,大事則是交給國聯「托管」。只不過由於但澤缺乏自衛的武力和維持治安的力量,實際上波蘭人可以在國聯的授權下再這裡派駐警察部隊「幫助維持治安」。而在經濟上,但澤也被劃入了波蘭關稅區。

    到現在為止,德國人籌劃的從呂貝克直通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鐵路援建計劃已經有一半以上的里程完成了建設或翻修,問題的焦點,回到了但澤這顆釘子上。

    「說說看,我們在但澤那邊籌劃的人現在都是如何處理的。」維勒安抿著咖啡,閉著雙眼思索著什麼。

    「自從我們和蘇聯人的密約達成後,我們公司就已經派出了大量的秘密投資者假借各種名義在但澤收購土地和房地產——主要是沿著我們預定規劃的路線,從但澤與格丁尼亞和東普魯士的埃爾布隆格兩座城市的邊境線往裡蠶食,到目前為止,在經過但澤自由市的70公里路段中,我們已經掌握了絕大多數沿途可能需要處理的鐵路公路修建征地地段。屆時,我們只需要等到一切行政審批通過的話,就可以開建了。」

    莫比亞斯集團的業務負責人很流利地就把問題的現狀說清楚了,當年在土耳其建造巴格達鐵路的時候項目就是他負責的,現在自然是輕車熟路。

    「等待審批?哦,不,你認為這個審批有可能批下來麼?別傻了!」維勒安很滿意對方前面的回答,不過對於對方後續自作主張的建議自然是嗤之以鼻的,「不用等審批,我們先開工好了——當然,沒有批下來之前是不允許造鐵路的,但是波蘭法律沒有說不允許我們蓋房子打地基,不是麼?」

    …………

    在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中的法國法中,鐵路是私人承包建設承包經營的,而政府在大型鐵路建設工程中往往是以劃撥鐵路沿線的地皮給鐵路修建方來作為補償,所以在米國的早期開發歷史上有無數叱吒風雲的大鐵路公司可以擁有數以百萬計英畝綿延數州的龐大地產。在這些國家,個人和公司想要修建鐵路的審批相對要寬鬆一點,只要你不妨害他人利益,一般都沒什麼事兒——反正只要你有錢。

    可是到德國法為止就不同了,德國法中的鐵路等基礎設施往往和礦藏、水利一樣是收歸國有的,這是後起資本國家為了自身發展特點制定的法律。而蘇聯、日本等國也紛紛傚法德國。而波蘭作為一個上一場戰爭後被從蘇德之間割裂出來的國家,自然是承襲了蘇德兩國法律的共同點。但澤作為波蘭關稅區內的「自由市」,其在經貿領域的「自主」肯定還是要受其桎梏限縮的。

    所以說,在但澤想要不通過官方的審批就修建一條鐵路是不可能的。但是,法律不許我私自修鐵路,好,那沒問題;可是當整塊周邊地皮都是我自己的時候,沒說不許我私自蓋房子改建房子吧?我想要把我家的房子拆了翻修,地基打好一點,重新三通一平……這個你但澤s政府或者波蘭政府應該管不著我吧?什麼?你說我的地基修得根路基似的?但是我沒往上鋪枕木和鐵軌啊!這可是真的在蓋房子!(嗯,大家不要奇怪,這些國家不是土地國有的……不要覺得難以想像。蓋房子居然不要敲30多個衙門章?人家就是這樣的……)

    1940年7月1日,一場轟轟烈烈的但澤大拆遷工作就在一夜之間展開了,超過幾百個區塊大大小小的格丁尼亞-但澤-埃爾布隆格沿線土地持有者居然在波蘭人毫無反應之間,掌握在了德國人的手中。

