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十七章 千里奔襲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1940年8月20日晨,希特勒正式對德軍各軍中司令部發出實施「威悉河演習」的正式絕密指令:要求德國三軍部隊做好佔領挪威的全面準備。同時佔領丹麥,作為必要的跳板和運輸線的保障。他在指令中強調指出「……保證我們在瑞典的鐵礦沙基地,並為我們的海軍和空軍提供進攻英國更為廣闊的出發線……以大膽行動和出奇制勝來彌補。「這次佔領,是和平佔領,目的就是要用武力保護北歐的中立,但是,任何反抗保護的行為,要用一切軍事手段加以擊潰」

    下午5點,帝國有史以來最龐大的飛艇編隊了,足足400艘使用聚合材料製作的多層氣囊飛艇——這也是帝國和莫比亞斯集團在這10年內建設的全部飛艇隊伍了,它們大的遠程載重上百噸,足以運輸一整個加強步兵連隊連同全部重型裝備,小的也有二三十噸,足以運輸一個連的輕裝士兵。飛艇隊從呂根島的海軍秘密基地起飛,然後上升到6000~8000米的高度,沿著波羅的海向北航行,他們在5~6個小時的飛行後,藉著夜色安靜地越過丹麥領土上空,在天明之前回到挪威重港克裡斯蒂安桑以南的公海。然後折向西北,迂迴到北海上的公海航道,然後分批接近挪威沿海的重要港口,最後趁夜幕再次降臨的時候突入實施空降,並於22日拂曉實施空降,整個飛行過程會被拉長到30個小時,分別依靠兩次夜幕安靜地通過丹麥和挪威的陸上領空。

    挪威的領土,從南到北的緯度距離差就超過了1500公里,如果算上航線的曲折和從德國呂根島基地到挪威南部之間的距離的話,德軍航空器的實際單程超過了2500公里,往返就是5000公里,目前德國空軍的所有飛機都還達不到這個水平——除了還在研發階段的fw-ta400戰略轟炸機和me323重型運輸機。

    因此,飛艇再次擁有了用武之地,這種自力浮空的飛行器顯示出了它強大的優勢,當然,這也許也是最後一次飛艇部隊被用於大規模的前沿空降突襲——當敵人換成英國人或者法國人之後,他們的防空力量將會讓這些空中巨獸不得不退居二線,擔當一些內部領土的運輸任務。

    400艘飛艇上搭載著2個傘兵師和2個山地師的部隊,全部輕重武器以及5個基數的輕武器彈藥和40輛3號追獵者戰車、100輛sdk-251多用途半履帶裝甲車。1個師將被丟到特隆姆瑟,2個師在納爾維克,最後1個師在博德港。

    在南線,比飛艇部隊出發早一點的時間,德軍的海軍艦隊就開始集結出航,陸軍登陸部隊也全部登船整備隨時出發,他們將在海上渡過這將近兩天的時光,然後從南面的奧斯陸、克裡斯蒂安桑和卑爾根三處重港完成登陸作戰。南線的部隊一共有17個師——2個師用於丹麥方向,從石勒蘇益格的陸地防線進攻,其餘15個師則按照每路3個步兵師、1個山地師、1個裝甲師的規模部署。

    除了這兩路正面出擊南北夾攻的部隊以外,還有各1個連隊的勃蘭登堡部隊和奧寧堡突擊隊被維勒安派去跟隨吉斯林的訪問團混回挪威,依靠吉斯林的掩護和在挪威軍方的人脈故舊,弄上300號人躲過邊境檢查堂而皇之入境也是可以實現的。

    此外,希特勒派出了超過60艘的vii級與21級u型潛艇的編隊,集中在愛丁堡至斯卡帕爾洛灣的英國近海,隨時準備攔截主動出擊的英國艦隊。以1艘德意志級、2艘p級裝甲艦和「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3、4號艦「卡爾大公號」、「斐迪南號」(按照德艦命名規格自定)等5艘大型戰艦為首的德國突擊艦群也已經前往北海北部海域,做出一副準備隨時牽制英國海軍和突破法羅群島缺口進入大西洋的姿態。

    …………

    「吉斯林將軍,時間差不多了,該動手了吧。」一個德國顧問出現在吉斯林的臥室裡,提醒吉斯林時間差不多了。這個挪威的前國防部長此時還沒有睡,他除了下午的時候稍微假寐了兩個小時以外,可以說已經不可能再有睡得著的時候了——直到行動成功或者失敗為止。

    吉斯林的腦中,一直想著德國安全部長維勒安在臨行前和他討論的一些問題:挪威已經積重難返,究竟還有沒有可能在不使用強制性壓迫外力的情況下回到他自己希望的那條道路上去?他一直想從內心告誡自己挪威可以。

    但是維勒安部長當時卻拿出一堆堆一疊疊的挪威的經濟結構、社會構成、財富分配的資料,詳盡得比他這個曾經的挪威部長都詳細。看到那些東西的時候,他才感到一陣背脊發涼,原來,自已一直只是一個空想的、缺乏執行力的意識形態學者而已麼?挪威的經濟界,有超過一千家純依靠對英美出口型經濟存活的公司,有超過70%的社會財富依賴於對英美外貿,農業生產已經衰退萎縮到上一次大戰結束時的15%,除了採礦和木材加工業這些資源型工業外,其他的實業加工經濟也陷入了萎縮和衰退。

