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正文 第六十六章 風暴序曲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克里米亞的全面陷落在這個冬季還會產生非常深遠的連鎖影響。

    比如克萊斯特大將的裝甲集團軍在1月份晚一些的時候依托進入亞速海的德國海軍提供的火力援助和物資補給,率先拿下了亞速海邊烏克蘭部分的重要港口別爾江斯克。隨後在解決了突出過於深遠、側翼不穩補給不暢的問題後,重新爆發了一輪猛擊,並最終在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地帶殲滅了蘇聯南方面軍司令秋涅列夫大將麾下的第51集團軍和duli步兵第9軍,殲滅蘇軍12萬人,把蘇聯人在烏克蘭亞速海沿岸的勢力徹底推到了烏克蘭-俄羅斯邊境,並在整個冬天維持了這一戰線。

    又比如,剛剛在11月份被組建起來的、受命於弗拉索夫上將的30萬俄羅斯解防軍,也在哈爾科夫圍城戰中經歷了血腥的初陣。德國人一共抓獲的戰俘足有三百多萬之巨,首批要拉起30萬人約200個營的俄羅斯解防軍還是很容易做到的,而且可以基本上保證這些人都是出生不乾淨或者手上沾過正委的人命納過投名狀的,只要被蘇聯人重新逮住,這些人絕對不可能有活路——此前他們在戰敗的時候,還有一次機會投降德國人,現在扛起槍為德國人推翻斯大林的時候,卻連最後一次投降的機會都沒有了。被逼上了死戰求生絕路的俄羅斯解防軍在面對蘇聯虹軍的時候,那種亡命氣概被發揮到了極致——尤其是維勒安.蒙斯克通過希姆萊給俄羅斯解防軍開出賞格,只要有哪只俄羅斯解防軍單位殲滅了同等規模的蘇聯虹軍,他們就有機會優先換裝德制制式裝備,而不用再依靠那些繳獲自蘇軍的劣質武器作戰,獲得更加巨大的保命機會——那些想要多活一陣子的俄羅斯解防軍更是爆發出了他們原來在機關鎗掃射督戰下的時候都沒有爆發出來的戰鬥力。

    還掛著西南方面軍司令頭銜、實際上手下只剩下1個不滿編集團軍的巴格拉米揚中將就駐守在哈爾科夫城內,此前德國人第一次衝擊莫斯科的時候,因為巴格拉米揚的固守和德國人的趕時間,對哈爾科夫採取了圍而不打的策略,讓巴格拉米揚著實拖延了一段時間。等到莫德爾所部以一個深深地楔子楔入莫斯科市區、配合特種戰摧毀莫斯科地鐵坑道網並隨後轉入防禦,德國人也就有足夠的兵力騰出手來拉平戰線上蘇聯人那些突出部。巴格拉米揚也就迎來了三個月前還是他麾下得力悍將的弗拉索夫瘋狂地撕咬。

    算上為俄羅斯解防軍提供炮兵火力支援的德軍單位,攻城部隊的總規模是巴格拉米揚下屬西南方面軍殘部的3倍,巴格拉米揚在哈爾科夫城內死撐了半個月左右,最終不敵弗拉索夫那種絲毫不顧及損失的冷血衝殺,8萬名俄羅斯解防軍士兵和6萬5千名蘇聯虹軍士兵沉屍血城,另有5萬餘人的蘇聯虹軍被俘投降,可惜俄羅斯解防軍對付虹軍戰俘的方式比之德軍尤甚——他們比德國人更加深知政痔委員和督戰隊的特徵,通過熟門熟路的甄別手段,所有政痔委員和督戰隊士兵,以及其他曾經受命幹過槍口對內事情的虹軍人員統統被株連查出,全部槍斃——戰後槍斃人數的總額,接近了2萬人左右,佔到了蘇軍在哈爾科夫戰役中直接戰死人數的四分之一強。

    血腥的手段震驚了全蘇聯,尤其是斯大林聽到了弗拉索夫那種瘋狂仇視政痔委員和督戰隊的卑劣手段後,一度氣得想要把弗拉索夫寢皮食肉。

    頓涅茨克戰役和哈爾科夫戰役只能算是南方戰線在這個冬天全面進入嚴寒前的開胃小菜,為今年的南部戰線穩固奠定了基調。這兩大戰役完成後,蘇聯人在烏克蘭地區的實際控制區僅剩下北頓涅茨克-克拉馬托爾斯克一線的東部偏北邊境一角,其餘整個烏克蘭,統統落入了德國人的手中,兩千四百萬尚且倖存的烏克蘭人民,很快就將迎來徹底的解防。

    蘇聯人方面,失去了烏克蘭領土的秋列涅夫大將把蘇軍南方面軍主力收縮到了羅斯托夫和塔曼半島一線繼續抵禦德國人的進攻,因為所防禦的土地逐漸深入俄羅斯族核心領土,德國人無法再享受到烏克蘭人「簞食壺漿喜迎王師」的buff支持,冬季攻勢就此停止。巴格拉米揚上將在哈爾科夫丟失後,也已經徹底喪失了西南方面軍從基輔戰役中撤出來的那部分本錢,何況目前蘇聯的「西南方面」早已盡入敵手,這個方面軍也就終於壽終正寢結束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巴格拉米揚司令本人被降至調到北頓涅茨克方面統轄一個集團軍以圖戴罪立功,至於該集團軍的編制,則被劃入了蘇軍總參謀部新設置的沃羅涅ri方面軍。

