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正文 第十二章 血火之章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激烈的炮戰持續了一個多小時,三段戰線上的拉鋸慘烈而淒厲,交戰距離也從一開始的16000~18000碼,打到了11000~12000碼——沒辦法,誰讓英德雙方的戰列艦,在暴風雪天候下艦體穩定性仍然大減呢,為了提高炮擊的效率,在接戰中逐步縮短距離以圖在天黑前分出一個大體上的勝負,對於雙方來說都是一種迫切需求。

    北大西洋的高緯度海區,4月下旬的白晝可以持續到晚上7點多,也就是說,從交戰開始的那一刻,雙方就注定只有1個半小時的白晝炮擊機會;雖然在太陽降落到海平面之後,黑夜會讓炮口的火焰更加明顯,對於戰列艦之間的對炮影響不大,但是對於快速突進進行敢死雷擊任務的輕型水面艦艇來說,夜晚是一種更加優良的作戰環境——哪怕雷達在夜間依然可以指引戰艦炮擊試圖靠近的驅逐艦,可是雷達卻沒有辦法觀測到來襲的魚雷,讓閃躲遠程魚雷攻擊變得更加困難。這些都會給戰役帶來更多的變數,而自信滿滿希望優勢結束戰鬥的一方,肯定不會希望面對這些變數。

    在『前衛號』和『先鋒號』率先遭到德軍3艘『俾斯麥級』集中打擊失去大部分戰鬥力後,西段的交戰恢復到了『俾斯麥級』和『獅級』3對3的對抗中,英國人的『獅級』雖然各方面紙面性能仍然比經過維勒安.蒙斯克指點強化後的『俾斯麥級』弱小不少,但是在重點防禦這一點上,獅級16英吋的表面硬化裝甲已經和俾斯麥不相伯仲了。

    將近一個小時的相互炮擊,總的來說英軍3艘戰列艦各自有中彈5枚左右,各自損失了一部分火力和上層建築,其中『獅號』因為司令塔連同主艦橋一起被炸爛,失去了主要觀測、通信設備和全部雷達,『蠻勇號』前主炮塔部位遭到密集攻擊,也失去了全艦三分之二的火力,所幸『獅級』強大的主裝甲帶扛住了大部分攻擊,沒有讓任何一艘『獅級』失去動力。

    德國人方面對陣的三艘『俾斯麥級』中,『提爾皮茨號』是三艦中運氣最好的——它的對面,正好是最先損失了大部分火力的『蠻勇號』,所以『提爾皮茨號』居然幸運到在將近一個小時內毫髮無傷的程度;而『俾斯麥號』和『羅恩伯爵號』除了一開始遭受過『前衛級』數枚15英吋炮彈的打擊外,還各自中了兩三枚16英吋英制穿甲彈。

    與西段勢均力敵的戰鬥相比,東段的戰鬥對德國人來說要凶險的多。因為在這裡,2艘『興登堡級』要面對的是8艘美軍戰列艦。這8艘戰艦全部擁有三座三聯裝16英吋主炮,從火力威懾上來說,對『興登堡級』都能構成一定的威脅,起初呂特晏斯上將試圖挑出皮薄的『北卡羅來納級』優先幹掉——這也很符合那些在對方同時擁有純dps和兼職dps和mt的戰艦時,優先解決純dps的思路。可惜最終因為難以分辨『南大可他』和『北卡羅來納』而作罷。

    因此在一個小時的對轟中,一開始的半小時內,德國人事實上是盯著南達科他級中的『印第安納號』和『阿拉巴馬號』對轟,而『興登堡號』和『魯登道夫號』則是分別頂著2艘和6艘米國戰列艦不間斷的猛轟!

    蟻多咬死象,米國人的戰艦就算再不適合高海況作戰,在每分鐘對著『魯登道夫號』砸擊100發16英吋炮彈的情況下,半個小時就是三千發炮彈,美軍各艦除了此前在和『沙恩霍斯特級』躲貓貓的過程中被炸爛了不少雷達和觀瞄設備的『依阿華號』交了白卷之外,其餘各艦普遍獲得了千分之四的平均命中率,其中四艘『南達科他級』依靠著本身寬闊粗短的穩定身形打出了千分之六的水準,拉高了平均分。

