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八十八章 防禦碎甲彈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在法國戰場上遭遇了意外挫折的不僅僅有在康佈雷和戴高樂血戰的古德裡安,與蒙哥馬利的英軍裝甲部隊進行了對決的隆美爾中將面臨的問題顯然更加嚴峻,也更加受到德軍高層的重視——畢竟英國人居然也掌握了初步的碎甲彈技術是德軍所始料不及的,如何應對這種威脅更是成為了法國戰役結束後德軍裝甲部隊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畢竟帝國的3號『追獵者』和4號坦克的總裝備數量已經超過了6000輛,如果一種新的彈藥的誕生能夠對帝國的裝甲部隊構成如此明顯的威脅的話,顯然是希特勒所不能接受的。

    因此,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尤其是在整改處理那些已經生產出來的坦克方面更是讓人頭疼——就算現在開始發明出了應對性的工藝,那些已經造好的坦克要重新改裝也很不容易。

    不過幸運的是,技術情報局的人對於這個問題似乎早有技術儲備,因此短短數日之內,得到授意的克虜伯公司就弄出了應對的策略。

    帝國元首希特勒聞言大喜,立刻與隆美爾中將和古德裡安上將一起前往埃森的克虜伯公司檢閱帝國科學家們的成果,由維勒安親自陪同。

    「威廉,我聽說,其實『碎甲彈』這種新式的彈藥我們自己人就已經比英國人還要先發明出來了,為什麼我們沒有把這種武器投入到戰鬥中去呢?反而還被英國人佔了先手給我們造成了不小的額外損失。」在前往埃森的火車上,希特勒向維勒安詢問起一些基本情況,畢竟他對於物理學的瞭解不是很深刻,所以對英國人那種故弄玄虛的炮彈還是有點忌憚的。

    「元首,您說的沒錯,其實我們技術情報局的人去年就已經有發現英國人在摸索碎甲彈技術的跡象,只是沒想到他們能夠這麼快就弄出成果,這種彈藥克虜伯的工程師們在我們的指導和技術信息支持下去年下半年就發明出來了,之所以一直遲遲不肯投入實戰主要是考慮到保密性的問題和技術必要性的問題。」

    「保密的考慮我可以理解,你說的技術必要性是……」

    「碎甲彈是一種低發射初速的彈藥,不適合長倍徑的坦克炮或反坦克炮使用,而帝國在高倍徑、高初速的坦克炮研發方面一直是遠遠領先於英法乃至蘇聯的,使用高速穿甲彈反坦克對於我軍來說已經足夠用了。所以如果貿然使用這種炮彈的話,也只能在使用短管炮的步兵支援坦克和突擊炮上使用,提升這些非專業反坦克武器『順帶』反坦克的威力。因此對於我軍來說,採用這種武器對我們的裝甲作戰火力提升不大,而一旦被用慣了步兵支援坦克的英法掌握了這種技術的話,他們大量的低速坦克炮也可以對我們的4號坦克構成威脅,這是很不划算的。

    當然,事實上我們也不是完全沒有使用過這種彈藥——我們在研發鐵拳和rpg『坦克殺手』無後坐力炮的新彈藥的時候,就借鑒了碎甲彈的設計,因為這種炮彈的低初速特性和鐵拳這些低膛壓、低後座的武器配合度非常高,在攻陷比利時的埃本埃馬爾要塞的戰鬥中,傘兵部隊使用的就是這種低速超口徑戰鬥部用於近距離爆破要塞的某些火力點,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可是……榮我插一句嘴,」隆美爾中將似乎是越聽越覺得焦急,「維勒安部長,您說了那麼多,都是在吹噓這種彈藥的優勢,我們現在急需的是防禦這種武器的手段,您越是講解它的簡便易用,反而讓我們更加後怕了,說不定有一天一個拿著燒火棍的英國兵都能把我們的坦克給捅破……」