    ………………

    在這個冬季,南北兩翼發生的戰線變化終究不是吸引世界目光焦點的所在。牽制蘇德兩軍兵力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引起全球外交態勢觀察家們指指點點的,畢竟還是莫斯科周邊的戰區。只是因為此前因為德國人的突襲驟然造成了莫斯科城內儲備被毀、地鐵坑道網絡根拔、人員傷亡百餘萬的慘重損失,讓蘇聯人不得不重新編組休整部隊、搶修設施搶救物資而耽誤了反擊的時間,同樣為了讓嚴寒更好地消耗德國人,蘇聯人也不介意這種耽誤。

    隨著12月中旬開始,莫斯科周邊地區的氣溫長期穩定在零下40度~零下50度的檔次上後,蘇聯人覺得反擊的時刻終於來了——這種天氣,哪怕以蘇聯人的標準來看也是十足的嚴寒,不適應蘇聯氣候的德國人哪怕空有更加恐怖強大的戰爭機器也一定無法匹敵大自然的威力。

    12月15ri,朱可夫元帥在斯大林的授意下發表了要求莫斯科戰區的蘇軍全面轉入反擊的命令,但是事實上這只是一道為了挽回一點威勢的虛張聲勢之令,真正反擊的軍事行動直到12月18ri佛曉才展開——大約6個步兵師、3個民兵師組成的攻堅部隊,對德國人最接近莫斯科的庫賓卡突出部發動了悍不畏死的突擊。

    蘇聯人的首批攻堅部隊足有十幾萬人的規模,擁有800餘門火炮提供支援與掩護。坦克和裝甲部隊方面,也集中了莫斯科戰區大部分的突擊炮和td。

    吸取了兩個多月前庫裡克元帥和盧金上將的覆轍,朱可夫認識到機動性和火力靈活性不足的td和突擊炮並不是非常適合作為快速突擊的裝甲力量——庫裡克元帥和盧金上將指揮維亞濟馬戰役期間,蘇聯人在那次短暫的葉利尼亞反擊戰中就足足損失了一兩千輛td和突擊炮。

    當然,這並不是說td和突擊炮就真的不能用於突擊作戰,只是它們在用法上不能和傳統步坦協同作戰戰術相結合——傳統的步坦協同戰術中,坦克部隊位置還是比較靠前的,雖然在搜索前進的過程中,步兵經常會越過坦克線進行戰術機動,不過總的來說裝甲部隊還是要扮演一個裝甲對戰的肉盾角色的。

    但是如果把這個戰術改一下,讓td或者突擊炮遠遠拖後在步兵進攻陣線後方,扮演一個不需要發現目標、也不會被目標先期發現的黑槍角色,td往往也可以在進攻戰中表現良好——發現敵人裝甲單位的任務讓亡命的步兵部隊拿人命去填,吸引對方炮兵火力的任務也讓步兵單位去扮演,td只專注於火力輸出拔除敵人的裝甲目標和火力點。

    如果朱可夫也是一個穿越者的話,那麼他將會知道他一身的老對手莫德爾曾經在平行歷史的1943年7月份於庫爾斯克用過——當時莫德爾手中的北線突擊群缺乏如同曼施坦因的南線突擊群那樣多的黑豹和虎式,只能依靠2個「南哥」td營扮演攻堅的尖刀,南哥霸氣威武地堅甲重炮面對當時的蘇軍坦克無堅不摧,以2個td營90輛「南哥」的戰力,一天之內摧毀蘇軍坦克600餘輛,自身僅損失三分之一——而且無一是被蘇軍坦克炮或反坦克炮正面擊毀的,所有損毀全部來自地雷、重炮轟頂和近距離的步兵反坦克雷炸履帶。可惜那一次攻勢,最後因為德軍工兵部隊的匱乏而失敗了——德國人沒有蘇聯人那樣浩浩蕩蕩的人命資源可以填塞到絞肉機的無底洞中。為「南哥」開路索敵、排除雷場、觀測敵炮兵陣地的任務一開始被交給了德國人最新發明的排雷機器人(類似於「歌莉婭」自爆坦克炸彈的一種履帶機器人,使用類似於米軍血饅頭掃雷鏈式的掃雷滾筒裝備自動掃雷,遙控控制),可惜這些精密昂貴的東西很快在蘇聯人的隱蔽炮兵對耗中消耗殆盡;隨後這一任務就落到了血肉之軀的德軍工兵部隊手中,等到工兵都在消耗中死傷殆盡時,「南哥」就如同一頭頭失去了扮演開路索敵角色的「導蜜鳥」的熊瞎子,空有巨力卻不知道蜂巢在哪裡。

    朱可夫不知道歷史,但是這不妨礙他作為一名蘇軍中有數的優秀將領摸索新戰術的勇氣和意識。也許算是英雄所見略同吧,朱可夫經過對庫裡克元帥和盧金上將的失敗進行正反總結後,居然也悟出了一道在坦克部隊絕對劣勢情況下打一場裝甲反擊的正確戰術配置——而且他比德國人有優勢的是,他麾下源源不斷地蟲群大軍比起暴兵緩慢的德國人,在用工兵、步兵為td探路排雷當肉盾方面,差距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12月15ri,朱可夫發出總反攻令的時候,新一輪的暴風雪才剛剛開始,德國人的偵察機因為天候的問題自然沒有辦法繼續偵察蘇軍的動向,朱可夫就是讓部隊在這種暴風雪天氣下進行了機動和集結,把源源不斷地人馬部署到了進攻方向上。哪怕是以俄國人的耐寒能力,在這樣大規模的野戰行軍下,仍然不免凍死了數千名士兵,不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在制空權出於德軍手中時,只有暴風雪才是抵消空優一方優勢,讓大家回歸到同一起跑線上的良方。

    就讓怯懦的德國人在雙方都無法依仗空軍的情況下,堂堂正正來一場正面決戰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