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正文 第九章 鋼鐵咆哮-上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4月22ri,暴風雪。格陵蘭東南偏南650~750海里,法羅群島正西南700~880海里的北大西洋洋面上,兩支龐大的艦隊在數日墨墨跡跡的拖延後終於相互接近到了400海里的距離內。

    風雪之凜冽,讓飛機在1000米的高度時往下看已經是白茫茫的一片,連海面都觀測不到了,更罔論對海攻擊。澎湃的巨浪如同不要錢一樣肆意灌入每一艘沒有採用全封閉式甲板的戰艦上,也讓戰艦的——這種情況對於德軍和英軍的戰艦來說稍好,對於米國人那種以太平洋海況設計的船來說,就頗為吃苦了。

    眾所周知,暴風雪雲團是不可能覆蓋整個北大西洋的——這一點稍微有點氣象知識的人都知道,一般無論是寒潮還是熱帶氣旋,半徑能夠有上三五百海里已經是非常逆天的了。因此如果想要發揮己方航母的戰力的話雙方最好的狀況就是把自己留在暴風圈外,把敵人留在暴風圈裡,這樣敵艦就很難起降作戰飛機,己方卻不受影響。

    暴風雪雖然對航母艦隊起降飛機有惡劣影響,對於艦隊躲避敵人的空襲也是有好處的——處於暴風雪雲團海區內的戰艦很難被空襲的敵機警確觀測,只能採取半盲炸的攻擊手段,而且如果風雪過大的話,戰機需要保持到6000米以上的暴風雪雲層之上才能躲避狂風氣流的襲擊,那種高度下的轟炸更是百無一種。因此總的來說:在晴朗天候下,己方比較容易出動艦載機也容易被襲擊,反之則不易攻敵也不易被攻擊。基於以上情況,一種更好地選擇或者說「改進型」戰術也就浮出水面了——在暴風雪氣旋區以外釋放艦載機,隨後把艦隊躲進雲層的掩護,等到回收艦載機的時候再離開雲團區,不過這種天時隨叫隨到的戰機除非你扮演了上帝模式開天候金手指,否則實戰中幾乎沒有人可以指望到。

    不過這一切現在都已經毫無意義了——尼米茲和鄧尼茨都是深知對方心中所想了,如果不拿出一些「誠意」的話,自己的敵人是不會乖乖來決戰的,在決戰的大方向上,雙方已經誰也做不了手腳了——各自的艦隊一直龜縮不進的做法,已經印證了各自「時機不對,寧可拖到死也不決戰」的審慎心態,這種授敵以天時的情況自然是不會出現。

    …………

    「方向079,距離,70海里,發現疑似德軍搜索警戒艦隊的船隊!信號回波顯示,至少3艘戰列艦或戰列巡洋艦級別的軍艦,航速……天候惡劣,信號不良,暫時無法測定,敵艦航向——正對我們而來,他們一定已經先行發現我們了!」

    上午9點左右,「阿拉斯加號」戰列巡洋艦的雷達上率先發現了德國艦隊的蹤影,從規模來看,這支很明顯就是德國人的警戒搜索艦隊,領銜的很有可能是「沙恩霍斯特級」戰巡艦,至不濟也得是「歐根親王級」。

    「立刻派出水上飛機發報通知主力艦隊和『關島號』帶領的第2搜索隊,本艦保持航向,不要做出任何異動。」

    「長官,風浪太高,水上飛機無法使用。」

    「那就派出一艘驅逐艦離隊,20分鐘後發報——總之不要讓德國人覺得我們已經發現他們就是了。」

    德國人的「沙恩霍斯特級」總共就只有3艘,這是毋庸置疑的,美軍第一搜索分艦隊長官金凱德少將自然也知道。既然「阿拉斯加號」戰巡在其艦載雷達第一次掃到敵人的蹤跡時,就已經發現了3艘戰巡艦級別軍艦的信號,那麼情況就很有可能是——德國人的雷達探測半徑比米**艦更遠,在發現後已經在一定距離圈上逡巡了不少時間了——最壞的情況下,德國人的艦隊可能已經活動了兩三個小時,然後把周邊相距數十海里內的其他搜索艦隊都集中了起來,試圖一個突擊幹掉自己。

