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十七章 潮漲潮落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時間線回撥兩個小時,也就是下午五點剛過的時候。

    斯徒登特中將看著如潮水一樣退去的荷蘭軍隊,緊繃的神經終於鬆弛了下來,他被打傷後紮著應急繃帶的手臂不由自主地垂落了下來,再也握持不住的mp40衝鋒鎗「啪嗒」一聲掉在了地上,隨後整個人頹廢的癱倒在地大口大口地喘息著硝煙味道濃烈的空氣。

    身邊已經只剩下不到400個還能拿槍戰鬥的兄弟了,自己這次親冒矢石親臨最前線坐鎮指揮還真是冒險啊。不過如果自己不在這裡的話,當1500人的傘兵部隊被打到只剩400號人還有戰鬥力的話,不知道會不會崩潰。

    「糟糕!差點把大事兒給忘了。」稍微歇息了幾分鐘,斯特登特中將突然想起一件出發前帝國安全部長維勒安交代的大事,「快!電台還能用吧?立刻給總部發報,『潮水已退,即將漲潮』。」

    這個指令是維勒安部長交代的——如果鹿特丹守軍不出擊截擊傘兵奪橋部隊則已,如果荷蘭人真的被引出來了的話,那麼在荷蘭人撤退的時候一定要第一時間用暗碼通知後方司令部,這將會成為荷蘭戰役b方案啟動的信號。

    「潮水已退,即將漲潮?」對著寶貴的無線電台準備操作的通信兵傻了眼。

    「問那麼多幹嘛!就按照這個發送!」

    這份電報很快傳遞到了海軍部門那裡,然後,從威廉港到明斯特,那些已經蓄勢待發的海軍陸戰隊精銳立刻拔錨了。

    …………

    回到晚八點。

    兩個支隊的德軍魚雷艇部隊(德軍魚雷艇支隊32艘為一隊,2支隊達到64艘)和6艘重型淺水炮艇組成的德軍船隊正在以40節的瘋狂極速在北海上狂飆。

    這條路線在兩個月之前曾經被德國海軍的「羅恩伯爵號」戰列艦走過一次,當時「羅恩伯爵號」在6個多小時的航行後奔襲炮擊了倫敦。今天這70條加起來總噸位還不如「羅恩伯爵」一艘船的小蝦米們的目的地比「羅恩伯爵」近一點,他們不用跑完190海里的全程抵達泰晤士三角洲,他們只需要航行110海里的路程趕到鹿特丹就可以了。這點路程對於以40節航速飆船的魚雷艇隊來說,也就是三個小時而已。

    不過此時此刻,這些船上裝的可不都是魚雷,每艘額定載雷量8枚的魚雷艇都只裝載了2枚魚雷作為自衛武器以防意外,其餘6枚魚雷的艙載噸位都被節省出來,以便多搭載10幾噸的人員裝備,而那6艘淺水炮艇上,更是把後甲板的一些累贅建築和後炮塔拆除了、在每艘炮艇上分別停放了2輛4號坦克或者4輛追獵者戰車、美洲豹輪式裝甲車。

    「注意航向,保持航向!向西繼續航行8海里有轉向東南南,避開荷軍岸防炮台後切入馬斯河原有航道。」

    鹿特丹是一座港口城市,也是一座半要塞城市,荷蘭人為了拱衛自己的國土,多年來在各大心腹重港的海防建設上都還是投入頗多的,無論是鹿特丹、阿姆斯特丹還是海牙、格羅寧根,都有裝有8寸以上重炮的海岸炮台提供防禦,以震懾企圖從海上對荷蘭不利的宵小的襲擾。

    但是,無論岸防炮台怎麼造,荷蘭人也不會想到去吧炮口的射角對準自己的同胞和人民,不會想到把炮口對準鹿特丹南部的諸處衛星城。但是現在,那些低窪的、原來還是陸地的地方水深動輒兩三米——也就是相當於驅逐艦級別軍艦的吃水深度,而魚雷艇和淺水炮艇等吃水只有1米多的艦艇自然是可以非常安全的通過了。

