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正文 第三十七章 勢如破竹-下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管窺蠡測是無法洞悉全局的,對於遠東軍隊與蘇軍一個月多來的連番血戰,或許沒有一個上帝模式的視角是無法洞悉的,既然如此,且讓我們把鏡頭拉遠,遠到足以如同谷哥地球那樣俯瞰天下,然後才來縱覽一下遠東大地的全局戰爭進度。

    一言以蔽之,遠東軍隊在一個多月的戰鬥後,終於取得了全面的階段性勝利。

    在西路,阿拉木圖在8月中旬終於被何應欽所部徹底攻克並肅清,比什凱克也幾乎在同一時刻轉瞬而下。何應欽所部依靠最後的余勇進抵了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並且在塔什干外圍轉入長期圍困;等待德軍中東戰區的部隊從高加索方向徹底騰出手來後,從土庫曼斯坦東進,與遠東軍隊會師塔什干-撒馬爾罕一線——不是西路軍不想繼續挺進獨佔全功,實在是xinjiāng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太差,開戰前囤積在邊境地帶供大軍作戰的物資在拿下阿拉木圖-比什凱克後就已經出現匱乏的趨勢,需要更長時間的舟車勞頓運輸補給才能恢復,而且阿拉山口附近的興都庫什山區也多有山民不曾歸附,也需要部隊慢慢消化瓦解。

    在東線,拿下錦州後的遠東軍隊以德械的陳明仁71軍、張靈甫74軍和由東北軍基幹新編的黃伯韜新25軍為箭頭,以其餘新編東北軍餘部和薛岳統帥的德械部隊為主力,並借助遼東蘇軍中的漢軍臨陣倒戈優勢,沿錦州-盤錦-鞍山-本溪一線深深楔入了蘇軍防區,並且即將對瀋陽展開積極進攻。

    不過,除了從西面和南面夾擊瀋陽之外,薛岳將軍目前還沒有做出什麼繞過堅城繼續深入或者往南收割遼東半島的節奏,這一切,除了薛岳本身用兵穩妥持重的考慮外,也有美軍和南線朝鮮偽軍牽制的功勞。

    就在鞍山、本溪被遠東軍隊奔襲攻下後第4天,大約1。5萬人規模的美軍和加拿大部隊組成了一支登陸力量,在葫蘆島地區——也就是半個月前遠東軍隊偷渡運輸的上岸點——重新炮製了一次背後登陸的破襲作戰。

    由於遠東軍隊的空軍無法白晝ziyou行動,也就沒有足夠海空偵察力量提前發現這一行動,重心已經前壓的遠東軍隊差點在美軍的優勢轟炸和艦炮撕裂下被美軍在己方後路楔入一個橋頭堡,最後還是靠著夜間緊急回援花了美軍和加拿大聯軍七八倍的傷亡才把這支規模不大的襲擊部隊重新推下海,斃傷美加軍隊6000餘人,避免了被切斷後路的危險。饒是如此,步步運到錦州這個集散點的大量補給物資還是遭到了大量的焚燬。

    遼西走廊實在是太過逼仄狹窄了,利於大軍行動和物資運輸的主要通道都可以被沿海的襲擊嚴重威脅到。如果沒有制海權,尤其是連渤海灣這個內海的制海權都一點都無法爭取到的話,那麼繼續奇襲冒進,隋煬帝兵進遼東後歸路斷絕百萬盡沒的慘劇就會是殷鑒在前,而金大胖威逼釜山後遭遇仁川腰斬的教訓也將無法在現代戰爭史中專美於後了——當然了,此刻的金大胖還只是蘇聯人徵募的朝鮮偽軍中的一名將領,仁川腰斬也根本沒有機會被實施了。

    薛岳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因此他無法把所有攻堅兵力都堆在瀋陽戰場,不得不在漫長的鞍山-盤錦-錦州-秦皇島各處渤海灣沿岸分兵固守自己的後路,隨著沿岸的戰線推得越遠,拉得越長,那麼遠東軍隊後續進攻的力度就會越放越緩,兵力也會越來越分散。

    藉著薛岳攻勢放緩經營後路的機會,米國人也趕緊抓住了機會穩固經營了被蘇聯人劃給他們的防區——遼東半島和朝鮮。進入東北亞地區作戰/訓練的30萬美、加軍隊將士,和蘇聯人刮地三尺留給米國人指揮的20多萬朝鮮偽軍,就在這段時間充分散佈佈防到各處防區,嚴防死守遠東軍可能的進攻。

    與瀋陽所處的遼河平原乃至遼西走廊的平緩地勢不同,中朝邊境是被綿亙的長白山脈覆蓋的,而遼東半島東部的地勢也以山地為主,作為長白山餘脈的千山山脈從丹東、岫巖、蓋州一路覆蓋到大連的老鐵山。這樣的地形非常有利於陣地防禦戰,部隊機動緩慢,防禦一方如果有足夠的炮兵火力,就可以成功堵住數倍乃至十數倍的優勢兵力。

