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零九章 養肥再殺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根據卡納裡斯上將的軍事情報局提供的確切消息。希臘人在薩洛尼卡以東與土耳其邊境的山區要塞防線駐紮了12個師,阿爾巴尼亞邊境區部署了3個山地師和5個步兵師,另有4個希臘師和埃及衛戍師作為雅典衛戍部隊;8個師的總預備隊;英國方面援助的3個澳大利亞師和3個新西蘭師則被填補到了薩洛尼卡地區,以便根據戰局進展向東西兩個方向機動增援。

    裝甲力量方面,希臘軍隊只有不足150輛的維克斯輕型坦克和雷諾-17坦克,只有機槍、機炮火力,沒有坦克炮,而希臘的山地部隊也從來沒有裝備戰防炮/反坦克炮武器的慣例,最多只有少數75mm野戰炮,極其缺乏反坦克火力——這也許這是希臘人對於山區丘陵不可能為坦克通過的認識導致的。所以目前來說,阿爾巴尼亞方向的希臘前沿3個山地師完全沒有反坦克能力,東線的反坦克也主要要依托預設築壘工事地帶的反坦克炮火力點,但是缺乏機動防禦的能力。6個澳大利亞、新西蘭師一共有200輛左右的坦克支援,裝備有2磅坦克炮,應該是本次戰役中敵人可以動用的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了。

    海軍力量方面,英國人在東地中海的海軍處於絕對的優勢,蘇伊士運河不可能通過潛艇,而直布羅陀海峽在英國人實施弩炮行動的時候就已經被反覆佈雷,目前暫時只有英國人自己的船摸索得出航道,因此我們只有不到20條潛艇可以動用——都是之前就潛入地中海戰區,並且以的裡雅斯特為母港的潛艇隊。

    水面艦艇因為的裡雅斯特港的海軍造船廠在開戰前無法開工(處於國際監督下,不得從事戰艦建造業務,這是1935年兼併捷克時的外交承諾,打破即意味著開戰。本書中這些年來一直有秘密恢復的裡雅斯特的海軍造船工業,但是1940年和波蘭開戰後才開始恢復建造戰艦,至今不過1年時間,沒有建成主力戰艦)而布達佩斯至鐵門峽一帶興建的多瑙河軍用船廠雖然1939年就已經開工,但那畢竟是從無到有的建設,目前只有布達佩斯船廠完成了十幾艘驅逐艦,下游靠近羅馬尼亞的鐵門峽船廠的『歐根親王級』重巡2艘預計要到明年春天才可以投入使用。而且為了不暴露我們在黑海的海軍力量存在,這些船目前還在多瑙河的秘密泊位內隱蔽,最高統帥部已經勒令對英作戰不得動用。

    與之相對應的,英軍在東地中海戰區一共有2艘戰列艦,1艘航空母艦和6艘巡洋艦、15艘驅逐艦,我們的空軍受限於打擊半徑無法干擾英軍艦隊在羅德島、克里特島以南的活動,即使在克里特島以北,如果是夜間行動夕發朝返的話我們也可以逃脫我們的攻擊。

    空軍方面,英聯邦軍隊和希臘總計擁有800架作戰飛機,其中英聯邦空軍主要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作戰飛機,最強型號也只是颶風,這些落後的戰機在缺乏縱深的英倫三島與我們的空軍對抗將毫無勝算,所以丘吉爾把這些飛機調到了東地中海戰區試圖依靠戰區縱深分散帝國空軍打擊力量或者利用我們打擊範圍的限制在我空軍夠不到的範圍內活動。

    此外不可小視的是以色列已經在一年之內拉起了一支空軍部隊,目前擁有400架作戰飛機,型號均是那些猶大人從米國購買的野貓式戰鬥機、p-38閃電戰鬥機、b-25解防者轟炸機。猶大人在米國的影響力非常之大,在英國因為法國美洲殖民地問題上和米國暫時交惡之後,猶大人已經成為了新崛起的刺激米**工產業發展,增加米**工訂貨的大客戶了,不過以色列人目前還沒有膽量對帝國宣戰,所以他們的空軍在我們解決完希臘、進入敘利亞之前不太可能和我們正面衝突。」

    李斯特元帥的參謀長,阿爾弗雷德.約德爾中將向參與進攻的列位德軍將領作了開戰前敵軍部署的最終情報通報。24個小時內,德軍的鐵蹄就要踏上希臘人的土地,把他們推下大海了。

