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正文 第十一章-鋼鐵咆哮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趕快根據火控計算機與雷達測向測距信息重新調整涉及諸元!集中攻擊敵艦隊隊尾的戰列巡洋艦!」

    數十分鐘斷斷續續的炮戰沒有取得絲毫戰果,已經讓指揮美軍新銳戰列艦的金梅爾上將怒火中燒了,他胯下的戰艦,據說是擁有代表米粒堅果最新科技水平的機械式火控計算機,使用的是穿孔紙帶式數據記錄處理方式完成計算,軍艦上的機械式火控計算器佔到的空間足足有八間水兵艙室那麼大,號稱可以非常高效地調整射擊諸元——最關鍵的是,該項火控計算機可以非常快捷地根據雷達測出的敵艦速度和方向,計算出我方炮擊時的著彈點提前量;在測試的時候,這些軍艦上的9門主炮在火控裝置的指引下,可以把炮彈鋪設到一塊距離預設目標點半徑不超過400米的區域內。因此理論上就炮彈覆蓋面積和敵艦投影面積之比來看,理想情況下戰艦的炮擊在這個距離上可以輕鬆打出2%的命中率,如果可以使用光學手段校準彈點,這個精度還能成倍提高。現在因為風雪的阻擋,光學校準彈點的可能性當然是沒有了,可是也不至於打了幾十分鐘一炮不中啊!

    金梅爾上將感受到腳下的戰艦震動又加劇了一些,隨後損管人員來報告說,戰艦又中了一發320mm穿甲彈,就在艦橋後方的水上飛機機庫——對於『依阿華級』的厚重鎧甲來說,320mm的穿甲彈自然是不會造成致命傷的,不過好歹也把戰艦的偵察機庫給炸爛了,救生艇吊臂和水上飛機的殘骸撒了幾十米。這已經是戰艦第4次遭到德國同行的打擊了,縱使主體結構並無大礙,外圍設備損失也不容小視。

    「長官,雷達顯示,敵方戰列線排在前三位的戰艦開始加速脫離,目前與我們的航速差值是6節,差距還在加大中。」

    『依阿華級』在炮擊時是不會開出全速的,敵艦此前也沒有,因為高航速會帶來精度的明顯下降——在不進行變向航行的情況下,高航速帶來的精度減弱有一部分可以通過更精確的火控計算機的提前量計算功能抵消,但是戰艦穩定性下降帶來的精度損失則是仍然不可避免的。

    「德國人是在誘敵?還是真的打算逃跑?」金梅爾回想了一下各方進度,隨後問道,「主力艦隊的6艘戰列艦和英國人的5艘戰列艦到什麼位置了,與我們有多少航程差距。」

    「目前主力艦隊應該落後我們40~50海里——這些航程都是此前我們加速救援搜索艦隊時因為航速差距拉開的。」

    40~50海里,也就是說掉頭相對航行的話半小時也就可以匯合了,德國人應該不至於會指望這種誘敵可以起到分兵的各個擊破效果。不過考慮到持續的追擊海戰,時間已經接近下午4點了,德國人難道是想再一次把戰鬥拖進夜戰?

    「主力艦隊打破無線電靜默!主力艦隊來電,『麻薩諸塞號』戰列艦率先在雷達上發現了德軍主力艦隊,預估兩小時內接敵!英國人的『獅號』同樣發現敵情!」

    幾十分鐘後的這條電文,讓米國人明白,德國人的雷達預警飛艇起了作用,己方的艦隊行蹤即便在暴風雪雲團籠罩之下,仍然是沒能躲過頭頂的偵察飛艇,德國人的主力艦隊,已經找上門來了。

    這也終於堅定了金梅爾上將的決心,只能是選擇窮寇莫追了。

    …………

    且讓我們拉回到上帝視角,俯瞰一下這個亂成了一鍋粥的戰場——德軍3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此前一直在米國人2艘『依阿華級』的追殺下逃往東北偏東的方向。而美軍和英軍主力艦隊則分別在『依阿華級』正西方向上,並拖後兩艘『依阿華級』與輔助艦隻大約40~50海里的距離。

