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章 山寨的力量-上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該來的終究會來。

    修復貝魯特港、修復雅法港、修復中東鐵路、修復凡城-大不裡士-恩裡克-德黑蘭鐵路;

    勘探伊拉克油田、勘探科威特油田、修復英國人逃跑時破壞的原英伊石油公司旗下的伊朗胡齊斯坦油田;

    一系列浩大的修復和勘探工程把德國人相對孱弱的地中海海路運能和中東鐵路運能繃得死緊,隆美爾部隊幾乎持續一個月都拿不到一個基數的炮彈——幸好之前實施了焦土策略退縮的英國人和以色列人不敢也不可能重新踏過化作廢土的兩三百公里隔離帶主動出擊,維勒安也就樂於把暫時用不上的進攻物資運能配給調劑給工程兵部隊。

    光陰荏苒,數十萬枕戈待旦的國防軍和檔衛軍士兵在中東的土地上度過了一個寧靜的1941聖誕節——就在修復一新的聖地耶路撒冷和耶路撒冷西北不遠處的正牌聖嬰誕生地伯利恆。

    耶路撒冷目前被維勒安做主認定為德敘伊三國共管,雅法以北的原以色列國土和被以色列入侵的黎巴嫩經過這幾個月的一些面子工程經過公投重新組成了新的敘利亞國,外約旦、加利利湖及約旦河西岸的土地則被併入了伊拉克作為對伊拉克人投靠最徹底的獎勵,使伊拉克獲得了一角紅海的出海口。

    新年到來之後,休整數月的德軍終於踏上了新的征程,在補給充足嚴兵整甲的姿態下發動了對英占埃及和以色列的最後一戰。融化了補給大動脈中的「血栓」並全面控制了東地中海制海權之後,供血充足神清氣爽的中東軍團在巴爾幹戰區援軍的多次補充後現下已經可以湊出4個裝甲軍、5個機械化軍、10個摩步/步兵軍共計57個師的充足人馬繼續作戰。因為作戰部隊規模過於龐大,顯然不再是維勒安這個安全部門出生的指揮官帶著麾下兩個中將可以指揮得了的。

    國防軍的高層將領們對於維勒安一個玩票的拐走國防軍兩員悍將也是一直頗有微詞,之前看在伊拉克方面的事務錯綜複雜很多不是軍事手段可以解決的,希特勒以外交和情報需要方面的借口力挺維勒安、彈壓國防軍中試圖指導戰役指揮權的將領。現在中東漸平、各方潛在勢力逐步完成整合,而軍事上的敵人在數月休養生息後聲勢日大,越來越多的國防軍高層也開始試圖橫插一槓竊取攻克開羅的大功。

    經過多方博弈,希特勒駁回了陸軍司令部方面提出的派出隆美爾和古德裡安、克萊斯特三員將領的老上司、目前的巴爾幹防區司令李斯特元帥帶領中東集團軍群的要求;以免隆美爾和莫德爾這兩個已經日漸靠攏檔衛軍的幹將重新被國防軍系統分化。

    作為交換,希特勒也承認維勒安.蒙斯克確實不是帶領大兵團作戰的材料,借調了老帥隆德斯泰特元帥擔任集團軍群司令。

    隆德斯泰特元帥雖然德高望重,可是畢竟大戰開啟時就已經年屆七旬,作戰風格方面也已老成持重見長,千里奇襲迂迴分割之類的作戰或許不如年輕進取的悍將打得有聲有色,對付現下中東地區雙方都已經備戰數月四平八穩的堂堂決戰也算是再適合不過了。至於日後,只怕這位老帥隨時都可以找個借口讓他退休就是。同時出於提拔新銳將領的考慮,目前都還只是中將軍銜、但早已深為希特勒賞識的曼施坦因、古德裡安、也被希特勒委以重任,分別在隆德斯泰特元帥麾下各自指揮一個集團軍或者裝甲軍。

    同樣經過了上一次慘敗後三個月休養生息拚命購買米**火拉丁徵兵的猶大人也湊起了數倍的兵力進行最後的決戰——耶路撒冷一役之後,中東大地上的猶大族人口從戰爭開始前的將近700萬跌到了420萬人,全球範圍內的猶大人口也從1000萬跌回750萬。這三個月內猶大財團的銀行家們幾乎是傾盡一切影響力拚死號召全球範圍內的猶大貧民青壯回以色列參軍,並許下巨額軍餉錢財激勵人心才算是拉起了75個師的以色列軍隊,總人數將近百萬,達到了中東地區英聯邦軍隊人數規模的兩倍,黃金耗費超過千噸,美元支出超過十億——戰亂之後,猶大民族的750萬總人口中所有男性就只剩下240萬,這次再抽出百萬軍隊幾乎就是抽走了猶大民族全球男性人口的一半,再除去兒童,已經超過了二丁抽一的比例,兵役征發人口年齡從15歲拉到了65歲。如果不是因為前些年歐陸、美洲持續的俳猶風潮讓猶大民族在盛產銀行家的同時也不缺窮人,加上猶大民族失國兩千年護國心切的話,這個體系的根脈早就崩潰了。即使算上後世的歷史,也只有斯大林麾下靠層層槍斃堆積起來的動員效率可以和此刻的猶大人一拼。

    …………

    以猶大人的精明,他們絕對是不傻的,也不可能打送死之仗,在猶大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保衛自己的祖國固然重要,依賴他們自己拿人命去填也是不現實的,所以在武器裝備方面他們還是下足了功夫的。米國人的m4血饅頭坦克目前還沒有生產出來,但是以猶大人的隨機應變才智和實用主義精神,依靠有限的米國裝備他們還是弄出了不少可以應急的產物。