    …………

    西線的伊庇魯斯山區守軍完全沒有部署任何反坦克火炮。這是開戰前的情報通報上最有價值的一點。雖然大軍部署已經停當無法大規模變更,但是小股部隊的微調還是可以做到的。

    7月20日午夜,大約50架改用了bmw803引擎和整流旋翼的fa-223龍式運輸直升機分別從阿爾巴尼亞-希臘東段邊境的普雷斯帕湖和西段邊境的亞得裡亞海上空超低空飛行,偷偷越過了兩國邊界進入了希臘領土,通過無人的水域上空突入了二十公里左右,最終把掛載的「追獵者」殲擊車和puma「美洲豹」輪式戰車運到了伊庇魯斯山脈防線背後的山區隘口卡斯托裡亞和帕拉米夏周邊地區。隨戰車機降的還有數百名精幹的「歐根親王」山地師的步兵,每個班都配置了rpg無後坐力炮和mg-40v機槍組,全員st-g39突擊步槍。

    就這樣,50輛德軍裝甲戰車組成的部隊繞過了毫無公路和平地可以通行的伊庇魯斯山脊,對阿爾巴尼亞-希臘邊境的希軍3個山地師形成了夾擊之勢。天亮後,隨著最後通牒的生效,德軍東西兩路發起全線火力準備和猛攻的時候,希臘人驚訝的發現兩股規模不大,但是他們卻毫無阻擋辦法的裝甲尖刀狠狠地沿著伊庇魯斯山南麓的小道捅進了自己的菊花。

    在這個時空,可不會有意呆陸軍發揚「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的國際注意精神來為希臘軍隊送俘虜和反坦克炮的,希臘人拿著12.7mm和20mm的法制反坦克步槍徒勞地阻擋了一陣,付出了數千人的無謂傷亡後,就被這種只能挨打不能還手的局面擠壓到了精神崩潰的邊緣。

    北部主攻的5個山地師把火力準備延長了半個小時,在南面亂起來後發動了總攻。德國人的自動火力部署速度讓希臘人抬不起頭來,就算沒有坦克的影響,st-g自動步槍在運動戰中的兇猛火力壓制地節節後退的希臘人連穩固部署縱深火力點的時間都沒有,在狼奔豸突的追逃中希臘人的潰兵連機槍都沒時間架設就被背後綿綿不絕的掃射火力打成碎片。德國人的進攻之快創造了山地作戰的奇跡,他們連75mm步兵炮都懶得用,因為那玩意兒根本趕不上行軍突破的速度,而希臘人預設的野戰炮陣地則在斯圖卡和fw-190f「大炮鳥」的關照下一冒頭就爆頭。

    「歐根親王」山地師等5個師用了一個上午,就全面突破了伊庇魯斯山脊地帶,全殲邊境地區的希軍3個山地師,位於卡斯托裡亞-帕拉米夏一線東南面的希臘軍隊5個步兵師甚至還不知道邊境地帶發生了什麼,就發現前面的友軍部隊全軍覆沒全部投降,他們已經在一個上午的時間裡從後方預備隊變成了前沿一線部隊。

    西線伊庇魯斯山區的德軍部隊在李斯特元帥的戰前計劃上被定位為「佯攻,牽制希臘軍隊和英軍預備隊投入到其他方向」,但是現在看來,這個佯攻的任務完成的太好了,從黎明打到正午,山地部隊就從邊境突破了三十公里左右的縱深,伊庇魯斯山脈最險峻的地段已經全部落入德軍手中,考慮到山區崎嶇難行的地形,這個速度和跑步前進也已不遑多讓。

    東線的李斯特元帥主力部隊雖然有更多的裝甲力量可以借助,在突破速度上反而比西線略慢了一些,最前沿雖然也在半天之內突進希臘境內20餘公里,但是在希臘人的築壘工事地帶留下了很多倉促之間無法拔除的兼顧堡壘只是繞而不打,雙方的戰線形成了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犬牙交錯狀態。

    希臘人把自己的東線防線號稱馬奇諾第三,實則和馬奇諾相比純屬毫無內在的花架子。法國人的馬奇諾防線最值得稱道的地方不是在於堅固的要塞和重炮炮台,而是在於其完善全面、四通八達的地下坑道網絡,在坑道裡不僅可以快速部署機動兵力,甚至還有電力地鐵可以乘坐。現在李斯特元帥面前的希臘人要塞,則更多是缺乏相互守望相助的孤立要塞,或者依靠地面交通壕聯通,這就給了德國人實施迂迴蛙跳圍而不打的戰術提供了可能。

    要繞過馬其諾防線,需要繞過數千平方公里的要塞區,而繞過希臘人的防線,只要繞過那些個別有威脅的堡壘即可。

    英國東地中海戰區遠征軍司令亞歷山大上將此刻看到的就是一副希臘人原本打算好歹撐上個把星期的邊境防禦,在一個上午裡就被德國人捅爛了的慘象。這種情況下任誰都不會再以為這是一種佯攻。

    亞歷山大上將命令駐防在薩洛尼卡、作為戰略預備隊的澳大利亞第1軍和新西蘭第2軍分別從薩洛尼卡出發,向東、西兩個方向展開,對德軍攻勢凌厲的前沿地帶進行增援,妄圖建立起第二道防禦和緩衝,8個師的希臘軍總預備隊也充分調動了起來。