    「啊,這點確實是我沒有考慮到你們的心情,不過不用擔心——等我們到了,你們不就可以很容易就知道我們應對這種新武器的辦法了麼。」

    此後一路無話,裝甲列車載著希特勒一行直接到達了埃森的克虜伯研發基地。阿爾弗雷德總裁把元首和一眾高級將領迎到了試車場,在那裡,希特勒等人看到了一輛異常威武的坦克,但是似乎還沒有安裝發動機和火炮,在它的旁邊,則是眾人都熟悉的4號坦克和3號「追獵者」。

    「這是?」希特勒指著那輛威武的坦克問道。

    「啊,那是我們預計明年會完成的『黑豹-ii』型坦克,因為萊茵金屬的88mm坦克炮和邁巴赫的柴油機還沒定型,所以目前只有一個車體——今天我們只是用它來進行一場測試。」

    「您是說,需要使用如此厚重的裝甲才能抗住大口徑碎甲彈麼?」聽到阿爾弗雷德的說法,不明就裡的隆美爾和古德裡安不由得勃然變色,他們都知道帝國下一代主力坦克「黑豹-ii」的前裝甲厚度達到了驚人的100mm,如果真是如此的話,豈不是說帝國的3號和4號戰車都會變成廢物麼。

    「啊,千萬不要誤會——在使用了新式裝甲之後,4號坦克絕對可以抵擋住碎甲彈的攻擊的,拿出『黑豹-ii』只是作為一個新式裝甲兼容性測試的對比而已。」

    「兼容性?裝甲還有什麼兼容性問題?」帶著一肚子的疑惑,那些坦克兵將領們只好耐住性子繼續觀摩下去。

    阿爾弗雷德.克虜伯大手一揮,幾門坦克炮立刻一一對應著那一排坦克排好,把黑洞洞的炮口對準自己測試的目標。

    「元首,諸位將軍,請看——目前我們的對照測試安排了4輛坦克,有使用了新式裝甲的『黑豹-ii』和4號戰車,也有沒有改裝過裝甲的4號戰車,最後一輛則是在同樣採用舊式裝甲並進行了應急處理的型號,現在我們在100米的距離上對著這幾輛坦克分別使用75mm榴彈炮發射的慢速碎甲彈——眾所周知,碎甲彈的命中時速度對碎甲效率沒什麼影響,所以我們完全可以用低速而近距離的射擊模擬出實戰中遠距離、相對高初速的環境。然後為了反應裝甲的內層崩落對坦克內成員的殺傷效果,我們在坦克炮塔和駕駛艙裡分別放入了模擬坦克兵的木製人體模型,在射擊後我們會把那些木頭人撈出來觀察,如果被金屬碎片切割明顯的話,那麼就說明實戰中這輛坦克中的裝甲兵也不可能存活下來。」

    希特勒繞著坦克群圍觀了一圈,從表面上也沒看出來幾輛4號坦克的差異,於是回到觀測台上,對著阿爾弗雷德簡短地命令道,「那就開一炮試試。」

    榴彈炮手們聞言很快就動作起來,裝彈,緊固炮閂,開火,隨著4聲隆隆震響,顯然4發炮彈都精確命中了目標坦克的傾斜式前裝甲,隨後炮手們又微調了一下火炮的仰角,再次打出一波炮彈擊中了坦克的炮塔。

    ,然後,幾個工兵和機械師湊上前去,把坦克艙蓋打開,撈出一個個木頭人,從效果來看,黑豹-ii和採用新式裝甲的4號坦克裡面的木頭人模型完全沒有任何傷痕,而採用應急措施的稍微差一點,但是好歹也只是有幾顆金屬碎屑嵌入了木質部分,採用了舊式裝甲的4號戰車最慘,裡面的木頭人模型被金屬碎片切割得慘不忍睹——當初被瑪蒂爾達2型的40mm

