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二章 華西列夫萬金油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巴庫遭到德軍炮擊的消息把斯大林和丘吉爾驚得目瞪口呆,連土庫曼灣方向被德軍航空兵偷襲得手、後續登陸部隊源源上岸的的現狀都被斯大林選擇性無視地當作了德國人聲東擊西的佯攻虛招,耽誤了援軍調撥的時機。

    畢竟,斯大林和丘吉爾都是「吾為天下計,豈惜小民哉」的鐵血魔頭,元首那種以仁義愛民為考量的「解救伏爾加德意志人」的行動在斯大林和丘吉爾眼中都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在他們看來,如果德國人在中東的戰力真的已經達到了可以威脅巴庫油田的程度的話,那麼他們一定會那麼幹的。

    英國人的印尼巨港油田已經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目前英蘇盟軍可以指望的石油供給中,除了米國人控制的德州油田和墨西哥、委內瑞拉的石油之外(維勒安為了防止威爾基總統被逼急了對墨西哥和委內瑞拉動手,目前只能是讓墨西哥和委內瑞拉自甘『資敵』,在資源和貿易方面拚命和米國非猶大企業合作。)最重要的來源就是蘇聯的巴庫油田了,即使蘇聯人通過和日本人的血拼控制了滿洲和蒙古方向的油田,巴庫的石油產量仍然佔到了蘇聯全部石油產量的50%~60%。

    可惜事實恰好相反,維勒安很清楚自己有多少斤兩,中東戰區的基礎設施水平之差比東歐平原更甚,一旦遠離中東鐵路及其支線的話,德國人的作戰物資很快就會無法保障。如果直接翻越高加索山進攻巴庫的話,必然會導致傷亡慘重拼人命的對耗,以德軍的組成形式和部隊組建成本,這種作戰方式無疑會正中視人如草的蘇軍下懷;而如果用和土庫曼灣同樣的戰術,在巴庫實施登陸作戰的話,又會面臨另一個問題——在土庫曼灣方向,只要繞過了厄爾布爾士山脈,再往北就是一馬平川的大草原,德**隊可以充分發揮機動性上的優勢進可攻退可守,以流賊戰術把蘇聯的腹地攪成一鍋粥。而巴庫方向則不同,這個港口城市是夾在南北高加索山之間的,除了一條鐵路和輸油管道從巴庫沿東西向通往黑海沿岸的巴統以外,幾乎沒有任何可以閃轉騰挪的空間,如果沒有把握和實力吃下整個高加索戰區的土地的話,把部隊貿然投入這樣的死地只會帶來無謂地犧牲。

    所以,維勒安非常理智的沒有這麼幹,更何況,現在德國人已經不缺油了,充分的戰略石油儲備讓德國的戰爭機器可以在無補充的情況下滿載運行兩三年,羅馬尼亞油田、基爾灣油田和伊拉克、科威特、伊朗胡齊斯坦油田等中東油田的產出之和雖然比不上變態的委內瑞拉+墨西哥油田產能,但也不遑多讓。這種情況下,佔領巴庫油田的需求迫切性也就不明顯了。

    維勒安需要的,不是馬上佔有巴庫的石油,而是讓蘇聯人在短時間內無法利用巴庫的石油就可以了,這種情況下,佔領巴庫和把巴庫炸為平地沒有什麼區別。

    …………

    「總樞機,這一次巴庫遭遇襲擊的損失已經評估出來了,目前巴庫油田和煉油廠的產能損失達到了70%。根據石油部門的緊急評估,巴庫的油田要兩個月才能完全恢復生產,而煉油廠的損失要想恢復只怕會更加困難,估計還要至少多花一個月的時間。而且機器設備的投入耗費……起碼相當於減產500輛t34坦克的投入。」貝利亞戰戰兢兢地站在斯大林面前,斂聲屏息神經緊繃。

    「高加索方面軍司令、高加索方面軍空軍司令、裡海分艦隊的負責人情況怎麼樣了。」

    「已經全部畏罪自殺了。」

    「家人呢。」

    「也全部畏罪自殺了,一戶kou(第三聲)本上能找到的親屬統統自殺了。」

    「便宜了他們。」斯大林的面頰神經劇烈地抽搐了一下,沒有更多的反應,讓貝利亞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了下去。這件事情,應該算是初步揭過了吧?

