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八十九章 忙碌的空軍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如果說1941年4月底在德國的戰爭機器中還有誰沒有空下來的話,那麼這個答案一定是空軍。陸軍暫時馬放南山卸甲歸田可以休整一番了,海軍則還在等著修船,唯一需要對英國人保持壓力的就是帝國空軍,他們的職責是盡量破壞英國本土的防空、雷達系統和飛機製造業,當然還順帶著摧毀一些其他的軍工目標並順帶測試新武器。

    當然,這絕對不是一場和歷史上的不列顛空戰一樣血腥的消耗戰。許多因素的變數讓這場空中的大決戰向著對德國人有利的勢態發展。

    首先帝國空軍此刻可以調動的部隊規模足足是英國人的四五倍,而英國人的空軍力量雖然比歷史上多了一年的發展時間,但是因為法國戰役期間的屢次重創加上布魯日發電機計劃中的意外失敗,目前全部軍用飛機加起來只有1400架的規模,其中戰鬥機900架,另外海軍航空兵還有300多架的飛機,雖然名分上不屬於空軍,卻是可以被調動用於本土防空的。

    其次麼,自然是德國比歷史同期更加優良的海外物資進口態勢和英國方面更為惡化的海運封鎖形勢了,在法國投降後,德國終於掌握了直接面向大西洋的良港,而因為米國暫時貪圖法國人在圭亞那的殖民地,目前對德態度還是比較平和的,所以委內瑞拉和墨西哥的工業物資又開始源源不斷地運到歐洲。其中一小部分試探性地直接運到法國港口波爾多、聖納澤爾等地,然後通過鐵路運到德國或者在法國就地生產加工;更多的則是打著「運往西班牙」、「運往意大利」「運往土耳其」這些傾向於軸心的「中立國」,素來不重視潛艇應用、又沒有足夠多截擊兵力的英國海軍對此完全沒有辦法,最多只能用一些改裝後的偽裝武裝商船小打小鬧劫奪幾把,更不敢太過張揚把那些已經一隻腳踩進軸心國的西班牙、土耳其給得罪了,否則的話他們一怒之下真的加入了軸心,大英帝國的直布羅陀和蘇伊士運河可就危險了。

    可以說,這半年的時間一直是帝國恢復海運、重新充實戰略儲備物資的黃金蜜月,數以千萬噸計的石油、橡膠、稀有金屬和糧食源源不斷地運到德國,運到這部龐大戰爭機器的各個器官。其中維勒安親自控制的克林斯曼煉化、埃爾頓石油等公司更是過分——這些公司在尤里.奧洛夫的操作下,直接把委內瑞拉和墨西哥煉油工業消化不了的富餘原油產能賣到德州,然後堂而皇之地有錢大家賺,在德州石油煉成成品油後再用米國公司的名頭大模大樣運回德國,雖然期間在報關和其他處理方面少不得花錢打點那些米國官員,但是好歹是把這筆大生意給做成了。

    與德國相比,從法國投降到土耳其正式同意德軍過境、英國正式對土耳其宣戰為止的這半年內,英國的海外補給可以用淒慘來形容,因為艦隊的全面收縮、護航戰艦數量極度缺乏,德國人的狼群和襲擊艦幾乎是以每月200萬噸的擊沉噸位在瘋狂殺戮著英聯邦各國的海運船隻,每月水手死傷達數萬人。如果不是澳大利亞海軍、新西蘭海軍和加拿大海軍扛起了其中相當一部分比較重要的運輸船隊的護航任務的話,這個損失數據就是再增加五成都是有可能的。

    曾經有一個統計,在大戰開啟之時,大英帝國及英聯邦各國的海上總船舶運能可以接近驚人的2000萬噸,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4個英聯邦主要國家一年的商船建造噸位產能則是700萬噸——也就是說,在米國人沒有插手幫助英國人之前,德國海軍只要確保每月擊沉的英聯邦商船噸位大於60萬噸,就可以漸漸流乾英國人的鮮血,讓他們枯竭而死——當然歷史同期的話,60萬噸/月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僅僅米國一國1年的商船產能就可以達到變態的900萬噸,超出英聯邦全部國家相加的總和,就這還沒算米國人幾乎毫不受到影響的戰艦建造。到1943年戰時經濟轉軌徹底完成後,米國的船舶工業在每年生產900萬噸運輸船的同時,仍然保持著每天1艘驅逐艦以上級別的大型戰艦下水的瘋狂建造速度。

    不過現在,《租借法案》沒有通過,米國經濟也沒有轉入戰時軌道,英國人靠著現付黃金和米元買船每月能提貨一二十萬噸就很不錯了——這點量還抵不上不列顛空戰開始後面向英吉利海峽的普利茅斯、利物浦和南安普頓三大造船重港被德國人炸毀損失的產能。於是,一個讓丘吉爾絕望的現象發生了——從1941年5月開始,大英帝國和整個英聯邦的貨船噸位保有量開始以超過每月5%~7%的速度縮水,到了1942年年初的時候跌到了1100萬噸。於是那些不是非常緊缺的物資只好停運,讓出運能為戰略急需品服務,饒是如此都填補不上軍工需求的原材料窟窿。整個英倫三島連國王都吃不到新加坡或者加勒比海運來的熱帶水果,丘吉爾本人都抽不起一口哈瓦那雪茄——除非米國使節從米國坐飛機來的時候給他捎幾根。