    2磅碎甲彈擊中都有可能崩碎,何況75mm的17磅炮彈呢。

    「這真是太神奇了!怎麼做到的!你們加厚了4號坦克的裝甲麼?」隆美爾和古德裡安看著眼前的模型,實在是難以置信。

    「實話實說——新坦克的裝甲我們1毫米都沒有加厚——反而是那個應急型號的裝甲上,我們加上了一層內襯。」

    阿爾弗雷德一邊說著,一邊從助手手上接過幾塊裝甲樣品給各位將軍們觀摩。隆美爾搶過一片來看,從正面看不出任何異常,但是一旦觀察其切口斷面,就可以發現明顯的差異,這種新的鋼板從側面看就像是夾心餅乾一樣。

    「根據維勒安部長及技術情報局的信息支持,我們嘗試了這種新的裝甲結構——我們把它稱作隔柵鍛壓裝甲,我們使用了較為薄弱的鈷鈦鋼鍛打成薄薄的隔柵,尺寸上符合坦克前裝甲尺寸的要求,然後把數塊40mm厚度的表面硬化鉻錳鋼嵌入到這個隔柵裡,用大噸位的鍛壓機械在950c的溫度下鍛壓20分鐘,就形成了這種類似於夾心餅乾一樣的結構。」

    眾所周知,碎甲彈之所以可以奏效,最大的關鍵在於均勻傳遞應力波到裝甲的背面,才能形成足夠崩裂內襯的震波,如果鋼材材質不均勻的話,對於這種應力波的傳播是非常不利的而一旦裝甲是由數層不同材質的材料構成的話,這種應力波更是會被完全吸收掉,完全無法對坦克內部的人員造成傷害。

    在阿爾弗雷德.克虜伯和維勒安解釋了其中原理後,眾人也就釋然了。

    「可是——這樣做的話,成本會不會變得太高,原來我們只需要對一塊裝甲板進行鍛造和表面硬化,現在因為裝甲分層了,豈不是要多數道加工工藝?」一直擔心著坦克的產能問題的古德裡安不由得有些猶豫。

    「這一點您完全不必擔心,將軍,成本上升肯定是無法避免的,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採用了另一個標準化的措施精簡了其中大部分的額外工作量——這就是我們提到的兼容性問題——請您對照著看這兩塊黑豹坦克和4號坦克前裝甲樣品的差異,您就明白了。」

    古德裡安依言結果那兩塊鋼板樣品,對比著一端詳,很快就看出問題所在了。

    如果說4號坦克這塊前裝甲是普通的2+1夾心餅乾的話,那麼黑豹這塊就是3+2「康帥傅蘇打夾心」。

    「4號坦克前裝甲我記得是改為60mm了,『黑豹-ii』

    100mm,『虎王』140mm……」

    「沒錯——但是採用了多層熱鍛壓的工藝後,以後我們克虜伯生產的表面硬化鉻錳裝甲將只有40mm厚度一種規格的,而差異只在那個薄薄的隔柵層上——如果造4號坦克,那就用一層隔柵貼一塊40mm厚度的鉻錳鋼,如果造黑豹就貼兩塊,虎王類推……另外一點對裝甲加工成本節約的最大措施在於,我們以後可以把鍛壓和熱處理這兩個工序盡量結合起來,而且省去了對多種規格剛才分別熱處理所需要的多套設備,因此雖然裝甲的成本會增加40%,卻可以保證完全免疫碎甲彈、並且將防穿甲彈的等效強度提升5~15%,防金屬射流破甲彈的等效強度提高一倍!並且讓我軍的坦克裝甲半成品的互換性大大提升——一旦在戰爭進程中某一類裝甲損壞量特別巨大,我們可以隨時把另外兩種裝甲的半成品備料挪用過來生產所需的成品型號。」

    「如果是這樣的話,這點成本的提升倒是可以接受的——不過據我所知,破甲彈這種彈種也還沒有被哪個其他國家所採用過吧。」古德裡安核算了一下,覺得這個成本價的上升應該影響不了多少產量。