    平復了一下心情,斯大林轉向一旁的華西列夫斯基元帥,交代下一步的作戰計劃,總算是放過了貝利亞。

    「把羅斯托夫方面軍的部隊向南調動,增援外高加索方向,不惜一切代價堵住德國人可能出現的總攻。原本要加強給草原方面軍的沃羅涅日方面軍一部,也加強到裡海西岸地區。」

    「總樞機的這個處置實在是深謀遠慮,我這就去部署,不過南方面軍對於德軍已經從西面逼近基輔的求援要如何處置?原本羅斯托夫方面軍一部已經準備接應南方面軍加強基輔方向的防禦縱深……而草原方面軍在主力進入阿富汗地區後,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境內的力量已經薄弱了許多,如果不把沃羅涅日方面軍和烏拉爾方面軍回調填補缺口的話,只怕在土庫曼灣登陸的德軍就會藉機坐大……」

    「蠢貨,難道你們還沒看出土庫曼方向的德軍只是佯攻嗎,那些只有牛羊木材的草原森林,德國人要多少就給他們多少好了,就怕他們貪多嚼不爛最後坦克都燒完油拋棄在草原上吧。」

    「是……」華西列夫斯基很想用自己的軍事素養提醒斯大林,德國人是不會急於佔領短時間內已經失去了石油產能的巴庫的。如果他是德軍指揮官的話,至少也要等待三個月讓蘇軍費錢費力把巴庫油田修復後再進攻一次……可惜現在說出這樣的話,顯然不符合華西列夫斯基步步高陞的做人之道,忍耐再三後,還是把這句有可能導致斯大林槍斃自己的勸諫之言吞了回去。

    「巴庫的防空力量有多少?」

    「巴庫石油城內就有24個重型高炮營,算上外圍的港口設施和外圍警戒的衛星城防區的話,總共有60個營左右的輕重高炮部隊,規模還是非常龐大的。這部分兵力在德國人的打擊後還能維持85%左右的戰力,此外在這一方向上目前還有500~700架作戰飛機可以調動……昨天一天的激戰讓我們失去了高加索戰區將近一半的空中力量。」

    「防空炮?防空炮有屁用!敵人派出戰列艦炮擊巴庫,防空炮有什麼用!加派戰鬥機!把草原方面軍的戰鬥機統統調給高加索方面軍,草原方面軍在阿富汗作戰所需的空中掩護讓英國人提供,如果英國人不願意的話我們就不幹了!」

    隨著斯大林的咆哮,華西列夫斯基的心再度絞痛起來——又是一招找回面子的賊去關門行為,德國人的戰列艦已經被昨天蘇聯空軍捨生忘死地轟炸炸得徹底失去戰鬥力了,畢竟無論在抗沉性上有多強的針對性設計,挨了幾十發500kg以上級別重磅炸彈的情況下,主裝以上的部分肯定已經稀巴爛用不了了,沉不沉這最後一口氣的差異根本無關眼下戰局,德國人一年半載不可能修的好那兩條該死的軍艦再度威脅巴庫油田,維勒安為那兩條戰列艦砸下去的五千萬美元基本上只能算是一錘子買賣,換取蘇聯的主要石油基地癱瘓三個月。如果蘇聯真的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德國人是等不到那兩條怪胎戰列艦修好的,如果蘇聯真的不幸失敗的話……以德國人速戰速決的戰略風格也幾乎沒有用到這兩條船的機會了。

    炸沉還是不炸沉,差別只是在於對斯大林的打臉輕重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

    可是,華西列夫斯基還能如何勸說呢?告訴斯大林,把那些緊缺的作戰飛機留在草原方面軍亡羊補牢可以發揮更大的價值?可以更好地防止德國人在土庫曼灣的登陸部隊繼續獲得海路援軍?這種直來直去的勸諫肯定沒有效果。絞盡腦汁之後,身心具疲的華西列夫斯基總算是找到了一點擦邊救國的措辭。