    他們想要阻止,卻已經不能妨礙事態向不可控制的深淵滑去。

    …………

    一周後,華沙

    「總理閣下,但澤方面近日發生了一些大事,但澤治安警備司令部已經幾次發來電報請示處置方法了,還請您示下。」

    這是波蘭總理畢蘇斯基今天收到的第三個請示電話,但澤方面的事態發展讓他震怒,也讓他焦頭爛額。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那些都是德國人做的手腳,他也沒想到德國人為了一條但澤鐵路居然額外花了幾億馬克搞一些無謂的土地收購和重複建設的事情,就是想要蓄意製造摩擦好藉機開戰。

    很明顯,德國人已經做好了戰爭的準備,根據情報部門的保守估計,他們已經把超過德國總軍事力量40%的部隊部署在德波邊境了,之所以還有一半的軍隊放在另一邊,完全是在畏懼法國人在戰爭爆發後抄德國人的後路。

    「要求但澤警備司令部方面保持克制。可以使用消防水槍驅散非法施工的人群,讓給但澤供電的電廠和水廠發佈『故障檢修通知單』,對但澤主要地區進行停水斷電。一切正常的行政手段都可以用,但是只要對方沒有過激舉動就絕對不要先行開槍。」

    畢蘇斯基總理思慮再三,又加上一句「反正盡量拖延時間就是了,我會和莫希齊茨基總統溝通部隊準備情況的事宜的,防止德國人突然發難,總之,你們拖延得越久越好。」

    但澤鐵路是絕對不能讓德國人建成的,如果建成了的話,一旦發生武裝衝突德國人就能快速部署從三個方向上包夾帝國了,到時候帝國在西部邊境部署的要塞區將無法起到防衛的效果。既然德國人一定要造的話,那就用武力說話好了,以目前的形勢來看,拖延的時間越久,德國和波蘭之間的發展差距就會越大。

    畢蘇斯基總理處理了一下手頭的急事,立刻前往總統府與莫希齊茨基總統還有西科爾斯基將軍討論部隊的戰備情況了。

    從但澤發生異常情況那天起,總統就養成了每天下班前都會向西科爾斯基將軍咨詢部隊的動員情況,畢蘇斯基總理趕到的時候,幾人正在討論中。

    「目前我們估計德國人在與我們的邊境一共部署有60個師的部隊,具體數量還不明確,他們的艦隊也在秘密集結,只怕他們的戰爭準備工作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

    截至目前為止,我國的軍事力量方面,陸軍經過清查一共可以籌備75個師120萬人的兵力,其中一半左右是預備役的新兵。擁有300輛坦克和2000門火炮,目前主力部隊部署在西部邊境的要塞區內和波茲南要塞內,擁有相對穩固的防線可以依托;空軍方面擁有800架作戰飛機。,部署在前沿至華沙的縱深機場上。

    目前我們最大的困難是海軍,我們由於只有但澤一個出海港口,所以我國的海軍建設一直比較落後,到目前為止只有自產過驅逐艦和輕巡洋艦,德國人如果擁有絕對的海上優勢的話,完全可以通過海運加強他們在科尼斯堡方向上的軍力部署。

    目前我國正式服役的海軍力量包括2艘購自法國的老式重巡洋艦、3艘自產的輕巡洋艦和7艘驅逐艦、15艘潛艇、18艘魚雷艇、22艘掃雷/佈雷艇,這樣的實力是完全攔不住德國人的海軍運輸船隊的,這樣他們北線的縱深攻勢就可以很容易地繞過我們的西部要塞防區直插我國的要害縱深地帶。」

    國防部長西科爾斯基將軍花了幾分鐘,就把目前波蘭的軍備事態描述清楚了。

    「『波茲南級』戰列巡洋艦目前完成的怎麼樣了。記得前段時間已經讓他們加緊施工了,幾乎是要什麼給什麼,現在還沒有消息麼?」莫希齊茨基總統有點焦慮地問道。

    他口中的「波茲南級」戰列巡洋艦是一個波蘭政府於1938年立項開建的戰列巡洋艦計劃——當時的目的是為了制衡德國人前一年下水的「沙恩霍斯特級」戰巡艦,不過由於波蘭人沒有大型的海軍造船廠和專業人員,他們的海軍軍工基礎完全是靠1919年的條約從德國人手中繼承過來的但澤海軍造船廠,所以他們在設計和工藝上都非常借重於外國技術的引進——這一點和蘇聯人在yy「蘇聯級戰列艦」計劃時是一樣的,舶來技術非常之多。