    形勢很危急,可是自己一定要冷靜,自己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繼續裝傻而德國人不行,自己如果可以裝作看不見德國人繼續保持航向,同時用別的手段聯絡第2搜索分隊和主力分隊的話,就有可能上演一場ri德蘭時代一樣的反擊——德國人在發現英美主力艦隊之前,是不會把自己的主力全部壓上的,在暴風雪中,沒有發現敵人主力前先隱藏自己是很必要的基本功。

    但是如果誘餌大到包括3艘「沙恩霍斯特級」和若干「歐根親王級」時,情況就不同了,只要能夠一口吃掉這麼大一個餡餅,哪怕艦隊就此收隊,此戰的外交宣傳目的也就達到了。無論從什麼角度看,以較小代價全殲3艘戰巡艦都能夠算得上是一場海戰的大勝。前提是自己要可以抗得到那麼久。

    一艘1936年下水的「馬漢級」驅逐艦在金凱德少將的命令下立刻從艦隊中出列——金凱德沒有讓理論上更加強大和新銳的「弗萊徹級」驅逐艦執行這個異地聯絡任務,倒不是因為金凱德將軍保守或者有偏見,實在是這幾天來的實際情況證明了,「弗萊徹級」這些回歸威克斯級平甲板傳統的驅逐艦在初春的北大西洋北部實在是不適合用於交戰,遠的不說,單說這幾天從巴芬灣出擊後,一周來就已經有4條「弗萊徹級」驅逐艦沉於暴風雪帶來的狂濤巨浪和相撞事故。

    「測算一下相對方向角和相對速度,多久後將會接敵?」

    「敵我雙方正在以大角度銳角相對航行,預估前段相對速度為40節/小時,後段相對速度也在25節上下——除非我們及時調整航向。按照目前速度,2小時候我們就將進入交戰,『關島號』帶領的第2搜索分隊需要3個半小時才能趕到戰場,而主力艦隊需要5~6個小時——『兩艘依阿華級』可以飆到33節的最高航速,因此可以提前與我們會和,『南達科他級』與北卡羅來納級」速度要慢3~5節,因此總航程需要多花費1個小時。」

    「必須保持航速航向不變,直到雙方距離縮短到30海里以內,再假裝我們因為雷達性能低劣『剛剛』才發現敵艦,隨後轉向全速逃跑。」

    金凱德少將的命令被一絲不苟地執行了,「阿拉斯加號」以及它帶領的3艘重巡洋艦、6艘輕巡洋艦、14艘驅逐艦組成的搜索艦隊繼續大模大樣地按照原航路晃悠,而遠處收到了敵情的美軍第2搜索分隊和主力艦隊則如同鯊魚聞到血腥一樣急匆匆地趕來,只剩下航母艦隊繼續拖後呆在數百海里後方的暴風雪雲團邊緣,以便有必要的時候隨時開出暴風雪覆蓋區起降作戰飛機,完成起降作業後再縮回來。

