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五章 摧枯拉朽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一枚88mm穿甲彈飛越2400米的距離以一道優美的弧線扎進一輛t-34-85的炮塔,十分之一秒後,這座炮塔連同裡面幾位乘員的上半身一起飛上三十米高空,內臟和血雨灑出幾十米遠。

    「第19輛了,再來幾個湊個吉利吧。」阿格雷爾少校越打越順手,連零點幾秒都不願意多等,在看到炮彈去勢估摸著可以擊中後,還沒有確認最終戰果就把潛望鏡轉到了另一個方向,還是等炮手確認了攻擊效果後才告訴他,「第21裝甲師真是狗屎運,沒趕上第一波進攻戰役,結果卻分到了好車,啊,但願這次會戰結束後能夠把我們師也調到後方休整幾個月,說不定下次上戰場的時候就可以開上好車了。」

    「我們這不是已經開上好車了麼。」

    「那不一樣——那哪兒能一樣,現在我們的身份可是從第3師被借調過來傳幫帶讓21師的兄弟們熟悉戰況的,大把大把兄弟都還沒黑豹開呢,咱也不能自己撈到了便宜就忘了兄弟們啊。啊,方向221,又有一輛,該死居然只有1800米,那個傻瓜把敵人放到那麼近的!」

    黑豹2的電動炮塔卯足了勁兒一個甩頭,精確定位在了221的方向角上,繼電器延時控制方式讓大角度炮塔轉動變成了一件很輕鬆的事情,只要等到基本上轉到位後再用傳統機械方式進行最後瞄準前的微調即可,這種微調一般只有幾個密位的幅度,而且到了後來德軍坦克車組們都懶得微調炮塔了——反正火炮本身是有15°以內的調整幅度的,在炮塔基本上對準後,靠調節火炮就可以完成瞄準前的最後工作了。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是德軍坦克手們用慣了繼電器延時控制的電動炮塔後總結出來的操作習慣,現在他們還不會這麼幹,畢竟傳統機械手段的操作習慣不是一下子改得了的。

    那輛t-34-85居然在1800米的距離上抓住了一個開火的機會,當時阿格雷爾少校的黑豹2正在以7點鐘方向瞄準前一個目標,在緊急攻擊的情況下只是轉動了炮塔,沒有轉動車體,所以倉促之間不可能和後者仍然保持7點鐘對敵的優勢裝甲入射角,兩者的角度實際為9點鐘方向,也就是正面裝甲和側面裝甲都與敵坦克在垂直方向上有45°的夾角。那輛t-34-85的車組顯然也是老手了,一般情況下在打德國坦克側甲的時候,只要不是被7點鐘對敵而導致側甲等效厚度過大,52倍徑的85mm坦克炮一般都是可以在1500~2000米的距離上幹掉的。

    很可惜經驗是不足憑借的,那發炮彈最後在黑豹2的側甲上打出了一個凹坑,隨後就卡死在側裙的焊縫上。德國人沒有再給它打第二炮的機會,一發入魂把它帶走。

    「好險,尼瑪總算是湊夠20個了。再接再厲吧,唉,我怎麼總是這麼貪心。」阿格雷爾少校拿毛巾擦了一把冷汗,「對了,剛才聊到哪兒了?那一炮差點把我的內臟都嚇出來了,忘了。」

    「剛才聊到回國輪休——」裝填手接過話茬,但是內容卻讓阿格雷爾少校有如當頭一盆冷水,「不過要我說,現在這季節正是毛子土地上難得地打仗好時節,這麼大把的時光誰捨得回國輪休,誰又會放我們回國輪休,起碼要到冬天才有這種可能吧。而且按照現在這個進度,如果我們回去花上兩三個月系統學開新坦克,說不定還沒回來戰爭就結束了,還不如留下來多撈幾顆鐵十字勳章。」

    「也是……蘇聯人要是經打一點就好了,瞄準,開火!那兒,還有那兒,就是左邊那個,直接調節炮管!對,開火——說起勳章,我又想到一個事情,昨天施通普夫師長和我交代的時候提到,換裝了黑豹2的裝甲師,目前總參謀部開出的一級鐵十字勳章加碼已經是幹掉30輛蘇聯坦克才能確保有的拿,二級也要20輛——當年在法國打仗的時候,法國佬那麼不堪一擊,還不是幹掉5輛就有二級勳章拿了!」

    一邊聊天,一邊又幹掉兩輛蘇軍坦克,但是阿格雷爾的心情卻因為突然想起出擊前施通普夫師長提到的一句話而消沉起來。

    「噢!這個價碼可是開4號坦克車組的三倍來著了!」全體車組成員聞言後不由得心情全部被感染得惡劣起來,忿忿然如同吞了槍藥一樣想要暴走,尤其是裝填手這種干力氣活兒的,把渾身的勁道發洩到一枚枚炮彈上,似乎憑空加了一個「裝填速度+30%」的buff。大家心中想的都是如何盡快撈夠人頭,這種利用黑豹2剛剛初陣、蘇聯人還摸不透黑豹2性能應對失措的機會收割人頭的好事可是只有一次。

