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八十七章 自行火炮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羅根!嘿,你文化水平比我高一點——我可是初中文化參軍的老粗,靠拚死作戰積功升到連長的,現在讓我們這樣的人填問卷還真是……」

    「漢斯!你這個蠢貨!這可不是那些應付的官面文章——上面的人說了,這份問卷就是為了調查法國戰役期間軍中基層軍官對於我軍目前武器裝配配置的用戶意見,又不用你寫成四平八穩的論文,當然是想到什麼說什麼就是了。」

    「是這樣的麼?還真是……沒見過啊,這東西收集了有什麼用呢?」另一個被召集來填表的尉官也不由得好奇起來。

    「聽說是帝國技術情報局的人最近閒著沒事,要搜集前線作戰部隊對目前武器裝備的使用意見,責令研發部門開發或者改良。」

    「這都行?我還以為帝國的武器設計公司們都是在辦公室裡開會討論就決定如何改良武器了呢,不行,看來這次我得自己好好想一想再填寫。」

    …………

    因為暫時沒有武裝檔衛軍什麼事了,所以戰事空閒下來後,耐不住性子的維勒安就去找軍備部長阿爾伯特.施佩爾一起籌劃了這次軍備整備計劃,關於德軍現役的陸軍武器某些不合理的地方維勒安也是知道的,而且憑借他領先數百年的見識想要指出一些不合理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人腦畢竟有限,全靠他自己難免掛一漏萬閉門造車,所以基於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考慮,他還是選擇了這種全面基層調查的方式——在管理體系森嚴的德軍之中,這種系統重視一線士兵和基層軍官對武備改良的意見的做法還是很新穎的,雖然開始的時候讓很多文化程度相對不高(所謂的相對不高也就是指初中水平,當時德軍已經沒有文盲兵了,畢竟不是遠東國的軍隊)的軍官感到頭疼,但是很快這種方式就得到了他們的讚賞和理解,尤其是在古德裡安和隆美爾麾下這幾支在法國陷入過血戰的部隊,這些文件更是被深入到每一個立功的士兵拿去討論,總結其意見。

    「嘖嘖嘖,裝甲兵總監大人,看來你麾下的部隊牢騷還真不少啊。」維勒安看著手頭的統計結果,對著古德裡安上將調侃道,「你的直屬部隊裡12個裝甲連連長除了1個在康佈雷陣亡的以外,剩下11個全部都提出了『應當加強縱深突破後可以快速部署配合的炮兵支援火力』,『強化空軍配合突擊的斯圖卡轟炸機對敵坦克集群的攻擊力』,看來阿登戰區的突破沒少讓你的部隊怨念炮兵部隊通過太慢,讓突破部隊只能單靠轟炸機完成火力掩護任務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說真的,我覺得阿登山區的突破成功確實非常僥倖——如果不是因為我們的突破點在空軍覆蓋範圍內的話,將來如果還有這種千里奔襲的戰例,快速突破的坦克部隊一旦遇到敵人的堅固防線將不得不靠坦克直接衝擊要塞,一點攻堅的重火力都沒有。尤其是您前幾天在和元首的會談中說道的那個閃電作戰『圍而不殲』的弱點,確實是困擾了我們很久,目前我們確實有實力在準備萬全的情況下快速突破敵人的第一道防線,然後分割包圍,但是事實上突破部隊一旦進入縱深後攻堅能力是非常薄弱的,如果法國人在蘭斯-康佈雷地區部署過第二道有效防禦的話,那麼我們那些炮兵都來不及跟進的裝甲部隊前徒就很難說了。」

    「是啊,幸好法國人沒有,也幸好巴黎距離德法邊境也只有300公里的縱深——但是如果將來要面對蘇聯人我可以毫不懷疑的說,他們一定會有n道縱深防線的,而且蘇聯人的戰鬥意志絕對不是那些被包圍後就會投降的人,如果有一天帝國的軍隊面對那些意志堅定的敵人時還抱著包圍就等於消滅的心態,肯定是要吃大虧的。」

    維勒安話鋒一轉,從報告中抽出一份指給古德裡安看,「不過我很高興貴軍的基層軍官中還是有一些有識之士的,這位叫做米歇爾.魏特曼的3號『追獵者』突擊炮排長有提到在坦克兵部隊主力渡河突擊或者面對敵方出擊陣地的時候,使用3號『追獵者』的75mm炮以30°仰角間接發射高爆榴彈可以有效壓制6~10公里範圍內的法軍施耐德m189775mm速射炮群,但是面對敵人105mm以上的遠程重炮就無法有效反制了——事實上將軍您在康佈雷的時候也是這麼幹的吧,只不過法國人的5寸和6寸炮群都被斯圖卡集中攻擊幹掉了,所以你的3號『追獵者』才成功壓制了法國人的反擊炮火。」