    4點剛過時,因為『沙恩霍斯特級』的逃竄對美軍艦隊陣形的撕扯,德軍主力艦隊趕到了英美主力艦隊東北偏北的方向,相距的距離也就在一個半小時艦隊航程之間。這是一個微妙的總體陣位,如果米國人想要避戰的話,那麼就可以選擇往西南偏南方向撤退,這樣可以與來敵主力最大程度抵消相對速度,但是如果試圖快速和兩艘『依阿華級』合兵一處再決定是否決戰的話,那麼金梅爾上將的『依阿華級』就該撤兵西返,而英美主力戰列艦群仍然要保持原有航向,大約一小時後再改變航向。

    後一種方法的好處是可以讓已經被拉得比較鬆散的艦隊最快恢復凝聚,缺點則是——德國人幾乎在他們完成匯合的時候就能進入交戰射程,以航速不佔優的英美艦隊來說,要想避戰就不可能了。

    不過,很快金梅爾上將就下定了決心——自己不過是因為此前的斥候戰廢了兩艘『阿拉斯加級』戰巡而已,哪能因此就膽怯放棄決戰呢!自己可是擁有德國人二點五倍數量的戰列艦呢!而且不同於英國人1940年時候那些拿一戰後老艦和德國人新銳戰艦硬抗時的形勢,此刻的英美艦隊中,可是再也找不出一艘戰列艦是1936年以前完工的了!

    基於這樣的想法,米國人欣然接受了這場宿命的碰撞,『依阿華級』掉頭向東,主力艦隊航向不變,最終在5點半的時候完成了匯合,而德國人的主力艦隊也進入了英美戰列艦隊的射程之內!

    在『依阿華級』返航的過程中,德國人的3艘『沙恩霍斯特級』居然勇敢地跟著掉頭追擊,並且偶爾放幾輪黑槍撩撥一下米國人,不過深知德國人的戰巡構不成什麼威脅的金梅爾上將也沒有被撩撥激起無明之怒,只是埋頭返航,不理會德國人試圖分化美軍主力戰列艦的險惡用心。

    『依阿華級』在『沙恩霍斯特級』面前沒有速度優勢,和『俾斯麥級』相比就是伯仲之間了,如果對手是『興登堡級』的話則猶能佔優,只要兩艘『依阿華級』得以與主力會和,德國人再想玩拖刀計就發揮不出來了,畢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至於這座『廟』米國人啃不啃得動,就沒有人知道了,至少米國人和英國人自己心裡是沒底的。

    戰列線拉開時,雙方的對陣陣形是這樣的:三艘『俾斯麥級』位於雙方戰列的最西北端,它們對面是英國人的3艘『獅級』和2艘『前衛級』;稍微離開數海里之後,中段對陣的雙方則是德國人的2艘『興登堡級』和米國人的2艘『北卡羅來納級』、4艘『南達科他級』,而陣線的最東段,米國人的2艘『依阿華級』拚命衝刺試圖加入到主力艦隊6艘戰列艦對德國人的『興登堡級』的進攻,而它們身後則是試圖挑釁嘲諷的3艘『沙恩霍斯特級』。

    因為風雪的阻擋,外加這一次已經是堂堂正正的巨艦對擼,而不是什麼搜索戰斥候戰,雙方都很自覺地在開戰伊始就把各自的戰列線距離控制在了一萬六千碼至一萬八千碼,以便提高互相擼中的概率。

    5時45分,72枚16英吋/16枚15英吋英美制炮彈和54枚16.5英吋德制炮彈幾乎同時騰空而起(英美聯軍的艦隊,只有『前衛級』使用的是15英吋的主炮),拉開了終極決戰的序幕。而尾隨而來的3艘『沙恩霍斯特級』出於自身安全的考慮,需要進行一定的迂迴才能進入戰場,以免第一時間成為正面硬撼的犧牲品。

    從戰艦數量來看,英美聯軍有2.5倍的數量優勢,可是從火力投放能力來看,因為德軍5艘戰列艦普遍使用了3x2——2x2和3x4的主炮塔配置,每一艘火力密度都高出美艦甚多,因此火力投放密度的差距被縮小到了1.5~1.8倍之間,總的來說從紙面數據上雙方還是頗有一戰的潛力的。