    也就是說,『興登堡號』在半小時內挨了4枚1200公斤級的16英吋炮彈,『魯登道夫號』則足足挨了11枚。

    將近8萬噸級的『興登堡級』主裝甲帶經受住了這個嚴峻的考驗——米國人最大的成就就是擊毀了『魯登道夫號』一側的全部副炮並炸裂了煙囪、機庫,可惜主裝甲帶覆蓋的要害區域,沒有一次被16英吋炮彈擊穿過。

    德國人不是吃素的,在同樣的時間裡,那兩艘『南達科他級』遭到了嚴重的打擊——米國人在設計『南達科他級』和同等防護水平的『依阿華級』戰列艦時,確實是按照抵禦16英吋穿甲彈攻擊的水平設計的——可是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假想交戰距離在20000~25000碼的情況下,而不是12000~14000碼。隨著交戰距離的縮短、德制底部凹陷彈丸對空氣阻力減速的抵消,在這個近距離上,『南達科他級』的防護就不一定夠用了。

    對炮的前20分鐘,『印第安納號』就累計受到了『興登堡號』9發16.5英吋穿甲彈的攻擊,主裝甲帶被3次擊穿,上層建築擊毀無數,全部主炮喪失火力;『阿拉巴馬號』一開始運氣好一些,因為與它對抗的『魯登道夫』號在炮戰中損失的外圍裝備也不少,炮擊受到很大干擾,中彈數比『印第安納號』少了一半,不過20分鐘後,隨著『興登堡號』確認『印第安納號』失去反擊火力、決定騰出手來先打殘下一個目標後,『阿拉巴馬號』的運氣也就到頭了。

    遭到了兩艘德艦集火的『阿拉巴馬號』在十分鐘內連中十餘彈,全艦發生了多次猛烈的爆炸,其中2枚穿甲彈命中部位相若,直接炸穿了整個輪機艙裝甲,多台重油鍋爐一起發生猛烈爆炸,把整艘戰艦籠罩在火海中。大火為德國人提供了天然的瞄準幫助,最終『阿拉巴馬號』沒能扛過這段打擊,在數分鐘後開始下沉。

    總的來說,仗打到這一步,英國人和米國人還是有機會翻盤的——總的來說,英美艦隊只是沉了一艘『前衛級』戰列艦、一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並且有『獅級』、『南達科他級』、『前衛級』各一艘失去戰鬥力,尚且剩餘8艘戰列艦性能完好;德國人方面雖然暫時沒有戰艦沉沒,可是沒艘軍艦也著實結結實實挨了數枚乃至十數枚16英吋炮彈,戰鬥力各有不同程度的損失。

    最終,讓米國人和英國人動搖的不是炮戰的結果,也不是即將入夜的天空,而是後方的一條電文。

    …………

    執行制空任務,尤其是此前僅發現了數艘雷達預警飛艇的存在、並沒有德國人大量戰鬥機為飛艇護航跡象的情況下,米國人執行制空任務是不需要出動太多戰鬥機的——當然,事實證明,德國人後來也是為飛艇提供了一定的戰鬥機護航,並且著實和前去截擊的米國戰鬥機糾纏了一番的。只是因為一開始德軍飛艇群位置遠在美軍航母艦隊的對空搜索雷達範圍外,米國人之所以可以發現德軍飛艇群的位置,靠的也是截獲德軍飛艇群向己方艦隊發報的無線電報測向而來,因此無法警確知悉德軍預警力量規模也就不足為奇了。

    鑒於在航母艦隊駛出暴風雪雲區後,也只不過是暴雪止息,風浪依舊,所以當初的攔截任務是從美軍5艘主力航母上各起飛了戰鬥機執行的,數艘護航航母和同樣沒有封閉甲板的『胡蜂號』則在這一波行動中打了醬油,繼續作為儲備力量待命。

    美軍機群返航至艦隊上空的時候,時間已經過了六點半,正是落日餘暉的時節,而德國人的機群也會在將近20分鐘內到來,『企業號』上的對空搜索雷達在德軍機群位於80海里外的時候率先發現了異常,可是因為需要確認己方返航戰鬥機番號是否正常、有沒有掉隊還需要時間,這一情報傳遞和覆核的延誤,耽誤了數分鐘寶貴的提前佈防時機——可惜這也是沒有辦法的,5艘航母上出擊執行攔截搜索任務的戰鬥機數量總共有一百多架,倉促之間航空管制員也不可能全部清點得了,而且因為德軍飛艇此前的掙扎和逃竄,事實上美軍此前升空的戰鬥機油料都已不多,要想非常嚴格按照程序進行格納作業也不現實,總不能按部就班看著油快燒完的飛機掉海裡吧。米國海航使用的『野貓式』和『惡婦式』戰鬥機,其續航能力是不能和陸航的『野馬』相比的