    「馬斯河下游兩岸的土地海拔平均在-3米左右,最低窪處達到海平面以下8、9米,放水淹城之後,馬斯河北岸的主要街道吃水深度都是足夠魚雷艇部隊的需求的,請大家注意航行安全。」

    攻擊部隊的指揮官照本宣科地把那份說了無數遍的戰術計劃書再次通過短距離的微波通信電台訓誡了一番,然後德國人的艇隊就踏著遍地浮屍的海浪沖進了鹿特丹南郊。

    上萬具穿著荷蘭軍裝、被決堤洪水溺斃的屍首不時地被德國人飛速突進的魚雷艇隊撞到一邊。

    「登錄人員準備放衝鋒舟、炮艇沖灘!」

    魚雷艇部隊接近到了距離鹿特丹城高地邊緣大概500~800米的距離上,隨著地勢的升高,縱使是魚雷艇吃水再淺也無法繼續安全前進了,在魚雷艇原來後魚雷管的位置上,左右舷各1艘折疊充氣的衝鋒舟被放了下去,幾名海軍陸戰隊員和整個班組的機槍、無後坐力炮等火力支援裝備也被放到了小艇上,而更多士兵則是直接跳到齊胸深的海水中徒涉前進。

    64艘魚雷艇放下了將近5000名海軍陸戰隊第2師的士兵,隨後就立刻返航逃竄了。至於那6艘炮艇,它們是今夜的棄子,將全程為今夜的突襲提供近距離的火力支援。

    「全體抓緊了!準備沖灘!」炮艇艇長一聲大吼,所有炮艇上的艇員和陸戰隊士兵、坦克手都把自己緊緊的用繩索纏在艇身上,「轟~」的一聲震響,炮艇擱淺在了水深不到1米的淺灘上——嗯,確切的說,此處白天的時候還是鹿特丹南郊的一處奶牛牧場。艇首在還沒有被海水泡爛的草地上劃開了十幾米的爛泥,像一把鐵犁犁過地面一樣,隨後穩固的停了下來。兩塊鋼板被草草地從舷側推了下來,無法潛渡的4號坦克和「美洲豹」輪式裝甲車直接不顧顛簸地從舷側開了下來。隨後是海軍陸戰隊員,還有包括艇長輪機兵等原來炮艇上的水兵,也都拿起武器上岸準備進攻,因為更早上岸,6艘炮艇上的這幾百名士兵和20輛裝甲戰鬥車輛將為後續的友軍鞏固灘頭,方便他們快速安全的搶灘。

    每艘炮艇上只剩下10幾個炮手,他們將操作艇首那兩座雙聯裝的75mm艦炮為今晚進攻的地面部隊提供近距離的直瞄火力支援,畢竟今晚的進攻沒有帶炮兵部隊。

    最開始的戰鬥是發生在荷蘭人的搜索隊和德國海軍陸戰隊之間的。因為兩個小時之前的那場意外讓鹿特丹守軍的三分之二人馬化作魚鱉,范德格裡夫將軍的守城計劃立刻被打亂了。

    荷蘭人原本計劃在水勢上漲後立刻沿著南部和東部的新海岸線佈置防禦——主要是因為對海拔估計可能有誤差,在沒有放水淹城之前誰也不知道一旦炸毀堤壩水位會漲到哪個地方為止,所以灘頭的一線防禦只能是在漲水之後再佈置,如果佈置的早了,一旦過於靠前海水漲過來的時候預設的工事就會被水淹了,白白把錢送給海神,如果佈置的過於保守靠後,那麼也起不到防禦一線灘頭的作用。

    所以,新的灘頭防禦只能是在水位穩定後開始實施的,本來麼這樣的安排在時間上也是允許的,畢竟德國人不可能來的那麼快,可是大水淹死大批荷蘭士兵的事情發生後,一切計劃都被打亂了,范德格裡夫將軍派出了千餘人的搜索小隊,劃著救生小艇試圖盡可能多的搜救被沖走後暫時僥倖未死的荷蘭士兵,而城防部署計劃則被延後了。

    在德國人的衝鋒舟放下水後僅僅2分鐘,他們率先被幾條荷蘭人的搜索小艇發現了,當然德國人也更早發現了遠處的荷蘭人——因為荷蘭人在黑夜之中打著手電掃視著四處的水面尋找倖存者,而德國人基本上是保持燈火管制的。

