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六章 螳臂當船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我軍葉利尼亞大捷!史上最大規模坦克大決戰!一日擊毀俄寇坦克過千!」

    「羅斯拉夫爾大捷!繼昨日葉利尼亞大捷後,再次於斯摩陵斯克戰區擊毀蘇軍坦克過千!」

    「葉利尼亞蘇軍被肅清!蘇西方面軍司令索科洛夫斯基於葉利尼亞突圍作戰中被擊斃。」

    七月份的第二周,中央集團軍群方向的捷報雪片一樣五日三傳,震動了歐洲大地。宣傳部長保羅.戈培爾趕場子的節奏被繃到了最緊,到後來已經發展成了讓麾下御用文人事先擬就n份捷報鼓舞講話稿,一旦前方傳來捷報就把戰役地名啊、立功將帥啊、殲敵數量啊這些往裡填空,戈培爾部長只管在廣播講話中吐沫橫飛胡吹亂侃。

    為了表彰裝甲部隊在葉利尼亞和羅斯拉夫爾的大勝,7月14日元首親自頒布了新的軍功獎勵補充條例,設置了銀橡葉佩劍騎士鐵十字勳章(原本歷史上要到9月底基於基輔戰役的軍功而設立此勳章,此前鐵十字的最高等級是不加佩劍的)並授予了馮.博克元帥、克盧格元帥和古德裡安、赫爾曼.霍特等4人,同時將古德裡安和赫爾曼.霍特上將火線提拔為大將,巨大的榮譽和晉陞刺激了每一個集團軍群高層指揮官的神經。

    …………

    比利萊弗卡,敖德薩戰區總指揮部。

    「聽說元首已經給龍德施泰特元帥通過氣了,要求他盡快清掃第聶伯河中下游西岸地帶的蘇軍佔領區。中央集團軍群大概在7月25日左右可以解決斯摩陵斯克-葉利尼亞-羅斯拉夫爾方面的戰鬥,然後他們會得到一周左右的休整時間。

    8月1日前元首要求中央集團軍群麾下的第3裝甲集團軍及其他機械化部隊轉入南下並拿下布良斯克;克魯格和古德裡安的部隊則維持葉利尼亞和維亞濟馬、勒熱夫之間的戰線。第3莊家集團軍拿下布良斯克後會經格魯霍夫包抄基輔的蘇聯西南方面軍側後,而我們南方集團軍群必須在中央集團軍群到達格魯霍夫之前在第聶伯河中下游完成渡河作戰,把蘇軍男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沿河而下的逃跑路線截斷,打一個比斯摩陵斯克-葉利尼亞和羅斯拉夫爾包圍戰更大的殲滅戰。

    元首已經發話了,中央集團軍群獨力作戰都全殲了蘇軍西南方面軍,把布良斯克方面軍打剩下兩個集團軍,中央方面軍和預備役方面軍的坦克部隊也幾乎覆滅,這次基輔的包圍戰我們動用了兩個集團軍群的絕大部分機械化部隊,如果不徹底端掉蘇聯人兩個方面軍的話,那是說不過去的。」

    瓦爾特·馮·賴歇瑙大將指著地圖,給一眾下屬轉達了集團軍群司令和元首的指示,見大家反應的求戰**比較強烈,也就欣然部署了下一階段的任務。(註:瓦爾特·馮·賴歇瑙原於1941年10月龍德施泰特元帥因身體問題退役(心臟病)後火線提拔為元帥並接管南方集團軍群的,但是由於冬季戰局惡化、辛勞過度、於1942年1月猝發心臟病病逝。所以如果照搬歷史的話,龍德施泰特現在應該已經退休了,賴歇瑙更是已經死了。但是考慮到根據病史研究,諸如猝發性心臟病這類疾病與工作強度和心情有很大的關係,本書中開戰時間推遲了一年,沒有高強度的軍事指揮任務和戰局惡化導致的心理壓力的話,不應該就這麼掛掉,所以本書設定他們的身體情況都還可以在蘇德開戰後撐一到兩年——作者按)