    ……

    南線,營口前線。半個小時前,東北戰區司令薛岳上將連夜乘著一架德制ju-52運輸機從唐山起飛,越過渤海灣在剛剛佔領修復不到兩天的營口機場降落,隨後在機場換乘一輛並不張揚的sdk-7半履帶裝甲車駛往位於營口南部的蓋州縣視察著遠東軍的攻擊陣地。

    此前表現出色的71軍和新25軍在拿下營口市區後,終於是顯露出了強弩之末的石頭,其繼續進攻受到了不可抑止的挫敗,8月17ri和18ri整整兩個晚上,2個軍的殘部組織了超過15次決死衝鋒,可是完全衝不破米國人穩住陣腳後的防線,每一輪的傷亡都在千人以上,讓這兩支鐵軍已經瀕臨了崩潰的邊緣。

    「陳軍長和林參謀定下的晝伏夜出戰術,看來也只是打了蘇聯人此前不善夜戰和不願意以命換命的措手不及罷了。米國人和蘇聯人可不是只有轟炸機比我們強大,野戰炮兵的實力差距只怕也有數倍之數。

    只是此前作戰大多為平原攻防戰,作戰運動xing強,蘇軍在遠東的坦克兵又不多,所以被我們利用夜戰多方向夾擊纏鬥取得了一定的勝利。可是一旦他們開始利用山地優勢進行大炮兵集中防禦彌補夜間轟炸力量的不足後,我們的晝伏夜出戰術消耗優勢就不明顯了——集中使用的遠程炮兵,完全可以在夜間把因為山地機動速度放緩的攻擊部隊全部壓制在陣地上,只要米國人的炮彈夠,他們可以一整夜一整夜的撐下去,只要天亮了,空軍在他們手中,唉——」

    放下紅外望遠鏡後,薛岳不由得頹然的發出一聲長歎。米國人真是尼瑪的高富帥,太有錢了,只要攻擊陣地夠窄,他們的炮彈多到可以不管遠東軍隊有沒有進攻,每隔幾分鐘就對著前沿的幾處容易被突擊的谷地和緩坡放一輪炮——管你有人沒人,有則殺人,無則加勉。

    「長官,並不是我要敷衍塞責,但是我覺得,米國人的火力優勢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仗打到這一步,部隊沒有崩潰已經是極限了,勝負並不是我們的問題,而是制海權的問題——打營口也好,或者未來改變目標打丹東、義州,本意都只是要壓縮美軍的活動空間,切斷他們與蘇軍之間的互援之路——但是現在看來,只要米國人的海軍優勢還在,無論我們如何拚命,也無法克盡全功。就算拿下了蓋州,甚至拿下了丹東、義州、大連,又如何呢?制海權在米國人手上,哪怕美蘇防區之間的陸路斷絕了,有船他們一樣可以互通有無。」

    陳明仁和林育榮在薛岳視察的時候一直陪侍在側,聽到薛岳的喪氣言語,還算年輕氣盛的林育榮不由得口出慷慨之言。

    「育榮!這不是我們該討論的,陳紹寬部長已經很努力了,但是我朝海軍不能與列強相提並論,你也是知道的。陳部長縱然讓全軍那幾條巡洋艦幾十條驅逐艦全部拚死一搏,也不可能幹的掉米國人的艦隊的。」

    「可是他們好歹可以稍微打得積極一點,比如把艦隊移到青島、威海駐防,分散佈置,這樣只要入夜了,快速奔襲未必不能對米國人的船隊構成威脅——世上只有千ri做賊,哪有千ri防賊的,米國人輕型軍艦雖多,但是需要分兵援護各支運輸船隊,主力戰艦也因為日本海軍的威脅不敢南下到海參崴以南的海域,如果我們可以孤注一擲,事情只怕能有轉機……」

    面對林育榮的分析,薛岳沒有如同一開始那樣牴觸,而是選擇了靜靜地讓他說完。其實老於兵事地他又豈會不知林育榮所說,只不過他位置更高,出言行事都要顧及各方利益,不得不如此罷了。見薛岳有所意動,林參謀也就不吝繼續洋洋灑灑下去了。

    「米國人的部隊,火力確實猛,然物極必反,越是依仗火力兇猛的軍隊,對於後勤的要求就越高——依我看,只要米國人一周得不到源源不斷地海運補給,他們的大炮就不能這樣肆無忌憚地濫轟,只要十天半個月無法得到補給,米國人的轟炸機就不能天天轟炸,東北地區的彈藥生產工業還沒有走上正軌,蘇聯人的彈藥生產基地遠在烏拉爾,他們在東北的每一顆炸彈,每一顆炮彈,都是從米國國內運來的——我們的部隊,只要保證四百公里的後勤線路,而米國人要保證一萬兩千公里的後勤線路,如果這樣我們都不能抓住打後勤戰的機會,鼓起打後勤戰的勇氣的話,德國人會怎麼看我們?日本人會怎麼看我們?」

    薛岳什麼都沒有說,似乎只是不置可否,當然回去之後,他給後方拍發了數道加密電文,具體陳述何事,外人自然是不得而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