    …………

    11點……

    「敵艦轉向了!他們應該是通過雷達發現我們了,偵測到敵艦大量無線電通訊,疑似求援電文!請指示下一步是否請求主力艦隊全速跟進支援。」

    被德國人盯上了兩三個小時的「阿拉斯加號」終於在德國人的眼皮底下開始轉向,並且發出了大量的無線電通訊內容,很顯然,這種情況下如此高密度的,不害怕暴露自己位置的無線電播發行為只能意味著米國人的大艦隊即將趕來——此前德國人的「沙恩霍斯特級」領銜的搜索艦隊為了保持自己的隱蔽,可是一直沒有發出過任何中波電報向「興登堡級」和「俾斯麥級」坐鎮的主力艦隊匯報過美軍搜索艦隊的位置的,在庫爾特。雷福曼中將看來,幹掉幾艘阿拉斯加級領銜的美軍搜索艦隊,靠沙恩霍斯特級就足夠了——沙恩霍斯特級最厚處主裝甲帶達13.5英吋,而阿拉斯加級雖然頂著的9門主炮口徑上和沙恩相差並不多,可惜其普遍7~9英吋的裝甲帶根本就是為防禦30年代條約艦時代的各國8英吋重巡艦炮而設計,連「歐根親王級」增長到60倍徑後的新式203mm主炮都不一定防得住,遇到沙恩的奧托.梅拉拉產320mm主炮被穿簡直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立刻測定相對速度,需要多久才可以追上?」庫爾特.雷福曼將軍收到這個消息後不由得感到一陣遺憾,不過一片大好的形勢還是讓他不得不立刻冷靜下來,盡快搞清楚幾點當前最關鍵的問題,「阿拉斯加級」在執行搜索任務的時候不會始終保持全速,因此在對方開始逃命後測得對方實際的最大極速還是很有必要的。

    「相對角度——0度,相對速度——6節,哦不是4節,敵艦還在加速中,最終確認極速差距僅為4節。」

    庫爾特中將一陣惋惜,看來米國人的最新戰巡艦在追求高速方面也是下了血本的。如果他知道實際上阿拉斯加級的極速可以達到35節,之所以只開33節還是因為為了遷就它麾下那幾艘亞特蘭大級的重巡洋艦的話,說不定庫爾特將軍會更加鬱悶的。

    和「依阿華級」一樣檔次的機械式火控計算機,一樣的雷達、指揮、通信系統,35節的極速,正是這一切讓阿拉斯加級明明頂著一個戰巡艦的名頭,造價卻達到了「依阿華級」戰列艦的70%。

    「不要發報!繼續追擊!假裝輕敵冒進!」心念電轉之間,庫爾特將軍就定下了決心,己方的主力艦隊很有可能受也截獲了米國人的求救電文而探知了敵人搜索艦隊的位置,很有可能立刻趕來,而且德軍一方還有雷達預警飛艇這種神器,此前因為為了躲避戰區內可能出現的敵軍巡邏戰鬥機,飛艇只是在外圍海域監控,沒有長時間在戰區地帶滯空,現在既然已經截獲了敵人搜索艦隊的位置,只要短時間內派出幾艘飛艇有針對性的摸清敵情的話,哪怕立刻被敵人的對空搜索雷達發現隨後派出戰鬥機幹掉,只要在死前點燈照亮了地圖視野那也是值得的了。

    戰鬥,就在這樣一方明明看見了裝眼瞎,一方明明有援軍卻裝輕敵的爾虞我詐下不可避免地被推上了時間的輪盤。

    下午1時許,雙方搜索艦隊的距離從30海里縮短到了15海里以內德軍戰列巡洋艦的雷達上,已經可以看到從遠處緩緩趕來的另一支搜索艦隊開始向「阿拉斯加號」領銜的那一支靠攏,從規模和艦型來看,顯然是「關島號」帶領的第二搜索艦隊來會合了。

    1點23分,排在德軍艦隊首位的「格奈森諾號」戰巡艦率先用6門前主炮射出了6枚320mm口徑的被帽穿甲彈,將近400公斤的炮彈以900米的初速刺破長空,對著26000碼外的美軍戰艦飛去——在暴風雪天氣下,這個距離上的光學觀瞄基本上等於沒有,所以26000碼上也是只能純依靠火控雷達的指引來開炮。

    大約40幾秒後,炮彈稀稀拉拉地落在「阿拉斯加號」周圍千餘米的圈子內,一點威脅都沒有構成。饒是如此,米國人也好像被嚇了一跳,似乎是為了作出一些「援軍將至,拚死抵抗」的姿態,數分鐘內「阿拉斯加號」與「關島號」編組成了戰列線,並且把6艘重巡洋艦也編入了戰列,開始擺出t字橫頭優勢以逸待勞攻擊猛撲而來的德軍艦隊。