    指揮薩洛尼卡地區預備隊的英軍中將迪爾試圖反對這一導致居中樞紐薩洛尼卡正面陷入過於薄弱狀態的命令,但是遭到了亞歷山大上將的拒絕,斥責他的這種做法過於保守和怯戰,而防守阿爾巴尼亞邊境的希臘將領帕帕戈斯上將也一日數電催促援軍和預備隊投入到伊庇魯斯山脊背後的地區,建立起新的、有效的阻擊區。無奈之下迪爾中將只能帶領全部澳大利亞軍隊主力和4個希臘師親自支援阿爾巴尼亞邊境方向。

    調整了防禦手段和縱深部署後,德軍的突破勢頭得到了遲滯,21、22日兩天內,德軍總計沿土耳其和阿爾巴尼亞邊境突入希臘境內100公里,科莫蒂尼以東突出部被土耳其方向進攻的德軍切斷,2個師被包圍後投降。

    7月23日,新的噩夢開始了。比自己的戰友多休假了兩天的克萊斯特大將的機械化裝甲集群從南匈牙利出發,以近似於公路行軍的速度橫穿過南塞爾維亞地區,迪爾中將擔憂的薩洛尼卡中樞正面過於薄弱的問題終於集中爆發了出來。

    希臘在30年代的主要假想敵是保加利亞,梅塔克薩斯防線就是被專門被設計用來與先前的保加利亞、現在的土耳其邊境地區的戰爭而設計的,其要塞覆蓋區域僅包含了希臘和保加利亞、土耳其的邊境地帶,而在與其傳統上的盟友南斯拉夫/塞爾維亞接壤的邊境,希臘人幾乎是完全不設防的,而且這裡也沒有阿爾巴尼亞邊境的崇山峻嶺,是希臘北部防禦最薄弱的地區。

    兩三年前就已經被徹底打殘的塞爾維亞軍隊根本沒有組織起來任何有效的防禦牽制德軍的過境,事實上他們已經沒有這個膽量了。克萊斯特大將的機械化部隊以幾乎是公路行軍的速度直挺挺地衝過了塞爾維亞的國土,通過塞爾維亞-希臘邊境的沃米歐山脈的蒙那斯迪爾隘口公路開進了希臘境內——歷史上德國人也這麼幹過,只不過需要在希臘戰役開始後半個多月、南斯拉夫被打殘、打穿後才能這麼幹,因此在兵力的強度和時機的突然性上與此刻的形勢都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通過蒙那斯迪爾隘口公路翻越沃米歐山脈後,德軍與南面200公里外的希臘北部軍隊樞紐、希臘第二大城市薩洛尼卡之間就只剩下一馬平川的馬其頓平原了。

    8個裝甲師、12個機械化師的精銳德軍在一馬平川的大平原上遭遇靠兩條腿行軍的5個希臘步兵師、2個英屬殖民地衛戍師。它們之間的戰鬥會是一個什麼麼樣的結果,相信已經不需要浪費筆墨說明了。

    24日,薩洛尼卡陷落,東部梅塔克薩斯防線區內剩餘的9個希臘師和3個新西蘭師被徹底分割包圍,除了一兩萬人在此後的3天內藉著夜色被冒險搶運的英軍艦船從海路接走並撤退到伯羅奔尼撒半島和克里特島以外,餘部全部投降走進了戰俘營。

    25日,德軍攻陷拉裡薩,雅典至阿爾巴尼亞邊境防區的道路被切斷,迪爾中將率領阿爾巴尼亞邊境防區內殘餘的6個師且戰且退,最後退到了愛奧尼亞海邊的絕地阿格裡尼翁,在丟棄了全部武器裝備槍械彈藥後泅渡過帕特雷灣最狹窄處不足3海里寬度的海峽,踏上了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土地,至於不會游泳又找不到渡船的,自然只能接受和梅塔克薩斯防線區內的友軍一樣的命運。

    至此,整個希臘北部占希臘總國土面積四分之三的土地,在開戰後短短5天裡全部陷落,希臘軍隊殘部據守雅典-科林斯地峽地帶,以圖在伯羅奔尼撒半島上苟延殘喘——這條位於雅典和科林斯之間的狹窄山區地峽寬度僅20公里,是從陸地上通往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唯一道路,希臘人還有最後的7~8個師的部隊,還有4萬從阿爾巴尼亞一路撤來失去全部武器裝備赤手空拳的士兵。如果只需要防守20公里的正面的話,這點兵力還是可以抵擋一陣的——也僅限於抵擋一陣。

    至於抵擋的價值,不是守住德國人的進攻,而是趁著德國人的前沿機場還沒有部署逼近之前把陸軍殘部逐步撤往克里特島、羅德島、塞浦路斯甚至利比亞的昔蘭尼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