    「所以,元帥給我們第6集團軍、第10集團軍的命令是,必須在中央集團軍群拿下布良斯克之前就解決掉敖德薩這塊已經被包圍的硬骨頭,把我軍的這兩個集團軍兵力解防出來,投入到基輔方面的包圍作戰中去——沒道理中央集團軍群都放棄了快速推進莫斯科的任務後,我們自己人反而還在敖德薩這個硬骨頭面前拖拖拉拉。」

    「也就是說,我們最多還有20天的時間?」發問的是第10集團軍司令保盧斯上將,理論上他和賴歇瑙都是集團軍司令級別的,不過賴歇瑙軍銜高於他,而且第6集團軍在規模和實力上也是強於第10集團軍的,賴歇瑙本人更是敖德薩戰區的最高指揮官,所以事實上保盧斯仍然算是賴歇瑙的下屬。在場的將領中只有保盧斯地位相對最高,所以一般的作戰會議他不首先發表意見的話別人也不太會對賴歇瑙的指示說什麼的。

    「可以這麼說,只能趕早,不能延誤,最多20天了。」

    「如果我們不計代價的話,應該沒問題——首先應該拿下和鞏固奧恰科夫和尤日內,把敖德薩和尼古拉耶夫這兩個海軍重鎮進一步分割,讓蘇軍首尾不能相顧,其次,我們需要大量的炮灰部隊進行攻堅作戰——這一點我就不知道羅馬尼亞人的配合度如何了,我相信元首不會希望把帝國的勇士消耗在這種換人命的城市巷戰中的。聽說維勒安.蒙斯克那個血腥的半吊子屠夫當年在中東就經常幹這些事情,利用阿拉伯人和其他和諧教狂熱者組織成炮灰部隊一次次衝殺英軍和猶大人的堅城要塞。現在在直布羅陀的激戰中,不知道又是誰挑唆了海軍的人組織了許多摩洛哥柏柏爾人僱傭兵部隊替代海軍陸戰隊師充當要塞攻擊隊伍。」

    「羅馬尼亞人那裡你不用擔心,元首前幾天剛剛授予羅馬尼亞總理安東內斯庫榮譽德意志陸軍元帥軍銜,讓他全力配合我們作戰。而且事實上我們也不需要那麼多的炮灰,只是一些高消耗的巷戰需要他們去速戰速決罷了。」

    「這不可能!不說別的,單說切斷敖德薩和尼古拉耶夫的嘗試,我們就無法派出自己人去幹——那些沿海的要塞,都有蘇軍黑海艦隊大量的機動防禦兵力,還會遭到艦隊炮擊的威脅,除非等到直布羅陀戰役結束,我們海軍的大艦隊正常進入地中海戰區,才能秒殺蘇聯人那些微不足道的艦隊。但是元首限定的決戰時間又不允許我們這麼幹。」

    「當然不允許——其實元首就是經過深思熟慮才要求我們在大艦隊獲得直布羅陀要塞通航能力之前速戰速決的,否則的話黑海艦隊說不定就遠遁逃逸到索契或者羅斯托夫去了,哪還會等在敖德薩這種地方等死。」