    這麼做,固然有憑借局部的短暫火力優勢碰碰運氣撈一點的想法,也有試圖讓德國人安心的企圖——如果德國人真的傻到相信金凱特少將等的援軍只是另一艘「阿拉斯加級」的戰巡艦的話,那說不定還能堅定德國人繼續追擊下去的信心。

    庫爾特將軍不是傻子,從對方此前的逃竄舉動來看,米國人是不會以為再來一艘阿拉斯加級就能頂住3艘沙恩霍斯特級的,現在米國人這種yu蓋彌彰的回身反擊除了撈點便宜外,最大的可能就是如同那些詐敗誘敵的誘餌在追擊者變得慎重後重新回身撩撥一樣。

    不過庫爾特將軍不打算戳穿米國人的把戲,他相信米國人的炮術還不足以在暴風雪天氣下摸到他的軍艦,更何況米國人縱然有了火控雷達,也沒有過純粹依靠雷達指引炮擊的實戰經驗,他不相信一種武器在剛剛發明後就可以直接被實戰應用得很好——到目前為止,德軍的火控雷達都沒辦法很好地偵測定位炮彈的落點,更別說米國人了。

    約摸十分鐘後,調整好了橫隊隊形的米國人開始了迅猛地反擊,18枚12英吋和48枚8英吋炮彈整齊劃一地向德國艦隊襲來的方向覆蓋射擊,而交戰距離已經因為這十分鐘的整隊從26000碼縮短到了17000碼——也就是說,在這個距離上,德軍仍然只有首艦「格奈森諾號」可以使用6門前主炮反擊美軍,而後面的軍艦只能打醬油。

    「讓瞭望艦橋實時匯報情況,是否可以穿過大雪觀測到我方炮擊著彈點和敵艦炮口焰。」

    「炮口焰與著彈點水柱均無法觀測到,距離太遠了,風雪對視線阻擋作用明顯。」

    「不要管米國人的炮擊,繼續全速接近,實時匯報光學觀測狀況。」

    每分鐘50多枚12英吋炮彈和200多發8英吋炮彈如同巨錘敲打著海面,卻絲毫不能讓德軍水兵們產生緊張和動搖,已經身經百戰的軍事素質和德國人一貫以來嚴謹秩序的人生準則讓他們得以經受任何精神打擊的考驗,米國人浮誇的炮彈chao在德國人眼中看來,只不過是遠東國武俠片裡面那些花哨的虛招罷了;他們不動則已,要動,就要和泥轟武士那樣一擊致命。

    雙方接近到1萬4千碼的時候,阿拉斯加號主炮噴吐出來的12英吋主炮炮口焰終於可以穿透風雪被德國人的卡爾蔡司光學測距儀觀測到了,而8英吋的重巡洋艦主炮火光明顯還不夠檔次。庫爾特中將知道時機差不多了,讓自己的戰艦放緩前進的腳步,同時讓隊形在後的戰艦有時間趕上來組成橫隊,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讓「格奈森諾號」在發現敵艦炮口焰後也停止自己的炮擊,畢竟沙恩霍斯特級的主炮口徑比阿拉斯加級還要大15毫米,發射裝藥量也更多,就算米國人的光學儀器沒有卡爾蔡司的好,應該也可以看見了……

    忍受了米國人傾倒的300多發12英吋和800多發8英吋炮彈後——當然,值得一提的是米國人打出了這麼多炮彈後一發都沒擊中——德國戰艦終於後發制人排好了戰列橫隊,隨後開始了不鳴則已的反擊。所有戰艦按照光學測距測向結果,集中攻擊『阿拉斯加號』與『關島號』,一切都比照夜間炮戰的cāo典實施。

    當然,反擊絕對不是盲目地一通亂轟,庫爾特中將在還手的時候還留了一手——3艘「沙恩霍斯特級」仍然保持沉默,而是讓那艘p級裝甲艦和多艘「歐根親王級」重巡洋艦使用8英吋高爆彈根據光學觀測結果反擊5分鐘,如此沉得住氣的做法,讓在場諸人無不汗顏。