    「好的,我這就去佈置,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請示一下:關於巴庫煉油廠的異地重建問題,具體如何選址,還要總樞機示下:早在沙皇時代,巴庫就被建設成為一座采油煉油一體化的石油城,那是基於裡海周邊地區不存在任何可以威脅我國的軍事存在的考慮而為之的,後來因為攤子越鋪越大積重難返,也就沒有去改良。

    這一次巴庫城內的煉油廠被大規模摧毀是一個我們改換戰略佈局的契機,如果把煉油基地和采油基地分開,並且部署到戰略縱深更加安全的地區的話,對於我國國防機器的穩定運行是有好處的。對於新煉油基地的選址,我們之前針對原油和成品油運輸的成本,曾經選取了好幾個方案,一直都覺得難以兩全,這件工作又是刻不容緩,因此只能指望總樞機英明指示乾綱獨斷了。」

    娜塔莎接過華西列夫斯基呈遞的方案,用眼角餘光大致掃視了一下內容,然後附在雙目不能視物的斯大林耳邊輕聲地呢喃。重建煉油基地的候選地,無非就是黑海沿岸的巴統,或者高加索輸油管道中段的格魯吉亞首都的第比利斯了。巴統的優勢在於那裡是巴庫石油的黑海海運出口港,在那裡修建煉油廠可以讓成品油省去二次陸路運輸直接裝船海運,但是在巴統重新擴建煉油廠的弊端也很明顯——在德國人逐步掌握了制海權的情況下,把石油命門放在一個港口城市,無疑是自掘墳墓,哪一天等到黑海和裡海一樣不再安全的時候,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會變回無用功。

    所以,事實上所有人都只可能選擇第比利斯——這是格魯吉亞的首都,也在巴庫-巴統輸油管道和鐵路的沿線上,不靠海,所以不存在遭遇炮擊偷襲的問題,城市坐落在南北高加索山夾谷之中只要扼守東西兩段谷口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斯大林本人是格魯吉亞人,格魯吉亞也是高加索地區對蘇聯向心力相對穩定的地區,再加上第比利斯南面的戰略縱深也比較大,和土耳其之間隔著一個和土耳其人有世仇的亞美尼亞(亞美尼亞是高加索地區難得的基杜徒國家),對於防禦敵人的地上進攻和空中打擊的預警空間也比較大,從各方來看,除了要比巴庫或者巴統多浪費一點運力之外,安全性上是大大加強了。

    「真是小家子氣,這種問題,當然是選擇在第比利斯重建煉油基地了——戰時一切以安全為重,不要考慮那些運輸成本的問題。」

    斯大林很有魄力地用一句乾綱獨斷的命令惡狠狠地尋回了一點自信,平息了一下內心洶湧的猜忌之情。不過很快,他就從華西列夫斯基的請示中回過一點味兒來了。

    是啊,巴庫現在很重要,害怕德國人的戰列艦炮擊,但是等到德國人修好戰列艦的時候,蘇聯的煉油基地已經完成了狡兔三窟的風險分攤工作轉移到第比利斯了,為了害怕德國人已經失去戰力的戰列艦而捨棄防空炮倚重轟炸機的話……

    渾濁的瞽目中閃過一絲精光,這是老奸巨猾的狐疑在支撐著已經失去的視力。

    「不過,我想草原方面軍的空中力量也是很重要的,巴庫的防空還是以地面防空炮群和戰鬥機並重為主吧,草原方面軍的轟炸機部隊保留後集中使用,但是要注意偵察和情報,利用德國空軍掩護的空蕩集中全力致命一擊,不能再盲目四處出擊消耗實力了。」

    「總樞機部署兵力如臂使指,我輩喟歎弗如啊。」華西列夫斯基的臉上不可察覺地發出了無聲的詭笑,他知道自己的曲線勸諫奏效了。草原方面軍的空中力量被保留了下來,只待下一次德國人再敢兵行險招用那些慢吞吞的內湖運輸船增援土庫曼方面的登陸部隊,自己就讓科涅夫上將孤注一擲把德國人的裡海水運運能打痛、打瘸,畢其功於一役,徹底威懾德國人的進攻決心,然後,就是用草原方面軍的優勢兵力回師圍殲的良機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