    最終確認後面那群逐漸進入雷達搜索範圍的機群遠遠超出了此前出擊的戰鬥機群的規模時,距離德軍機群飛臨艦隊上空只有12分鐘的航程了——因為雙方的飛機都是要飛越暴風雪雲團上空的,米國人又沒有在暴風雪雲團區下方部署足夠的防空警戒艦艇,這一切,陰差陽錯造就了德國航空兵建功立業的機會。

    尼米茲上將立刻要求分出數艘主力航母停止格納作業,重新釋放已經整備完善的戰鬥機群,只留下3艘航母繼續收容返航戰鬥機,可惜空中還有近百架飛機在那裡一團亂哄哄地纏夾不清,關鍵時刻無線電對講通信系統又承載不了大量同時通信請求,艦隊陷入了混亂。

    『列剋星敦號』就是1條被要求停止收容作業立刻重新起飛戰鬥機的航母,可是天上的戰鬥機明顯有些沒有及時收到情況變更的清單,一架油快燒完的『惡婦式』戰鬥機看到『列剋星敦號』的降落航道居然空下來了,直愣愣地保持這著艦姿態下降,到了無法改出時才發現甲板上有一架已經要滑翔起飛的戰鬥機了。追尾不可避免的發生,列剋星敦號飛行甲板上兩架戰鬥機相撞後爆燃成一團大火球,隨後引燃了數架或等待起飛或剛剛格納的戰鬥機,滿載的航空燃油把飛行甲板變成了一個大火炬,指明了德軍進攻的方向。

    因為混亂米國人倉促之間只起飛了不足100架護航戰鬥機,此外空中還有七八十架戰鬥機是此前一波任務中起飛還沒有著艦的,滯空時間普遍超過了2小時,到了這一刻也顧不得油多油少只能是硬著頭皮返身接戰了——在德國人撤走的時候,這些飛機中的絕大多數都因為燃油浩劫掉到了海裡,所幸因為就在己方艦隊上空,而且油盡迫降好歹容易控制,所以這批海航飛行員好歹被救了回來。

    德國人前來襲擊的機群可謂是孤注一擲,除了留下兩艘航母的艦載機作為自衛力量外,德國人出動了將近400架的作戰飛機,其中fw-190g這種對軍艦威脅最大的俯衝轟炸機佔了將近一半的規模,另有70餘架扮演魚雷攻擊角色的me-410t雙發作戰飛機。

    激盪碰撞的機群,如同熱餐刀插進黃油塊一樣利索。

    …………

    「航母艦隊在駛出暴風雪雲層區域,對執行雷達飛艇殲滅任務的艦載機進行收容作業時,遭遇德海軍航空兵襲擊!現已緊急轉移陣位靜待天色全黑。

    『列剋星敦號』航母被7枚魚雷擊中,航空燃油庫殉爆當場沉沒?『胡蜂號』航母被擊中sc1400航空炸彈1枚,sc500航空炸彈3枚,失去戰鬥力?『長島號』護航航母與2艘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一併遭到擊沉?」

    拿在金梅爾上將手中的電文,只是區區一張白紙,可是上面承載的內容,實在足以令人振聾發聵。而且寥寥數語,就可以烘托出德國人進攻之精準、時機之巧妙。

    這仗不能再拖下去了!暴風雪可以持續數日,但是終究是會散去的,如果德國人掌握了空中優勢,而自己又沒能在此之前強行突破德國人的戰列艦分隊的話,滅頂之災就會撲面而來。也許,利用這個夜晚和德國人拉開距離才是王道——德國航母為了收容出擊的艦載機,肯定不能追擊而來,而是必須呆在暴風雪雲團的邊緣地帶,因此德國戰列艦隊肯定也不敢在自己撤退的時候追擊,否則就會有護航兵力脫節的危險被自己趁夜渾水摸魚。

    現在的問題就是——如果撤退的話,已經徹底失去戰鬥力的『前衛號』和『印第安納號』的命運會如何?它們能夠跑得掉麼?英國人兩年前面臨過的選擇,現在又要面對一遍了,先撤退的一方,就意味著放棄戰場上那些失去戰鬥力的戰艦。

    「長官,尼米茲將軍第二封來電,請您查收。」

    猶豫躊躇之間,尼米茲的第二封命令接踵傳遞到了金梅爾手上。

    「保存實力,保證艦隊的存在威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