    「確實如此,這些也都是我當時隨機應變的應急措施,不過幸好我們的士兵和軍官都很精銳,其中一些人很快就掌握了我的命令的精髓。」

    「所以說,我和施佩爾部長討論了一下,覺得有必要專門發展一下帝國的自行火炮部隊以填補這個瓶頸——從法國戰役的表現來看,自行火炮是不可或缺的,在邊境作戰中也許大群的斯圖卡可以替代自行火炮,但是在更大的縱深上,或者當我們的敵人基礎設施建設更差,幾百公里內都找不到一個可以佔領的前沿機場的話,自行火炮就會給我們的裝甲部隊提供持續突破所需要的火力支援。」

    「哦?這個計劃真是太好了如果可以的話,我建議是否可以使用現有的已經成熟了的3號和4號底盤實施這一計劃?那樣我想我們才可以盡快讓我們的新武器趕上巴爾幹的戰爭。」

    「哦,這不可能這麼快,就算我們用現成的坦克底盤直接改裝重炮上去也做不到,而且我們技術情報局經過評估後,決定不讓蘇聯人過早地重視這種武器的存在。所以目前的計劃是分兩步走。」還沒等維勒安回答古德裡安的疑問,主管軍備的施佩爾就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給古德裡安澆了一盆當頭冷水。

    「首先,在法國戰役結束後,我們繳獲接收的法國坦克,加上戰場上被法國人損毀拋棄後拖回去翻修的,以及法國人的坦克工廠已經造出來的半成品和完成組裝備料的部分,大概一共可以湊出2000~3000輛s-35,雷諾-35坦克,這些坦克的底盤技術和裝甲完全不符合帝國裝甲部隊的需求,速度相對主力作戰坦克來說也較慢,但是如果拋棄不用的話就太可惜了,我和施佩爾部長討論後決定利用法國人的工廠直接把這些車體改裝成自行火炮,底盤限載12噸級的雷諾-35可以直接去掉炮塔和裝甲頂蓋,也撤銷40mm的前裝甲鋼板節省重量,這樣應該就可以換用法國人的m1897的75mm速射炮改造成無轉動炮塔的自走炮——這些武器的威力會比3號『追獵者』更差,20公里的時速也跟不上一線突擊,但是作為二線補充和支援火力還是不錯的。至於s-35坦克,因為足夠沉重,我們會讓克虜伯的人爭取把我們的105mm加農炮裝上去的。這些武器相信在我們進攻埃及的時候就可以投入戰場了。

    至於更加長久的自行火炮發展計劃,我們還是要從3號和4號底盤的裝甲車輛上下功夫,如果拋棄3號追獵者底盤的低矮車身設計和大傾角的前裝甲的話,節省出來的重量和增加的空間應該還是可以搭載105mm乃至128mm的榴彈炮/加農炮;至於150mm的重炮,相信還是用4號底盤比較穩妥一些。目前我們給投標廠商提供的硬性要求是:未來所有使用3號、4號底盤的自行火炮都必須有輕裝甲防護,其防護等級不要求抵抗專業的穿甲彈攻擊,但是必須可以抵擋20mm厄利空機炮的密集射擊和6英吋以下大口徑高爆彈在10米內或者蘇聯人的b-4203mm『斯大林之錘』炮彈20米內爆炸的飛濺殺傷——根據我們的評估,在前沿戰線沒有被突破的情況下,炮兵部隊面臨的最大反制威脅就是敵軍炮群的反擊火力和高空轟炸機,這樣的防禦等級設計既不浪費重量和裝甲,卻足夠把對遠程火炮群最大的兩類危險排除掉。」

    「哦,聽起來似乎真的很美妙——不過我想我們對付英國人的時候應該是沒這個好命用上這種武器了吧。」

    「當然——任何武器的發展都要時間,我們現在已經把招標內容下達給克虜伯和邁巴赫了,但是我可以保證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明年夏季你們就可以得到這種武器了。我們初步決定把採用3號和4號底盤開發的自行火炮系列產品定名為『蜂』系列自走炮。」

    見施佩爾部長拍著胸脯保證了,古德裡安上將也就覺得心滿意足了,起身告辭而去。

    「阿爾伯特,我總覺得這樣似乎還不夠啊。以中東地區千里沙漠或者蘇聯那種千里爛地的地盤來說,履帶式的車輛雖然速度倒是跟得上,但是對後勤補給的壓力太大了,有時候完全是有兵力也投放不上去。我們應該想辦法弄一些快速、輕便、油耗低的自行支援火力武器來形成高低搭配。在同樣的燃油供給情況下,如果英國人只能拖來1門自走炮而我們可以拖3門,那麼就算單體火力或者防護略有不如也是可以接受的。」

    「啊哈——威廉,我知道你又想推銷你那個學習蘇聯人的bm-13一樣把我們的新式6管火箭炮搬上卡車的計劃了。」

    「我也沒說一定是卡車,如果可以的話,sdk-251半履帶車也是可以的。」

    「這個沒什麼問題,反正只要你們火箭研發部門能夠拿出足夠可靠實惠的新式火箭炮,移植到半履帶車上的計劃我這裡就接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