    到日落的時候,阿格雷爾少校的車組收割了27個t34的人頭,在第21裝甲師第1營中只能排到第6名而已,而且按照施通普夫師長戰前通氣的規則,沒能一次性撈到一級鐵十字勳章。排在第一位的是一個名叫恩斯特.巴克曼的中尉帶領的車組,總共摧毀了65輛t34和kv1坦克——那傢伙之前在北非隆美爾麾下作戰的時候在塞得港戰役中座車被擊毀負傷,沒能趕上大部隊第一時間出擊蘇聯的戰鬥,結果被調到訓練中的第21裝甲師,靠著新坦克和神勇發揮一下子拿到了「g-g-g-godlike」級別的人頭王。

    蘇軍中央方面軍第3集團軍、第4集團軍兩個集團軍麾下4個坦克軍的兵力在古德裡安第21裝甲師為箭頭的三個裝甲師(當然,只有一個師用的是黑豹2,其餘兩個用4號)的集中突擊下被統統打殘,坦克損失數量超過了一千輛,可以說是片甲不還。此外還有3個擔任葉利尼亞正面防禦的步兵軍也在執行炮灰遲滯任務中遭到了重創和滲透包圍。

    次日,霍特上將的德軍第三裝甲集團軍以先後手的形勢進擊羅斯拉夫爾,他面對的敵人是比中央方面軍主力更加不堪的布良斯克方面軍主力,對於還充斥著大量t-34c和bt-7的布良斯克方面軍裝甲部隊來說,面對那些連全部t-34-85和kv-1的中央方面軍精銳都可以打得滿地找牙的敵人,命運如何也就不言而喻了

    7月8日,古德裡安上將的第2裝甲集團軍完成了對葉利尼亞的全面插分割,後續的克盧格集團軍的步兵部隊很快湧入這座斯摩稜斯克東面的門戶城市,執行肅清殘敵的任務,到了7月10日,葉利尼亞方面的蘇軍有組織抵抗被全部撲滅。霍特中將的第3裝甲集團軍也在步兵部隊的配合下於12日完全肅清羅斯拉夫爾,德軍以兩個裝甲集群為鉤刃組成的鉗形包夾部隊在葉利尼亞-羅斯拉夫爾背後完成會師合圍。

    7月15日,蘇軍西方面軍與布良斯克方面軍共6個集團軍餘部被德軍包圍在一個東斯摩稜斯克-葉利尼亞和羅斯拉夫爾圍成的半徑150公里的大包圍圈內。而中央方面軍和預備役方面軍因裝甲主力全部被擊潰擊退,再也無力救援,不過幸好也因此躲過了被再次分割殲滅的命運。

    此後的一周內,德軍利用順手的縱深切割,把斯摩稜斯克南郊、葉利尼亞和羅斯拉夫兒三個小包圍圈內的蘇軍主力部隊先後被殲滅。從6月25日之後的奧爾沙戰役開始,到7月24日斯摩稜斯克包圍圈內部隊被全部殲滅為止。蘇軍的總計損失達到了95萬人的規模,其中人員傷亡33萬、被俘62萬,7個集團軍被成建制地消滅。損失坦克5000輛,火炮7000門,成為古德裡安上將麾下重新編組了黑豹2坦克的第21裝甲師150輛黑豹2炮下亡魂的蘇軍坦克就達到了驚人的1100餘輛,戰果之巨大讓斯大林和朱可夫對於德國人新式坦克的威力瞠目結舌。

    原本歷史上在斯摩稜斯克戰役中從西南翼逃脫的西方面軍第19、20集團軍因為德軍裝甲壁壘的堅固沒能上演絕地大逃亡,白白為德國人增加了二十多萬的殲滅數,也讓後來的維亞濟馬-勒熱夫防線失去了二十多萬生力軍——在原本的歷史上,他們是依靠庫茲涅佐夫和朱可夫的嫡系部隊拚死進攻葉利尼亞,為包圍圈中的蘇軍部隊打開一個缺口才逃了出來的。現在庫茲涅佐夫可以直接調動的坦克力量已經在葉利尼亞被提前出現的黑豹2打成渣了,還拿什麼來拯救西方面軍第19、20集團軍呢?

    至此。西方面軍遭到了德軍的全殲,開戰時編入其麾下的11個集團軍至今無一倖存,成為開戰以來第一個被徹底殲滅的蘇聯方面軍,把原本應該屬於西南方面軍的歷史殊榮搶了過來。

    同時,西方面軍司令索科洛夫斯基上將最終也在葉利尼亞方向的突圍戰中陣亡。成為了這個方面軍最後一個戰死的司令,也是最後一個司令。

    (拼一下,兩更,某書友急著要看他的龍套建功立業,>_!!)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