    另外海運受困和米國援助的斷絕給英國空軍的恢復帶來的損害也是非常明顯的,歷史同期的不列顛空戰中,英國的作戰飛機產能每月起碼有200架是米國人直接援助的或者由米國提供發動機和原材料來英國組裝生產的,鋁材運不進來,米國援助也沒有,英國人的戰鬥機部隊恢復力自然是異常緩慢,在一些不重要的設施上,它們根本不敢出動和戈林的轟炸機群對抗,形成了惡性循環。

    …………

    4月28日,德國空軍在離開英國本土3個月後重臨了這片土地,戈林糾集了1500架作戰飛機,分成8股機群沿著漫長的海峽出擊,在白晝大模大樣地襲擊了英國本土。他們的主要目標是英格蘭南岸的各處雷達站,英國人在整個英格蘭南部擁有40多處大功率防空雷達站,在1月底「羅恩伯爵」炮擊倫敦的那次行動中,其中6個雷達站被德國人徹底炸毀了,此後英軍也花了一些代價進行了搶修,但是畢竟讓德國人學會了一種成功的經驗。直接部署這次行動的是空軍元帥凱塞林,他在每個機群中只部署了50架fw-190g轟炸機或ju-188d轟炸機,其餘150架全部上了bf-109g和fw-190a。

    因為沒有恩格尼碼破譯之利可以憑借,英國人也就沒能「神算」出德國人究竟是全軍猛攻還是虛晃一槍。皇家空軍總司令道丁勳爵不敢托大,派出了英格蘭南部地區部署的幾乎所有戰鬥機前去攔截,結果中了德國人的誘敵之計,數量本就只有德軍戰鬥機一半之多的英國戰鬥機群在單機質量和飛行員素質上也都有較大差距,加上德軍轟炸的目標是岸基雷達站,因此德軍戰機在航程、油耗以及因為附加燃油而導致的機動下降都不明顯。

    在這樣硬碰硬的戰鬥中,戰鬥機數量、飛機性能和飛行員技術都有壓倒性優勢的德國空軍自然是大獲全勝,以自身19架轟炸機、32架戰鬥機的微小損失擊落了英軍275架新舊戰鬥機,戰損比達到了1:5——當然,這個數據看上去非常誇張,實則完全屬於正常範圍,歷史同期的不列顛空戰中,德國空軍主要受累於bf-190f以前的機型沒有副油箱,航程短、滯空戰鬥時間短的拖累才和英國人打成僵持狀態,而fw-190a投入戰鬥後,即使不算英國人的老式飛機,單單看fw-190a和噴火iv以上的型號對決中的戰績,德軍都可以達到1:4的戰損比,因此在現在bf-109g和fw-190a佔據數量優勢的情況下,打出如此瘋狂的戰績也就毫不足怪了。

    英國空軍死傷慘重,其拚死保護的雷達站卻沒能保住,15座海岸雷達站被徹底炸平,11座嚴重損毀,英格蘭南部三分之二的雷達搜索屏障被徹底撕裂了。

    德國人唯一的劣勢是所損失的有經驗的飛行員幾乎無法彌補回來。不過幸運的是,道丁勳爵似乎被這次迅雷猛擊打怕了,首次行動中就遭遇了德國人的誘敵並損失慘重,讓道丁勳爵和丘吉爾都不得不更加重視一支「存在空軍」的價值。

    僅僅這一天的猛烈轟炸後,道丁勳爵就在丘吉爾的親自指示下把殘餘的戰鬥機部隊駐地北移到英格蘭北部和愛丁堡、阿伯丁等蘇格蘭城市,並強令如果德國人採用晝間轟炸的話,一律不許憑著雷達警告就擅自出擊,只有等國土防空部隊通過光學觀測發現敵機並明確敵機群組成成分後,才能考慮是否出擊——也就是說只有德國人的機群確實以轟炸機為主,護航戰鬥機為輔,皇家空軍才能出動攔截,如果是以戰鬥機佔多數引誘皇家空軍空中決戰的機群,則一律在北部機場龜縮不出。而且一旦德軍戰鬥機在總數上佔有優勢的話,即使在非出擊不可的情況下也必須放棄其中幾個目標,集結皇家空軍的全部戰鬥機優勢兵力集中打擊德軍某一個機群,斷然不允許平鋪直敘地部署兵力,把選擇戰場和交戰對手的主動權讓出去。

    這道命令暫時保住了皇家空軍,但是也等於宣判了英格蘭南岸至少沿海50公里縱深的地帶被放棄了——放棄雷達偵測決定出擊,就意味著放棄在敵機到達英倫三島上空之前攔截的可能,如果德國人選擇轟炸沿海目標轟一頓就跑的話,英國人根本毫無辦法。

    截止到5月1日,英格蘭南岸的40座雷達站全部被炸,一座不剩。英國空軍繼續當著縮頭烏龜,期間僅僅依靠防空炮的火力打下十幾架德國飛機。

    然後,道丁勳爵就是想要憑借雷達的先期發現提前迎擊也不可能了。英格蘭南部的沿海地區成為了德國空軍表演的舞台,無數重要的設施被撤走,那些不長腳的沿岸目標成為了德國空軍練兵和實戰測試新武器的絕好標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