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四章 再不動手就晚了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5月9日,裡加東北,利特尼軍營。

    這裡曾經是拉脫維亞軍隊在拉脫維亞還是一個獨立國家時,保衛首都裡加的常備第2師的駐地。此刻,除了斷壁殘垣衰草焦木外,只剩下一地的屍體和一個個剛剛被重新開挖的大坑。

    在一些參加了「森林兄弟」的前拉脫維亞軍官提供的部分同袍「神秘消失」的線索指引下,德國人在這個軍營裡發現了200具被蘇聯人槍殺的拉脫維亞軍官屍體,對於只擁有4萬名常備軍人、一千名軍官的小國而言,這個比例已經不低了。(史實,只是歷史上只有80人被槍殺在利特尼營地,其餘120人拉回西伯利亞集中營後再處理。)

    幾十名帝國安全部從德國國內請來的法醫把一具具從屍坑裡挖掘出來的拉脫維亞軍官的屍體仔細提取組織樣本進行檢驗,並製作了驗屍報告。而情報官員們則在一邊收集著那些「森林兄弟」中的原拉脫維亞軍官的證言,並跟隨證言提供的線索收集其他的相關證據——比如某些在被蘇聯人抓住之前就感覺到一些蘇聯人準備下手端倪的前拉脫維亞軍軍官,對於那些比自己先神秘消失了的同袍,往往可以說出對方的精確消失時間並提供一些書證物證,這些材料現在都變成了帝國安全部的刑詢專家們貪婪索求的東西——當然,只不過他們的刑詢特長這一次可是沒機會用上了。

    「這些屍體比較新鮮,但是也有了初步的腐壞和屍水二次封凍跡象,軟組織初步糜化。從種種跡象來看,這些屍體如果是死後立刻被掩埋的話,那麼他們的死亡時間應該在一個月以上——在土壤中屍體的**速度平均是大氣環境下的12%~15%,如果是凍土帶的話則更慢。因此總的來說,考慮到往前推一兩個月就是冬末早春,很有可能這個時間還要更長,也就是說在蘇聯人佔領拉脫維亞後就這麼幹了。」

    維勒安借用了利特尼軍營內一間原本屬於裡加衛戍部隊司令部的辦公室,聽取著各方的匯報,首先是那些法醫,隨後是這次親自負責偵訊的萊因哈特.海德裡希。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從我們這邊拿到的旁證來看,我們完全有把握向全世界證明這些軍官就是蘇聯人殺害的——他們從軍中消失的時機和這些屍體的死亡時間基本吻合。」

    「要拿出點切實的東西來堵米國人的嘴,至於英國人麼,我也不打算堵嘴了,反正是在正式和我們開搞,給他們一悶棍暈幾天就可以了。不要只拿證人證言,那樣公信力不夠,米國人完全可以質疑我們是否對那些拉脫維亞人採用了逼供的手段。」

    「怎麼可能……那些拉脫維亞人可合作了……」萊因哈特完全不能理解維勒安的擔心。

    「但是全世界大多數不明真相的人不知道!所以我們必須嚴謹,以物證為主。而且要便於大規模傳達,想想吧,靠廣播是沒什麼用的,要爭取利用電視,當然電視的普及面不夠廣,那麼就依靠報紙,我們會需要大量的適於拍照的證據。再好好努力一下吧——我們的目的不僅是要米國政客相信,讓聰明人相信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讓聰明人承認他相信你很難,尤其在大家有利益上的牴觸的時候,我們這次是要更進一步,讓那些米國政客不敢在這個問題上對公眾撒謊。」

    「好的,我明白該怎麼做了,我會把工作繼續做細的,可是這次的事件真的能起到那麼大的效果麼?蘇聯人畢竟總共只是無端殺害了兩百多名拉脫維亞軍官而已,從規模上來說,這點數量根本不可能引起多大的波瀾。」

    「我當然不會只指望這一處,但是——之前你的人在波蘭的時候不是已經注意到『波蘭守望者』了麼,這些人我現在敢打包票肯定有被蘇聯人大規模屠殺的,那件事情我已經親自交人去辦了。那邊的規模比這裡大得多,至於這裡的事情,對我來說只不過是一樁之前都沒有注意到的意外之喜罷了,如果不是蘇聯人動手後不久我們就攻入了這裡,說不定也就被蘇聯人混過去了。

    當然,這起事件值得宣傳的地方也是有的——畢竟波蘭是和蘇聯處於戰爭狀態後被蘇軍和我軍共同攻滅的,蘇聯人處置波蘭人好歹還是處置交戰國的戰俘。拉脫維亞可是被蘇聯人『和平掩變』過來的,拉脫維亞人幾乎是手無寸鐵沒有抵抗。斯大林這麼幹完全是**裸的無端屠殺非交戰國人員。有了這起的事情做烘托後,波蘭人的事情一旦捅出來,全世界人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後,只要屆時挖出來的被殺的波蘭人中確有無辜的非軍事人員的話,大家就都會選擇相信了,而不會去苛求那些死去的波蘭人中非軍事人員究竟佔了多大的比例。」