    當然,紙面數據永遠只是紙面數據,英美一方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是:英國人的火控雷達技術不如美軍,而米國人的戰艦普遍適航xing和炮擊時的艦體穩定性不足,整支艦隊中英美一方炮擊穩定性最好的反而是主炮孱弱的「前衛級」——這一級戰列艦是在充分吸取了「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的適航xing問題後寧可削弱火力也要進行針對性改良的產物(或者換一句話說,『前衛級』是主炮已經有了過時現貨,而總噸位又大大富餘的情況下,把大量的設計余量揮霍在適航xing上);其次是艦體寬闊雄沉的『獅級』和『南達科他級』,最次的要數艦體單薄輕浮的『北卡羅來納級』和為了適配巴拿馬運河過於修長的『依阿華級』。

    可惜,適航xing最為優良的「前衛級」也是在這場艦隊大決戰中最先遭遇重創的——德國人的情報工作不是白幹的,英美海軍的主力戰列艦性能優劣雖不能說瞭然於胸,卻也相去不遠。現下對面的13艘戰列艦中,2艘『前衛級』和2艘『北卡羅來納級』的裝甲最為薄弱也是眾所周知的,前者的裝甲厚度比之『喬治五世級』反而更加薄弱了1~2英吋,在16英吋級別的主炮面前防護不足,後者則本來就是按照防禦條約時代的14英吋主炮威力設計的,最厚實處僅12英吋主裝甲帶。

    可惜問題在於,在1萬5千碼以上的距離時,『北卡羅來納級』並不好被敵艦通過炮口焰的光學觀測找出來——『北卡羅來納級』的火炮佈置和『南達科他級』是完全一樣的,兩者雷達艦型反射信號也相差無幾;而『前衛級』就是另一碼事了——這兩艘戰艦,是英美13艘參戰戰列艦中僅有的使用兩前兩後四座主炮塔佈置方式的戰艦,通過觀測炮口火焰,很容易就可以辨別出這兩艘戰艦。

    6點整時,當兩支艦隊打到一萬四千碼的交戰距離時,遭到德軍3艘『俾斯麥號』集火照顧的『前衛級』連續中彈,首艦『前衛號』在3分鐘內被4枚16.5英吋炮彈分別擊中了前甲板、艦橋和副跑位;2號艦『先鋒號』中彈數量雖少,但是危險性卻更明顯——其中一發由『羅恩伯爵號』打來的16.5英吋穿甲彈直接撕裂了舷側主裝後炸壞了一軸汽輪機組,並造成大量蒸汽管道崩裂,僅數分鐘後,其中兩座重油鍋爐發生了爆炸,把戰艦一側的副炮塔、水上飛機和所有表面附著物統統拋進了海裡。

    『前衛級』是英美戰艦中炮擊穩定性最好的戰艦,兩艦在大損之前,也分別擊中了各自的對手『提爾皮茨號』和『羅恩伯爵號』各2枚15英吋炮彈,只可惜它們的對手那厚重雄沉的裝甲不是15英吋的炮彈可以撼動的。

    …………

    同一時間,艦隊上空6000碼的雲層上。耀武揚威的美軍戰鬥機群完成了一場酣暢淋漓的追殺,4艘德軍百噸級的齊柏林飛艇最終沒能逃脫,被美軍航母上起飛的戰鬥機群盡數擊殺——它們在死前曾經試圖以90節的航速逃竄,可是在航速普遍300節~400節的戰鬥機面前,90節的航速除了讓他們延命十幾二十分鐘外,還有什麼價值呢?

    「通知艦隊,制空任務已完成,準備進行艦載機收容作業,並通報收容坐標。」

    航母艦隊在起飛戰鬥機群圍獵德國人的雷達預警飛艇後,可是一直躲在暴風雪雲團之下不露臉的,所以戰機要想返航格納,必須預約時間和坐標。

    很快,『列剋星敦號』航母通過無線電對講裝置向艦載機飛行員們通報了接收坐標,得勝而回的美軍艦載機群浩浩蕩蕩地踏上了返航的路程。

    在美軍戰鬥機群身後百餘海裡,另一群更加龐大的黑色烏雲,正在沿著雷達預警飛艇開臨死前提供的各艦隊坐標信息,憤怒地尾隨而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