    首先就是那一堆從米國人那裡弄來的垃圾過時坦克。,從米國人手中分批購買的淘汰坦克足有四五千輛,之前的戰鬥已經證明了這些東西除了給德軍練級刷經驗就沒有別的價值了——隆美爾和莫德爾這些滿手血腥的悍將就是靠成堆的渣渣幾乎把軍銜經驗值刷到上將了,雖然目前還沒晉陞也已經是「簡在帝心」。

    對m2a4和m3a1徹底失去信心後,猶大人通過英國人在加拿大的軍工廠對買到的垃圾進行了二次改造,或者直接要求米國人的三大汽車廠商進行這些山寨作業。

    猶大人把1941年底前交付的1500輛m2底盤的輕型坦克統統改裝成了後世1944年才會出現的m24輕型坦克——這款坦克本來的宿命會是在二戰末期才問世,沒什麼表現機會就停產,最終在韓戰中被消耗殆盡。這款坦克與m2a4坦克相比最大的特色就是把孱弱的37mm坦克炮換成了32倍徑的75mm坦克炮,在使用了如此重炮的情況下,坦克的戰鬥全重卻仍然可以控制在16噸——如果對16噸沒有什麼概念的話,可以看一下德國人同樣使用75mm主炮的4號坦克重達29~32噸,蘇聯人的t34也差不多是這個噸位。以色列人改良的m24坦克僅僅16噸的全重還要支持如此重炮,並維持一定的速度,唯一的代價就是削弱裝甲。所以這款畸形產品的裝甲水平被削弱到了首上裝甲最厚處僅1英吋的水平——m4血饅頭的首上裝甲是3英吋——德國人的40mm博福斯防空炮和戰機的30mm機炮都可以輕易捅破這款m24的首上裝甲最厚處,基本上只要有點反坦克功能的武器都可以把這個渣渣打成篩子。引擎方面因為1942年初仍然只能使用克萊斯勒公司的r920汽油機,公路時速也從1944正版m24的48公里降低到了31公里。

    不過這種東西作為消耗品的價值還是很明顯的——至少這是第一款用了正規75mm口徑坦克炮的坦克了,其倍徑和穿甲力比原先24倍為主的75mm榴彈炮要好得多,對付德國人的3號追獵者殲擊車和4號坦克時至少可以在1500~1000米的距離內擊毀之而不是像原來一樣白白送死還幹不掉敵人。

    其他一部分裝甲有缺陷的m3系列坦克則被以色列人弄成了自走炮。德軍在中東戰事中反覆使用自走炮贏得戰場先機讓包括美英蘇在內的列強都認識到了這種武器在集中兵力機動作戰中的價值,紛紛上馬各自的自走炮項目,到了11月份,孱弱的遠東軍隊居然都可以利用輕裝甲自走炮在英印軍據險而守的撣幫高原殺出一條血路來,更是極大地刺激了列強的神經。

    鑒於自走炮這玩意兒只要有成熟的底盤、有成熟的引擎還是比較容易改造的,以色列人把那些裝甲有缺陷的m3格蘭特系列坦克重新收集起來,換裝上雜七雜八的17磅炮、25磅炮,以及美制m1105mm榴彈炮,或採用開放式炮塔,或者在火炮過重的情況下連炮塔都省了直接焊接一塊簡易的防盾,五花八門的自走炮被統統命名為m7「牧師」系列自走炮。

    除了坦克和自走炮之外,以色列人還有最後一款防禦大殺器:這是拜隆美爾中將的屢次戰功重創所賜而獲得的靈感,自從隆美爾在阿拉斯使用88mm高炮群痛揍了瑪蒂爾達ii型坦克集群,後來又在中東大地的貝卡谷地一戰利用搭載了flak-41

    88mm防空炮的sdk-251半履帶裝甲車的靈活射界、快速反應能力殲滅以軍精銳後,對高射炮打坦克這種戰術深有切腹之痛的以色列人終於被逼出了一股連鎖反應。

    在他們的硬性指標了大把黃金美元的刺激下,成功勒令米國火炮生產商改良米國的m1918

    76.2mm高射炮和m190mm

    l50高射炮,強烈要求美方就高射炮的最低射角做出結構改良,終於提前催生出了本該在1943年西西里戰役後才被米國人人重視起來的「高炮平射」課題產物——m290mm高平兩用防空炮。

    一拿到這些新玩意兒,以色列人就迫不及待地把這些大傢伙搬上了m3半履帶裝甲車,期待他們能夠起到和德國人的sdk-25188mm防空炮車一樣的威力。後來的事實也證明,這種變態的火力雖然因為倍徑不足還沒有德國人的flak-3688mml56倍徑高炮裝甲穿深強大,但是也足夠在1800mm的距離上秒殺一切沒有複合裝甲內襯的4號坦克(4號g型及更早期型號,h型為後期加裝20mm複合裝甲內襯型型號,j型為出廠時就採用格柵復合鍛壓裝甲型號。),面對擁有強化復合內襯的型號也可以在1200~1400米的距離上幹掉。成為了以色列軍隊中最強大的一款坦克殺手——同時也是自身生存力最弱的一款。不過這一切缺點在「投產快速、隨造隨用的消耗戰指導思想下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1942年1月5日清晨,火箭炮和集束炸彈的喧囂打破了德軍佔領區和以色列佔領區之間最後六七十公里的焦土緩衝帶的寧靜。

    隆德斯泰特元帥的集團軍群麾下3個裝甲軍、9個師超過2000輛4號坦克組成的突擊集群在隆美爾、古德裡安、曼施坦因三名中將軍長的指揮下,以數百輛遙控排雷車為先導,如一把半徑兩百公里的死神鐮刀之勢劃過西奈半島,德軍對以色列的最後一戰開始了。(今天還是兩更,拼了,有一天過一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