    隨著一陣陣爆豆一樣的槍響,那些還在執行救援任務的荷蘭人被陰暗角落裡射來的陰毒的突擊步槍子彈打成了破麻袋,這場黑暗中的戰鬥打響了。

    德軍炮艇的前主炮開始對著遠處的鹿特丹市區猛烈開火,蟻群一樣的德國士兵分開稀疏的衝鋒隊形跟在二十輛坦克和裝甲車的背後開始了向著鹿特丹市區的突進。

    兩萬人馬損失後,鹿特丹城內的守軍已經不過九千之數,鹿特丹西北部通過一座陸橋與鹿特丹連接的海牙城內還有七千人馬,荷蘭軍隊在這個「海島」上的全部人馬只有1.6萬人了,而且準備倉促,兵力分散,沒有部署坦克,很難想像他們在5000擁有坦克掩護的德軍精銳進攻下還能撐住。

    不過荷蘭人還是打的很英勇,范德格裡夫將軍知道今日就是自己的死期了,親率數千守軍突出到鹿特丹市區南郊邊緣組織就地防守,把城中守軍剩餘的重炮全部拉上來阻擊德國人的衝刺,雙方在泥濘濕滑的土地上展開了一場血腥的衝殺。荷蘭人雖然輕武器性能不行,但是勝在佔據地利,而且德軍剛剛搶灘不過幾十分鐘,佔據的灘頭面積還不夠大,荷蘭人的重炮反制給德國人造成了較大的傷亡——反正不管荷蘭人對著哪裡摸黑亂轟,總能在密集的德軍灘頭上收割走幾條人命。一時之間,戰事陷入了膠著,雙方如同回到了一戰的絞肉時代,德軍炮艇上的艦炮有心支援地面部隊,但是苦於艦炮不是專門設計用來曲射的,而炮艇的海拔高度又比荷蘭人佈置在高處的炮兵陣地低得多,難以觀測到敵軍炮兵的具體坐標。

    廝殺持續了20分鐘,隨後德國人聽到了從南面而來的「嗡嗡」引擎轟鳴,是德國人的轟炸機部隊來了。

    「我們的轟炸支援來了!荷蘭人就要完蛋了!兄弟們頂住!」德軍的士氣一下子爆棚起來,像打了雞血一樣戰鬥力指數暴增,而荷蘭人卻氣勢為之一沮,變成了戰五渣一樣頹廢。

    「快,換裝照明彈!發射照明彈!最大射程,發射!」德國人在灘頭僅存的4艘炮艇紛紛按照事先的約定換裝了照明彈,然後把炮口仰角調到最高,「嗖嗖嗖」七八枚照明彈和發煙彈被射了出去,落在了遠處荷蘭人固守的陣地上方,照明彈凌空炸開發出奪目的光芒,而發煙彈則在落地之後冒出五顏六色的滾滾濃煙。

    夜間轟炸最怕的是誤傷,尤其是在兩軍膠著廝殺的時候,在此之前,人類戰史上也沒什麼夜間對交戰部隊前線實施轟炸的戰例。

    「發現目標指示,各機群按照地面照明指示分散行動,注意控制投彈時機,必須在發煙彈坐標置於投彈瞄準鏡後方才允許投彈。」「1號機群明白。」「2號/3號機群明白。」

    30架白天剛剛在薩爾布呂肯發威過的fwta-400轟炸機仍然分為三股,對著各自指示的目標飛去,隨著彈艙門的開啟,瓢潑的炸彈紛紛揚揚散落在夜空中。

    「轟轟轟轟轟轟~~~」此起彼伏的爆炸聲在荷蘭軍隊和鹿特丹南城傳播開來,每一隊德軍戰略轟炸機都在地面上犁出了一條面積大約相當於100個足球場的血路,殘肢斷臂殘垣斷壁不可勝計。隨後德軍的坦克如同三支銳利的箭頭,狠狠插進了這被犁出來的血槽中,蜂擁的德軍突破了鹿特丹守衛部隊的防線,荷蘭人崩潰了。