    「是的,我們發明了金屬射流彈藥後一直處於保密狀態沒有裝備部隊,米國人目前也沒有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我想只要我們不裝備的話,兩三年內這種彈藥是很難出現的。我們現在的隔柵裝甲對破甲彈防禦的提升也只是順帶為之,防患未然。」

    「這樣的話就沒什麼問題了……我還想瞭解一下,你們對於第三輛樣車——也就是那輛採用了舊的裝甲的4號坦克的應急措施是如何處理的呢?」

    「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對於已經造好的坦克,我們目前主要依靠在鋼板內層襯一層材質不同的裝甲內襯,厚度大概在1公分左右,也不做鍛壓處理,以防止內層崩落——其實這一點在戰列艦的裝甲上一直是有使用過的成熟技術,我們的俾斯麥和法國人的黎塞留都在炮塔和司令塔主裝甲帶內側安裝了18mm厚度的防崩落內層,主要原因就是戰列艦遭受的炮擊爆炸威力非常強勁,即使敵炮彈無法擊穿裝甲在沒有內襯的情況下也往往可以崩落大量裝甲碎片殺傷人員。

    當然,就目前的測試效果來看,這種改裝效果還不是非常好,主要是有些部位受到車體結構和操控設備的結構影響,沒法100%面積包覆起來目前我們還在研究外加隔柵片或者在前裝甲上堆放沙包吸收碎甲彈的爆炸應力,不過這種措施耐用性往往都不怎麼好——一般外堆沙包牆中彈1發後就會被掀飛,如果再被擊中第二發的話就沒救了……」

    這也已經很不錯了,相信帝國的裝甲兵不會弱到撿了一條命之後還需要撿第二條才能生存下來。

    「這樣就很好嘛!當我們研究出新的利劍之後,即使敵人沒有掌握,也要先研發對應的鎧甲,如果早一點這麼幹的話,也不會被英國人的碎甲彈打得措手不及了,不過有些問題,早點暴露出來比較好。」希特勒對於維勒安和阿爾弗雷德的穩妥表示了首肯。

    「元首英明,其實英國人把碎甲彈投入實戰讓這種武器被逐漸普及也算不上是什麼壞事,對於我們的潛在敵人蘇聯人來說,他們應該比我們更加頭痛這個問題。」維勒安適時地恭維了一下希特勒的看法,又不失時機地插入了自己的觀點,果然,希特勒的興趣又被調動起來了。

    「哦?此言何解。」

    「根據原來我們從芬蘭繳獲的t-34坦克樣本,蘇聯人的冶金工藝非常薄弱,而且為了更加容易大批量生產,他們的t-34坦克使用的裝甲都是直接鑄造的均質鋼,除了價格非常便宜以外,連我們的表面硬化處理和滲碳工藝都沒有,而這種均勻材質的鋼材在碎甲彈面前是最為薄弱的。

    此外,蘇聯人的t-34裝甲一貫以來依賴的防彈王牌是它高達60°的大傾角導致的高跳蛋率——可是這樣的設計優勢只在於面對穿甲彈和破甲彈,在面對碎甲彈的時候是毫無價值的,因為碎甲彈在爆炸前本身的動能和其對付裝甲目標的效率根本沒有關係,其威力是在於彈頭破碎後貼附在裝甲表面的塑性炸藥柱爆破的衝擊波,因此蘇聯人的坦克前裝甲傾斜度越大,只會讓碎甲彈藥柱的貼附殺傷面積越大。根據我們的測試,以後即使是使用75mm、24倍徑的短管步兵支援火力彈藥,在採用碎甲彈裝藥後都能輕易擊毀t-34的前裝甲,而其他裝藥量大、慢初速武器的效果也基本相當——到時候,如果,我是說如果——帝國真的和俄國人的武器有一場交戰的話,相信斯大林一定會對他那批便宜玩具的表現感到『精彩』的。」

    讓你造便宜貨!果然適度注意質量的中庸之道才是王道麼!聽了維勒安的論斷,希特勒似乎已經看到了未來的斯大林那精彩的表情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