    …………

    維勒安忙著挖掘蘇聯人的腐爛污點的時候,戰爭的滾滾車輪自然是不會停歇的,5月10日博克元帥麾下的德軍開始了華沙攻城作戰。5月11日,北路的莫德爾上將已經突入了愛沙尼亞邊境,按照蘇聯人在北方準備不足的現狀三天內到達塔林城下都不是問題——畢竟另一個時空蘇聯人吞併波羅的海三國後得到了一年多的防禦準備時間,工事修築好歹要完善的多,少數德國人修建的鐵路也都被改成了蘇制寬軌,現在蘇聯人在三國領地上準備經營的時間只有兩個月,正是蘇軍在這些地區控制最為虛弱的時刻,卻被德國人抓住時機爆了菊花,從作戰準備的充分性和後勤補給的便利性上雙方的形勢都比歷史逆轉了過來,仗打成這樣也就是意料之中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而南方集團軍群的裝甲主力也在同一天沿著羅馬尼亞的黑海沿海地區挺進突破到比爾哥羅德-第聶斯特羅夫斯基——從這裡要進攻蘇軍後方殊為不易,雖然這裡距離敖德薩港的直線距離只有40公里距離,但是中間卻有寬十幾公里、長六十公里的狹長海灣,德國人要從這裡進攻敖德薩,顯然不可能專門再發動一次航渡登陸作戰,只能是往西北方向迂迴60公里拿下海灣的頂點比利萊弗卡後再折往正東,因此實際到達敖德薩的距離會超過150公里,而且都是蘇軍重兵設防地帶。

    不過雖然暫時無法進攻南線「大雷雨計劃」執行部隊的出擊老巢、後勤總基地敖德薩,但是比爾哥羅德-第聶斯特羅夫斯基這顆釘子的楔入絲毫不影響德國人對整個摩爾多瓦戰區蘇軍部隊的壓制。德國人連夜用十幾艘快速的1938b型驅逐艦,緊急吊拆後甲板炮塔後騰出空間裝運了大名鼎鼎的k5/k6系列280mm/320mm遠程列車炮,在比爾哥羅德-第聶斯特羅夫斯基緊急架設起來,開始了對40公里外的敖德薩港區、火車站、城市核心市區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轟炸。十幾門列車炮輪番開火,以幾乎是讀秒的精確性每隔10秒就有一發重磅炮彈落在敖德薩,炮手累了就換班輪流休息,但是人停炮不停,哪怕是一門炮一天打廢一根炮管也無所謂,用只能挨打沒得還手的心理壓迫擠壓著蘇聯人的神經——這種封鎖對心理的打擊效果,絕對不是那些幾小時來一次,而且有一搭沒一搭的空中轟炸可以比的。而如果蘇聯人敢派出轟炸機群的話,又會很容易給大批量內線作戰的德國戰鬥機刷經驗。

    敖德薩遭到24小時炮擊後,整個摩爾多瓦境內的蘇軍大兵團面臨著補給上的困難和士氣上的重大打擊,摩爾多瓦首都基希納烏乃至整個比薩拉比亞地區都陷入了危機之中。

    在同一天,還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維勒安最終把拉脫維亞利特尼軍營屠殺按的全部證據材料和審查結論上報給了希特勒,請求希特勒定奪是否立刻對全世界公佈蘇聯的罪行。同時懇請希特勒派出有足夠身份的重要將領來拉脫維亞和當地的抵抗者進行比較的權力交接儀式,宣示德國對解防波羅的海國家乃至其他被蘇聯欺壓國家的拯救姿態,順帶粉飾一下德軍發現利特尼事件的經過和渠道,以保護目前被蘇聯人關押在俄羅斯和格魯吉亞邊境地帶的前拉脫維亞總統卡爾裡斯.烏爾馬尼斯總統——因為情報的來源,正和前總統的侄子,加入了「森林兄弟」的漢森.烏爾馬尼斯有關,如果維勒安這條線暴露的話,很容易讓蘇聯人惱羞成怒下對卡爾裡斯總統提前下毒手。

    借口和偽裝信息渠道維勒安都已經為希特勒準備好了,只要希特勒願意派出一點夠格的高級將領來拉脫維亞走個過場就可以了。但是很可惜,陸軍將領們目前大戰初期各個忙得焦頭爛額,根本排不出既空閒又夠檔次的人,海軍一大半的骨幹將領也在忙著波羅地海艦隊對彼得堡方向的持續壓制,雖然雷德爾和鄧尼茨可以抽出身來,但是畢竟他們和目前在波羅的海國家進行的戰爭關係不大。最後,這個任務落在了慣於做面子工程又沒有什麼具體事務的戈林身上。

    據說,戈林在這件事情上還親自向希特勒請命了,讓不知道派誰去好的希特勒著實寬心了一把。但是後來知道內情的人才透露,在戈林的行程被確定後,帝國第一當紅女星、希特勒、戈林和希姆萊面前的大紅人,奧莉加.康斯坦丁諾夫娃就來找過他,希望他可以帶自己一起去一趟愛沙尼亞,「或者順便去彼得堡」。至於原因,奧莉加說的是「自從她早年出生於彼得堡後,因為布爾什唯克的破壞,自己一直不得回鄉,如果不是帝國軍隊的神勇把那裡的人民從邪惡制度下解救出來,那麼自己說不定會終生不得回鄉。」

    這個理由很牽強,但是戈林居然答應了,也許也只有他這樣狂妄的心態才會把拿下裡加、兵圍塔林這些開胃小菜和未來血腥的彼得堡攻城戰相提並論吧。

    次日清晨,偉大的戈林元帥躊躇滿志地踏上了這趟死亡之旅,而他的心中,還在意淫著如何更好地以一個波羅地海拯救者的英雄姿態出現在眾人面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