    半夜11點,鹿特丹城內再也找不到有組織的抵抗者了,衛戍司令范德格裡夫將軍在親臨前線督戰時被德軍擊斃,鹿特丹市議會的議長半夜三更跑到鹿特丹電台通過廣播向德軍宣佈投降請求,懇求德軍不要破壞鹿特丹的城市。德國海軍陸戰隊第2師師長恩斯特.艾倫上校接受了荷蘭人的投降請求,鹿特丹這座荷蘭第一重城在德荷開戰後的第14個小時終於陷落。

    次日佛曉,德軍略作整備後對鹿特丹西北20公里外的海牙發起了新一輪的攻勢,海牙守軍在早上6點宣佈投降,但荷蘭女王威廉明娜和王儲朱莉安娜公主等王室要員和荷蘭政府高層中部分堅決親英粉子於數小時前搭乘海軍剛剛於月前下水、僅僅完成艦艇動力系統舾裝的「1047工程」戰列巡洋艦首艦「威廉三世號」出逃,隨行的還有2條同樣剛剛完工的新銳輕巡洋艦「恩德拉赫特級」。至於其他航速爆慢的前無畏艦時代的鐵甲船則被遺棄在荷蘭各處海軍基地顧不得了。

    可惜德國人在進攻之前早已在鹿特丹和海牙外海布下了天羅地網,倉促出動的「威廉三世號」戰列巡洋艦在海牙外海20海里處遭遇德國魚雷艇部隊和潛艇部隊的攔截,雖然奮力擊沉了5艘德國人的魚雷艇,「威廉三世號」還是不幸被擊中兩發魚雷,艦體發生爆炸後下沉。

    「1047工程」戰列巡洋艦是荷蘭人從1934年開始策劃的戰列巡洋艦計劃,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守衛印度尼西亞殖民地,對假想敵日本的重巡洋艦艦隊開戰之用,因為荷蘭人從來沒有建造過戰列艦和戰巡艦這一級別的大型主力艦,所以急需外部技術援助,計劃剛開始時荷蘭人看上的是法國人的「敦刻爾克級」的性能參數,和法國人溝通接觸了一年半載,畢竟在1935年以前「敦刻爾克級」可是世界上最新銳的戰列巡洋艦設計了,可是到了1935年下半年,得到了德國人籌建更新一級的「沙恩霍斯特」的消息之後,見異思遷的荷蘭人又湊到德國人這裡企圖購買一些資料和採購設備配件。不過德國人對其有所保留,荷蘭人只是得到了有限的資料,而動力系統和水下防護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只能靠荷蘭人自研。(荷蘭人也嘗試過從意大利獲取用於維內托級的「普列塞」水下防禦體系,但是意呆也沒有鳥他們。)

    在另一個時空,因為戰爭爆發較早,這型戰艦1艘都沒有下水。不過現在因為西線戰事拖到了1941年,所以荷蘭人的「威廉三世號」總算是下水了,可惜只能算作是一艘由德國人1935年時設計的「沙恩霍斯特級」原型為藍本建造的、水下防護和裝甲糟糕的戰巡艦(只有28000噸級,而原版沙恩可是39000噸級的,從重量就可以看出防護差距。)

    最終,威廉明娜女王和荷蘭首相等人在「威廉三世號」翻沉時被殉爆的彈藥炸死,只有王儲朱莉安娜公主和少數內閣官員通過小艇登上了「恩德拉赫特號」輕巡洋艦繼續逃命,最後被半夜趕來救援的英國艦隊救走。

    至此,荷蘭戰役終於落下了帷幕,英國人挾持了朱莉安娜公主並拼湊了一個臨時的組織,以之位荷蘭正統自居,而德軍則在海牙從荷蘭內閣中沒有逃跑的大部分官員中遴選了相對親德的一群官僚,組成新的荷蘭議會和政府,宣佈向德軍投降。荷蘭陸軍的零星抵抗仍然持續了1天左右,到23號入夜時全部停息,14萬殘餘的荷蘭士兵放下了武器向德軍投降,至於荷蘭人留在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船廠中還沒完工的「1047工程」2、3號艦和另外三級建造中的輕巡洋艦,以及現有的荷蘭艦隊,則統統被德國人俘獲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