    德制8英吋艦炮每分鐘可以打出6~8輪炮彈,射速之猛烈堪稱一絕,這些炮彈雖然還不足以撕開阿拉斯加級最厚實的要害部位,卻也著實夠米國人好受了。那兩艘如同夜空中的螢火蟲那樣鮮明的阿拉斯加級戰巡艦在5分鐘的集中攢she裡分別被擊中了七八枚8英吋炮彈,劇烈的爆炸把阿拉斯加號的雷達天線和瞭望塔徹底炸爛,關島號的命運好一些,被直接擊中的只有無線電室和部分舷側副炮,好歹沒有變成聾子瞎子,可是戰艦表面燃起的火焰讓他們徹底失去了間歇性隱蔽的可能,縱然變向變速航行也不能再隱蔽他們的身形。

    沙恩霍斯特級的320mm大炮在飢渴難耐了許久後,終於可以出膛飲血了。1點52分,1枚320mm穿甲彈在飛越了11000碼的距離後擊中了「阿拉斯加號」b炮塔與主艦橋的結合部,把整個司令塔炸飛了,金凱德少將當場陣亡——而截止到這一刻,美軍的兩艘戰巡艦此前已經分別被一到兩枚320mm穿甲彈擊中過了,艦體損傷不可小視,火力、動力均有一定損失。

    「關島號」在激戰中接過了指揮權,不得不開始指揮艦隊倉促撤退。這場試圖渾水摸魚佔便宜的炮戰就在米國人的逃亡中變得雞肋起來。

    「想跑?真是異想天開啊,大火都沒撲滅,還想跑得掉?」庫爾特中將感到一陣莫名的好笑和詫異,到了這一步,除了死磕到底,米國人也沒啥機會跑掉了吧,而且米**艦出了名的3*3背負式炮塔佈置讓他們的船出了名的尾部火力薄弱,一旦逃跑的話,那就是損失三分之二的主炮火力輸出,無疑是一件雪上加霜的事情。

    德軍艦隊立刻開始展開血腥的追殺戰,各艦如同猛虎出匣窮追不捨,同時利用米國戰巡受創後航速下降到25節左右、相對速度差距拉大的有利時機一邊炮擊一邊快速縮短著兩軍的距離。

    一萬碼,八千碼,七千碼,測距標尺越縮越近阿拉斯加級戰巡艦的輪廓也越來越清晰可辨,連米國人的輕、重巡洋艦上打出的8英吋和6英吋炮彈的炮口焰都變得明顯起來,雙方陷入了混戰之中。

    2時15分,「阿拉斯加號」徹底失去了動力,它的船體總計承受了9枚320mm穿甲彈和不下20枚203mm炮彈的攻擊,火力和動力幾乎全毀,只是依靠米**艦慣用的細分水密隔艙設計才遲遲挺著不沉罷了,「關島號」也在被320mm重炮擊中5發後喪失戰鬥力,艦體炸裂進水上千噸,只是因為輪機艙僥倖沒有受到打擊,還能開出18節的逃跑速度。

    米國人在垂死反擊中,也擊中了德艦「沙恩霍斯特號」1枚305mm炮彈,正中沙恩b炮塔正面裝甲後被彈開,但是震碎了沙恩b炮塔座圈軸承系統,使沙恩的前主炮出現了角度卡死的問題,相當於讓沙恩在此戰中損失了一半的火力輸出能力,除此之外,各自還各有若干枚8英吋和6英吋炮彈擊中對方主力戰艦,只是撓癢級別的攻擊造成的損害微不足道罷了。

    「敵多艘驅逐艦以雷擊隊形快速接近!注意警戒!」在風雪天,造型低矮短小的驅逐艦往往要逼近到三四千碼之內才能隱約看見,這樣的天候對於炮戰是不利的,可惜對於雷擊作戰的接近卻是非常有利的。

    驟聞此信,庫爾特中將不由得恨恨地放棄了繼續全速追殺美軍戰巡艦隊的嘗試,只能讓艦隊展開防雷擊隊形,專心獵殺那幾艘衝上來當敢死隊遲滯己方行動的美軍驅逐艦,眼睜睜看著殘破的「關島號」遠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