    「那蘇聯人的艦隊……他們可都是晝伏夜出的,我們不可能完全指望空軍去解決。」

    「會有海軍去解決他們的。」

    「難道就靠旳裡雅斯特船廠造的那些驅逐艦麼?太瘋狂了。」

    …………

    賴歇瑙沒有和安東內斯庫甚至保盧斯就蘇軍黑海艦隊的解決辦法進行過多地溝通,事實上他自己也知道得不甚明瞭,畢竟那些事情都是只有海軍的人和維勒安.蒙斯克部長的人接手。

    歷史上的敖德薩戰役遷延日月,直到基輔被徹底佔領後一個月,敖德薩這塊早就被包圍了的硬骨頭才被最終啃掉,這裡面的原因有兩方面,首先是那時候南方集團軍群兵力不足,敖德薩戰役的主攻力量完全依賴羅馬尼亞軍隊的戰力,所以圍城後攻城戰打上三個多月也就情有可原了,另一方面是因為蘇聯人的黑海艦隊著實噁心,雖然在德國人有制空權的情況下蘇聯海軍不可能時時刻刻騷擾德軍陣地,但是只要天黑,這些軍艦就會抓住一切機會出來搗亂,德軍分割敖德薩和尼古拉耶夫的幾個沿岸突出部就反覆遭到過蘇軍艦隊的炮擊,羅馬尼亞炮灰在圍城的過程中,在這個突出部付出過數以萬計的傷亡。

    而且黑海艦隊的存在還導致了另一個惡果,那就是為日後的克里米亞戰役的遷延日月埋下了伏筆,敖德薩包圍圈內總計二三十萬人的蘇軍殘餘戰鬥人員在敖德薩最終失守前的半個月,有相當一部分依靠蘇聯海軍黑海艦隊的幫助由海路撤出,部署到了塞瓦斯托波爾、刻赤和羅斯托夫,最終在城內被羅馬尼亞軍隊和德軍俘虜的人數甚少。尤其是退往塞瓦斯托波爾的軍隊,是在克里米亞地峽已經被德軍截斷的情況下實現的——也就是說,當時德軍已經切斷了蘇軍通過陸路向克里米亞半島增援的可能性,如果不是大批的敖德薩守軍從海路撤往克里米亞地區的話,也許最終德國人在發動克里米亞戰役和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的時候,蘇軍在要塞地帶的部隊規模會縮水40%——要知道,在平原和普通城市中殲滅10萬蘇軍,和在塞凡堡要塞中殲滅10萬蘇軍,難度差異可是「簡單級」和「地獄級」的差別。

    不過既然現在的德國海軍已經不是弱小的存在艦隊了,那麼對付黑海艦隊自然有的是辦法。

    7月15日,在德國空軍和10個師的重炮群的集中支援下,羅馬尼亞軍隊打響了敖德薩攻城戰的第一次正式衝鋒,目標——奧恰科夫和尤日內,以便切斷敖德薩和尼古拉耶夫之間的陸上聯絡,進一步擠壓蘇軍包圍圈。這兩個結合部的蘇聯守軍僅有1個步兵師、1個騎兵師和大約2萬人左右臨時補足到地面部隊中的蘇聯海軍陸戰人員,羅馬尼亞人的戰力雖然不濟,但是在德軍慷慨的空中支援和強大火炮集群的輔助打擊下,羅軍還是在兩天內就拿下了這兩處外圍樞紐節點,切斷了敖德薩和尼古拉耶夫的聯絡,羅馬尼亞軍隊斃傷俘虜蘇軍2.3萬人,自身傷亡1.9萬人。

    剩餘的蘇軍濱海方面軍44萬部隊有32萬人被圍困在敖德薩,12萬人被圍困在尼古拉耶夫,首尾不能相顧,外圍據點至此全部丟失。不過蘇聯人似乎並沒有過度計較這兩個據點的丟失——事實上,如果蘇聯人在乎這兩個濱海道路樞紐的得失的話,他們是不會再僅僅損失兩萬多人的部隊後就放棄這裡的。似乎蘇聯人很有把握讓羅馬尼亞人吞得進口嚥不下去,遲早被這兩塊絞肉噎死。

    7月16日黃昏,躲藏在塞瓦斯托波爾的蘇軍黑海艦隊主力拔錨,之前的戰爭經驗告訴他們,黑海的白天是屬於德國空軍的,黑海的夜晚是屬於蘇聯海軍的。那些不自量力的羅馬尼亞人,難道以為黑海沿岸的城市是那麼好佔領的麼?如果黑海艦隊的鐵艦繼續前進的話,那些螳臂當艦的羅馬尼亞歹徒難道能夠阻擋得了嗎?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