    這些自己或多或少都知道,但是沒有那麼詳細。在維勒安部長送他離開德國的時候,對他說,娶了英國妻子、生了英國兒子的挪威現任國王,在未來必須消失,挪威的幾家猶大銀行家開辦的金融機構和外貿企業巨頭的負責人家族也必須一併消失。挪威應該重新回到1906年之前的樣子,重新擁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五世為自己的王——就算挪威不重新併入瑞典,也應該和瑞典形成一個類似於當年奧匈帝國中奧地利和匈牙利關係一樣的名義上的共主之國。

    如果辦成了那件事,那麼你吉斯林就可以擔任挪威總理的職務了——希特勒元首會推舉您成為挪威的政府首腦,但是必須把國家元首的位子交給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五世。

    挪威國王哈康七世在1905年之前只是一個丹麥的普通王子,是在挪威獨立之後挪威人迎立的,當時挪威親英派看重的就是哈康七世的老婆是英國女王維多利亞二世的後裔。在1900年的時候,他就已經在英國由自己的英國老婆生下了自己的長子,所以他的兒子比他更為親英,在後世搶在北約成立的那一刻就急著鼓動外交部門加入。在維勒安眼中,這樣不和諧的國王當然不能繼續活下去,而應該滅絕滿門。

    而現任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五世正好相反。

    古斯塔夫五世原名奧斯卡·古斯塔夫·阿道夫,是瑞典貝爾納多特王朝第5任國王(1907-1950年在位)。1858年6月16日生於斯德哥爾摩皇宮皇后島,是奧斯卡二世國王和索菲亞王后的長子、出生時被封為韋姆蘭公爵。1881年他和巴登大公的女兒結婚,從而使貝爾納多特王室和以前的瑞典的荷爾斯泰因-戈托普王朝有了血緣關係。

    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他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以親德聞名,他也是最後一個兼任瑞典武裝部隊總司令的國王——他的這項權利在另一個時空的希特勒發動戰爭的那一刻起,被他的國會和總理剝奪了,為了防止國王因為過於衝動而讓瑞典的軍事力量加入德國戰車,因為他在1914年的時候就已經有過這方面的前科了——當時國家權利掌握在議會手裡。他曾為奪回王權作了最後嘗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他舉辦了和丹麥和挪威的王室會議,力圖加強團結,站在德國一方作戰。一般都認為他受德國妻子影響太深,他選擇國防問題為突破口,1914年他在主張加強軍事力量在群中急會上大喊「我的海軍……我的陸軍……」結果被要求嚴守中立的國會壓制下去。

    1941年6月nc德國入侵蘇聯時,他還就德軍在北部過境問題上威脅總理,如果不同意德軍過境他就退位。10月他給希特勒寫私人信件,誠摯地感謝希特勒對「布爾十唯克害蟲的作戰」,祝賀他「已經取得了勝利,」他的信被被總理漢森截留。然而,國王仍然背著政府通過德國駐瑞典大使把賀信發給了希特勒。

    一言以蔽之,古斯塔夫五世是一個狂熱的德意志軍國注意崇拜者,是一個無以復加的「德輥」。

    …………

    「那麼,就跟我來吧。」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以及德國顧問的催促,吉斯林像是下定了決心。雖然兩國共王看上去有些不如擁有自己獨立的國王的國家那麼美好,但是為了大業,還是接收一下吧,反正現在都是立憲的時代了。

    「一會兒你們派人跟我一起去總理府和外交部,有一些挪威軍隊中的親德派在我的聯絡下會幫助我們發動政編的,6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宣佈成立新政府,邀請德**隊入境平叛。然後空降部隊和登陸部隊就能按時發動了。」

    說罷,吉斯林轉身去洗漱整裝,做好了當總理的一切準備工作,4點半準時出發去了奧斯陸市中心的總理府。

    150名勃蘭登堡部隊隊員分乘4輛公交車、攜帶輕武器在挪威帶路檔的引導下尾隨在吉斯林的車隊後面。另外150名奧寧堡部隊的突擊隊員則事先前往了卡爾.約翰大街潛伏起來,只等發動之後立刻進攻大街北面佔地330英畝的挪威王宮和王家園林。

    在進入奧斯陸中心市區之前,一路上還比較順利,不過,在突進到總理府邸還有三四個街區的時候,吉斯林的人馬還是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麻煩。

    因為近日和英國密談海軍封鎖合作的事宜,挪威政府極度謹慎,似乎是提前嗅到了危險的氣息,他們在總理府和王宮所在的核心城區安排了密集的霄禁憲兵部隊。

    這些人自然不是勃蘭登堡部隊的對手,但是也逼得德國人不得不提前動手。

    隨著g-36半自動步槍和fg-39傘兵步槍的脆響,挪威戰役拉開了序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