    「波茨南級」當時借鑒的是米國人1937年時候的完成的「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的早期設計稿(米國人自己後來開工的「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用的是1939年反覆修改後的新設計,比1937年的驗證性圖紙要好得多,因為美國人不差軍艦,不用心急上馬。)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因為德國人1939年就發動了對波蘭的戰爭,所以波蘭人的「波茲南級」戰列巡洋艦首艦隻剩一堆還鋪在但澤海軍造船廠裡的龍骨和鋼板被德國人繳獲,就煙消雲散了。

    在這個時空,由於德國人發動戰爭的時間晚了將近一年,加之在維勒安殿下之前的戰前佈局中,只是以美蘇兩國為重點坑害對象,英國和波蘭反而是德國人的小動作的間接受益國,所以波蘭的建軍速度倒是反而比歷史上多了一年的發展時間。而且自從去年二季度德國人對巴爾幹地區動手後,波蘭人感受到了空前的危機感,對於在建一年的「波茲南級」戰巡艦的投入更是要什麼給什麼,大大加快了修建進度。

    「由於但澤海軍造船廠只在上一次大戰時期造過無畏艦,自從我們接手時德國人就撤走了全部的技術力量和重點設備,加上我國從來沒有過戰列艦級別的大型艦艇建造經驗,雖然高價從米國人那裡買來了他們淘汰的設計方案和技術支持,我們仍然只能完成一座戰列艦級別的船台改裝,這一瓶頸導致我們的戰艦建造比較緩慢,目前1號艦已經在1939年底下水開始舾裝工作了,二號目前完成了船台上的龍骨建造,但是船體鋼板都還沒有焊完……即使是1號艦,由於船用電氣、液壓、傳動等諸多系統還沒有完成徹底的調試,連海試都還沒有開始,更別說正式服役了,如果貿然投入戰鬥的話,簡直與送死無異……」

    「不管戰鬥力如何,讓一切戰艦都做好戰鬥準備吧。我們能拖則拖,實在拖不了的話當然也不能逃避戰爭。到時候海軍以攔截德國人的波羅的海海上運輸線為主,不要尋求對敵決戰。」

    交代完軍備的事情後,莫希齊茨基總統和畢蘇斯基總理總算是心裡輕鬆一點,正準備喝一點下午茶,然後再召集外交部長匯報一下這兩天和蘇聯方面的斯大林洽談的怎麼樣了——波蘭這幾個月一直在尋求和斯大林談妥一份共同防德條約,可是斯大林方面一直咬死了讓波蘭開放蘇軍過境權為簽約條件,莫希齊茨基總統和畢蘇斯基總理一直不肯鬆口,所以蘇波約定一直無法敲定。

    「總統先生,總理先生,不好了!」正在兩人等待的時候,外交部長衝進了他們的辦公室,告訴他們一個噩耗,「兩個小時前,但澤警備司令部的一組憲兵在執行拆遷管理工作的時候,與但澤市的一家德國投資商發生了衝突,憲兵開槍打死打傷了十幾個德國投資者,10分鐘前,德國大使正式向我國提交了宣戰前的最後通牒,要求我們在明天中午12點之前作出答覆:鑒於波蘭政府在但澤地區嚴重的種族欺壓管理方式,危害了當地日耳曼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要求我國交出兇手、裁撤但澤警備司令部並撤除一切在但澤地區的托管機構,讓但澤重新回歸德國,如果逾期不同意以上條件,就視為兩國正式進入戰爭狀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